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如何解读单元教材

如何解读单元教材

时间:2023-06-17 12:2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语文课的单元教材解读,对于教师的教学起着导向性的作用,直接决定着是否落实了教学目标,实现了编者的编写意图,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语文训练的质量以及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教学设计中要渗透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让我们语文课堂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

【关键词】解读教材; 课堂效率 ;语文素养

解读教材在当今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的教师基本功应当是“简笔画、粉笔字、普通话”,时至今日,解读教材,则最应该成为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功之一。解读教材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的一座高山,我们必须积蓄力量去攀登。而语文课的单元教材解读,对于教师的教学起着导向性的作用,直接决定着是否落实了教学目标,实现了编者的编写意图,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语文训练的质量以及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目前,有的教师还囿于孤立地讲解一篇篇范文的传统教学习惯,在钻研教材、编写教案、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从单元教学着眼。我以为,这种只重视单篇教学的习惯教法必须打破,单元教学问题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作为一名专业语文教师,教学每组课文,首先要考虑解读。那么解读的内容是什么?究竟该怎么解读教材?下面,我以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材解读为例,谈谈如何解读单元教材,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设计高效的教学案例。从而扎扎实实的落实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一:解读目标。包括学段目标、本册目标、单元目标、文本目标

1.学段目标:弄清单元教材对“课标”要求的具体体现。

2.本册目标:明确教材的编排体系及重点。

3.单元目标:把握单元教材的特点。

4.文本目标:落实教材编写意图 ,搞清楚教材中的重点、难点。

(一):解读过程

(一)从整体入手;历经学段目标——本册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目标

1、学段目标(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

A、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课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B、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C、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作品中的形象及优美词句,能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

2、本册目标:

本册我们既要完成中年级阅读学习目标,又要为高年级的阅读作准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册重点要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将语文园地八“交流平台”中的方法渗透到每篇文章的教学中,并练习、揣摩阅读这种方法。

3、单元目标:

让学生了解一些新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中发现并受到启示,提高学生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提高学生默读与自学能力的综合素养。

4、文本目标:《自然之道》

A、文本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B、编者意图:丰富学生见识,使学生认识到按自然规律办事,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纵观以上四大目标,大家不难发现,这些目标是一脉相承的,它是一步一步地将大目标落实到小目标中,而每一个小目标都是在为大目标服务。对这些目标要进行整体把握,教材的解读才有主线可依,才能正确解读教材。

第三:解读文本

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流程及进行教学之前,需要对文本做一些解读,这种解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本真的教材解读。

2、从课程与教材角度对文本解读。

3、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一) 本真的教材解读:就是把自己当作读者,去理解课文,如:《自然之道》从表达方式讲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从主题讲是一篇科普哲理散文,课文传递的究竟是哪一种“理”?是科普性质的自然规律还是哲理性质的“道”?究竟什么是文中的自然之道,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初读课文之后,不同的人对课文的主旨有不同的理解。可能会生成如下主题:1、告诉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2、爱惜保护小海龟,谴责海鸟的残暴行为。3、维护生态平衡。4、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否则,会事与愿违,好心也会办坏事。究竟哪一种最贴近文本的解读,这需要细读文本,从细节中寻找答案。如果学生对自然规律没有理解,怎么能理解按自然规律去办事?其实,课文所要批判的是人类从自己的偏见出发,将动物区分为高贵低贱善良等,按人类标准对自然进行干预,没有从整体看待人与动物之间的平衡,以及生命在这种平衡中的生生不息,为什么人们只为幼龟担忧?而不去想海鸟找不到食物了,也将会饥饿而死:海鸟家族会灭亡,不以海龟为食,还会以其他动物为食。所以,一种正真的自然观,不能人为的将自然生物划分等级,因为这样就会带来各种措施,这些措施必将会造成对自然平衡的破坏,会丧失美丽的自然。因此自然之道中的自然是自然界,也就是自然而然的让万物以自己的方式成长﹑存在﹑消失。

B作为教材的文本解读。

一篇课文是一个语文全部信息的点,它包括字词句篇语法修辞等语文知识,教学要在语文课程这一系统中找到适合它的坐标,及关注四目标的落实,对文本有所侧重有所忽略的处理,实现课程意图。和本真的文本解读相比,教材的解读应该有所收缩与定位。将文本视为教材放到特定的单元,放到整体的课程中来审视。本单元是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主题而不是科普说明文的知识单元,写法不一,但主题相同和相关。四篇课文两类主题,第一类主题是人类模仿自然和生物提高了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第二类主题让人类认识到自然之道是无为而自然,因此本课主题蕴含的既是自然界生态平衡的科学之道,又使让自然归于自然,不人为去干预的自然之道。

C 确定合宜的教学目标。

确定要教什么。对目标要落实,还要照顾到全息点的课文,又要顾及放到特定单元﹑放到整体课程中来审视,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发挥教材的作用,凭借课文要学会学习,用教材教。因此目标中应落实对原文本的解读,又要落实课程系统。

纵观以上分析,单元教材解读是一个从整体到个体的过程,教学时要瞻前顾后,注意前后知识的有机衔接,注重学习方法的运用,教学设计时重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要以课标为依据,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落地实处。语文较其他学科比较特殊,特殊的就是它的工具性,因为学习语文的终级目标就是让学生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就这篇课文来讲,是否设计让学生以海龟的自述来讲述事情发展的过程,因为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了解,学生创造性的自述会将自己的语言与文本的语言相结合,潜移默化中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达到对学生的语言训练的目的,落实了语文的工具性,又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此所谓一举两得。还可以进行课文补白:如我们低着头心里会想些什么,学生的补白既是对文章主旨的解读。

教学设计中还要落实语文的实践性,即落实大语文观将文本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因为语文来自于生活运用与实践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本节课我们可以把学生的目光引到更大的空间,让他们看到生活中违背自然之道的事例,有所感悟留下自己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教师》《新课程怎样教》

推荐访问:单元 解读 教材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