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李学勤:让国史上延千年

李学勤:让国史上延千年

时间:2023-06-28 15:1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1995年,国家科委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李学勤被聘为首席科学家。2000年工程通过验收,其阶段性成果将中国古代文明史的纪年向前延伸1229年。这被认为是在“现有条件下所能取得的最好成果”。

备受外界关注的《夏商周年表》将在2008年发表繁本,这将是对十多年来,“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的一次总结。

在普通人看来,用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研究,“夏朝是哪年建立的?盘庚迁都是什么时候?武王伐纣究竟在哪年?”这些问题,实在有些不值当,但对于一个深入“青铜时代”50年的学者来说,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都暗藏玄机。那背后,是一个关乎所有中国人价值和信仰的世界,正因为如此,李学勤为之深深着迷。

“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

1995年秋天,时任国家科委主任的宋健,邀请在京部分学者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学者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李学勤也在其中。会上,宋健首次提出了建立“夏周断代工程”的设想:结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来研究上古三代的年代问题。

对夏商周年代的探索,自西汉至清代,不少学者都做过苦心孤诣的努力,不过他们依据的,仅是当时存世有限的文献。在现代学者间,也是分歧严重。

“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是为夏商周三代编写一份具有科学依据的年表。

1995年底,两位国务委员——分管社会科学的李铁映和分管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宋健——联合召开一次会议,成立了由七个部委级领导组成的夏商周断代工程领导小组,制定了明确的方针:政府支持、专家负责。会上聘请四位首席科学家,分别代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中与年代学密切相关的四大门类: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历算和科技测年技术。李学勤作为历史学的代表位列其中,旋即被任命为项目组组长。

1996年5月16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启动。这项工程包括9个课题,36个专题(后来增加到44个),直接参加的专家学者达到了200人。这也是李学勤五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经历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活动。

“隔行如隔山”,长期以来,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更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由于学科门类众多,治学方法迥异,彼此又不熟悉,加之夏商周三代的文献和考古资料匮乏,歧见频出,因此项目的组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项目组长,李学勤不仅需要保护大家的研究热情,又要尽量协调彼此的关系,实现不同学科间的和谐对话。为此,他与专家组领导们探索出了专题研讨会的办法:每一次集中讨论一个具体问题,大家畅所欲言,求同存异。

每次讨论结束,李学勤都会把自己的想法一一写下来,供大家参考,为下一步的研究指引一条正确的方向。但是,学者们的讨论并不都是和风细雨,作为夏商周断代工程办公室主任的朱学文对此很是担心,但是李学勤却认为会开得“很好很有收获”。正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争论,大家逐步消除误解,统一认识,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途径。到2000年结题的时候,项目组做了一次统计,仅仅挂横标的大会议就有52次,具体项目的小会更是不计其数。即使如此,项目组专家们也未能在所有问题上达成一致。

2000年9月,夏商周断代工程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验收。同年11月9日,项目组正式公布《夏商周年表》(简本),使中国古代文明史的纪年向前延伸了1229年。

发布会上,李学勤指出,目前取得的仅仅是阶段性成果,而不是不可怀疑的定论,是“目前为止最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年表,是在“现有条件下所能取得的最好成果”。

尽管他们都预先表示了谨慎,但这一消息还是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包括激烈的批评声。面对严厉的指责,李学勤刚开始感到很吃惊,随后意识到,国内外学者对夏商周的纪年有不同的研究成果,由于结论不同,导致对断代工程采用的研究方法产生了怀疑。对于这样的学术争议,李学勤坦然面对,并表示将在项目的正式报告(即繁本)中充分考虑学术界的意见。

走出疑古时代

有趣的是,20世纪中国古代研究的百年历程,是以“疑古”即怀疑夏商周三代的历史真实性开其端,而以“断

代”为夏商周制定一个科学的年表末其终。这恰恰是中国古史研究从“信古”到“疑古”再到“释古”的世纪历程。

李学勤提出的“走出疑古时代”是从“疑古”到“释古”的一个标志性的学术论点,也正是断代工程的理论基础。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人们对古代文献敬若神明,稍有怀疑就成了离经叛道。但是,这些文献记载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文献中不仅有许多错漏,甚至还有伪造的史书。因此,这样的纪年是经不起现代史学推敲的。

1923年,顾颉刚提出了“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的著名论断:认为时代越前,传说的古史期越长;时代越后,传说中的古史中心人物材料越多,形象越大。这样做成的古史,自然包含了大量虚假的成分,必须考辨其真伪。此说一出,惊世骇俗,反响极大。胡适、钱玄同、傅斯年、周予同、罗根泽等著名学者都支持顾颉刚的这一论点,而反对者也不少,从而在学术界引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论战。

古史辨运动在相当程度上廓清了有关中国古书古史的荒谬传说,彻底推翻了旧的史学体系,为中国现代史学的建立,在史料方面做了清扫尘障的工作。与此同时,古史辨通过证伪使中国知识分子不再迷信儒家经典,为西方先进文化的引入扫清障碍,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因此,在20世纪初期,古史辨运动不仅仅是一场史学革命,还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但是,古史辨的方法也并不是无懈可击,他们“就文献论文献”的方法必然造成最早的古书无书可证,进而被怀疑或否定。由此往下,其后的历史也同样因“孤证不立”而被怀疑或否定,如此下来就没有信史可言了。王国维就曾批评顾颉刚“怀疑的精神很可佩服”,然“与其打倒什么,不如建立什么”,并提出了把考古学和历史文献结合起来的“二重证据法”。后来的考古学发现证明古史辨派单纯的以书论书的确存在不小的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考辨,史学界将一大批古代文献列入了伪书名单,其中包括《文子》、《尉缭子》、《晏子春秋》、《六韬》、《孙子兵法》等等。但是,自1971年起,这些“伪书”的残简陆续大量出土,不断证伪古史辨的结论,在学术界产生震动,促使学术界对疑古思潮开始重新审视与思考。

1975年,在文革中无法正常工作的李学勤被借调到国家文物局,负责马王堆若干帛书的拼合和此后的云梦睡虎地秦简的整理与释读。他敏锐地意识到,如此广泛的问题绝不是偶然的,一定是古史辨的方法论上有问题。

1981年,李学勤应邀参加在西北大学举办的先秦史座谈,第一次提出了有关见解。11年后,在北大承泽园的一次小型座谈会上,李学勤再度阐发了这一观点,后来编书者给它加上了“走出疑古时代”的名字。从此,走出疑古时代逐渐为学术界所重视,并已经成为史学研究的主要思想之一。

李学勤之所以能够发现古史辨派的方法论问题,还与他长期从事古代思想史的研究有关。1954年至1975年,李学勤曾经跟随侯外庐从事古代思想史的研究。正是这十余年的思想史研究,为李学勤后来治学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走进甲骨文和青铜器的世界

对夏商周年代的考证,离不开两项重要的佐证——甲骨文和青铜器。李学勤在这两个领域钻研良久。

早在高中时期,出于对符号的爱好,李学勤就已经读过一些甲骨文的书籍,这种爱好一直持续到上大学以后。当时,甲骨文是十分神秘的文字,很多人都弄不懂,更不愿意去研究这些东西。

李学勤回忆,那时的他学习古文字,完全是自学出身。作为被古文字的神秘感牢牢吸引的年轻学生,他所仰赖的只有北京图书馆,“北图的馆门、存衣处、目录柜、等候取书的长椅、阅览厅的净案明窗,现在回想起来都非常亲切。那段不分寒暑晨昏,奔走于文津街的生涯,直到1952年才告结束。”

1952年,上海博物馆的古文字学家郭若愚写了一本《殷墟文字缀合》,并把书稿交给郭沫若,此时的郭沫若公务繁忙,无暇顾及,就把审稿的工作交给了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时任考古研究所所长的郑振铎便找来考古所的甲骨文专家陈梦家。陈看完书稿后认为这本书写得不错,但还需要修正和补充。郑振铎就问他谁可以做这项工作,陈梦家回答说:“在北京就有两位,一老一小。”一老就是当时中国最优秀的文字拼合专家曾毅公,一小就是年仅十九岁的大学生李学勤。

李学勤就此离开清华园。两年之后,李学勤不仅与曾毅公在郭若愚的基础上完成了《殷墟文字缀合》的编著工作,还独立写出了《殷代地理简论》,奠定了在甲骨文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

在后来的古文字研究中,李学勤拣出了西周时期的甲骨,并一路延伸进入到战国文字的研究。1959年,他在《文物》杂志连载《战国题铭概述》,由此开启了对战国文字的综合研究。他的探索与倡导使战国文字研究迅速发展,并成为当今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李学勤对青铜器的研究则始于文革时期。那时,李学勤感觉自己对青铜器缺乏了解,不利于先秦史的研究,便开始自己“补课”。

1978年,重新回到历史研究所的李学勤兴趣已经转向青铜器研究,大门重开的中国也为他走出国门寻找散落世界各地的青铜器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次年春,李学勤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经中国香港访问澳大利亚。他从一本图书中看到了青铜器“鲜盘”的铭文中有“褅于昭王”的字样,他很快意识到这件青铜器对于西周断代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但是,这仅仅是拓本,实物据说在一位美国收藏家那里。

此后,他几乎跑遍了美国的博物馆,翻看了库房里所有的青铜器,仍然不见“鲜盘”的踪迹。功夫不负有心人,八年以后,他终于在伦敦见到了实为“鲜簋”的这件青铜器,上面明确地记载了周穆王三十四年的历日。后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是据此推算出了周穆王的准确年代。

古老的青铜器上铭记着许多这样的历史故事。

2002年,李学勤被请到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鉴定一件从海外回归的青铜文物。凭借深厚的古文字功底,他成功释读了上面的铭文,发现它记载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与《尚书》的记载完全吻合,这证明这个故事西周时期已经广为流传。

二十多年的潜心研究,李学勤出版了大量的青铜器研究著作,成为公认的青铜器专家。这些都为日后他参与夏商周断代工程奠定了基础。

2003年7月8日,在李学勤的人生中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他将告别工作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回到自己的母校清华大学。

51年前,当他离开清华园的时候还是一个刚上完一年级的哲学系学生。此后,他转涉古文字、思想史、帛书简牍、青铜器等多个学术领域,成为蜚声海外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献学家,被称为“百科全书式”学者。

李学勤简介

1933年生于北京,就读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52年至1953年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编著《殷墟文字缀合》。1954年至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评议组组长。主要著作有《殷代地理简论》《走出疑古时代》《新出青铜器研究》《四海寻珍》《简帛佚籍与学术史》《重写学术史》《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等20余部。

推荐访问:国史 千年 李学勤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