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科普融入职教,提升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实践研究

科普融入职教,提升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3-07-03 12:4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校充分发挥科普的素质教育价值,努力推进科普和职教的有效融合,促进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并把它提炼、发展为重要的办学特色;结合本项教育实践,本文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提炼出科普融入职教,提升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育模式及其创新理念、创新做法,为各中职学校开展科普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科普 职教 融合 综合职业能力 创新

科普法明确规定:"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把科普作为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因此中职学校也应依法开展科普活动,落实素质教育。为探索科普和中职教育尤其是技术技能教学有机结合的方式、机制和工作体系,我校自2009年下半年始历经5年多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形成了校本的教育模式,从中提炼出关于科普与职教相融合的创新理念和创新实践。通过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科普融入职教可有效提升职教,实现职教、科普以及教师、学生协同发展。

1项目实践前背景分析

培养创新能力促进人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也是科普的终极目标。科普法明确规定各教育机构包括中职学校应依法开展科普工作。中职教育以技能为中心,与“传播科学技术”的科普具备融合的基础,但在实践中,由于没有具体落实机制,更由于科普是社会教育,与中职教育分属不同教育体系,常常使科普在中职教育中处于可有可无的从属地位;近年来,在各级科协和教育部门的推动下,不少职业学校参与科技(科普)特色(示范)学校建设工作,经过多年实践,各自在取得成效的同时,普遍存在困惑:中职科普工作的定位是什么?中职科普怎样才能促进职教工作?我校办职教30余年,一度因缺乏特色面临招生、发展等诸多挑战,通过打造特色推动学校发展,提升办学效益,是学校的紧迫工作,经研讨,我们选定了科普与中职教育融合这一主题,自2009年始进行长达5年多的实践探索。

2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2.1深化认识中职科普,落实先进教育理念

科普本质是一种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无疑是我们教育的方向和目标.职教任务是培养应用性技术技能人才,它以技能为中心,在传播科学技术方面与科普一脉相承;技能教学除训练学生技能外,更深刻的内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实践和创新能力也是科普的目标;中职教育还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科学思想、 科学精神、 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是科普的内核,也是综合职业能力的核心内容,因此,中职教育和科普教育是相融互通,相互促进的。本项教育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实践推进理念先行”,首先是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加强教师培训,通过送出去(参观)、请进来(讲学)、校本研讨、教师例会学习、读书活动、总结提炼等工作,确立活动育人、职业能力本位、科普是素质教育、科技科普促进专业建设、科普和中职教育互融相通等教育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引导把以上理念融入教育实践使之得到落实。

2.2统筹协调,建立保障机制

为推进科普融入职教工作,成立学校科普教育领导小组和学校科协,领导小组主抓事关科普融入的重大事项,校科协具体负责学校科普融入工作,制定学校科普教育专项规划,落实具体工作计划;发挥学校教师工作室、校科协等的作用,加强科教融入职教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比如我们通过教师工作室组织科普融入职教的全校性的主题说课活动,每年通过校科协组织社团指导工作研讨会等;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带动本项目的教育实践,近三年,围绕本项目,学校结题两项省级课题(《转变中职生计算机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和《中职学生社团建设和育人模式研究》)和一项国家重点课题子课题(《中职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另两课题〈〈中职计算机专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中职工科专业普及机器人教育的策略研究》2013年分别获得国家级立项和省级立项。做好经费保障。统筹好省、地市、县市拨付的科普经费,使发挥最大效用;争取企业赞助大型科技科普活动。比如我们每年都争取约十个大型企业支持、赞助、参与校科技文化节。我们还通过竞争性申报争取专项专业建设经费,完善科技科普设施,比如我们于2013年争取了省中职电子信息专业建设专项资金150万,并利用其中的部分资金建设了江门市首个机器人实验室。做好评估督导,落实激励机制。一是建立并落实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竞赛训练和社团活动等检查制度;二是把教师的科普融入教育教学的实绩作为业务考核、评优评先和物质奖励的重要依据,5年来,学校争取吴汉良先生支持多次重奖师生,其中2014年,争取到吴汉良先生捐款100万建立奖教奖学基金。

2.3课堂整合,科普有机融入中职教学

中职各学科都有相关的科技知识,这是科普与中职教学尤其是技能教学有效整合的基础。课堂教学和实训具有组织严密性、形式稳定性和手段有效性,使到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有了扎实的载体和更高的效率,教学借助科普,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情,主动参与教学过程。5年来我校探索了科普与课堂整合的多种模式:第一,调整课程结构。比如开设专业科普类选修课程如《机器人原理与组装》等,或开设综合类科普校本课程如《环保教育》等;又如重新编排现有教材并进行适当补充,使之更适于培养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第二,教学环节渗透。一是在现有教学内容上,渗透专业科研成果和科技信息,如《单片机原理》课,渗透机器人技术和信息等;二是加强教材涉及的科技技能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的引导、分析和应用,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实用性和科学性。三是教学中注意展示科学探索的过程及参与者的人格魅力。四是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等教育;第三教学手段的调整。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变机械训练和灌输为参与、实践和思考分析。第四、学法调整。重点是引导自主学习。第五、教学场所调整。适应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的主阵地可以转移到网络教室、图书馆、理实一体教室和实训室进行,甚至组织校外企业的参观和见习,直接把课堂教学搬到企业。

2.4课外结合,活动育人

加强课外活动的的顶层设计和具体设计,使之成为职教和科普融合的载体,把技能教学延伸到课外,并使科普融入其中,实现活动育人的目标。一是组建各类学生社团尤其是各类科技社团开展社团活动。这是我校开展科普活动的主要形式;注重引导各社团开展活动注意结合相关的专业技能的学习、训练和应用,比如开展义工活动结合手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技能的应用等。二是组织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包括省市科技创新比赛、省市专业技能竞赛、中职文明风采大赛和机器人竞赛等,技能竞赛的训练,突出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科技创新比赛的辅导强调专业技能的应用,总之,通过竞赛活动促进科普和技能的相互渗透;我们还组织了学校的技能竞赛周活动和学校的创意(趣味)技能展示活动,大面积组织学生参赛,实现科普融入职教的目的。通过参赛促进科普融入职教;三是每年举办 “科技文化节”校庆晚会等大型活动,搭建科普融入职教的活动平台。四是组织好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家电义务维修、技能制作义卖、企业参观学习等。五是组织社会科普资源进入校园。比如组织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环保教育电视论坛、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等。

2.5文化融合,提升科职教文化力

建立科普特色的职教文化,一是校园硬件建设体现职教科普特色。在学校科技展室、科普宣传长廊、科技雕塑,机器人实训室等科技科普设施建设中,突出了专业技能要素,体现了技能为中心的职教特点,在实验室的建设和布设中,通过科学家画像名言等融入科普元素。二在统筹学校宣传工作以及具体内容时,,兼顾技能和科普,创设相融和的文化氛围。三是开设有中职特色的科普论坛,传播科技文化。如不定期邀请企业技术专家等做专题讲座等。四是承(协)办上级科技科普活动,繁荣科教文化。五年来,我校承办的县市级科技科普活动包括市中职技能竞赛、市计算机竞赛、市知识产权抢答比赛、开平市低碳宣传系列活动,开平市的科技论坛、环保教育表彰会、团建工作会议等二十多项次,2014年我们还承办了广东省科技教育协会主办的省中职科技教育研讨会活动。总之,通过文化的融合,使创新和实践能力成为师生教与学的共同价值追求,提升科职教文化力,实现文化育人。

3项目主要创新

3.1理念创新

以素质教育的高度定位中职科普与中职教学相融合工作,理论上揭示了科普与中职教育的内在联系,并从实践上进行了验证。即:实践和创新能力是它们共同的教育目标,传播技能技术是职教也是科普的中心工作,职教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是科普传播的核心,也是人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内容,本项创新为科普融入中职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3.2机制创新

成立由社团和社团指导教师组成的校科协,学校各社团管理实行挂靠管理制度,各社团根据性质分别挂靠到教务处、团委和各专业部进行管理。其中“中职学校成立校科协是重大创新”(广东省科协副主席吴焕泉在我校调研时语)

3.3模式创新

构建了科普融入职教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外活动教育模式和教研活动方式。

3.4创新提法

提出科职教文化力的概念,通过文化促进科普和职教融合教育,实现活动育人。

3.5实践创新

a是注重搭建科普融入中职教学的工作平台如社团活动课、科技创新大赛、专业技能大赛、(创意)技能竞赛周、科技文化节、中职文明风采大赛等,其中在学校的科技文化节工作上,组织众多企业赞助和参与,把它办成校企合作的平台,把全国中职文明礼仪大赛相关项目融入科技文化节等都是创新做法。b教学中注重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的挖掘和传播,使之成为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c通过承(协)办上级科普活动,繁荣校园职教科教融合文化,提升科职教文化力。d是以社团为科普融入职教的主要课外活动组织形式。

3项目应用效果

本项目发挥科普的素质教育本色,形成了科普有效融入职教提升职教,促进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办学特色。

3.1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擦亮科教特色品牌

5年来我校坚持科普与职教相融合的办学思路,引领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学校先后被评为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省绿色学校、省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和省现代教育实验学校、广东省中职教育示范学校,实现了持续的跨越性的发展.

本项目的实施还促进了学校科教特色品牌的发展,除以上荣誉外,近三年学校均被评为开平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一等奖或二等奖;学校多次被评为省、市科技创新大赛的优秀组织奖。在2011年3月,在开平市创建国家科普示范市工作中,我校作为开平市两个定点迎评单位之一接受了国家科普示范市评审团的评审和指导。2012年10月,广东省科协吴焕泉副主席一行专程到我校进行科普教育工作专项调研,2014年6月,由省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主办的主题为”科普融入职教提升职教”的广东省职教科技教育论坛活动由我校承办召开。学校落实科普融入职教也使学校科普结出丰硕成果。

3.2促进了教师成长和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学效益

5年实践探索,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主动提升业务素质。教师的教育方法、手段、技能得到提高,行动导向、项目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先进教学模式得到普遍应用,教学中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科普渗透成了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自觉追求。本项目实施还为教学科研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产生了国家级课题和国家重点课题子课题各一项、省级研究课题三项。 建成了系列教育教学品牌。具体包括名专业(省重点建设专业:电子信息、烹饪专业),名教师(梁桥彬:全国德育先进个人、梁桥锋:省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品牌科技教育项目---学校科技文化节(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运作机制,每年吸引众多本土名企赞助和支持,以科技文化节为内容的校园电视节目被评为国家级银奖),学校特色品牌----科技科普特色,学校活动育人品牌---社团工作。

3.3优化育人效果,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科技意识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加强。近三年年学校环保作品获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4项,2012年学校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学校曾获省中职计算机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和省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学生获省技能竞赛和省科技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十多项,在2012年、2013年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中,共获全国二等奖三项、三等奖6项 ;2014年还有学生还获省机器人竞赛银奖和三等奖,师生还申请或申报了多项国家专利,仅2014年就申报并获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共17项。2010年和2013年,学校先后被评为开平市标兵文明单位和江门市文明单位。

3.4促进学校社团工作发展,形成学校活动育人的特色品牌

由于我校以社团为主要的科技科普课外活动组织形式。本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我校社团工作的发展。三年来,我校学生社团由19个增加到63个,三个学生社团被评为省优秀社团成果一等奖,2011年学校手工艺术社被评为江门市优秀社团,以发挥学生技能服务社会为特色的暖流义工团先后被评为江门市优秀义工组织和省珠江公益社团。开平市乃至江门市的社团工作现场会议也多次在我校举行。

总之,五年多来,通过项目的实施,以科普和职教相融合的文化得到彰显,成为滋养学校教育的重要养分,师生素质、教学效益也获得提升和发展;我们将一如既往促进科普和中职教学尤其是技能教学的融合共生,提升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内涵品质,使学校的素质教育继续朝着更高层次迈进。

推荐访问:职教 科普 中职 融入 实践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