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第一章 海军重生

第一章 海军重生

时间:2023-07-04 12:1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清政府重建的海军全部起义

1895年2月17日,北洋海军在威海刘公岛全军覆没,刚刚兴起的海军梦,就这样破灭了。

威海、旅顺均被日本侵占,事实上已不具备在北方布置海防的条件,而马关条约的签订,日方向中方勒索高达2亿多两白银的赔款,使得清政府的财政濒临破产;所幸,俄、德、法三国出面干涉还辽,清政府以增加3000万两白银作为代价方得以赎回辽东半岛,中国在北洋重新布置海防重新具有了可能性。

此后相继出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等职的王文韶、袁世凯作为北洋海防建设的具体执行者,以新建北洋水师的名义,一方面启用大批甲午后被革职罢黜的前北洋海军官兵作为重建海军的骨干,任命原“靖远”舰管带叶祖珪为新建北洋水师的统领,原“康济”舰管带萨镇冰为帮统。另一方面,甲午期间中国紧急外购的“飞霆”、“飞鹰”2艘驱逐舰在战争结束后相继回国,加入了新建北洋水师;同时,南洋水师的部分军舰被调北上布防,中国海军的旗帜才重新在北洋沿海飘扬,中国的海防建设逐渐又有了几分振作的气象。

1905年,两江总督周馥与直隶总督袁世凯会商,南洋水师、北洋水师合而为一,海军进行统一编制,由叶祖珪统领。叶祖珪在上海高昌庙江南制造局中,暂借房屋,设立海军办事机关。未几,因病去世于上海军中,年仅53岁。5月16日,朝廷任命萨镇冰为广东水师提督,其实就是由萨镇冰统领南北洋海军,所以,他没有去广东履任。这时,由英德两国定购的“海天”、“海圻”等5艘海字号巡洋舰陆续回国,使得中国海军的建设在甲午之后又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朝廷派萨镇冰前去帮助进剿。10月15日,萨镇冰率领从各地调集来的军舰,抵达汉口江面。被起义军簇拥为鄂军大都督的黎元洪,原是天津水师学堂第一届管轮班的毕业生,甲午战争时,曾担任过“广甲”二管轮。战后改投张之洞门下,从两江到湖广,协助训练新军,官至第21协统领。他与萨镇冰有弟子之谊,当即写信劝萨镇冰反正。

萨镇冰阅信后,默无一言,没有回信。

28日,汉口清军与起义军激战,海军前往助战,但却只是走了个过场。萨镇冰从这一举动,已看出人心的向背。这时,各地纷纷宣布独立。海军中的中下级青年军官开始活动,11月2日,驻泊在吴淞的“策电”炮舰,率先起义,接着,“建安”等舰便相继反正。

停泊在南京的“镜清”、“楚观”、“楚谦”、“江元”、“联鲸”等十余舰,由“镜清”管带宋文翽担任队长,11月10日,宣布起义。

在武汉的海军主力也开始分化。11月12日,“海容”、“海筹”、“海琛”3舰从七里沟起碇,向下游驶去,下午2时,悬白旗通过大冶。

见三舰离去,萨镇冰知大局已无法挽回,他又不愿参加起义的行列,便于11月12日夜,在武汉——九江之间,换乘英国轮船,到九江英国领事馆过夜,再化装成商人,前往上海。

萨走后,“楚江”、“江贞”、“江利”、“湖鹏”、“湖鹰”、“湖鹗”6舰分别起义。

12月6日,上海都督陈其美电告武汉军政府:海军各处代表,公举“海圻”管带程璧光为总司令,“海筹”管带黄钟瑛为副总司令,黄裳治为参谋长,毛仲芳为参谋次长。

而这时,程璧光尚在国外访问。

他是4月21日从上海黄浦江杨树浦码头锚地率“海圻”舰出发的。

“海圻”舰是甲午海战后大清国购买的两艘大型巡洋舰之一,被誉为中国海军第一舰。此次出航,它将执行一项史无前例的重大外交使命,出使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参加乔治五世国王的加冕庆典,并出访美国、古巴等欧美八国。

“海圻”舰驶离国门前夕,舰队统领程璧光便置天朝律令于不顾,一声令下,剪掉了所有军官和海校实习学员拖在脑袋后面的那根长长的辫子。

途中,程统领命舰值更官集合全舰水兵于后甲板,正式发表了关于剪除水兵辫子的训令。程统领训谕道:“我国人留发始于明代,但无辫;自清朝发展为辫,已有200余年之历史矣。然长发污衣藏垢,既不卫生,又有碍动作,尤以误害海军军人为甚,故实无保留之价值。为此,本统领下令,自即日起,凡本舰之兵士,一律仿照官生,应予剪短发至颈际为度,以符合世界潮流。“程统领话毕,获得聆训兵士的一致拥护。不过一个时辰,400多名水兵后脑勺上那条长辫便一剪而光。

1911年6月26日,完成赴英庆贺英王加冕大典外交使命的“海圻”舰,8月10日左右,“海圻”舰越过4000海里的浩浩大洋,抵达纽约。8月中旬,“海圻”舰由纽约启航,沿美国东海岸南下,穿过佛罗里达海峡,驶抵古巴首都哈瓦那。1911年9月下旬,国内以推翻清朝统治为目标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风起云涌,燎原全国。消息传来,群情激昂。

程璧光与舰艇管带汤廷光商议后,决心领导全舰官兵加入革命阵营。程璧光为此专门集合全舰官兵甲板训话。他开门见山地说:“各位近日所议,我已皆知。你们任何人如欲回国参加革命工作,请站到右舷,不赞成的站到左舷。待我唱出‘一二三’末一字时,即请各位按自己的意愿,决定行动。”言毕,程璧光略为停顿了一下,接着高声唱出“一……二……三”。霎时,但见站在甲板左舷的官兵全部移至右舷,而站在右舷的官兵则无一人走过左舷。一时间全舰鼓声雷动,官兵们欢呼雀跃。

就这样,清政府花大力气重建的海军,在清廷尚未完全垮台之前,已经全部起义,成为革命党人掌握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中华民国海军。

处于四分五裂的中国海军

1913年,海军虽然还维持统一的局面,但反袁力量在海军中不断滋长。1915年12月,停泊在上海附近黄埔江上的练习舰队“肇和”舰,在中华革命党人的策动下起义反袁,虽然失败,但海军因政治立场不同导致的分裂,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

1917年6月,海军总长程璧光为防止张勋复辟,欲护卫黎元洪南下,号召义旅,歼除横逆。黎元洪犹疑不决,程碧光再三敦促,黎无南下之意,但命程璧光先行出京,集中舰队,相机行事。于是程璧光赴沪,与孙中山先生等商议,决意讨逆为职志,孙中山先生应允予以经费资助。

7月,张勋复辟事起,程璧光等除通电讨逆外,并派“应瑞”舰护送孙中山等南下广州护法。至复辟事平,段祺瑞又拒绝重新召开国会,程璧光偕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于7月21日发表海军护法宣言,以拥护约法、恢复国会、惩办祸首,同时率“海圻”、“永丰”、“飞鹰”、“同安”、“豫章”、“福安”、“舞凤”等舰自上海南下广州。北洋政府闻讯后,曾多方阻挠,但终无法挽回。9月,护法军政府在广州成立,至此中国出现了南北两个对立的政府,海军在此情势下,正式宣告分裂。

北洋政府海军:1917年7月,北洋政府任刘冠雄为海军总长,饶怀文为海军总司令。将北洋的舰艇重新编组为第1、第2舰队和练习舰队,主要活动于长江中、下游和福建海面。

1919年7月,海军部在哈尔滨设吉黑江防筹备处。次年5月,该处改为吉黑江防公署,并以“江亨”等8艘舰艇组成吉黑江防舰队。1922年4月,吉黑江防舰队改归奉天省节制。第一次直奉战争中,海军助直反奉。1923年6月,海军陆战队在福建扩编为暂编海军陆战队第1混成旅。1924年3月,由粤北上之“海圻”等舰艇编为渤海舰队。同年,厦门船坞移归海军部管辖。1927年3月,海军总司令杨树庄率第1、第2舰队和练习舰队宣布脱离北洋政府,加入国民革命军。不久,渤海舰队为奉军吞并。至此,北洋政府海军瓦解。

广州革命政府海军:1917年9月,中华民国军政府在广州成立,程璧光任海军总长,林葆怿任海军总司令。将南下各舰编为护法舰队,原广东舰艇编为江防舰队,由江防司令部管辖。1918年7月,总裁制军政府成立,林葆怿任政务总裁、海军部长兼海军总司令。1920年11月,孙中山重组军政府,任汤廷光为海军部长。任林永漠为舰队司令兼署理海军总司令。1921年5月,中华民国政府在广州成立,仍任汤为海军部长。1922年4月,海军闽、鲁两派矛盾激化,部分舰艇策划北归,非常大总统孙中山遂下令收回在粤海军军舰,任温树德为海军总司令、陈策为江防司令。6月,陈炯明叛变,海军被陈控制。1923年3月,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在广州成立,任陈策为海防司令、杨廷培为江防司令、温树德为舰队司令。12月,温被北洋政府收买,率“海圻”等6舰由汕头驶往青岛。1924年5月,大本营将留粤的“飞鹰”等舰编为练习舰队,潘文治任司令,归粤军总司令节制。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军事委员会设海军局。1927年3月,北洋政府海军总司令杨树庄率部参加国民革命,被任为国民革命军海军总司令。随即指挥所部配合北伐军攻占淞沪、南京,后又在吴淞至山东沿海与渤海舰队多次作战。9月,成立鱼雷游击队。至此,国民政府海军辖4个舰队,共有舰艇44艘,总排水量3万余吨。1928年2月,海军陆战队成立第2混成旅,并正式组建陆战队司令部。旋又将2个混成旅缩编为2个独立旅。12月,军政部设海军署。

东北海军: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奉军败北后,张作霖于1922年8月在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设航警处,管辖吉黑江防舰队,筹建海防舰队。1923年1月,在葫芦岛创办航警学校。1924年东北海防舰队成立,辖“镇海”等4艘舰艇,以营口为基地;设江海防总指挥部于奉天(今沈阳),沈鸿烈兼总指挥。1926年1月,东北江海防总指挥部改组为东北海军司令部,沈鸿烈任司令。1926年11月起东北海军司令部陆续接管渤海舰队。1927年6月,改称东北海军总司令部,张作霖兼海军总司令,沈鸿烈任副司令兼代总司令,将江防、海防、渤海三舰队合并为东北联合舰队。张作霖组织安国军政府,任张宗昌为海军总司令,将东北联合舰队改编为第1、第2舰队和吉黑江防舰队。1928年7月,张学良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兼海军总司令,将安国军各舰队改称东北海防第1、第2舰队和江防舰队,辖“海圻”等26艘舰艇,总排水量近2万吨。

处于四分五裂的中国海军,装备陈旧,兵力不足,各自为政。这种情况一直到1929年。

1929年4月,国民政府将军政部海军署扩充为海军部,杨树庄任部长,陈绍宽任政务次长代理部务。直辖第1、第2舰队、练习舰队、鱼雷游击队和测量队、巡防队、航空队,共有舰艇50艘左右,总排水量近3.5万吨。东北海防第1、第2舰队编为第3舰队(未实行,至1933年7月5日方正式纳入海军编制序列,改称第3舰队),仍隶属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部。北伐时留粤的舰艇编为第4舰队,归广东省政府管辖。7月,发生中东路事件,东北江防舰队被苏联黑龙江舰队击毁舰艇5艘,自沉舰艇2艘,江防舰队基本覆没。海军部继1923年6月筹设厦门海军航空处后,1927年又在上海设立海军航空处,1933年两处合并于厦门称海军航空处,负责海军航空飞行训练,监督、指挥所属航空队、航空工厂及航空教育机构。同期,海军部着力于整顿:调整组织,统一编制;颁布各种条令、条例,完善法规;裁汰、建造、改装舰艇(1912~1937年,共建造排水量2600吨级平海巡洋舰以下各型舰艇51艘,改装12艘);加强海军学校,除马尾、青岛、黄埔3个主要海军学校外,又于1932年在江苏镇江开办电雷学校。至1937年海军共有各型舰艇120余艘,总排水量约6.8万吨。

陈绍宽首次提出要建造一艘航空母舰

而在此时,日本海军自1905年大胜俄国海军后、一跃成为太平洋上的海上军事大国。四面环海的日本,对海军的发展格外青睐。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从中渔利,海军实力迅速增长,引起了当时英、美海军霸主的恐慌。在1922年举行的华盛顿裁军会议上,英、美联手作梗,通过了美、英、日、德、意海军发展比例的条约,限定5国海军吨位。

由此弹丸小国日本,成为了仅次于英、美的世界第三海军大国。谁知日本海军的胃口并不是要坐第3把交椅,而是千方百计要坐到首位。参加裁军会议的日本代表从华盛顿回到东京后,立刻被骂为日本国贼,险些丧命于力主扩军的军国主义暴徒之手。

之后,日本海军在限制吨位的同时,努力在战舰性能上下功夫,始终瞄着英、美海军不放。至1936年,在屡次三番要求英、美调整吨位限制方案失败后,日本公然退出了华盛顿条约。日本海军的发展从此进入无限制时代,海军力量很快便急剧扩张起来。

至1937年6月,日本海军兵力已达12.7万人,共有285艘舰艇。主力舰为10艘战列舰、4艘航空母舰、12艘重巡洋舰、13艘轻巡洋舰、70艘驱逐舰、44艘潜艇、2艘水上飞机母舰、5艘潜水母舰等,总吨位达115万3千余吨,拥有舰载和陆基飞机1000余架。此外,还有包括2艘航母、2艘战列舰、37艘舰艇正在建造中。他们将主力舰队编为第1、2、3舰队,其中第3舰队常驻中国,第3舰队所辖的第11战队主要在长江流域活动,第10战队和第5水雷战队则在中国近海活动。

1937年7月,日本经过充分准备后,悍然发动了“七·七”事变,把6年前在中国东北挑起的局部战争升级为全面侵华战争,率先在世界的东方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

当时,正在英国伦敦参加英王加冕大典的中国使团副团长、中国海军部长陈绍宽上将闻讯后,立即中止了对英国海军的考察,急电蒋介石,请求回国参加抗战。

陈绍宽,福建闽县胪雷村(今属福州市仓山区)人,字厚甫。17岁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驾驶专业,1908年毕业于南京南洋水师学堂航海科。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当时的北洋政府海军部曾派出两名年轻的海军军官赴欧洲观战,目的是从现代战争中汲取经验教训、学到先进的海战经验,其中一位就是陈绍宽。

陈绍宽先后到英国、法国、意大利考察海军,最后登上英国皇家海军的舰艇亲临战场。

当时,英国已经完成了“竞技神”号的改装,又将“恩加丹”号、“女皇”号、“坎帕尼亚”号、“勇敢”号、“光辉”号、“暴怒”号等大型舰艇改装成水上飞机母舰。到了一战结束时,英国共改建了15艘水上飞机母舰,这支海上新军为海战增加了新的看点。在达达尼尔海战中,英军一架水上飞机奉命离开母舰出击,将一艘五千吨的土耳其军舰炸沉,令参战各国刮目相看,同时,也给陈绍宽以巨大的震憾。就在战争即将结束之际,英国对“暴怒”号实施进一步改装,加装了飞行甲板,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1918年7月,从这艘航母上起飞的七架舰载机,轰炸了德国的空军基地,显示了航母的巨大作战能力。

特别是1917年中国对德、奥宣战后,陈绍宽奉命直接参加英国的潜艇部队与敌激战于大洋深处,感触颇深。从那时起他就下决心要把中国海军建设成一支强大的海军,不仅要有航母,还要驶入深蓝。

第一世界大战结束后,陈绍宽在英国担任了两年海军武官,1920年,他带着英国女王颁发的欧战纪念勋章回国。

1928年,陈绍宽担任海军第二舰队司令兼海军署署长,当年年底便给国民政府递上了一个呈文,要求扩充海军。

在呈文中,他首次提出要花二千万元建造一艘航空母舰。他的提议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在1929年1月的全国编遣会议上被否决。这使陈绍宽难以接受,他和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双双愤然辞职。

蒋介石深怕海军群龙无首,赶忙出来安抚陈绍宽,作出建设海军的承诺。他说:“我们曾讲要在十五年以内,有建设六十万吨的希望;照此看来,现在我们在五年以内即可完成,与世界上列强的海军相抗衡,巩固我们的国防。”

蒋介石又对六十万吨的舰艇作了大概的分析,认为其中应包括三艘航母。陈绍宽被蒋介石这番话所打动,于是打消了辞职的念头,随后担任海军部长。

1934年,他又根据参加欧洲海战的经验,写成了《海战》一文,对“海战中的飞机”进行专门讨论。他写道:“现代海军在海战时,欲取攻击手段,必有赖于舰上所载的飞机。”

然而,蒋介石夸下造舰六十万吨的海口,是安抚陈绍宽的权宜之计,根本没有当成实事来办。他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发展投入少、见效快的空军上。因此,他始终没有在海军建设上投入足够的经费。

除蒋介石以外,国民党内部还有人反对建设强大的海军。国民政府监察委员高友唐就荒唐地提出,不但不需要建造航空母舰,现有的舰艇也不需要,应将它们卖给商家作商船,将卖舰的钱拿来买二百艘小艇守海口足够了。

这些来自国民党内部的阻力,让陈绍宽的建设强大的海军梦难以成真。到抗战爆发前,“航空母舰”也仅仅是挂在人们口头上的一个新鲜名词而已。

现在抗战爆发,陈绍宽暂时放下了那些纸面上的规划,请求回国参加抗战。

请求电报快得到回复,陈绍宽略整行装,便登上了飞返中国的专机。

陈绍宽身为中国海军元老,对日本海军情况了如指掌,但他更了解中国的海军。

现在中国海军兵力仅有2.5万人,舰船吨位不足6万吨,吨位最大者不过3000吨,最小者仅三五百吨,且舰船陈旧过时。中国海军较40年前的北洋水师,装备未见改善。更要命的是,就这么点儿可怜的海军还处在四分五裂、各自为政的状态。以这种弱小的海军抗击超过自己20倍之上的日本海军,胜败早在注定中。但无论胜败,陈绍宽都欲使海军在这场民族之战中发挥最大效力。

回到南京,陈绍宽便率海军投入到全面备战中。7月底,日本大使馆武官来到海军部,威胁陈绍宽说:“如果中国海军保持中立,则日本海军可以不攻击中国舰只;相反,如果违反严守中立的状态,那么中国海军将受到毁灭性打击。”

日本武官的话触到了陈绍宽的痛处。6年前“一·二八”淞沪抗战时,19路军与日本人大战虹口,陈绍宽原准备拼尽热血,助陆上弟兄们一把。国家养兵千日,此时不战更待何时!但蒋介石却给海军发来电文:“保持镇静,听候命令。”可参战的命令直到仗打完也没传来。

海军见死不救,任日军舰炮攻击中国军,19路军不干了,中国人不干了。全国各界纷纷把攻击矛头指向了陈绍宽,更有甚者,在4月召开的国难会上,国民党高层人士丁默村、李根源等42人提出临时紧急动议,要求取消海军部,罢免海军高级官员,以谢国人。当时陈绍宽伸了伸脖子,艰难地咽下了这口恶气。

今天,日本人追上门来还想再讨便宜,陈绍宽旧账老账一起算,当下硬碰硬地把日本人的威胁顶了回去。

打吧,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中国海军已经准备好了,将和全国人民一起抗战到底!■

推荐访问:海军 重生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