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作家进校园: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

作家进校园: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

时间:2023-07-08 17:2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文化育人与技术技能育人是高职院校育人的两个方面。受以就业为导向的绝对强势的高职育人理念的影响,许多高职院校实施的其实是偏执的技术技能教育,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对高职学生的文化培育效果也不够理想,因而提出作家进校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举措,这种与学生面对面的、更加直接的文化育人方式,至少可以为高职学生普及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学知识,提高学生文学艺术实践活动的学习效果,使包括自然科学类在内的全体教师熟悉、了解、研究地方传统文化,使教师在育人中努力做到文化育人与技术技能育人相融合。

关键词:作家进校园;文化建设;文学知识普及;地方特色;传统文学作品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2-0044-04

文化育人与技术技能育人是高职院校育人的两个方面。自从有了大学以来,教育总是在素质教育与技术技能教育两端徘徊。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教育以培养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与文化教养为主要目的;现代社会,教育以培育受教育者的技术技能以及提升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为主要目的,而教育本身的目的是要使素质教育与技术技能教育在受教育者身上得以和谐体现。但是,由于受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教育其实很难做到这一点,有的时期素质教育多一些,有的时期技术技能教育多一些,而当下的高职教育似乎正处于技术技能教育的一端,而且有可能是偏执的技术技能教育,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一、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研究现状

改变偏执的技术技能教育是一个两难问题:一方面,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强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要大量的技术精英和高技能人才,需要强大的技术技能教育的支撑;另一方面,与人为善、谦恭有礼、精神奋发、社会和谐是全中国人民的执着追求,是中国梦精神层面的主旨,素质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偏执的技术技能教育有可能使人误入崇拜技术技能的力量的迷途而难以自拔。那么高职院校应当开展怎样的文化育人途径,才能既保持强大的技术技能教育,又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与文化修养呢?人们一直在寻求破解这一难题的对策。一种比较普遍认同的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是影响大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要在“教学科研设施、工作生活场所以及校园绿化环境”等物质文化建设,在“教学科研活动、组织管理工作”等行为文化建设,在“规章制度、学生行为准则,习惯、礼仪、校风、班风”等制度文化建设,在“精神氛围、理想追求”等精神文化建设上下功夫[1]。基于“办大学就是要办一个氛围”的理念,一种观点认为:“校园景观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2]一种基于教育学思考的观点认为:“校园文化必须是‘书斋文化’的超越”,以社会化的视野,让师生基至社会人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才能达到培育社会需求的大学生的目的[3],等等。所有这些观点、做法都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文化素质养成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收效显然还不够大,尤其在高職院校的收效更低,许多高职院校依然处于偏执的技术技能教育之中。为此,笔者提出作家进校园共同参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这一议题。

二、作家参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所具有的优势

作家,作为一个时期的文化创作人群,他们所具备的文化素养与文化视野可以代表这个时期的文化内涵主体。让作家进高职院校校园,在培育学生文化素养,帮助学生积累优秀文化知识等方面,有其必要性、合理性,甚至是不可替代性。

第一,作家进校园,开展文化知识普及,可以很好地弥补高职学生文化知识的不足。从高等教育育人目标分析,无论是以知识的完整性来促成个体存在的完整性的育人方式[4],还是以对知识的追求与自我探索来达成个体德性的育人路径[5],都要求学生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作基础。如果以高考分数作为衡量标准,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低,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因而更需要加强他们的知识积累。但是,由于学习能力不足已经影响了他们对自然科学高深知识与高深学问学习、探究的期望,因而只能采取其他方式进行弥补,而那些只需要具有天性就可以较好地养成文化艺术素养,只需要喜爱就可以较好地获得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积累的文化知识,则应然地成为加强高职学生知识积累的首选。作家进校园正是帮助学生积累文学知识的有益举措。

第二,作家进校园,与学生开展文学交流的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基于近二十年来高职教育大发展过程中就业导向育人方式的绝对强势,其带来的文化育人严重不足的负面影响已经突显,加强被边缘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及补充贫瘠的文化育人内涵迫在眉睫。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一直在实施的校园环境建设、制度建设、习惯礼仪建设等文化建设举措,是一种由外而内的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的方式,实施这种方式的前提是学生本身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基础,才能在更加理想的人文环境中更好地完善自我。也就是说,学生的文化素质基础越好,由外而内渗透的效果就越理想;学生的文化素质基础越薄,渗透效果就越差。显然,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这些做法的效果,比之本科生、研究生要差许多。因而需要采取更加直接的方式,安排更加直白的内容,帮助学生完善自我。作家进校园,让作家与高职学生进行长期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不但方式比较直接,内容也可以面对面地交流和选择,因而能够较好地吸引学生自主参与,是一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实文化育人内涵,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有效方式。

第三,作家进校园,帮助学生拓展文化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加精湛的技艺。文化培育解决的是提升人的文化品质与精神素质的问题,技术技能培育解决的是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的问题,两者各有所属,分工明确,似乎没有相关性,但实际上两者不但相互关联,而且相互依存。精神与物质同时体现在一个人身上,是反映个体两种不同的生存要素。如果只有精神追求,人会饿死;如果只有物质享受,人与兽无异。只有将精神与物质高度融合,并能很好地统一在同一个人及其人格上,才能相辅相成。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武功最高的扫地僧,他的佛法同样高深,他认为,只有在修炼高深武功的同时修炼高深佛法,武功才能达到高深的境界。同样道理,只有文化修养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掌握更加精湛的技艺,没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与文化积累,技艺水平的发展会受到很大影响。作家进校园正是帮助学生提高文化修养掌握精湛技艺的有益举措。

三、作家进高职校园之前应做好的准备

(一)作家进高职校园之前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学校选择什么样的作家才能适合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需求;二是营造什么样的文学氛围才能更好地吸引高职学生主动参与;三是选择哪些文学内容才能更好地满足高职学生的文学需求。

这三个问题看起来似乎简单,也是老生常谈,然而正是由于没有深入研究并且科学地解决这三个问题,才造成了迄今为止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没有大的突破。请几位文化名人到学校做讲座是普遍的做法,但是,这种方式已经出现了事与愿违的现象:参加听讲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少,许多学生听讲座时玩手机、睡觉,真正听讲座的学生寥寥无几,讲座甚至越来越成为主讲人与组织者痛苦的事情。制作宣传栏、宣传画册宣传学校主流文化的方式也正在成为宣传栏与宣传画册制作者个别人的事情,不但制作的人越来越少,观看宣传作品的学生数量也越来越少,更无法细究观看的学生是否感同身受是否从中受益。运用校园网络媒体与自媒体进行文化普及方式的成效也越来越差,绝大多数学生用手机瀏览花边新闻、阅读庸俗文学作品、玩网络游戏,只有少数学生才从网络上获得文化知识;学校下大力气花大代价制作的课件放到校园网上,试图利用网络工具开展多样化的专业教学,但是实施的效果其实很不理想,也只有少数学生通过网络课件学习,许多学生甚至没有主动上网学习过。基于这些现象,如果不在文化活动方式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文化活动内容的新颖性、趣味性上下功夫,即使作家走进了校园,也难以获得好的效果。所以说,解决上述三个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解决起来也越来越困难。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高职院校或许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选择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家进校园。学校在选择作家时应注重以下条件:作家从事的专业与创作的内容具有地方特色,作家的作品能够代表区域文化发展水平,作家所在的地域与学校相近。这些内容作为选择进校园的作家的条件有其合理性。首先,文化具有地域性,文学具有传统性,这是文化与文学固有的本质属性,也是文学作品具有美感的根源与动力,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业类型的人群对文学作品内容的选择与文学作品层次的爱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与敏感性。高职教育具有区域性、产业性、职业性特点,高职学生比较喜爱那些具有地域特色与传统特色的文学作品,因而在选择作家以及作家作品的过程中也应强调地方特色与传统特色。之所以选择所在地与学校距离较近的作家,源于开展活动的可操作性,地域相近,则开展活动的成本低、频率高,既便于与学生研讨喜爱的文学内容以及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又有利于积淀具有地域特色的学校文化,形成地域文化与学校文化的融合创新。

第二,尽可能多地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营造学校文学氛围。文学与爱好密不可分,虽然是先有文学作品,再有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而后才会产生对文学作品的爱好,似乎文学作品的质量比学生对文学作品是否爱好更加重要。其实不然,学生在欣赏了文学作品之后,由于对该种文学作品产生了共鸣,才会形成对文学的爱好,才会主动地辨别、分析、思考、选择作品,并且对作品的质量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所以,引导挖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爱好比选择文学作品的艺术水平更加重要,从学生喜爱的文学作品类型出发营造校园文学氛围,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挖掘学生喜爱的文学作品的过程,其实也是培育学生文学素养的过程。建立学生文学爱好者社团,让学生自行组织,与作家共同参与诸如春天读诗、夏日诵荷、中秋赏菊、踏雪寻梅等文学活动,与作家一起登高舒啸、临水俯吟,甚至沿着古代名人文化足迹重寻文学之路,这些对培育学生的文学兴趣都会起到良好的效果,也是需要营造的学校文学氛围的内容。

第三,作家进校园开展文化活动的作品内容既要有通识性又要有雅趣。由于高职学生本身的文学素养较薄,要引起他们对文学的兴趣,首先要从相对感性的、容易理解的、大众化的文学作品开始,诸如武侠小说、历史故事、人物传记、传说典故、地方戏曲,这些虽是通俗文学作品,但是喜爱的人多,有群众基础,学生从小耳染目濡,容易产生心理共鸣;当大众文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适当增加琴棋书画、诗词曲文,并与地方传统文化要素结合,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高雅大学文化,形成大学文化的雅趣。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引导的过程,要有专门从事引导工作的组织,这个组织应有教师参与、作家与艺术家参与、爱好文学艺术的学生参与,构建一个成员众多、分工明确的文学爱好者、文学传播者联盟,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文学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文学爱好与参与热情。

四、作家进高职校园发挥的作用

作家进高职校园至少可以发挥以下几方面作用:一是文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授,包括开设文学课程、做文学讲座、开设文学论坛等,这一功能的特点是以知识的单向传授为主,作家与学生的互动为辅。二是以文学艺术为主题,开展各种文学艺术活动,包括读诗做诗、小说争鸣、戏曲舞蹈、游春踏青、赏菊寻梅等,这一功能的特点是以文学互动提高学生文学兴趣和鉴赏能力为主。三是以文学艺术的研究为主题,开展各种科研项目的立项与研究,以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出版的文学研究专著等为主要成果形式,这一功能的特点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深化学校文学基础,提升学校文化品质。在发挥作家进校园作用的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高职学生普及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学知识

高职学生大多来源于本省本地区,从小受本土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喜爱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本土特征。由于大多数高职学生缺少钻研精神和执着求是习惯,他们对本土文化与本土文学作品的了解只是一知半解、一鳞半爪,既不系统也不丰富,作家进校园或许可以从系统的、完整的本土文学知识的普及着手,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积累本土文学知识,较详细地了解本地人文景观和文化历史,了解本地文化特色、文化形成过程以及文化发展趋势,将文化与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以知识的形式进行普及、积累,这不但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有利于学生将专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创新文化经济,依托本土文化开展创业实践。作家不仅仅是学生文学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开展文化创新创业的咨询专家,是校园文化经济建设的新生力量。

(二)与高职学生共同参与文学艺术活动

一种有效教育研究认为,学生的有效学习过程需要三方面的投入:认知投入、情感投入、行为投入[6]。如果说,本土特色的文学知识普及需要学生付出认知投入,那么参与读诗、赏菊、重寻文化足迹等文学艺术活动需要学生付出情感投入与行为投入。由于许多学生已经习惯于将较多时间用于网络游戏、聊天、看电影等虚拟活动,不太愿意从事现实生活中的文学艺术活动,因此,学校首先要将学生从网络上拉回来。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难,一方面网络娱乐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学生在较长时间养成的上网成瘾的习惯也不太容易改变。所以,学校可能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文学艺术活动的内容尽量新颖,方式尽量多样,能够让学生对文学艺术活动产生兴趣,能够自觉自愿地、全身心地参与;另一方面是以课程教学的形式,强迫学生参与文学实践活动。显然,后者是无奈之举,在开始组织文学艺术活动的时候,后者的做法虽然武断但可能是必须的而且是有效的措施,通过一段时间文学实践课程教学,学生对文学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才会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行为投入上升到情感投入。

(三)与高职教师共同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学作品研究

高职院校的文学积淀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方面体现在学生身上,通过文化育人,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学积累,形成一定的文学素质,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师身上,让教师具有良好的文学基础,包括自然科学类教师的身上也能深深地体现出良好的文学素养,体现出读书人的文化与文明。从本质上讲,培育学生的文学素养,首先要让全体教师都有良好的文学素质,才能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引导学生,所以说,培育教师的文学素质更加重要,这也是营造校园文学氛围的重要内容。对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文学作品的深入研究是提升教师文学素质的有益尝试。由于大多数教师对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文学作品了解得并不深入,也缺乏研究素材,因此,让作家与教师共同开展文学作品的研究,将作家深厚的地方文化知识积累和文学功底与高职院校教师娴熟的研究技巧相结合,不但能够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还能丰富学校文学积淀,提高文化育人水平,使高职院校从技术技能育人向文化素质育人与技术技能育人融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志越.文化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1999(1):59-62.

[2]何锐连.校园文化建设与高职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6(6):82-85.

[3]冒榮.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学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91(1):62-66.

[4]吴式颖,任钟印.外国教育思想史(第五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260.

[5]吕达,刘立德,邹海燕.杜威教育文集(第五卷)[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8:367.

[6]岑逾豪.大学成长的金字塔模型[J].高等教育研究,2016(10):74-79.

责任编辑 韩云鹏

推荐访问:文化建设 新途径 作家 进校园 高职院校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