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特色建馆实践思考

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特色建馆实践思考

时间:2023-07-09 15:3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关键词:陶瓷文献;特色图书馆;景德镇

摘 要:以景德镇市图书馆建设陶瓷特色图书馆为例,就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走特色建馆之路的理由,方法,以及在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中图分类号: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1)05-0026-03

特色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发展中出现的新鲜事物,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如今已基本形成一种共识,即特色图书馆是指具有某一种特定藏书,某一类特色服务,某一群特殊读者的公共图书馆。它在保留常规服务的同时,突出为当地的特色行业服务。实践证明,它对当地特色行业的发展能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因此,不少公共图书馆将它视为原有工作的延伸,并且成为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拟以景德镇市图书馆(以下简称景德镇馆)建设陶瓷特色图书馆为例,就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走特色建馆之路的理由、方法以及在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时应注意的问题发表管见,以期通过该馆的实践,探索新形势下中小型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之路。

1 中小型图书馆走特色建馆之路的理由

特色图书馆的出现,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由诸多因素促成的。一方面,改革开放,经济大发展,信息爆炸,社会需要图书馆;另一方面图书馆的经费普遍不足,只能守往摊子,难有大作为。图书馆人开动脑筋,面对机遇与挑战,找到了一条特色建馆之路。它的主要理由有:

1.1 小而全的建馆之路走不通

目前,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虽属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若按13亿人均计,便远远落后在100位,不可能指望政府投入巨额资金来使众多的中小型图书馆都达到小而全。

1.2 特色建馆之路行得通

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目标明确,坚持不懈,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建成一个符合本地经济发展需要的拥有特色馆藏的图书馆。北京、湖北、浙江等地的特色图书馆,已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1.3 有望实现期望的理想目标

重点建设“特色馆藏”,分工收藏特色文献,避免重复入藏,有望合作编成联合书目,方便读者查阅,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图书馆人多年期望的理想目标可以实现。

1.4 各地都有某种特色行业和支柱产业

各地的中小图书馆也有或多或少的特色馆藏和特色服务,因此,都具备一定的特色建馆的基础和条件。比如:景德镇是中国的瓷都,也是世界陶瓷的发祥地之一。1934年,杜重远先生就在《景德镇瓷业调查记》中指出:“景德镇系我国第一产瓷名区,亦全世界瓷业之发源地。其景况之隆替,非特繁乎民生之荣枯,抑且关于文化之兴衰,国人对此当甚关心”。1956年,毛泽东主席到江西视察,在接见当时的中共景德镇市委书记赵渊时就指示说:“你是管瓷器的,就把瓷器管好。”瓷器关系到文化的兴衰,关系到国粹的传承。景德镇市图书馆,从瓷器“关系到文化的兴衰,关系到国粹的传承”的高度,锁定陶瓷为建馆特色,并将其作为该馆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决心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我国唯一的陶瓷特色图书馆,这是一个十分明智的选择。

2 中小型图书馆特色建馆的关键

根据各地特色图书馆的实践经验,中小型图书馆走特色建馆之路,并沿着正确、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必须紧紧抓住以下几个关键。

2.1 以建设特色馆藏为基础

中小型图书馆走特色建馆之路时,要以特色文献资源作为建设特色图书馆的突破口。没有特色文献资源,如同无米之炊;只有具备充足的特色文献资源,才能支撑起特色图书馆的“特色”二字。因此,中小型图书馆走特色建馆之路必须坚持以建设特色馆藏为基础。

景德镇馆自2002年新馆竣工以来,在建设特色馆藏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如今已拥有陶瓷特色藏书2000余种,并且设有“地方文献室”,建立了馆藏书目数据库等。2011年2月,该馆进一步提出了《关于组建陶瓷特色图书馆的实施意见》。同年4月,景德镇市文广局与景德镇市文联又联合发出了《关于4·23读书日陶瓷文献资料征集活动的通知》,并在该市广场大张旗鼓地开展了陶瓷文献的征集。这些举措无疑对景德镇馆建设陶瓷特色图书馆,具有里程碑意义,更为其奠定了陶瓷特色文献资源基础。

2.2 以合理使用经费为前提

在确定建特色之馆的发展思路后,要在保障中小型图书馆综合性文献资源收藏的同时,凸显馆藏特色文献资源的收藏。合理使用经费,不等于撒胡椒面;照顾一般,突出重点,就是合理使用经费。因为,不以特色文献资源的采购经费为重点,没有一定的经费作保障,必将难以形成具有本馆特色的馆藏文献资源,所谓走特色建馆之路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景德镇馆坚持以合理使用经费为前提,在注重合理使用文献采购经费的基础上,还想方设法解决建设特色馆藏的专项资金,一方面积极争取政府增加投入,不仅做到多请示、多报告,还请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写议案或提案等,让政府有关领导了解、重视图书馆的实际需要,让他们知道建设陶瓷特色图书馆不仅是图书馆拓展事业发展空间的一个手段,更是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每年政府只需在财政预算中立一个专项,就能很好地推动这项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与此同时,争取社会的赞助也是该馆积极筹集资金的一条途径。该馆专门邀请陶瓷行业的商会、协会等召开座谈会,共同商量建设陶瓷特色图书馆的宗旨、规划、服务、办法等,动员广大会员和社会各界捐资、献瓷或献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3 以提高馆员素质为根本

建设特色图书馆,人的因素至关重要。拥有高素质的图书馆工作队伍,是建设“特色图书馆”的必要条件。即使有了明确的方向,很好的计划,够用的经费,而工作队伍的素质不高,也很难创出“特色”的业绩。培育和造就一支特色学科馆员队伍,才能为特色建馆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为此,景德镇馆坚持以提高馆员素质为根本,采用多种方法着力培育陶瓷学科特色馆员。一是鼓励自学,二是组织培训,三是有计划地引进急需人才,尤其是注重引进有关陶瓷、计算机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积极引导工作人员队伍走“又红又专”的自我发展之路,使职工的专业“特色”逐渐得以显现,能够担负起为振兴景德镇的瓷业,弘扬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服务的工作。

2.4 以主动服务读者为宗旨

图书馆的特色服务的特色是在“主动”服务上。就是在保留常规的、阵地的、被动的服务方式的同时,主动推出一系列旨在引导大众利用图书馆的独具本馆优势的服务,为大众和社会提供具有本馆及本地特色的文献信息服务,从而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特色文献信息支撑。

近年来,景德镇馆坚持以主动服务读者为宗旨,主动利用“特色”这根弦,弹出“优质服务”的歌,实现了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同时也赢得了陶瓷行业同仁的青睐。例如:该馆主动编印馆藏陶瓷文献目录,供陶业同仁选择;主动将报刊上登载的国内外陶瓷发展的最新信息,及时转载在馆刊上,供陶业同仁参考;主动设置一台复印机,将陶业同仁在不能外借的馆藏文献中找到的急需资料进行复印;主动邀请专家学者,分别举办坯釉、成型、烧成、彩绘、陶瓷缺陷等专题讲座,当场答疑解难;主动举办各种经验交流会,围绕某个主题,让陶业同仁互相交流;主动选择一些热门的专题,为陶业同仁提供二次文献;主动访问陶业同仁,了解他们急需哪些文献资料,并想方设法予以满足;主动为陶业同仁代查本馆尚缺的陶瓷文献,为他们提供可靠的信息等。

3 中小型图书馆建设特色馆藏的措施

中小型图书馆走特色建馆之路没有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各地有各地的实际情况,各馆有各馆的特色取向,但有一条共性经验——那就是想方设法地将本馆所需的特色文献资源收藏入馆。景德镇馆在建设特色馆藏中采取的措施和实践经验,可供借鉴。

3.1 对特色文献资源进行普查

3.1.1 摸清真实家底

在摸清家底时,切忌轻易将馆藏目录视为家底。因为,很可能会出现“有目无藏”的尴尬。这就要对馆藏文献资源进行一次认真的核对,发现“有目无藏”的情况,尤其是馆藏孤本,要进一步追查文献的去向,把它们一一索回。若有遗失,要尽可能进行拾遗补缺,以保障馆藏特色文献资源的完整。

3.1.2 进行全面调查

符合本馆需要的特色文献资源,存世的到底有多少,任何人一时都无法作答。这就要求图书馆必须对相关文献资源进行全面调查,不仅要查阅有关书目、索引,还要向专家、学者广泛的请教。需要注意的是隔行如隔山,就陶瓷文献而言,应分别向从事陶瓷原料、成型、烧成、彩绘、颜色釉、颜料、销售、民俗,乃至考古、收藏等方面的专家、学者请教,才能得到较为可靠的答案。

3.1.3 编制拾遗补缺书目

在摸清真实家底、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及时编制拾遗补缺书目,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建设特色馆藏时进一步对照目录,进行拾遗补缺。与此同时还应通过网络等手段了解原始文献的确切年代和价值,进一步划分古、今和轻、重、缓、急,制定出近期、中期、远期的征集计划,并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稳步推进特色文献的征集。

3.2 把握特色文献征集范围

3.2.1 不要满足于当代文献的征集

实践表明,近现代、尤其是古代文献,更有研究价值,更值得花气力征集,当代文献则应注重1966年以前的文献。如就陶瓷文献而言,古代和近现代的陶瓷文献,文风比较严谨,数据比较可靠,急功近利的成分较少。但经过岁月的变迁,有些珍贵文献很多被毀,不过仍有一些数量散存于民间。应建议文化主管部门,召开一个比较大的征集会议,动员各界人士想办法,出主意,帮忙抢救这些珍贵的文献,就像20世纪50年代抢救古旧图书那样。

3.2.2 不要局限于某一主题文献的征集

在征集特色文献时,不应局限某一主题的文献,而应对某一类文献进行全面征集。如景德镇的瓷器在唐代有“假玉器”,在明代有“卵幕杯”,后来是“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品格。元代以前的陶瓷装饰主要是刻画花,元代以后才出现彩绘。景德镇的瓷器闻名世界,有陶瓷艺术的辉煌成就与陶瓷工艺的辉煌成就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偏废。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可以说是陶瓷艺术与陶瓷工艺的总和;而现有陶瓷文献馆藏目录显示,陶瓷工艺文献偏少,尤应加大征集力度。

3.2.3 应把民间收藏列入征集范围

在征集特色文献时,不仅要注重征集正式出版物,还要注重征集内部出版物和手抄本,尤其应该将民间收藏列入征集计划。如在景德镇的民间,收藏着丰富的正式出版的、内部出版的和手抄的陶瓷文献,不仅专家、学者们有,普通陶工家也有。如果文化主管部门发出一个征集通告,列出征集范围,把它张贴到居民里弄,动员大家捐献,支持图书馆复印或收购,必将极大地丰富图书馆特色馆藏文献资源。

3.3 加强与有关单位的联系

国家图书馆、省级图书馆、县级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政协文史办、地方志办、档案馆、古旧书店或书摊、乃至废品收购等单位都收藏有相关的文献资源,在收集与本馆特色相关的文献资源时,加强与这些单位的联系,取得它们的支持和帮助,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景德镇的陶瓷界人士大多来自江西的都昌、鄱阳、余干、余江、丰城、临川、吉安、婺源,来自安徽的祁门、黟县、太平等地,这些地方的相关单位都或多或少藏有珍贵的有关陶瓷方面的文献或地方志,很值得登门去了解,去商谈,或请他们支持复印,或提供书目,编入资源共享的联合书目。有些珍稀文献,如乾隆七年(1742年)二十卷本和乾隆五十七年(1793年)本《浮梁县志》等,就很有必要请求国家图书馆和南京大学图书馆伸出援手,或支持复印,或以彼此需要的复本交换,实现互通有无。此外,将一些需求较大又十分难得的文献资料,通过复印,制作软盘、光盘,或把报刊上的各种文献信息进行电子扫描,分类汇集,转化成本馆特色馆藏,也具有重要意义。

4 结束语

众所周知,即使是发达国家的政府,也不可能投入巨额资金来建设许许多多“大而全”、“小而全”的图书馆。而建设特色图书馆,却使我们看到了中小型图书馆发展的曙光。中小型图书馆走特色建馆之路时,只有合理使用文献采购经费,切实奠定特色馆藏文献基础,充分发挥特色学科馆员优势作用,推出形式多样的特色服务,才能使中小型图书馆特色建馆之路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 于海洋等.关于建设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的思考与建议[C].江西省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2010.

[2] 计斌等.庐山文化特色资源构建模式初探[C].江西省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2010.

[3] 董海.北京市特色图书馆建设的回顾与思考.百度网,北京东城区图书馆网,2003.7.16.

[4] 阮金月.特色图书馆之我见.谷歌网,中国图书馆网,2006.5.12.

[5] 杨颖.图书馆建设特色资源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7):140.

[6] 刘鸣亚.图书馆特色服务与人文精神[J].现代情报,2007(1):144-145.

(编校:严 真)

推荐访问:实践 思考 特色 公共图书馆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