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析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浅析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时间:2023-05-14 13:3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本文在介绍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从创新教育方式、创新教育方法、创建教育环境、创建专业团队等角度,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可行措施。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启示

家庭、社会、网络环境的变革使得当代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进而产生消极的情绪甚至不良行为。在以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常将教学目标放在如何消除大学生的负面心理。而随着积极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完善,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创造了新的途径和方式,借助积极心理学带来的优势和特点,高校应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培养更多健康向上的高素质人才。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提出的,他改变原有的心理学研究方向,试图从积极的心态出发研究人类的心理变化与发展,如研究乐观主动、热情、创造力等积极因素产生的心理过程。赛里格曼是人文关怀的提倡者,他强调人类存在必有其存在的价值,希望通过对潜在的正面因素的挖掘,激发人的优点与潜能,从而促进积极性、自主性的形成,引导心理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以寻求“美”的体验为发展目标。积极心理学包含的范围极广。狭义上的积极心理学主要包括想象力、创造力、责任感、人际沟通能力等人本身具有的品质。而从广义上来说,积极心理学还涵盖积极的思想引导、良好的成长环境、团结精神、抗压能力、学习技巧等方面。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人以正面的开发和引导,从而激起人们对生活、对成功的热情,不断推动人类向更文明、更健康的方向发展。[1]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角度虽然独特,但其并不将消极心理学作为对立面,其研究的方法、手段、态度均具备中性特点,是对消极心理学的补充,而并不是简单的“悲伤”与“愉悦”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心理产生情绪、变化、对丰富精神世界的向往等很难再仅仅依靠消极心理学一个范畴来概括研究,因此积极心理学的诞生具备很高的现实意义。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一,研究个体主观意识中对幸福、满足以及幸福程度变化的理解。其二,研究个体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主观思考能力等能力范畴。其三,以社会为出发点,研究人所處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等。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方式单一,效果不明显

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我国高校的必备的公共课科目,且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例如学校设置的心理健康咨询室以及配备的专门开导学生的心理老师。但对大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学情况进行观察,能够发挥的积极效果并不明显。虽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了,但高校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缺乏创新性,主要以学生主动寻求心理帮助来开展。大学生内心敏感、好于面子,对个人隐私往往不愿透露,主动到心理咨询室的学生还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使得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起不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教学方式的单一极大限制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难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2、教育方法陈旧,调节作用不大

当前高校采取的心理健康教学方法以开导、调节为主。依靠心理老师自身具备的心理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找到进行情绪宣泄、压力释放的方式,减少消极情绪,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调节的专业性有待提升,很多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的方式方法,能够起到的心理调节作用并不大。[2]

3、教育环境缺失,专业人才不足

教育环境的缺失是高校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心理教育环境,导致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不足,甚至误以为心理健康问题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类疾病、会遭人嘲笑与歧视。因此当学生心理产生较大波动、情绪极度低落时,常会采取极端的措施解决。同时,相关专业人才的缺乏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发挥。目前很多心理老师都是由其他教务、教学人员兼任,自身缺乏对心理专业知识的储备,也没有掌握科学的心理调节方法,使得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专业性和合理性。

三、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渗透与发展,给心理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坚持积极心理学的目标要求,以向学生传递健康、向上、阳光的思想为出发点,提高学生面对不良情绪、消极事件时的抵抗能力。通过学生心理防线的坚固,培养其进行情绪调节、自我开导的能力,并建立正确的得失观、价值观,从而能够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失败与挫折,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

1、借助积极心理学,创新教育方式

高校要对当前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借助积极心理学提供的理论依据,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死板模式,积极创新,从多角度出发对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进行设计。可在原有的心理健康咨询室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建设主题特色课、心理谈话会等丰富的活动,从而提高学生接触关于心理健康内容的频率,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心理健康讲座的教育方式能够从理论层面提高学生对心理专业知识的认识,因此学校的心理教育部门、学生会、社团组织等要相互配合,举办心理专业讲座,将其作为一门学科进行传递。例如,大学室友间关系一直都是学生谈论的重点话题,且寝室关系不和睦而影响学生正常学习、交友生活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因此可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以“恰同学少年”为题目的积极心理学讲座。以温暖、积极的语言讲述同学情谊的宝贵,传达同为“一个战壕”兄弟、姐妹是多大的幸运。并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处理室友关系的方法,构建友爱、团结的学生群体氛围。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创新,引导学生以乐观、无畏的态度面对心理问题,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发挥出实际作用。[3]

2、创新教育方法、创建教育环境

社会大环境不断变化,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也会随之改变。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学生实际需求,选取最新、最适合的心理学理论成果及教育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积极心理学本身便是一种最新的、最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为了帮助积极心理学教育的开展,学校要努力创造相应的教育环境,将教学、实践、咨询、预防等环节进行有机结合,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加强对积极心理学的宣传工作,提高大学生的认知,并鼓励其将积极心理学的专业心理调节方法应用于自身不良情绪的宣泄中,学会自我教育、自我开导,引导学生学会肯定自身价值,并使用乐观的心态看世界。例如学校可以开展“不完美小孩”主题的行为艺术节,以艺术的形式将自身缺点夸张化,从而鼓励学生正视自身不足、正确进行自我评价并以公正客观的态度评价他人,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以更阳光的心态、更轻松的心情投入到以后的学习、生活当中。

3、加强人才培养,创建专业团队

一系列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的創新都需要专业的心理教育团队为依托,因此解决当前高校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问题势在必行。积极心理学作为新的研究范畴,需要相关教育人员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和较高的创新能力才能将其有效应用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中。因此对于现有的心理教育人员,学校要给其提供自我建设、自我提高的平台。例如,聘请国内在积极心理学方向具有丰富研究经验的专家学者进行教职人员培训,传递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将积极心理学的特点、实质等进行传授。通过列举具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让现有教育人员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深度剖析健康心理学的实质。加强现有老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感悟,从而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心理健康关系到大学生今后发展的方方面面,各高校应借助积极心理学带来的创新机会,对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改革优化,提高心理教育的作用效果,引导学生积极应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提高对不良心理的抵抗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汤志宇.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1)119-120.

[2] 王琴.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启示与思考[J].智库时代,2018(29)195-196.

[3] 康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心理学对教育的启示[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7(02)124-127.

【作者简介】

孙 娜(1983.09—)女,陕西西安人,本科学历,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学.

推荐访问:浅析 健康教育 心理学 启示 大学生心理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