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论声乐理论研究对声乐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下)

论声乐理论研究对声乐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下)

时间:2023-05-27 14:4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上世纪50年代由汤雪耕编著的《怎样练习歌唱》一书发行量极大,仅1988年4月第13次印刷就多达180万余册,之后又先后有几十次印刷。这本书篇幅很短,全书只有6万2千字。为什么这么一本很薄、很短的书却有如此大的反响呢?这就表明人民大众是需要声乐理论书籍的,不仅是高校的老师、学生,社会上的业余人士也同样需要,声乐理论研究对声乐教育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声乐理论;声乐教育;指导意义

一、对青年教师理论研究工作的带动

余先生常年致力于对声乐理论方面的研究,不仅服务了广大的师生和声乐爱好者,更带动了我国多所高校的科研能力,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科研人才。

由余先生主持编撰的《声乐教学曲库》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声乐教学曲库》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西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全国14大音乐院校和师范学院音乐系参与,《声乐教学曲库》总计16大卷40分册,集中了全国百余名教师参与编撰。这种通力合作的创作模式打破了闭门造车的封闭局面,不仅拓展了大家的研究思路,也加强了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书籍的含金量,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科研水平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为我国的科研力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培养了大量的后备军。

二、教材曲库为声乐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曲目,促进了演唱风格的多样性

(一)曲目风格丰富多样

1995年至2010年的《声乐教学曲库》由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其中中国作品共8卷,有:《中国民间歌曲选》上、下册;《中国歌剧曲选》上、中、下册;《中国古代歌曲、戏曲、曲艺唱腔选》上、中、下册;《中国艺术歌曲选》(1920-1948)上、下册;(1949-1965)上、下册;(1967-1977)上、下册;(1978-1995)上、下册;《中国艺术歌曲集》(2004——2010年)上、下册外国作品共6卷:有《外国民间歌曲选》;《外国歌剧曲选》上、下册;《外国艺术歌曲选》(17-18世纪)上、下册;(19世纪)上、下册;(20世纪)上、下册。

(二)曲目的多样性促进了教育工作者思想上和观念上的巨大变化

我国的声乐艺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较以往已有了很大的进步。教育工作者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观念上都发生了变化。就我国的民族声乐而言,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伴随着大量高难度歌曲的出现,也引发了声乐教育者的极大反思,如果思想上还停留在以往的观念上,那就没有办法将最新出现的曲目演绎好。这就促进了教育者对演唱技巧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三)《曲库》作为教材进入高校,使得教学更加规范化、系统化

《曲库》由“教学总论”、“教学曲目”和每首曲目的“教学演唱提示”组成,并按声部、中外作品和作品的相对演唱程度进行分类编著。每卷的“教学总论”概括了一定历史时期与不同声乐体裁的艺术特征,并提示了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的教学大纲阐明本卷的教学任务,对具体内容、体裁品种、风格特色、地域类别、唱法区分、难易程度等提示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要求,此外,还根据不同的教学特点,介绍了可供参考的教学方法与规律,给教学提供了启发性的指导。

(四)《曲库》的与时俱进性

曲库的编写不仅注重时间上的序列性,空间上的跨越性,同时也注重选曲上的与时俱进性。曲库系列基本上是以10年为一个时间段,以上、下册的形式收录每个10年的精华曲目,这样不仅便于演唱者查找曲目,也记载了每个时代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了我国声乐创作的发展历程,同时也谱写着每个时代的主旋律。

曲库的与时俱进性还体现在不断收录的新曲目当中。通常一首新歌从创作到流传开来需要一个过程,曲库的编写就是尽量缩短这个过程的一个最直接的方式,以便师生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接触到新歌。这对我国声乐教学、声乐文化传播带来了很大的益处。要知道在十几年前,国内还没有一套系统的教材,教材的缺乏导致许多好的曲目创作出来后却没能被广泛地传播。“新歌难求”的现象困扰着大多数声乐学习者,通常一首新歌只有在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这样的最高学府才能找到。等到这首歌流传开的时候已经是几年后的事情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制约了新歌的传播、对声乐教学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五)《曲库》的循序渐进性

声乐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学科,歌唱者的歌唱技艺是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提高、不断升华的。因此声乐教学也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潜入深地选用合适的教材,进行严格训练,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发学生嗓音,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基于这一点,《曲库》中的曲目分为五个层次,即初级、初中级、中级、中高级、高级,供选用该教材的声乐教师参考,方便不同层次的学习者选择合适的歌曲。这样的曲目选择不仅能满足专业音乐、艺术院校和师范院校的声乐人才的需要,业余人士也同样可以使用。此外,考虑到声部种类的不同,在各首曲目的“演唱提示”中对相应声部都有所注释。女高、女中、男高、男中这几种常见声部的曲目在曲库中都有收录并均匀分配。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声部,不同嗓音条件进行曲目选择,避免了在选曲上的“不对路”现象。

三、结语

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发展中,人们亲切的将邓小平同志称为“总设计师”。笔者认为,在声乐理论建设领域,余笃刚教授也可以被称作“总设计师”。他规划着我国声乐理论建设的蓝图,对我国声乐理论建设的发展起到了总领全局、提纲挈领的作用。规划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学、传播学、表演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美学、文化学等多项学科。涵盖面之广、包罗面之宽、研究程度之深在国内著述中首屈一指,为人们呈上了一道丰富的文化大餐。

如今,我国的声乐理论研究正呈现出一幅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发展局面,就此笔者对声乐理论建设发展也有一些设想和建议,现表述如下:

(一)建立“声乐教材曲库大全”

在余笃刚教授的带动下,声乐理论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以出版的专著和“曲库”多数都以独唱形式为主要研究范畴。实际上,在生活实践中合唱、重唱等演唱形式也占有重要地位,應将合唱、重唱也纳入声乐教材体系之内。建立一个包含所有声乐演唱形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教材曲库大全”。

(二)声乐理论建设应是一个长期不懈、与时俱进的发展工程

众所周知,理论建设和创作的过程是漫长的、艰辛的,一个创新的理论建设体系的建立更是道路曲折、困难重重,在这个过程中,余笃刚教授为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我们年轻人做出了一个很好的表率,相信在余教授的带动、鼓励、激励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这一行列,我国理论建设的明天也会更加光明、繁荣。

参考文献

[1]郭建民.声乐文化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2.

[2] 郭建民.声乐文化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1.

[3] 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总序.

推荐访问:声乐 理论研究 教育教学 指导意义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