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和谐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和谐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时间:2023-05-28 16:1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的安排部署,哈尔滨市作为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试点单位,正与省直机关同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根据市委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学习辅导报告的要求,我结合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围绕维护社会稳定,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环境,谈些认识和体会。

正确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特征、精神实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又作了更加系统全面、深刻精辟地阐述,并且进一步提出了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命题。

应该说,科学发展观一经提出,很快得到全党全社会的广泛认同,日益显示出巨大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之所以如此“神奇”根本原因就在于它适应中国国情,顺应世界潮流,顺乎党心民心。我看过一个资料,说现在在互联网上,用Google(谷歌)或百度搜一下“又好又快”一词,不到一秒的时间就显示出400多万条相关信息!可见人们对科学发展的观念是多么广泛的认同。

一个完整的发展观,至少应当包括四方面相互联系的内容,即什么叫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杜宇新书记在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讲话中,对这个问题有过深刻、精辟的论述。我们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总的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所提出的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一系列论断侧重阐述了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又进一步阐明了什么叫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把这些内容综合起来,就是我们党所提倡树立的科学发展观,也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经验,科学阐明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辩证统一关系。

(一)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我们在享受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受到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和能源紧张等问题的困扰。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与内涵的总体看法和本质观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为了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与发展中的各种关系,解决好改革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发展的理论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就是为了实现更好更全面更协调的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支撑。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在发展。古往今来,贫困是社会不和谐的主要根源。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就只会有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然重新开展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离开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和物质保障,就会成为空谈。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它解决了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天地万物,唯人为贵”。其实人本思想,古已有之,以儒家思想为代表,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论语》记载,马棚失火,孔子问伤人了吗?不问马。说明在孔子看来,人比马重要。孟子也说过:“民为贵,君为亲,社稷次之”。

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古代这种人本思想的内涵,放大了它的外延。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起码包括两层意思:一方面,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中的伟大作用,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另一方面,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必须反映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依靠人民谋发展和加快发展为人民的辩证统一,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同时也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离开了科学发展观所坚持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失去了正确目标、前进方向和动力源泉。首先,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其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形成及时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如何既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寻找各方面利益关系的结合点,始终关系党执政兴国的大局。要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协商、调解等综合手段,坚持顾全大局的原则,疏导为主的原则,互相协商的原则,公平竞争的原则,合理分配的原则,普遍受益的原则,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

(三)和谐社会是在发展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结果。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谐,决不意味着维持现状,更不是否认矛盾、掩盖矛盾;恰恰相反,只有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才能实现和谐。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长期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有制比较单一,干部、工人的工资按级别来定,农民按“工分”分配,收入差距不大且比较固定,生活必需品都是凭票定量购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相对比较简单。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方面相继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单一公有制形式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转变;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向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转变;等等。这些方面的变化引起了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从而使新时期利益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的重要特点。

利益主体趋于多样化。一是原有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群体内部发生了变化。以工人群体为例,从分布情况看,除传统国有、集体企业外,私营 、外资企业职工大量增加。据统计,1991年年底私营和个体就业人员为2491.5万人,到2006年年底达7474.1万人,而同期国有企业就业人员则从10664万人下降至7409万人。又如农民群体,除了一部分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外,有相当一部分进城务工,成为农民工。二是新的利益阶层不断涌现,如民营科技企业的科技人员和创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利益主体的分化,导致利益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直接导致利益差距有所扩大。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47∶1,2006年扩大为3.27∶1;我市2007年的城乡收入差距比例为2.52:1,而1985年这一比例为1.93:1,22年拉大了0.6个百分点。二是区域差距扩大,197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之比为3.15∶1,2006年达到6.21∶1;从副省级城市居民今年上半年收入情况看,上半年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65.25元,比收入最高的深圳少了6813.45元。其中,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我们比最高的广州市少7201.66元;经营性收入比最高的深圳市少1949.29元;财产性收入比最高的杭州市少999.34元,转移性收入比最高的南京市少1498.04元。三是行业收入差距明显,1978年我国收入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之比为2.17∶1,2006 年上升为大约4∶1。整体上讲,不同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呈逐步拉大的趋势,1978 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317,2006 年则上升到0.496。

推荐访问:促进社会 维护社会稳定 和谐 环境 科学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