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把握文体特征 破解阅读难题

把握文体特征 破解阅读难题

时间:2023-05-31 13:4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依据现行考试大纲的要求,现代文阅读分为必考与选考两部分,这两部分在选文的体裁、题材及考查的知识点上分工不同。下面就这两部分内容分别做些分析。

这三年来现代文阅读必考部分题型基本稳定,由一道多项选择题、一道单项选择题及两道主观题构成,分值稳定为16分。2008年较2007年有所变化,如题型设置及分值分布,这在2009年得以延续,可以预测在题型设置及分值分布上,08、09年试卷将成为以后命题的基本模式。

三年来,在现代文必考部分最大的特点是,选文文体特征明显,知识能力点全面考查。

2008年“考纲”已经明确必考部分考查的是论述类文体。三年来,命题者在选文题材上较倾向于社会科学类文章,涉及概念多,专业性较强,阅读难度较大。在文体特征上,可以明显地看出命题者选择的是非常典型的论述文体。而且在论述的结构上,命题者倾向于选择“总-分-总”结构的文本。因此,在必考部分文本的选择上,我认为,命题者有意选择论述层次清晰,内涵比较丰富,而内容与考生有一定距离的文本,这有助于命题者设计题目,同时也便于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

在客观题的设置上,命题者主要考查的是对文中概念、句子的理解能力及对文中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要求考生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答题区域,并认真比对原文,考查选择肢与原文的区别,思考在语言转述的过程中,有无改变原意。

在主观题的设置上,主要是考查考生的分析论述文的文章结构、把握论述文的文章思路的能力。如2007年第14题,“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此题即从论述文的结构分析入手,考查考生是否理解各个段落是从不同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2008年第15题“‘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考查的内容涵盖了全文,也必须准确、全面地把握文章行文思路和内容要点,才能作好归纳、概括。选文文本围绕“诗的境界和直觉”问题用五个自然段展开论述。因此,我们从分论的角度思考也能顺利地回答这个问题。2009年第14题“根据文意,可能影响‘内心的自由’的主客观因素主要有哪些”与第15题“根据文意,怎样才能使‘创造性思想’尽可能得到发展”,都可从把握文章论述结构与思路出发来答题。

因此,在今后的论述文阅读教学中,应当从论述文的基本要素出发,让学生学会理清文本的论证思路、论证结构,把握论点、论据、论证的关系,把握总论与分论的关系,了解并列式、层进式论述结构等。

考生在进行现代文阅读必考部分的复习备考时,应特别注意从分析文章的论述结构来把握文本的论点、论据与论证的关系,比如了解文章的论点是什么,作者为了论证这个论点,从哪些角度来进行论证,各分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使用了哪些论据。这是从文本阅读角度来说的。从答题角度来说,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应认真分析题干的要求,明确题干的关键词、设问角度、设问目的、答题区域等。如,在解答客观题时,我们根据题干的要求,首先回归原文,锁定概念、语句所属的范围;然后认真比对,看选项的话题、说法及遣词用语与原文相比在语言文字上有无变化,如何变化,变化后的内涵外延等是否相同;接着比较题干与原文、题干与选项、选项与选项、选项与原文等;最后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错误项。在解答主观题时,也必须在认真审读题干要求的基础上,明确题目是要求寻找文章的中心论点还是分论点,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还是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在原文中摘录作答还是必须考生自己归纳作答,试题有多少个问题以及有无其它限制等。明确了这些,结合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一般就能从容作答了。

如何平衡两个选考文本,一直是命题者在努力的事情。三年来,多数考生选择的是实用类文本阅读,而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敬而远之,这其实是语文教学现实尴尬境地的反映。在分数面前,语文教学的文学味越来越淡,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淡,这就是目前语文教学的尴尬。因此,在高考现代文阅读选考文本的选择以及考查的方向上,如何为中学语文教学指明方向,以摆脱当前语文教学的困境,是命题者应当慎重考虑的。

三年来,命题者在两个文本的体裁、题材的选择上,尝试了若干种组合。2007年文学类文本选择的是一篇有象征意味的散文,实用类文本选择的是人物访谈;2008年选择的是小说与科普文;2009年选择的是人物散文与人物传记。我个人认为2009年的文本从内容上来看,二者非常相近,也减少了两个文本孰难孰易的许多争议。同时,文学类文本第17题的题目设计考查的是考生筛选信息和把握文意的能力,也有向实用类文本阅读靠拢的倾向,这就使得两个文本的选考在考查能力上也有所接近。但是,由于两个文本阅读考查的能力要求上的区别,文学类文本阅读似乎注定难以得到考生与老师的青睐。再加上考生很难在考场上先阅读完两个文本后进行选择,因为阅读后进行选择,加大了阅读量,挤占了学生的考试时间,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大多数的考生还是愿意选择实用类文本阅读进行训练。而在高考的考查中,厚此薄彼显然是不对的,命题者既要注意两个文本阅读在题目设置的难易度大致相当,又要注意考生选择不同文本考试取得的分数大致相当,还要注意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引导,让选考两个文本的考生人数大致相当,这个难度可以说是相当大的。

从三年来命题者的尝试中,我认为2009年的考查应该是较为理想的。2009年两个文本选考在文本选择的内容与考查能力上有相互靠拢的倾向,这有助于今后平衡选考不同文本阅读的考生人数、分数,提高考查的质量。如2009年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第17题“简述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托尔斯泰的一生是‘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与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第19题“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叙写黄侃的?请各举一例”非常相似;文学类文本的第16题“文中画线部分①中的‘它们’指什么?②中的‘踩出深深的凹痕’有何寓意”与实用类文本的第20题“按照第⑦段中的黄侃的说法,中国学问有什么特点,应当采取怎样的治学态度,应当做出怎样的贡献”,考查的都是对局部的文意(语句)的理解与把握能力。文学类文本的第18题“从全文看,作者把托尔斯泰描绘成‘耕作的诗人’的意图是什么”与实用类文本的第21题“作者这样叙写黄侃的写作意图是什么”,考查的都是评价能力(评价文章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及评价作者的选材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这样看来,命题者在经过三年的尝试之后,在平衡两个选考的文本内容与考查能力上已渐趋成熟。把握其命题的走向,将会有助于我们提高我们的复习备考效率。

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应当回归文学阅读的根本,在语言、形象、情感的把握上多做学习与训练,同时应当容许学生对文学类文本做出自己个性化的阅读。由于三年来选择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生相对较少,因此,除在选文、考查能力符合大纲要求外,我们就如何针对大纲中“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一点上加以引导,在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中鼓励考生对文学类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似乎可以成为今后命题的一个方向。如果能够尊重考生的阅读个性,能够让考生的个性在考试中得到体现,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就可以破解现在的尴尬处境。

考生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复习备考中,应当把握文本的文体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训练。如散文复习中,我们应先要进行文体判断,它究竟是叙述类的,是议论类的,还是抒情类的。如果是叙述类的,还要看它是写人为主的,还是记事为主的。写人,要看它写的是什么人,这个人具有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作品是怎样来表现这个人的;记事,也要看记的是什么事,这件事的过程是怎样的,这个故事具有什么意味。如果是议论类的,要看它议论的对象是什么,是怎样议论的,通过议论作者想表达的观点是什么,或者作者在文中究竟要阐发怎样的哲理。如果是抒情类的,要看作者抒的是什么情,是通过什么手段来抒发情感的,是写景呢,还是托物寓意,还是写意类的抒情。进行这种文体判断非常重要,因为文体决定了主旨表达,决定了写作手法的运用,决定了文章的篇章结构安排。文体判断准确了,阅读就有了明确指向,就能明确哪些是跟主旨有关的关键词、关键句,哪些不是。而这些问题,在后面的题目设计中是肯定会出现的。再比如小说复习,我们应注意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所以,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小说阅读的重中之重。作者为了塑造人物,安排了什么情节,使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体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性格的形成、发展变化),环境(自然、社会)是怎样的、有什么作用,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想要达到什么样的写作目的等。

实用类文本选考,三年来命题者进行了不同体裁、题材文本的尝试。2007年的人物访谈,2008年的科普文,2009年的人物传记,应该说命题者对实用类文本阅读方面的考查内容和考查形式驾轻就熟。因此,我们不必要去猜命题者会选择什么类型的文本来考查,而是应当对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考查范围进行全面的复习。三年来,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了掌握访谈文本的特征以及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从不同层面发掘文本深层意蕴、对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的能力。

实用类文本选考,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的考查上显得分量较重,所以,成为广大考生的首选。在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教学中,我们应当多根据文本的文体特征,分析其主要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发掘文本的人生价值和精神意义。比如传记阅读,其文体的基本特征是真实性与文学性。因此,在阅读时,要注意理清传记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形象,分析表现手法如选材的处理上的详略得当、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引用的作用等。新闻的基本特征是时效性与真实性。因此,在阅读时要注意时间、数据的作用,材料的选择与详略处理,新闻(人物、事件)体现的时代精神等。其它文体也应根据其基本的文体特征,把握文本的基本内容及表现手法。

责任编校彭琳

推荐访问:文体 难题 特征 把握 破解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