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职专业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研究初探

高职专业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研究初探

时间:2023-06-19 08:5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现行课程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学科层次分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组成,其中专业课程的学科职能性最强。在公共学科基础上,能够独立培养学生本专业的一种技能的课程,比较容易转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但若干门课程甚至还附带专业基础课内容的几门课程,才对应一种职位技能,那么这种基于培养技能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专业课程就比较难以开发。其难点在于如何取舍、融合原有课程,达到高职教育中提出的“适度、够用”的原则,如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和明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内涵,使之更符合课程整合与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四维内涵”

(一)以行业发展为导向

职业技术教育有自身的规律与特点,其教学内容和方法应当满足和达到职场工作任务所规定的行业能力标准。因此职业院校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方法必须建立在行业的需求基础上,从制定能力标准、构建课程体系、开发教学材料到选择教学方法,鉴定、确认学习者能力等环节和过程,都必须以行业发展需求为先导来开展、实施。

(二)以职业标准为依据

以职业标准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建设课程体系,服务于行业、针对于职业、围绕于能力培养、渗透于职业技能证书,挖掘实际工作过程与职业标准相关的具有普遍性的元素,不仅让学生知道某项工作怎么干,而且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能力能干什么,走出培养“人肉机器人”的“专职”培养,走向真正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

(三)以学生能力为本位

“以学生能力为本位”是以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开发课程和教学材料,帮助、指导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掌握在职场中的工作岗位技能,规范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鉴定学习者的能力,不只考核知识的掌握,更注重个人的实做能力在工作场所的展示,使得课程中包含的相关知识、技能和品质与行业、企业岗位工作的必要能力无缝衔接。

(四)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中心

在开展“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全方位地注重开展“以人为本”的弹性教学设计。“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中心”,通过开发、设计各种人性化的教学材料、教学活动将传统的“以教师教学过程为中心”的教学转化为“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中心”,使教师更佳关注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主动学习的态度,在为学生提供帮助、指导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

二、专业课程工作系统化的内容构建

(一)明确定位,整合课程

以行业发展为导向,以职业标准为依据适当整合专业基础课,并加大整合专业课的力度。兼顾理论与实践内容,以技能证书的获取作为专业课整合的目标。

(二)理实一体,任务驱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实际工作过程升华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技能能力的综合,通过具体任务涵盖可拓展性的能力来驱动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使学生直观的了解学习的目的。

(三)完善系统,探索衔接

衔接体现的是教育系统化,高职课程的衔接指的是与中职、应用型本科相关课程或能力的衔接。

利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以任务的资讯、准备过程探索课程与基础、前沿知识的衔接;以任务的拓展与应用探索课程内容与后续课程的衔接。

(四)三方评价,量化考核

理论考核与教师评价:理论考核采取以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以笔试的形式配合过程考核在学习领域中进行,也可在课程最后统一进行以模拟技能证的理论考核。

过程考核与学生评价: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由学生小组完成的任务由学生进行组间互评和组内自评。

实践考核与第三方评价:由企业案例驱动学生解决实际工作上可能遇到的问题作为实践考核,并由第三方给予评价。

(五)建设资源,共享资源

以多方位、多角度的教学资源为基础,建立多媒体形式的教学资源库,尤其要丰富企业案例资源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资源,为共享教学资料、方便学生学习、拓展社会培训奠定基础。

三、结论

本文通过我校部分专业课程改革的经验,总结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四维内涵”,并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进一步改革中,关于课程内容构建应注意到问题和解决的建议。对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解、实施是不断的循环过程,只有做好这块实验田,高职教育才能走出自己的辉煌之路。

(作者单位: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系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推荐访问:专业课程 系统化 初探 高职 过程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