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提升《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授课效果的教学模式研究

提升《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授课效果的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3-06-20 12:2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具有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特征,学生学习效果取决于教授过程中理论知识和实际交易的结合程度。本文根据对该课程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从授课的四大基本原则和课程的具体安排两方面探讨了提升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技术分析;证券投资;教学模式

技术分析是证券投资分析的主要流派之一,因其具有入门容易、所需信息量小等优势,在个人投资者间很受欢迎。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对股票投资账户的数据统计,接近90%的投资者账户资金小于10万。中小投资者依然是市场的主体,因此,技术分析在中国证券市场流行就不足为奇了。但是,虽然技术分析入门容易,但想通过技术分析的方法在市场中获得稳定的盈利却需要在市场中进行长期地实践。因此,高校的《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类课程不应仅仅作为一门完成金融专业学分任务的课程,而应将其看作是投资者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本文总结了多年来讲授《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课程的教学经验,从授课的基本原则和课程的具体安排两方面探讨了提升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

一、《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授课的基本原则

1. 授课教师应至少具备5年以上股票或期货投资经历

资深的交易者都明白一个道理,技术分析方法花一个月看几本经典书籍即可掌握。但要将这些方法熟练地应用于证券市场中,并形成自己的交易系统,形成良好的交易心理,进而获得稳定的盈利需要至少经历过一次牛熊循环,或至少具备5年以上的交易经验。因此,作为该门课程的授课教师,自己首先应具备至少5年以上的股票或期货的投资经历,这样才能在课堂对技术分析的优势和劣势、不同技术分析方法的适用性进行较好的讲解,并让学生认识到在市场中获利主要依赖于建立适应行情的交易系统和良好的交易心理和素养。否则,只是照本宣科地对各种技术分析方法进行介绍,学生可能以为在市场中挣钱很容易,结果入市后缺少必要的风险控制和风险意识,最终导致本金亏损而永远退出市场,这意味着学生丧失了一个将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渠道。

2. 授课内容应包括技术分析方法、交易系统和交易心理三个模块

一般来说,教师授课只讲授技术分析理论(如道氏理论、波浪理论等)和方法(如K线、切线、形态和技术指标)。这些只是最基本的技术分析工具,距离让学生通过上课就具备在证券市场交易的完备技能尚有较远的距离。除技术分析方法外,至少应额外增加交易系统和交易心理的内容,交易系统的内容包括买入卖出决策、止损止盈设置和资金管理,而且对于不同的市场行情,应有不同的交易系统。交易心理则应对交易中常见的心理误区进行阐述,让学生意识到这一问题,以便在实际的交易中及早发现这些交易心理,并有意识地加以控制。

3. 教材选择和阅读书单

教材选择是《证券技术分析》课程讲授系统的重要一环。建议选用经典的证券技术分析书籍作为教材,如马丁 J.普林格的《技术分析》、约翰·墨菲的《金融市场技术分析》、罗伯特 D.爱德华兹的《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另外,还应给学生推荐阅读书单,书单应包括与技术分析紧密相关,但在以上书籍中没有体现出来的内容,如瓦莱士的《短线交易大师》、亚历山大·埃尔德的《以交易为生》、杰西·利弗莫尔的《股票作手回忆录》、青泽的《十年一梦》等,为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技术分析知识体系。

4.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的理论教学和模拟交易应同时进行

对于从来没有进行过交易的学生,如果只从理论上讲授交易技术、交易系统和交易心理,他将很难理解授课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的重要性。目前,许多学校同时开设有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但一般是在两个学期分开进行的。这种安排存在着两个大的问题:一是学生在学理论课时没有进行实践,对课程内容没有切身体会,等到开实践课时,理论的内容可能早就忘光了,实践课时还需要教师重复地进行简单的内容回顾,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二是实践课往往集中在两至四周进行,较短的投资时间很难看出真正的交易效果,毕竟盈利和亏损均需要时间。因此,学生对技术分析相关知识很难有一个完整的检验。基于以上因素,《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的理论教学和模拟交易应该同时进行,互联网的普及和一些免费模拟交易平台的出现已经让这种方式成为可能,如可利用“同花顺高校金融实验室”和“叩富网”的交易平台,为学生创建一个模拟交易比赛,利用这些平台可以很方便地与学生就交易的相关问题进行课后讨论,查看学生的交易情况,同时也便于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讨论,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重要的是,理论授课和模拟交易的同时进行,使得学生能用最新学到的交易技术进行模拟操作,同时在对交易的得失进行总结的过程中,能够明了交易系统和交易心理的重要性,进而对教师的授课感同身受,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并实际提升学生的交易能力,为其未来利用真金白银进行交易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课程的具体安排

1. 采用多媒体教学。《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授课主要是对证券价格图表的讲解,只有采用多媒体教学才能很好地呈现教学内容。在课件的制作中,涉及到画线等对图表进行的分析,应尽量采用动画的形式,标明具体的分析过程及分析思路,便于学生理解技术分析的思维。

2. 课程和课堂时间安排。课程总学时以32-40学时为宜,具体需根据教师对授课内容的掌控而定。32-40学时的课时量既可以保证技术分析工具、交易系统和交易心理内容的讲解,还能保证有一定的时间用于教学互动。在每堂课程的时间安排上,应注意在45分钟的课堂讲3-4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讲完后讲一些图表案例。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学生的注意力只能集中约10分钟左右,图表案例作为实际应用环节,正好充当不同知识点的分界标,同时也便于已讲知识点的理解。这正是当前流行的“微课”的精髓。

3. 理论知识的补充:案例讨论和市场评述。一是选取近期的股市热点作为案例进行讨论。通过对股市热点的讨论,可以在提升学生对技术分析优势的理解,增加应用技术分析的信心。如长信科技、欧菲光和莱宝高科都是触摸屏概念股,为什么莱宝高科由最初的龙头变成弱势股,而长信科技和欧菲光却一飞冲天。股价走势不同的深层次原因是业绩的差异,但通过技术面的走势是完全可以较早洞悉走势的差异,从而可以在基本面明朗前介入。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明白“买强不买弱”的原则。二是市场述评。作为课外作业,市场述评的目标是使学生养成每天关注市场的好习惯,增加对市场的感觉以及对信息的敏感度。通过让每次课堂上随机抽取若干学生就过去一天或一周的市场进行评述,既可以考核学生课外作业的完成程度,也可以督促学生形成对市场每天关注的习惯,保证整个课程教学体系的完整性。

4. 课外作业安排

(1)市场评述。市场评述包括两部分:一是每天市场评述。要求学生每天记录市场的表现,具体内容可包括指数涨跌及幅度、板块表现、个股表现、板块和个股表现的动因、涨跌停板股票数量等,并对明天市场、板块和个股的表现进行预测,以验证自己的逻辑是否正确。二是每周市场评述,即对过去一周市场的表现进行总结回顾。具体包括周指数和板块涨跌及幅度、周K线目前的相对位置、本周市场表现的特征等。每周市场评述可以使学生从一个大周期的角度看待市场,避免被每天涨跌所左右。

(2)模拟交易。模拟交易首选是在同花顺高校金融实验室的平台上建立一个课程交易比赛组,这样便于对学生进行管理。如果在课程进行的同时有全国性的交易比赛,如“腾讯A股大赛”的活动,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但无论是哪种方式,如果模拟交易只是简单的买入卖出,并不能很好地达到交易的目的。学生应养成良好的交易习惯,把模拟资金当作自己的现金来进行管理,每做一笔买入交易前都要记录买入理由、买入数量、买入价格、止赢和止损价位;当把买入仓位平仓时,要记录卖出理由、交易盈亏,同时要总结本次交易的得失。通过对自己交易记录的完整反思,学生就可以了解自己常犯哪些错误,并能在随后的交易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进而完善自己的交易方法和系统,提升自己的交易成绩。另外,学生在同一课程平台下进行模拟交易,可以看到其它同学的交易成绩,有利于建立起学生相互竞争和讨论的激励机制,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 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宜采用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方式,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具体占比取决于各学校的制度约束,平时成绩占比应至少在30%,学校允许的话可以到50%。平时成绩的考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学生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市场评述中的表现;二是学生模拟交易的成绩以及交易经验的总结。通过增加平时成绩占比,在让学生明确平时成绩考核细则的前提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市场和参与模拟交易,进而实现与课堂教学的良性互动。

三、总结

作为金融学专业证券投资方向的主干课程,《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具有理论和实践联系紧密的特点,同时也具备理论知识和交易实践结合起来的可操作性。通过上述教学模式的实践,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克服传统重理论轻应用带来的投资误导,真正的让学生理解技术分析的精髓,实现比较良好的教学效果,间接地也为学生进行了生动的投资者教育

基金项目: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证券投资分析》“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

推荐访问:授课 证券投资 教学模式 提升 效果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