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科学追肥是提高棉花产量的关键

科学追肥是提高棉花产量的关键

时间:2023-06-24 09:4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当前棉田正陆续进入开花期,此后棉花就将进入长达50多天的花铃期。这是棉花的需肥高峰期。专家试验结果显示,棉花花铃期吸收的氮(N)占一生总积累量的59.8%~62.4%;吸收的磷(P205)占一生总积累量的64.4%~67.1%;吸收的钾(K20)占一生总积累量的61.6%~63.2%。棉花在50多天的花铃期内不断地开花结铃,对养分的需求是持续的、不间断的。所以满足棉花花铃期对养分的需求,对夺取高产非常重要。除了特别肥沃的土壤外,必须靠追肥来补充。他们的试验还证明:棉花花铃期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1:0.38:0.88(接近3:1:3的需肥规律),所以追肥不仅需要一定的数量,还要保持养分平衡,尤其要满足棉花需要量大而土壤又缺乏养分的供应。由此可见,花铃期的追肥是棉花花铃期管理的重要大事。

一、缺肥地块的施肥原则

在人均植棉面积较多的地区,一些村至今仍保持着低投入、低产出状态,植棉效益很低。有的甚至每667平方米仅施10~15千克尿素或二铵(常年每667平方米产子棉150多千克),现在棉株已表现出严重缺肥,尤其一些地方已经降过大雨,棉田积过水,土壤中不多的速效养分受到淋溶流失,现在急需追肥。如果底肥施用量小又未施钾肥的棉田,应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千克加优质钾肥7.5千克(盐碱地需施用硫酸钾);如果底肥中施过钾肥的,可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15千克。据有关单位试验结果:在籽棉和棉秸比例为1:1.5左右的情况下,每生产100千克籽棉需吸收N54~5千克、P20551.3~1.6千克、K2054~5千克。氮、磷、钾是形成棉花产量的物质基础。不施用一定数量的肥料,是换不来棉花高产的。缺磷地块还可加入5千克二铵。缓释包衣尿素肥效期长,肥料利用率高,可与普通尿素按1:1混合施用,既保证了当前,又照顾了以后。花铃期追肥不宜再追施复合肥,而是应施用尿素、硫酸钾等速效肥料,使棉花尽快吸收利用。

二、根部施肥的技术要点

前段降雨量大的地区,目前土壤还有较好的墒情。应抓紧时间进行根部施肥,注意千万不要施在小行之间。不少地区小行行距只有40~42厘米,而且很多农民至今没有揭膜、破膜。小行间是棉花根系最少最弱的地方,如果将肥料施在小行间,稍有不慎,如肥量较大、下肥不匀、离棉棵较近,或施后降小雨,极易引起肥害,更有不少地区芽前除草剂选用不当或用量较大,根系更加衰弱,所以一定严禁在小行间施肥。初花期追肥要在大行正中间沟施一行。多数农民担心离棉株太远肥料使不上劲,这种担心完全不必要。“集中施肥”不等于“近棵施肥”。据研究人员观察测定:棉花初花期的主根入土深度已经超过1米,侧根的横向扩展长度也已超过50厘米,而且每天还能保持0.5~1厘米的延伸速度。所以即使将肥料施在1米宽的大行中间,两侧的棉花都能利用上;况且棉花根系具有趋化性,哪里有肥料,哪里的根系就多就旺。

对追肥的要求越深越好,最好达10厘米以上,这样肥料损失少,还诱使根系下扎。

三、肥水结合更利于增产

笔者在下乡中看到不少地区的农民浇棉时并不施肥,而是浇水过后再追肥,使肥效的发挥推迟了5~7天,一旦浇后遇雨还要推迟更长时间,而且不能发挥水肥的综合效应。所以当棉花于花铃期遇旱浇水时,要于浇水前先施肥。如果土地已经干硬无法进行根部追肥时,可随撒尿素于地表随浇水(像小麦追肥那样)。尿素很易溶于水,在20℃时溶解度为105/%/,比硫铵高一倍,而且尿素在转化前不带电荷,很易随水移动。所以当尿素遇水后迅速溶解到水中,并随水渗移到土壤中,以供棉花根系利用。虽然这种表施方法为土肥学家和栽培学家所忌讳,但在浇水和土地干硬无法沟施的情况下,仍不失为可行的办法。有人质疑浇水后中耕松土会使留在土壤上层的尿素受到损失,但相比之下,这种水肥结合的施肥方法,好处远大于缺点。

四、叶面喷肥注意事项

叶面喷肥可为棉株及时提供速效养分,改善棉株营养状况,肥料损失少,节省投资,见效快,而且不受条件限制,还能与喷药和化控相结合,一喷多用。尿素和硫酸钾是给棉花补充氮和钾的最好叶面肥品种,比其他叶面肥养分含量高,价格低,棉叶吸收利用快,使用安全,因而最经济实惠。喷施浓度为2/%/,一次每667平方米至少喷肥0.5千克,尿素和硫酸钾可单用,也可混用或交替用,一般先氮后钾。如和农药混喷,可适当降低肥量,间隔短些,多喷几次。如和化控结合,应以化控为主,棉株高处多喷液,低处少喷液。

鱼蛋白有机叶面肥是一种新型的叶面肥,经广大棉农六七年的应用实践,很适合棉花施用,不仅能提供一定数量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营养,还有提高棉花抗逆性、壮棵促根、延长叶片功能、预防早衰和控制枯黄萎病的功效。喷施时视棉株大小和营养状况,每次每667平方米用肥50~100毫升,花铃期可喷施3次,8~10天一次。其他经群众试用效果明显、可靠又经济实惠的叶面肥都可以施用。

五、高产棉田注意补肥

棉花能否高产,最终取决于上部三个果枝的结铃数和铃的素质。除了气候和病虫害的影响因素外,养分供应仍然起着决定作用。后期棉花的根系日趋老化,吸收功能逐渐减退,加之中下部结铃消耗了土壤中的大量速效养分,而且经过雨季,土壤中的速效养分受到一定的淋溶损失,所以后期的养分供应,一般满足不了上部结铃的需要,就要靠叶面喷肥来解决,尤其在中下部结铃多的情况下,后期喷肥更为重要。

据笔者前几年大量的测土数据,以及下乡期间的观察,目前就大多数棉田而言,后期最缺的营养元素依然是速效钾。缺钾的典型症状是下部老叶先变黄或变红,而叶脉还保持绿色,一般自8月10日以后缺钾棉田就开始表现了,尤其在多雨的年份。所以多数棉田后期应以补钾为主,优质硫酸钾仍然是喷钾的首选。其他任何叶面肥都不如硫酸钾含钾多,而且价格高。磷酸二氢钾是棉花传统的叶面肥,但因其含磷多钾少,所以不适合补钾用。一般棉田应于8月上中旬喷硫酸钾2~3次。如到8月下旬和9月上旬发现棉田因严重缺钾而早衰,再补钾就晚了。

根据很多科技人员和棉农的实践,只要把苗、蕾期的棉花病害控制住了,再进行花铃期的科学追肥,不间断地供应棉花所需养分,尤其保证速效钾的供应,则棉花后期的黄萎病和早衰很易控制,从而确保实现棉花高产。

推荐访问:追肥 棉花 产量 关键 提高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