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民族诗歌:让诗的国度气象万千

民族诗歌:让诗的国度气象万千

时间:2023-06-26 16:5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少数民族诗歌浩如烟海,2012年出版的《中国诗歌通史·少数民族卷》[1]收入有史以来的1500多首诗歌,只是少数民族诗歌的零头。2016年出版的高校教材《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诗歌卷》[2]因受到课堂教学的框定,只能够收入1000首左右。而整个诗歌包括民间诗歌的总量,着实惊人。例如,清代壮族大诗人冯敏昌(1746—1806),诗集多达20卷2200多首诗,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诗歌卷》只能收入三首,只及千分之一。少数民族的诗歌,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奥秘,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使中国的文学宝库异彩纷呈,并负载着中国文学与周边国家文学交流的媒介功能。

中华文化板块结构中的民族诗歌

中华文化是由四大板块构成的,它们是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包括黄河中游文化区、黄河下游文化区)、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圈(自东及西包括东北满——通古斯语族民族文化区、内蒙古草原蒙古语族民族文化区、西北突厥语族民族文化区)、西南藏缅语族民族高原农牧文化区(包括青藏高原文化区、四川盆地文化区、云贵高原文化区)、江南稻作文化区(包括长江中游文化区、长江下游文化区、闽台文化区、华南文化区)。中原文化圈是汉族文化圈,是中华文化的主体,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原文化圈对周围产生强大的辐射,使其不断扩大。在清初走关东风潮中,东北文化区的松辽平原已经成为中原文化圈的组成部分。蜀汉以后,四川文化区和云贵高原文化区的平壩已经成为汉文化的延伸部分;在江南,战国时期楚国灭了越国之后,经过汉代的三次移民,东夷越人绝大部分已经加入汉族,只有壮侗语族民族和苗瑶语族民族尚保持传统文化。但江南越人尚顽强地保留部分文化元素,如汉语粤方言、吴方言、闽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都在原越人分布地区。

中原文化圈是汉族生息繁衍地域,创造了以律诗为主体的楚辞、骈赋、乐府、七律、七绝、宋词,美轮美奂,绝妙异常,使中国成为诗的国度,对少数民族诗歌产生了持续而强烈的影响,许多民族诗人也学会用汉语文吟诗作赋,篇章蕃阜。

阿尔泰语系民族分布的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圈、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民族分布的西南高原农牧文化圈、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和苗瑶语族民族分布的江南稻作文化圈,呈匚形环绕在中原文化圈的北部、西部和南部,也创造了灿烂辉煌的诗歌。少数民族诗歌生长在边缘文化的林海、沙洲、高原、水域,有着独特的神韵,是中华诗的王国重要的组成部分,使中国诗歌结构完整,色彩斑斓多姿。

民族诗歌拓展了诗歌的历史文化容量

少数民族诗歌的题材多元,内涵深厚,它们是由三个层次构成的。第一个层次是本民族生活题材,这是主体层次。在东北文化区,历史上满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赫哲族的祖先长期驰骋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茫茫的林海里,和冰天雪地、猛兽拼搏,森林狩猎的题材灌满了他们的文学,诗歌里活跃着森林英雄莫日根,和他作对的是凶恶的森林恶魔莽盖。在达斡尔族的民间文学里,有打狐狸的莫日根、丢猎鹰的莫日根、雪林莫日根、呼兰索姆莫日根……他们是民间长诗的主角。转到内蒙古漠南大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和白云一样的羊群作伴的,是辽阔草原上屡屡出没的苍狼。草原英雄的骏马铁蹄曾经踏到中欧,要不是窝阔台谢世,欧洲也俯伏在蒙古人的弯刀下。西北不同,这里瀚海茫茫,风沙弥漫,最宝贵的地方是沙漠里的绿洲,而绿洲何其稀少,成了各氏族部落为生存必须拼搏的地方。北方文化圈的大量英雄史诗,就这样产生在森林、草原、沙洲、沼泽、干旱、风沙、冰封、万里雪飘的情境里。转到西南文化圈,这里地势处于我国的第一、二阶梯,海拔几千到八千多米,地形被切割得支离破碎,高山林立,高低错落,造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势,民族间交往不易,孕育了民族众多的藏缅语族民族。开辟高原农牧的艰难,促成了创世史诗的繁荣。江南汉族和壮侗语族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水稻人工种植的民族,贡献极大,至今世界上大半民族以大米为主食,得益于水稻人工栽培。江南汉族、壮侗语族民族、苗瑶语族民族从先民开始,就沐浴在稻作文化里,稻作文化决定了壮侗语族民族诗歌的走向。总的来说,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历史进程,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生活习俗,使得少数民族诗歌题材非常广泛。以社会发展而言,我们在少数民族的诗歌里,强烈感受到原始制、奴隶制、封建制、半封建半殖民地不同社会制度的进程,领主制在华南和在西藏形态很不相同。第一个层次的题材能够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第二个层次是汉族题材。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典籍汗牛充栋,文学艺术发达,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穿透力,加诸在不同文化圈、文化区之间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耳濡目染,受到汉文学的普遍影响,广泛吸收汉族题材。如壮族就将二十四孝改编为24部长诗。“这些长诗的题材,有的来自汉族的正史和野史,有的来自汉族民间故事传说,有的来自汉族的民间戏剧,有的来自道教的经典,有的来自汉族的古典小说、公案小说、言情小说。”“汉族题材少数民族叙事诗是中华文苑中一丛奇葩,是作为中国主流文化的汉文化对少数民族辐射的产物,是民族文化交融的硕果,在中华文坛中熠熠生辉。”[3]以上指的是民族民间长诗,而在少数民族诗人创作的汉文诗词里,也吸收了很多汉族题材。

第三个层次是引进外国题材,主要是邻国。比如,在东北满——通古斯语族民族的作品里,有来自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题材,在哈尔滨一带流传的白俄罗斯故事很多。中国朝鲜族文学与朝鲜半岛文学的交流就更加难舍难分。日本题材在东北也有影响。

中国民族诗歌中吸收邻国题材最多的是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突厥语族民族的诗歌,新疆突厥语族民族产生了大量的作家叙事长诗。查阅新疆的各族叙事长诗题材,一直到清代维吾尔族诗人尼扎里(1776—1851)以现实生活的悲剧创作叙事长诗《热碧亚与赛丁》,才终止了新疆突厥语族民族叙事长诗题材多来自南亚、中亚和阿拉伯的传统。以《维吾尔文学史》为例,公元一世纪时,佛教传入塔里木盆地,大翻译家僧古萨里就开始了佛教经文的翻译,库车人鸠摩罗什(344—413)继其后,他与后来的真谛、玄奘被称为佛教三大翻译家。他们的翻译一直对维吾尔诗歌产生影响,直到唐代维吾尔族改信伊斯兰教才终止。3—9世纪的鄂尔浑时代的维吾尔族诗歌,题材为佛教和来自伊朗(波斯)的摩尼教所左右。在英雄史诗时代,史诗《阿勒普·艾尔·通阿》题材也来自10世纪波斯巨著《列王传》。伊斯兰教在新疆站稳脚跟以后,新疆突厥语族民族叙事长诗题材为中亚和阿拉伯题材所取代。如喀喇汗王朝时期(公元850年—1212年),大诗人法拉比(870—950)留下的119部长诗,相当一部分就取材于伊拉克、叙利亚和埃及。这期间产生的巨著《福乐智慧》“,借鉴波斯——阿拉伯文学创作经验”[4],13世纪末的大诗人花喇子米,创作了维吾尔族的第一部叙事长诗《爱情篇》,取材于中亚,当时这一带是由成吉思汗后裔建立的金帐汗国统治,这部长诗被认为是“冒险的尝试和大胆的突破”[5]。此后一发而不可收。被联合国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纳瓦依(1441—1501),他的11560行叙事诗《帕尔哈特与希琳》,叙述的是秦国王子帕尔哈特与亚美尼亚公主希琳的爱情悲剧,它脱胎于波斯的古典长诗《霍思罗与希琳》,但诗人对原作做了大胆的改动,使其主题更加鲜明。纳瓦依的《四卷诗集》和《五卷诗集》,很多题材都来自中亚和西亚。类似题材在新疆突厥语族民族的诗歌创作中,还可以举出很多。

在西南地区,藏传佛教源于印度,因而藏族传统诗歌中引入了大量的印度佛教题材。在敦煌古代藏文写卷中,早期的赞普传略题材还回旋在贵族争斗的民族社会生活中。但到了赤松德赞在位(755—797)时,派名臣巴·塞囊前往印度迎请寂护到藏族地区传播佛法,佛教开始传入藏族地区。在巴·塞囊著名的代表作《巴协》里,除了抒写赤德祖赞和金城公主联姻,大量写的是佛教在雪域的传播过程,反映了民族苯波教与外来佛教的争斗,佛教内部顿悟派与渐悟派的争斗。直到反对佛教最激烈的大臣尚赤·陶杰唐拉巴“背脊开裂而死”,觉若·结桑杰贡“干成团而死”[6],玛降被诓骗捂死在空坟里,佛教终于取得了统治地位。自此散韵结合体藏族诗歌,大量引进佛教题材,以至于有一种观点认为,藏族的传统文学实为佛教文学。藏族有不少哲理著作,如《国王修身论》《卡切帕鲁训诫》《水树格言》《教诫集》等,都是格言长诗。其中不少题材都来自佛教,宣扬的是佛旨。如《水树格言》,作者是个活佛,诗中从“六道轮回”开始大量宣扬佛教观点:“在这五光十色的轮回里,一切事物都没有意义;那鲜嫩的芭蕉干,从头到尾都‘不实在’”。[7]《教诫集》的六个部分,全部都在阐明“教诫”。《藏族文学史》评论:“既然这些作家又是佛教徒……作品中必然弥漫着浓郁的佛教思想,宣传‘人生的苦海’、‘人生无常’等消极人生观。”[8]但这些格言诗吸纳了很多民族民间历史经验,有许多精彩的人生警示格言。更有意思的是,对藏族诗歌长期起指导作用的理论著作《诗镜》,原作者是公元前二世纪印度人檀丁,翻译成藏文以后,在藏族地区广泛流传,经过多次改编而成为藏族诗歌的指导性理论著作。

傣族由于信仰小乘佛教,其500部叙事诗中,也有部分题材来自印度佛教的佛本生故事,如《罗摩衍那》也被改编成傣族史诗《兰嘎西贺》。

从以上三个层次可以看出,民族史诗的题材来源有内有外,比汉族题材要广泛得多。汉族题材大抵环绕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民族诗歌则远远突破这个框架,内涵丰富,外延伸展,保存了许多民族文化传统,成为民族历史文化的府库。

民族诗歌蕴含各民族浓郁的民族情结

结构多姿

在语言结构上,由于民族诗歌生长的土壤不同,诗词所用的语言五彩缤纷。一般而言,民族民间文学和民族文字作家文学是用方言或次方言创作的,据初步统计,少数民族的方言土语多达几百个,55个少数民族及其祖先的诗歌作品结构令人目不暇接。此外,西北地区古代诗人常用境外的波斯文、阿拉伯文进行创作。

体裁结构多样,民族诗人创作的汉语格律诗,遵循汉文学的规律。民族文字创作的诗歌,则遵循民族诗歌规律。如藏族的鲁体、年阿体,维吾尔族的阿鲁孜、格则勒,壮侗语族各族的“勒脚体”,苗族的复沓等。民族民间散歌浩如烟海,民间长诗发达,弥补了汉族长诗的短缺。民族民间有三个长诗带,这就是北方文化圈的英雄史诗带,仅蒙古族就有300多部;西南高原文化圈是创世史诗带;华南文化区到云贵高原文化区东南部,壮侗语族民族和苗瑶语族民族地区是叙事长诗带,壮族的叙事诗超过1000部,傣族500多部,表达了稻作民族的细腻心理和柔情。民间长诗类型多达十种,这就是创世史诗、英雄史诗、民间叙事诗、抒情长诗、信歌、哲理长诗、套歌、文论长诗、宗教经诗、择偶长诗。

至于篇章结构,各民族都不相同。民歌最小单元为首,长诗由若干首组成。每首的行数各民族都不一样,在具体结构上,各有不同,如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民族哈萨克族诗歌,其诗行无法以“言”计,只能计其音节,也就是音节结构。由音节构成音步,由音步构成诗行,由行构成诗段,最短一段2行、4行,最多的十多行。[9]

韵律多样

少数民族诗歌由于使用的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语族和语支,又有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诗歌格式,因而形成了许多异于汉语格律诗的押韵方式,大大丰富了中华诗坛的韵律。与汉族诗词相比,少数民族诗歌的格律多达20多种,就目前所归纳,主要有头韵、颈韵、押韵、同行首尾韵、尾韵、首尾连环韵、尾颈韵、腰脚韵、回环韵、复合韵、押调、串珠连等方式。

艺术手法多样

中国是诗的国度,特别讲究艺术手法,少数民族诗歌也不例外。古人主张“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10]又云“予谓其大纲,则不出情景二字”。[11]少数民族诗歌依景缘情,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感受和意境。

完颜亮(1122—1161)咏雪的《念奴娇》写道:“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颠狂,素鳞猖獗,掣断珍珠索。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谁念万里江山,征夫僵立,缟带沾旗脚。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貔虎豪雄,偏裨英勇,共与谈兵略。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上阕写飞雪却不似飞雪,倒像是寰宇一场大战;下阕写人,以大雪为铺垫,衬托出豪雄征夫的气概,他们雪里僵立,却依然“杀气横戎幕”,这是何等豪迈!全诗突发奇想,词语冷峻,恣肆铺张,意境雄阔高迈,有气吞山河之势。

《敕勒川》营造的是茫茫无边、空阔高远的草原壮美意境,这只有北方森林草原文化圈的诗人才写得出来。对比稻作文化圈,意境就偏于柔美,“风吹云动天不动,水推岸移船不移。刀砍莲藕丝不断,我俩明丢暗不丢”。歌仙刘三姐的这首歌,营造的是江南山青水秀柔美的意境。西南高原文化圈营造的意境,又比江南文化圈冷峻一些,如宗喀巴形容的观音,虽然有“少女轻盈的腰肢微微向左倾斜,玉立莲台上向右神韵庄严绰约”的描绘,但她“左边斜挂着柔软驯兽皮的腋绶,乌黑发辫犹如蜜蜂,脸似那皓月”,这是异于江南文化圈的。总之,少数民族诗歌的意境与各文化圈的自然环境和民族生活密切相关,其中融合着民族的情感,因而意境显出五彩缤纷的意象。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诗歌题材广泛,内涵深厚;结构多姿,异彩纷呈;其鲜明的民族特点和艺术特征,蕴含着各民族丰富的民族情结和久远的历史曲折进程,是研究民族历史不可或缺的瑰宝,是中华诗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诗歌与中华主流诗歌一起,汇成了中华诗坛雄浑的交响曲,显示出诗的国度的万般气象,使中国的诗歌园地焕发出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梁庭望:《中国诗歌通史·少数民族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

[2]梁庭望:《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诗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

[3]梁庭望:《汉族题材少数民族叙事诗译注》总序,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4]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主编:《维吾尔文学史》第242页,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

[5]同上书第313页。

[6]马学良、恰白·次旦平措、佟锦华:《藏族文学史》第142—143页,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

[7]马学良、恰白·次旦平措、佟锦华:《藏族文学史》第762頁,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

[8]马学良、恰白·次旦平措、佟锦华:《藏族文学史》第173页,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

[9]毕桪:《哈萨克民间文学探微》第185—197页,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年。

[10]明·谢榛:《四溟诗话》。

[11]清·李渔:《闲情偶寄》。

(作者梁庭望系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诗歌通史·少数民族卷》作者,获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大师称号)

推荐访问:气象万千 国度 诗歌 民族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