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国现代服务业竞争力发展现状与对策

中国现代服务业竞争力发展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3-06-27 12:2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在全球,现代服务业正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现代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源动力。本文在对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对策,具体包括充分利用政府职能、优化行业结构和区域结构、注重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培养、以及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等。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竞争力对策

作者简介:陈蛟,男,山西长治人,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管理工程系工作;张永志,男,山西阳泉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通信信息中心工作。

自20世纪60年代初,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重心开始转向服务业,服务业在就业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服务业通过其各种服务功能,有机联结社会生产、分配和消费诸环节,加速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运转,对推进各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服务业已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其中,现代服务业正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现代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源动力,其兴旺发达已经成为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是与传统服务业相对而言的,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突出了高科技知识与技术密集的特点。

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提法首次正式出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近几年来,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政府工作报告与文件中,都开始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可以看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一种必然趋势。

一、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我国现代服务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仍处于起步阶级,对其基本现状的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的“Ⅱ>Ⅲ>Ⅰ”结构已经确立,但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

从1978-2004年的26年间,我国的产业结构在工业化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飞跃,国内生产总值的第一、二、三产业构成,从28.1:48.2:23.7转为15.2:52.9:31.9。伴随着第一产业比重的急剧下降,第二、三产业的产出比重迅速上升,三次产业比例的“Ⅱ>Ⅲ>Ⅰ”结构已经确立。虽然从1978-2004年的26年间,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了8.2个百分点,但服务业的比重仍然偏低,低于第二产业。从产业结构演变的国际经验和国内比较来看,服务业的发展处于相对滞后状态。

从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历史来看,一般第二产业在它的总产值比重占到50%以后将会出现下降趋势,而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将不断上升;当经济趋于成熟时,服务业比重要占到50%以上。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在1979-1992年之间一直在上升,1992年达到最高点34.3%,其后这一比重反而有所下降,1996年只有30.1%,到2002年才恢复到1992年的水平,到2004年又下降到31.9%;而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由48.2%上升到52.9%。这显然与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相违背。截止2000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62%,其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43.5%,中等收入国家为52%,高收入国家为65%(美国达到了85%)。而2004年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是31.9%,这一比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低收入国家的水平。

(二)行业结构:服务业内部行业层次有所改变,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缓慢。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一直是我国服务业的最主要构成部分,占服务业产值的23%-26%左右。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及所占比重上升,这个传统服务业比重开始下降,由1997年的26.7%下降到2003年的23.6%。

2003年,占我国服务业比重前三位的是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这三大支柱行业的增加值高达27229.6亿元,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的57.1%。排在第一位的是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占服务业产值的比重达23.6%;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17%;排第三位的是金融业,占16.5%。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说明我国对发展公共卫生福利事业非常重视。而金融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1997年最高,之后逐年下降,到2003年已下降3.2个百分点;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这几个行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的现代服务行业有一些发展很快,而有些没有得到发展,反而退步了,比如金融业,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此外,我国的移动通信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数据处理、软件业、证券业、房地产业、租赁业、商务服务业等行业迅速崛起,有的已初具规模,进入经济增长中最具活力和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列。例如,2003年,我国电信服务业的市场规模为4610亿元;而据CNNIC统计,截至2003年底,中国互联网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08.2亿元,其中基于网络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规模在100亿元左右,增长速度超过100%。

综上所述,总体看来,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依然偏低。与国际上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明显不同的是,当前我国服务业主要集中在商贸、餐饮、仓储等传统服务业上,金融、房地产、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育不足,导致服务业仍处于低层次结构水平。

(三)就业结构:服务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但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偏低。

我国劳动力在三大产业间的结构分布特点,长期以来一直处于“Ⅰ>Ⅱ>Ⅲ”的状态。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工业部门转移,第二产业吸收劳动力增加,由1978年的6945万增加到2004年的16920万;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服务业就业比重开始上升,2004年我国服务业从业人员已达23011万,占全部从业人员的30.6%。虽然服务业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但其比重始终低于第一产业,却高于第二产业,服务业已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从服务业就业领域看,2004年,职工人数最多的三个行业依次为:教育,总计1424.5万人;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总计1170.2万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总计598.4万人;三者合计3193.1万人。我国服务业职工人数中,传统服务业占很大比例,像金融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等现代服务业只占很小一部分。现代服务业占就业劳动力的比重仍远远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水平,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该比重在1999年已经达到40%以上,而我国目前还不到30%。由于传统服务业以劳动密集型企业居多,对人才、技术的依赖程度不高,因此,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往往首先流向传统服务业,但现代服务业在服务范围、功能、手段、经营方式上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其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是要有一大批具有服务业专业技能、外向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四)投资结构:对服务业的投资力度加大,但投资行业结构不尽合理。

从我国服务业各行业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分析,2004年投资比重最大的是房地产业,为16678.9亿元,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额为7646.2亿元,排在第三位的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额达5071.1亿元。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现代服务业所占的投资额却很小,尤其是金融业,其投资额仅136亿元。

另外,外商直接投资我国服务业呈现如下特点:第一,投资规模增长迅速,但总量偏小。第二,投资方式有非股权安排、跨国并购等,但以新建投资为主。第三,投资来源地以亚洲为主,港澳地区是最重要的来源地。第四,投资行业分布不均,主要以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主。第五,投资地域东西差距较大,大、中城市是吸引服务业外资的集中区域。

(五)空间结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较大。

2004年,我国服务业总值最高的是广东,达5903.75亿元,其次是江苏、山东、浙江、上海、辽宁、河北、河南、北京等,从服务业占GDP比重看,最高的是北京市,比例为60%;其后是西藏、上海、天津、辽宁,分别为52.3%、47.9%、43.3%和41.1%,其中由于西藏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产业所占比例很小,所以相对而言服务业所占比例就很大,这是一个特例,并不能说明西藏的服务业发展水平。综合考虑,上海、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山东等以沿海省份为主的省市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北京、上海的金融业产值占服务业产值的比例分别为23.3%、20.8%,远远高于其他省市的水平,房地产业也是如此。从区域分布看,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比较充分,西部地区发展相对不足。从城乡分布看,现代服务业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非常缓慢,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目前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整体落后,存在东强西弱的梯度差异,且竞争力明显弱于发达国家,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应从政府、行业、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四个层面着手,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以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竞争力。

二、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对策

(一)充分利用政府职能,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竞争力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中强调了政府的作用,为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竞争力,政府应发挥职能部门作用,积极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并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给予政策扶持,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水平。

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和经济规制,消除服务业发展的体制障碍,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竞争软环境。打破现代服务业的国家垄断,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宏观环境。政府对一些重要行业和敏感领域的控制,应主要利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而不要以限制进入方式来进行绝对的管控。要降低国家垄断行业,如银行、保险等行业的进入“门槛”,允许国外资本进入这些领域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按照市场化改革的目标,着力推进体制创新。按照“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区别对待的原则,分类推进社会事业领域的体制创新。

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社会收入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竞争硬环境。首先,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收入水平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环境。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服务供给与需求双重动力的结果,提高社会收入水平,扩大城乡居民的服务消费,改善服务消费环境。其次,加快城市化进程,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城市化应走大中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一要以信息化为关键环节推动城市现代化,以现代服务业为纽带,注意形成城市化产业带,二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最佳投资和创业环境的营造,增强城市吸引力。

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给予政策扶持。根据国外许多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国内一些其他地区的做法,当前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如美国对电子商务、企业咨询费等免征所得税;日本对本国咨询服务业出口给予政府补助和税收减免;韩国、印度为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设立政府专项基金、奖励以及减免税收等。政府的扶持重点应是那些先导型、全局性、创汇型现代服务业,以及能推动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现代服务业。

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自身在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职能定位,进一步强化服务责任,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办事程序,为推进现代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由指挥型、审批型向指导型、服务型转变。

(二)优化行业结构和区域结构,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竞争力

促进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离不开合理和科学的规划,我国要根据现代服务业发展自身规律和开放的新形势,制定详尽的符合我国特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服务产业层次,提高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考虑到当前我国现代服务业基础总体上薄弱,而现代服务业种类较多的现实,我国在发展中应突出重点,集中有限资源,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中新兴的先导型服务行业。

促进现代服务业区域布局科学化。加强区域规划,制定合理的区域产业政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制定提升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对策就必须针对不同地区进行。东部地区省市的经济条件好,工业发达,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完善,基本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然而,与国外大都市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且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还不合理。因此,应逐渐优化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重点发展以信息和知识为主的高技术、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采用服务业行业世界标准,不断与国际接轨,最终走向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中西部地区经济条件差,科技能力弱,现代服务业发展落后,对这些地区应走工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结合的道路,不断的提高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动力,以工业来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立足于现有传统服务行业,逐渐地向高技术、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渗透,从而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

(三)注重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培养,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竞争力

大力培养现代服务业所需要的人才,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现代服务业专门人才。同时积极鼓励与国外高水平的大学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拓宽培养途径,以加快现代服务业方面紧缺人才的培养。第二,通过专业机构加强服务业现有人员的短期培训,并结合所做工作加以实践,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第三,全面推进服务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第四,加快现代服务业高素质人才引进。加快制定和切实推进海内外高级服务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引进国外现代服务业方面有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

(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竞争力

借鉴国外知名机构、人才、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提升本土现代服务业整体能力。根据产业集群规律,科学选择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区位,并充分考虑我国资源条件,形成具备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应是下一步研究、规划等工作的重点。我国应该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通过完善服务业外商投资的法律和法规,有侧重地制定各服务行业的引资政策,合理引导和安排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要把利用外资和服务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引导外商投资更多地流向一些薄弱的服务业部门,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要使外资服务业的地区分布、投资规模、持股比例等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其它产业的发展相协调。

在“引进来”的同时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努力开拓国外的现代服务业市场。建设和依托国际化服务平台,拓宽本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提高本土企业的竞争力。积极有序地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 “走出去”,以此来增强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力。既强调“引进来”,又注重“走出去”,对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振华,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

[2]赵勤,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1):36-39

[3]李京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与城市化互动共进, 理论与现代化, 2005(4):4-7

[4]李正图,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构想, 上海商业, 2005(Z1):13-15

推荐访问:中国 对策 发展现状 现代服务业 竞争力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