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论农业机械市场拓展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

论农业机械市场拓展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

时间:2023-07-01 18:5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农业机械市场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其进一步拓展却面临着相当严重的现实困境。这种困境体现为近年来农业机械市场增速萎缩,主要原因在于农机市场近年来的增长是偏重于数量的粗放式增长,这种粗放式增长模式已经成为制约农业机械市场进一步拓展的最大障碍。为了保证农业机械市场拓展的顺利进行,必须寻找相应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农业机械;市场拓展;农机市场;农业机械化

中图分类号S23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3-360-0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与农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相适应,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农机产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包括拖拉机、内燃机、各种类收割机、加工机械、运输车辆、维修配件等诸多部门的完整的农机工业体系。经过5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最近10年,农业机械市场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被誉为中国农业机械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截至2014年底,据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统计,成规模以上的农机企业年产值已经达到3 952.28亿元,连续多年稳居世界农机产值第一位。但是,在农业机械市场高速发展的同时,其进一步拓展却面临着相当严重的现实困境。这种困境在数据上的体现即为近年来农业机械市场增速的急剧下降,2014年虽然农机产值达到近4 000亿的历史最高值,但仅同比增长8.55%,不仅远低于2013年16.31%、2012年19.07%的增长幅度,也低于2014年机械行业总体9.41%的增幅[1]。文章从分析农业机械市场拓展陷入困境的具体表现出发,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1农业机械市场拓展陷入困境的具体表现

农业机械市场经过最近10年来的超高速增长,虽然在产值和销售额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主要是偏重于数量的粗放式增长,这种粗放式增长模式已经成为制约农业机械市场进一步拓展的最大障碍,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1.1偏重于低端产品,高端产品缺乏

我国农业机械市场虽然稳居世界第一位,但产品结构非常不合理。大多数农机企业生产的农机产品大同小异,集中在大众化的低端产品方面。如“拖拉机”和“农业及园艺机具”两种产品即分别占整个农机行业产值的18%和31%,两者加总达到农机行业总产值的一半左右。这是农机行业最重要的两类机械,但高端的超过147.1 kW大功率拖拉机,如喂入量超过10 kg的大型联合收割机等,国内农机企业仍不能生产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使得这领域成为外资品牌企业的天下[2]。这种偏重于低端产品的发展模式,在发展初期虽然具有迅速覆盖国内市场的数量上的优势,但随着低端市场的逐渐饱和,必然导致农业机械市场拓展出现结构性萎缩的困境。

1.2适合农业机械化地区农机市场已经饱和

虽然我国农业机械产业稳居世界首位,但截至2013年,中国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只有59%。同农业机械化率将近100%的发达国家相比,表面上看,我国的农业机械市场仍有巨大的拓展空间,而我国目前适合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平原地区,农业机械化率已经达到了将近100%的水平。农业机械化率较低的地区主要是不适合发展机械化或者机械化成本很高的丘陵和山区。这些地区不仅农业市场化程度远低于平原地区,而且农作物多样化程度也远较平原地区复杂。这些地区虽然为我国农业机械的未来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但就目前的农业机械产业的技术水平以及成本控制能力,再加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必然构成目前农业机械市场拓展的限制性因素。

1.3缺乏创新能力

近十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市场高速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数量增长的粗放型增长,其技术创新能力并没有在这种高速增长中得到同步提高。虽然很多农机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农业机械产品的整体技术水平同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制造企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适合规模农业生产的超大型农业机械以及某些特种高科技含量的农业机械等,国内农机企业仍存在明显的技术障碍,主要包括超大功率的147.1 kW以上的拖拉机、自走式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自走式大型谷物联合播种机、遥控式无人洒药机、高效率低量农药喷洒机械、自动采棉机械等。这些市场急需的农业机械制造技术创新能力的缺乏,是农业机械市场拓展陷入困境的重要表现[3]。

1.4国外市场开发能力不足

2013年,我国农机产品出口交货值达到310.81亿元,同比增长达到6.6%。但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低端的小型农业机械上,而且产品价格有逐步下滑趋势。一方面,我国农机产品出口主要针对的中低端小型农业机械市场已经日趋饱和,进一步增长只能依靠降低价格的低水平竞争手段,而且存在着进口国反倾销的可能;另一方面,对国外农业机械市场的进一步开发同样面临着产品结构升级的瓶颈,而且由于创新能力不足,在国外开拓高端市场面临着发达国家构筑的知识产权保护壁垒,随时面临着相应的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的风险。因此,虽然我国农机产品出口市场不足国内市场的10%,拓展潜力巨大,应当作为农业机械企业拓展市场的主攻方向之一。但就目前来讲,我国农机企业缺乏对其进行大规模开发的能力,构成农业机械市场陷入困境的又一表现。

2农业机械市场拓展存在困境的原因

2.1农机补贴政策操作层面的不规范

农机补贴政策是我国近10年来农业机械产业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机补贴政策作为国家鼓励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农业发展的一项关键性激励措施,对促进农业机械市场的持续扩张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仅促进了农业机械市场总量的高速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农业机械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但是,农业机械补贴作为一种激励农机产业发展的行政措施,其本身直接干预了农机市场的正常运作[4]。因为农机补贴政策针对的是所有农机产品,因此会人为地减少企业生产低端低技术含量的农机产品的成本,从而使这些本应从市场淘汰的农机产品继续在农机市场上大行其道。正是因为农机补贴政策保证了农机企业在生产低端低技术含量农机产品可以获得足够的利润,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内农机企业对产品创新的忽视,最终出现国内农机行业发展的高速度和低技术含量并存的粗放型数量扩张模式。这种粗放型的扩展模式发展到现在必然出现农业机械市场结构性萎缩的困境。

2.2国内企业综合市场开拓能力的欠缺

国内企业与发达国家的同行相比,因为起步较晚,近年来发展速度过快等原因,在市场开拓能力上存在诸多欠缺。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内企业生产的农业机械在技术水平上、质量保证能力上以及产品适应能力上同发达国家先进企业存在一定差距,大大削弱了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其次,国内农机企业在创新上基本以自力更生为主,缺乏对国际市场上已有技术以及研发资源的整合能力,不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加快自己追赶发达国家先进农机制造企业的速度;最后,国内企业对国际市场的开发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先进企业,无论在市场营销能力以及信息化建设方面,都同发达国家先进企业存在较大差距。以上因素综合起来,决定了国内企业综合市场开拓能力的欠缺,从而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同发达国家先进企业进行竞争。

2.3中国独特的农业地理环境和传统

中国农业地理环境和传统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存在非常大的差别。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农业生产主要集中于利于实现机械化操作的平原地带并且同一地区种植品种单一不同,中国的农业生产大部分位于不利于机械化操作的崎岖不平的丘陵 地带和山区。而且,由于中国几千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传统,在同一地区往往同时种植着几种到几十种不同的农作物。一方面,由于广大的丘陵和山区不利于大型农业机械的展开,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仅仅达到现在的60%左右就出现了明显的发展瓶颈,农机市场发展速度下滑趋势明显;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农业种植作物的多样化,要求农机企业需要针对几乎所有的农作物均具有相应的机械化装备生产能力,但我国农机企业虽然能生产绝大多数農业机械,针对某些传统农业作物仍然缺乏有效的自动化机械作业技术,比较典型的如上文提到的棉花自动采摘机械,国内企业目前尚不能生产。由于这两方面原因的存在,农机企业在开拓相关市场时必然陷入相应的困境。

3解决路径

要解决农业机械市场拓展的现实困境,必须通过国家和农机企业双方的共同努力,具体的解决路径如下所述。

3.1国家的解决路径

3.1.1优化农业产品结构和升级农机产业结构并行。一方面,对现有的农业产品结构进行优化,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之间的科学比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发展等,使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各部门全面渗透;另一方面,农机产业结构升级应当同农业产品结构优化积极配合,将农业机械化从产中机械化向产前、产后延伸,从传统常规农作物向新兴的经济作物延伸,最大程度地开拓新的农机产品增长点。

3.1.2科学设计农机补贴政策。农机补贴政策的往往将补贴的范围限定在已有的农机范围之内,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有农机产品产量的迅速增长,但却不利于农机创新产品的出现。因此,应在保证现有农机补贴政策一定程度的稳定性的基础上,将现有的列举式的补贴方式改变为概括列举式的补贴方式。即在保持现有农机补贴产品目录的基础上,对可以接受补贴的农机产品增加概括式的规定,对虽然不在补贴目录内但符合概括式规定的农机仍然实行补贴政策。另外,考虑到农机补贴政策对农机市场的行政干预不利于农机市场良性竞争机制的形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当逐步取消这种专门针对农机产品的定向补贴,而将其合并到综合性的农业补贴之中。

3.2企业的发展路径

3.2.1研发差异化产品。针对目前大宗农业机械市场饱和、竞争激烈的特点,农机企业要想在市场拓展方面有所建树,必须大力开发同其他企业存在明显不同的差异化产品。事实上,由于我国地理条件复杂,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以及历史文化传统方面的不同,各地地貌、作业方式、主要作物品种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大众化的农业机械必然在很多方面同当地的具体农业条件存在一定的不协调的地方。农机企业完全可以针对各地农业条件差异导致的市场需求的差异,积极研发专门针对某一地区某种特定作业方式的作物品种的农业机械,从而在方便农业用户的同时,使自己的产品具有其他厂家难以替代的竞争优势。

3.2.2建立科学的市场营销体系。现有农机企业对市场的开发大多数处于粗放式经营的阶段,即仅重视将产品卖出去的直接销售,而不进行整体的市场营销体系的建设。这种销售模式在市场供不应求,行业高速发展的阶段并不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但在农业机械市场日趋饱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这种粗放式的市场经营模式必然会大大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这些尚处于粗放式市场经营模式状态下的农机企业,应当尽快建立科学的市场营销体系,包括企业品牌营销体系、流通渠道体系、销售终端体系、促销推广体系、售后服务体系等。

3.2.3加大研发创新方面的投入。作为技术密集型的机械制造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发创新是农机企业保持长久生命力的根本。加大研发创新方面的投入不仅要求农机企业加大人力资源和经费上的投入,还应注意跨行业和国际上各种研发资源的利用和整合,比如产学研相结合,和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合作开发等等。研发创新导致的技术上的突破,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也会使国内农机企业逐渐摆脱知识产权方面的劣势,为其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 叶红.2015年农机市场九大猜想[J].当代农机,2015(1):36-38.

[2] 李仁维.农业机械技术的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J].大科技,2014(7):250-250.

[3] 张勋,张远征.农机工业发展态势与市场比较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1,33(1):1-8.

[4] 包玉敏,马俊刚.农机补贴对农机市场产生的影响以及企业应对策略[J].湖南农机,2013,40(1):11-12.

推荐访问:农业机械 路径 困境 市场拓展 现实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