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构想

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构想

时间:2023-07-03 08:3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当前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心理学教学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体系结构复杂、教学方法单一及教育评价体系不合理等问题。对此,应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心理学教学内容改革,创新与优化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职高专 体育教育 心理学 教学改革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1.2010.09.050

对于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心理学是为了培养学生未来从事教师职业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门教师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理论,为学生毕业后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要的基本训练,也为学生当前的心理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然而,在高职高专院校中,体育教育专业的心理学课程的教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为适应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使学生能够真正喜欢心理学,做到学以致用,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的心理学教学需进行深化改革。

一、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心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定位不准确

从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心理学的历史来看,心理学最初设立的目的是通过心理学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理论,为将来学习及工作打下基础。而本课程缺乏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学目标与学生对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期望不一致。学生学习心理学的目的主要表现在:通过学习心理学掌握其在今后工作中运用的技巧;提高自我认识和了解他人心理活动的能力;提高自身心理适应和心理调节的能力。学生更倾向于心理学的实用性。而教师的教学目标设定在:通过心理学教学,使学生理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心理学理论流派和研究范畴,并初步掌握心理健康的运用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针对性不强,不能体现心理学的师范性和实用性。由于教师与学生对心理学课程目标的认识不一致,导致在教学中,教师教的内容不是学生想学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心理学教学中不能充分体现出来。

(二)课程结构、内容体系不合理,课时数过少

由于该课程是属于公共课范畴,课程以单科开设,因此课程规模较小,课时数不多。课时量过少,教学时间短,教学进度快,教学内容必定受到课时量的制约,使得原本有丰富理论和广泛应用价值的心理学在体育教育专业成了理论性强、实际操作性要求不高的学科,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对学生科学心理观的培养,轻视了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心理学并不能解决今后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不能很好地做到自我调节。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心理学课程在教法上十分有限,基本上是以传统的讲授式为主,老师在讲台讲、学生在下面听和记笔记,缺少相应的辅助性教学手段,其他的教学模式也很难开展,很难达到师生互动的教学效果。虽然很多老师在讲授过程中加上一些经典例证,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但这些经典例证是和现实相脱节的,虽然学生了解了心理学,但没有能走到体育场馆中将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没有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和余地,压抑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必然影响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体系呆板单一

目前,心理学的教学评价手段比较单一,对学生成绩的考核通常采用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成绩为辅的方式,而且作业的形式也比较单一。这种评价方式偏向于理论知识的考核,而忽略了能力的检验,导致学生对心理学的认识就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课程,认为心理学的实用性不大,只要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就可以应付考试了。这种评价方式很难考察出学生的真实能力,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保持端正的态度去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二、加强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构想

(一)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心理学教学内容改革

更新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其中选用教材非常重要。应选用知识内容科学、体系新、信息量大,适合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针对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应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体育专业学生发展特点以及本课的教学和学科发展的现状出发,力争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育专业的学生学习心理学,主要是重点掌握体育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运动技能学习基本过程的知识和体育教学心理的基础理论。在教学中应考虑将普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体育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基本规律、运动动作技能形成各阶段的心理特点及体育教学心理等知识相结合。突出重点的教学核心,有利提高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水平及教学效果,学生对心理学的学习也具有针对性。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优化

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应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多地采用实验、讨论、案例、演练、多媒体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和参与性。教师在讲授时。也应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广泛采用激疑启发、点拨疏通、情境分析、讲练研讨、探究引路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尽量避免纯粹的理论、概念、原则的灌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讲清理论用于实践的方法,提供典型情境或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或者到中小学去见习,让学生在理论指导下增加实践感、印证理论,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组织学生观看录像或实地见习之前,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分析、评议录像或见习中看到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的情况,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写出书面作业。

在以往的教学中,心理学教学内容倾向于理论化,教学过程不能很好地体现心理学的科学性、趣味性、应用性的特点。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引入和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越性日益显著。心理实验教学在心理学教学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推动心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应努力创设开展实验教学所需的物质条件,配置充实与体育专业心理学教学相关性强、应用较多的心理实验器材。运用心理实验教学方法可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形式,通过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并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生成,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在教学改革中,笔者增加了实验课,增加了身心反馈仪、心理实验台等仪器设备,保证4~8人一组,开设8个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深度知觉的测定、注意分配能力的测定、简单和选择反应时的测定、动作稳定性的测定、动作技能迁移的测定、动作技能练习曲线的测定、闪光融合临界频率的测定、运动情绪稳定性实验,共16学时,每个实验均为2学时。教学中教师认真准备实验,做好预实验,从学生角度出发研究每个实验操作,尽可能减少各种无关刺激的干扰,严格教学步骤,使实验过程符合心理学实验的要求。在具体实验过程中,结合体育实践做了一些变化。比如在深度知觉测试中,既区分了单眼深度知觉和双眼深度知觉测试,又区分了是否有反馈结果的深度知觉测试。还安排了不同运动负荷后的深度知觉测试等。通过以上安排,学生对深度知觉及其影响因素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动作稳定性和双手协调能力测试中,安排了个体化情境和竞争情境下的测试、控制时间的测试、分组比赛的测试等,因为带有个体化、竞争和合作的要求,学生积极性很大,能够发现和探讨一部分问题。通过心理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及综合分析能力,为毕业后的教学、科研打下基础。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心理学传统的考评往往只注重期末考试,而忽视平时的考查。在试卷命题的形式上往往只局限于名词解释、填空、问答等传统形式,而忽略了理解、运用心理学基本规律的内容。对教和学两个方面而言,都不能很好地发挥诊断、反馈、激励和调控功能。现有的考核方法不予改革,前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将难以落到实处。学生心理学课程学习成绩的考核,应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应形式多样,具有动态性的评分制度,其构成可包括教材预习、课堂演练、书面作业、实验报告、专题小论文、读书笔记、口头答辩、阶段性测验等。平时成绩的把关要严,完成作业的质量要高,对作业的目标要求、投入的时间、操作过程、参考资料等均要有明确规定。不同类型的作业所占成绩比例也应科学合理。与学生平时的学习投入相适应,平时成绩的比重要有大幅度的提高,可占总成绩的50%以上。期末考试命题尽量遵循“理在书中,题在书外”的原则,改革单纯课本还原的考试内容;题型中标准化试题占有较大比重;“问答题”或“论述题”强调联系实际,注重考核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考核内容具有一定的运用性和思维性。考核方法的改革,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心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伍声风(1982-),女,广西南宁人,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卢惠兰(1965-),女,广西南宁人,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运动人体科学系副教授。

(责编 黎原)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构想 心理学 高职高专 体育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