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创新人才心理品质结构研究的进展

创新人才心理品质结构研究的进展

时间:2023-07-04 10:5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创造力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所以关于创造力的研究很在就受到关注。本文从创造性思维结构、创造性人格特质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对创造力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在对历史和现状做出简要评价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研究的一些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创造性思维结构和创造性人格特质的统一将为揭开创新人才心理品质结构的研究提供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创造力;创造性思维结构;创造性人格特质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018-02

1.国外关于创新型人才心理品质结构的研究概况

1.1 关于创造性思维结构的研究。对创造的研究始于第二十世纪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创造是"迄今未知的东西"。美国心理学家约瑟夫·沃拉斯(J.Wallas,1945)对创造性思维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创造性思维所涉及的心理活动包括准备、孕育、明朗和验证等四个阶段。在这之后,不同的学者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创造性思维结构展开研究。有学者运用心理学的格式塔理论分析创造性思维过程,认为创造性思维过程是格式塔的"结构说",这种格式塔结构通过顿悟而获得(Werthermer,1945)。有学者在对创造力进行详尽的因素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主要有四个特征:流畅性(fluency)、灵活性(flexibility)、独创性(originality)、精致性(elaboration)(J.P.Guilford,1967)。有学者运用创造力内隐理论分析法对创造力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创造力三维模型理论"。该模型的第一维是指与创造力有关的"智力"(智力维),第二维是指与创造力有关的认知方式(方式维),第三维是指与创造力有关的人格特质(人格维)。其中的智力维与创造性思维密切相关,可以看作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模型(R.J Sternberg,1988)。还有的学者从"前额叶皮层"是控制人类最高级思维形式的神经生理基础出发,试图探索出人类最高级思维模型与脑神经机制之间的联系。这里所说的"最高级思维"其本意应该是指"创造性思维"。对创造性思维模型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Nina Robin等,1995)[1]。

1.2 关于创造性人格特征的研究。创造性人格这一概念由吉尔福特(Guilford,1950)在1950年首次提出。他提出一个人的创造能力和创造行为不只由个人智力所决定,除智力因素外,还受多种心理因素的制约,与个人的气质、性格紧密相关,而人格在多种制约因素中起到了整合的作用。他认为创造性人格主要特征为自觉性、求知欲、好奇心、洞察力、条理性、想象力、幽默感、意志力。

吉尔福特的研究掀起了心理学领域对创造性人格的研究热潮。有学者指出个人独立发展的要求和能力是创造性人格共同具有的特点(Roe,1951)[2]。除独立性之外,不拒绝混乱或不对称和容易接受新事物也是创新人才共同具有的人格特质(Barron,l958)[3]。创新型人才与普通群体的人格特质的不同之处在于恃强、敏感、怀疑、幻想等特质(Stice,1957;Cattell,1955,1958;Cross&Butcher,1967)[4]。而导致创新人才和普通群体在这些方面人格因素不同的原因是个人的智力、求知欲、创造性想象,灵活性、观察能力、职业热情和坚持性(Roco,1993)[5]。要注意的是这些影响因素不是独立作用于个人的人格特质,而是共同影响创新性过程和结果,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成果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开放性、外向性和创造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创造力和开放性都和创造性成果有显著正相关,"五因素人格模型"证明了这一点(Laurd等,1996)[6]。还有学者发现高创造性者的人格特点是辩证性的,即体能充沛但又能安静的休息;聪明又天真;贪玩又遵纪;充满幻想又现实;既外向又内向;谦逊又自傲;反叛又传统;回避刻板的性别角色;对工作既热情又拒绝;自身的开放性和敏感性使他们痛苦又快乐(Csikszentmihalyi,1996)[7]。再比如泰勒的研究发现创造者的人格特征都比较稳定,积极而能够自制,敏感、内向,同时又有无畏的精神。

综合了对各领域创造性人格特质的研究,关于创造性人格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智力因素(Taylor&Holland,1962)、动机因素(Sternberg&Lubart,1995;Petrowski,2000;Prabhu,2008)、气质因素(Keller,2004)和社会文化因素(Mathisen,2008)。

1.2 关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研究。国外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不但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而且更为注重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虽没有明确提出"创新人才"的培养概念,但在教育目标中无不体现着对人的创新性或创造力的培养。

美国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课内与课外、教学与研究相结合,重视科学与人文相统一。本科阶段进行自由教育,注重大学之间的紧密交流与联系;研究生阶段的培养在结合早期学院制的同时,引进德国大学的研究所制,坚持集体培养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专业式培养模式。在创新人才管理机制方面,形成政府、大学、企业三方合作的系统人才选拔培训和终身教育机制。

德国的大学人才培养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人。德国教育是典型的"双轨制"模式,学校和企业构成模式中的"双元",强调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计上侧重培养学生敢于竞争、具有问题意识、善于合作交往的能力等。培养学生的科学和艺术能力,学校与社会相联系是德国高等教育强调的重点,通过改革高校的组织机构,加强跨学科交流合作,从而促进学生创造个性的养成。

积极开展创造教育活动是日本高校的普遍特点,制订了许多如"创造性开发科目"等的认定标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高年级学生的教育方法主要是独立的科学研究。逐渐形成"产官学一体化"和"工业实验室"的培养特色。对博士生的培养倡导自我学习,强化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挖掘内在的科研创新能力。2007年,日本开始实施"全球化COE项目",目的在于培养国际顶尖的年轻科技创新人才。

2.国内关于创新型人才心理品质结构的研究概况

2.1 关于创造性思维结构的研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钱学森教授的倡导下,成立了中国创造学研究会,奠定了我国现代创造性思维科学研究的基础。

1986年,刘奎林发表"灵感发生论新探"对灵感的本质、特征和诱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潜意识推论"的理论,以此为基础建立起"灵感发生模型",以潜意识的推理模型为基点研究创造性思维。此后的研究有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内外双循环理论模型"(DC模型),该模型指出创造性思维结构由六个要素组成,即发散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和横纵思维。这六个因素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2.2 关于创造性人格特征的研究。创造性人格是个体在创造表现的过程中,起到促进和保障、整合和稳定作用的人格特征。关于创造性人格特征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创造性人格包括创新精神和创造个性倾向两个部分,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对创造力活动的发展和实现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张大均,2002),具体体现在高稳定性、高恃强性、高敢为性、高创新性、高自律性、低乐群性、低兴奋性、低敏感性和低紧张性等(查子秀,1993;谢光晖,张庆林,1995),它是个体创造力的发展动态。第二,创造性人格包含多个维度或特征,同时多种特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创造性人格(张敬华,李荣发,1991)。第三,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只是表现出的程度不同而己。

关于创造性人格的特征,周昌忠(1986)在研究中指出创造型人格特质包括:勇敢、冒险性、幽默感、独立、有恒心、一丝不苟。林崇德(2000)在其研究中,将创造性人格概括为刚毅的性格、健康的情感、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习惯。

2.3 关于创新人才的研究。我国倡导培养创新人才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关于创新人才的内涵,一种认为创新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创新人才要能在任何岗位开展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创新的思维和能力,取得创新成果(钟秉林,2008;林崇德,2009;纪宝成,2010);一种认为创新人才是敢于探索开拓的人。对未来充满好奇心,由已知求未知(顾明远,2000);还有的观点是创新人才是人才中的佼佼者,是人才中的拔尖分子。他们能在一个团体和集体工作中起到引领和表率示范作用 (陈希,2002;郝克明,2003;顾秉林,2008)。

关于创新人才的特征及素质结构。国内学者分别从智力、知识储备、经验知识、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创新思维等视角研究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得出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王英杰,刘宝存,2005;朱清时,2006;林崇德,2009)。

2.4 关于髙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的相关文献,集中在对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性及如何培养创新人才。首先,大学承担最主要的科学创新和培养人才的重任,大学应该明确培养目标,重视学科建设,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大学在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的作用(郝克明,2004)。其次,要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优秀的教师(眭依凡,2006;钟秉林,2008)。第三,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还必须坚持教学和科研相统一,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让人才培养在创新的文化氛围下进行(朱崇实,2006)。此外,还有学者提倡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发挥艺术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周远清,2007)。培养创新人才培还要坚持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多样化、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学科和专业设置的灵活多样化(钟秉林,2008)。大学需要解放思想,摈弃教条主义,将创新精神贯彻到教育思想和理论中,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闵维方,2009)。并且不同类型的高校在人才培养中肩负的使命不同,学生在大学阶段更多的是学习知识,积累经验,为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知识基础,要想真正成为创新人才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完成,积累人生经验(纪宝成,2010)。还有一批学者认为需要从体系和制度入手完善创新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Nina Robin, J. Holyoak. Relational Complexity and the Functions of Prefrontal Cortex[J],In 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s. S.Gazzaniga,ed. London: The MIT Press 1995.

[2] Rudowicz, Elisabeth, hui.Anna. The creative personality. Hong kong perspective: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Personality; Mar97. Vol2. lessuel.

[3] BARRON F. The psychology of imagination[J],Scientific meirican,1958,199(3):150-170.

[4] ROCOM. Creative personalities about creativepersonality in science[J].Revue-Roumaine-de-Psychology,1993,37(1):27-36.

[5] FEIST G J.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 on artistic and scientific creativity[J].Handbook of creativity[C].In:Sternberg,RJ(Eds)New York: Cambridge Press,1999,273-296.

[5] CSIKSZENTMIHALYIM.The creative personality[J].Psychology Today,1996,29(4):36.

[6] LAURE A K, Loni MeKee Walker, Shri J Broyles. Creativity and the Five-Factor Model[J],1993(4):147-178.

推荐访问:进展 结构 创新 人才 心理品质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