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侗戏剧本搜集整理的研究现状与学术价值

侗戏剧本搜集整理的研究现状与学术价值

时间:2023-07-06 11:5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侗戏是清代黎平侗族吴文彩受汉戏影响所创,并很快在侗族地区得以流传。目前,南部侗族地区仍保存大量的“汉字记侗音”侗戏抄本,主要有两类:一是根据汉族说唱本、汉族传说故事等改编的剧本;另一类就是根据侗族琵琶叙述歌或侗族传说故事改编的侗戏剧本。侗戏剧本搜集整理,对于理解侗族文化智慧,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和谐共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制订及其他民族民族戏剧遗产抢救、保护、研究也具有指导或借鉴意义。

关键词:侗戏;搜集整理;学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J6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17)03-0084-07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17.03.015

侗戏,侗语称“戏更”(XIK GAEML),是中国少数民族22个剧种之一,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是把传统侗族诗歌、音乐、念词、舞蹈等融为一炉,讲述民间故事的综合性艺术。侗戏最早产生于19世纪初叶的嘉庆至道光年间,是贵州省黎平县腊洞村侗族文人吴文彩所创,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吴文彩最早创作出来的两出侗戏,一是根据汉族说唱本《二度梅》改编的《梅良玉》,另一是根据汉族传书《薛刚反唐》改编而成的侗戏《李旦凤娇》。侗戏多流传于黔、湘、桂三省(市、区)交接地带的侗族居住区域。贵州侗族人口几乎占有全国侗族人口一半以上,为侗戏的发源地且保护传承较完好,是能够代表侗族文化诸多特征的唯一省份。特别是黔东南为全国侗族最大聚居区,是存活侗戏最富集的区域之一。

侗戏以侗族“嘎锦”(大琵琶叙事歌) 为基础,系侗语南部方言,结合“戏摩萨”(傩戏) 并吸收汉族戏曲的有利因素形成。音乐唱腔有《平调》(普通腔)、《哭板》(哀调)、《仙腔》《叹板》《变头腔》《起板》(引子)、《尾腔》等。伴奏为侗族的四大民族乐器琵琶、侗笛、牛腿琴、芦笙和二胡、月琴、扬琴等。打击乐器有鼓、锣、钹、小钗。传统侗戏保持着浓厚的说唱文学的痕迹, 以唱为主, 边唱边舞, 表演简单。现在的演出形式经过改革创新, 已有很大发展。剧目以民间故事、叙事歌为题材,编演有《珠朗娘美》《善郎娥梅》《刘美》《门龙》《金汉》《刘梅莽子》《秦娘梅》《卜宽》《陆本松》《郎夜》《汉边》《话寨》《刹岁》《花师》《金兰》《陈杏元》《刘志远》等。独特的侗戏组织“侗戏班”,一般以村寨或族姓为单位,由掌班、演员、乐队组成。

侗戏是民族民间戏剧艺术瑰宝之一,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鲜明,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侗族地区,多数村寨都有群众自己组织的业余侗戏班。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侗戏于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湖南侗戏被扩充为国家级名录项目,通道侗族自治县文化局、文化馆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目前,侗戏剧本搜集整理成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急需和迫切时期。

一、侗戏剧本搜集、研究现状

“侗戏”的内容是侗族民间文学艺术所映射的社会秩序、行为规则、生活理念和风土民情。侗戏主要源于侗族的日常生活,从侗戏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可以折射出两条文化线路。第一条为明清以来国家加强对西南边陲的管辖,中国内地汉文化与侗族文化相融合的过程。1830年黎平县茅贡腊洞戏师鼻祖吴文彩创作了剧本《梅良玉》和《李旦凤娇》。这两部戏由汉戏《朱砂记》《二度梅》等改编而成,以家乡侗族山歌《你不过来我过来》等曲调为基调,侗歌调为腔调,表演略同花灯戏,以“格以琴”和琵琶、锣钹伴奏。《梅良玉》首次使用以“汉字记录侗音”形式记录侗戏剧本,侗族自此诞生了自己的戏剧——“侗戏”。第二条为侗人生活文化的变迁。1911年,戏师梁绍华与梁跃廷根据贵州侗族流传的“珠郎娘美”故事与民间叙事歌,改编成侗戏剧本《珠郎娘美》,从江贯洞张洪干编写的《金汉》、吴文彩编演《毛宏玉英》、独洞石玉秀编写的《龙门》、榕江东江吴丙兴编写的《三郎五妹》等。这些剧目都成为演绎侗族语言、情景和人物的经典剧目。剧中反映了侗族人行歌坐月和姑舅表婚等习俗。可见侗戏文化包罗万象,包括社会与人、人与自然相处的规则,同时也包括人的行为规范和理念。

对于侗戏,古代汉文献很少涉及,近代国外專门记录和研究也不多。相关记录与研究在民国时期逐渐增加,1949年以后随着民族问题、民族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而积累一定的资料与研究基础。但大多从民俗学、曲艺学的角度对戏曲、剧本、音乐、戏师等为题材研究,从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视角研究却涉猎较少。

侗戏最早流传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的黎平、榕江、从江三县。唐朝以前,侗族就产生了与其社会关系相适应的文艺形式,如“耶”、“噶”“垒”和“君”等。到了宋元时期,侗族与中国内地关系加强。一部分居住于都柳江、清水江下游的侗族开始溯河而上,迁入湘黔桂交界的山地,如《祖公之歌》《萨岁之歌》等古歌反映了侗族迁徙与定居的历史。明代,随着内地与侗族地区市场的开辟,汉族人口不断流入。湖南、广西下游的内地汉族因国家军事移民与市场交换,不断向侗族地区迁徙,周围汉族地区流行的湘戏、桂戏、彩调等传进了侗族地区,并为喜爱音乐的侗族所接受。

清代中期,在侗族说唱艺术“锦”的基础上,在“戏嘎”(汉戏,又称大戏)的影响和推动下,侗族地区出现了一种用侗语道白和演唱的新戏剧。侗族人为了把它和“戏嘎”区别,称为“戏更”,即“侗戏”。在清嘉庆、道光年间,贵州黎平腊洞的著名歌师吴文彩,以侗族大歌、琵琶歌为基础,吸收当地汉族地方戏曲的程式和表现手法,最先组成侗戏班,编排剧目,穿侗族服装用侗话演唱。吴文彩开创侗戏后,迅速在侗族地区流传,出现一批歌师改编侗戏,如《梁山伯与祝英台》《金汉列美》(侗语“jeml hank lieec muiih”)等;晚晴时期,侗戏从贵州黎平县水口传入广西三江县高岩村,流传更加广泛。1950年代,三江县林溪集会演出侗戏《陈世美》时,阳烂乡侗族桂剧艺人看后,回家组织侗戏班,将连环画《杨娃剃头》改编为侗戏在本地上演,受到喜爱,侗戏即在湖南省通道县内流传开来,很快形成湖南侗戏。

推荐访问:搜集 戏剧 现状 整理 学术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