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集结号》中的血与火

《集结号》中的血与火

时间:2023-07-07 12:3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今年的贺岁档,导演冯小刚一改往年娱乐大众的路线,以一部《集结号》带给了观众们血与火的体验。《集结号》既是一部战争片,同时更是一部商业片,影片一上映便票房口碑双丰收,冯导也使九连这组英雄的群像深入人们的心中。不去讨论“中国的兄弟连”这样的噱头宣传语,该片确实让近年来沉浸在男欢女爱、莺歌燕舞下的中国社会为之一怔。战争、军人、牺牲这样的严肃话题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生活中。

用电影重塑的战场

互联网使《集结号》在上映前已经广为人知,一系列预告片提前为该片做了定位,即这是一部运用国内前所未有的电影特效所打造的战争片!前线的殊死厮杀成为吸引观众眼球的最重要广告。韩国特效组的努力使影片在烟火、爆破、音响等方面较之过去的国产战争片有了长足的进步,《集结号》对前沿阵地的准确描绘和细节处理方面的追求使影片的观赏性大大提高,即使是看惯美片的挑剔观众也不得不被影片所表现的厚重历史所折服。

《集结号》毕竟是一部商业片,而不是军教片,在专业军事爱好者眼中,影片还存在着道具使用、战术运用等方面的硬伤。如美式枪械的大量装备、战术手语的时空穿越、山炮击穿重型坦克前装甲等一系列问题,受到了网上评论的众多诟病。而对于影片中装备的考证在预告片上映的第一天就已经开始,这是值得欣慰的一件事,观众专业的眼光将成为促进中国电影业发展的客观动力。对于影片本身,笔者认为《集结号》作为国产杰出战争片,着力再现了战场的残酷环境,挖掘了前线士兵的心灵,而重点更是影片后半部所表现的和平岁月里幸存者对信念的那种坚持!

战争毕竟已经离我们远去,六十年的岁月流逝使那段叱咤风云的历史成为了不朽的传说!对于和平年代的人们而言,战场到底是怎样的呢?面对顽敌如何攻坚?面对强敌如何固守?让《集结号》带我们再一次走进新中国成立前的淮海前线,去体验大决战中普通士兵对共和国历史做出的贡献——牺牲!

城镇攻坚作战

影片以中原野战军对华东地区某城镇的进攻开篇。张涵予饰演的九连连长谷子地在总攻开始前的那段劝降讲话堪称经典,但却往往被大家所忽视或一笑了之。如果我们翻开早期主旋律战爭影片的拷贝,同样的喊话不止一次在荧幕中出现。《大决战:淮海战役》中就存在以馒头招待投诚工兵的场景,只是在谷子地口中馒头换成了饺子。1948年冬天的淮海前线,几十万国民党军被我军团团围困,只能靠空运救济,军队士气低迷,开小差和投诚我军的士兵并不在少数,因此解放军前线宣传部门往往通过传单、喊话等方式争取蒋军士兵投诚。这种心理战术虽然原始,但是配合当时的战场态势以及严寒的气候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军基层攻坚部队也时常通过喊话等手段争取防守敌军放下武器,以期减少自身损伤。城值争夺战后期,攻方和守方对态势都心知肚明,都在尽军人的职责罢了。影片中作为攻坚连队印九连;喊话并不会暴露其战术意图、和前线其他攻坚部队一样,喊话是希望能收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当然随着影片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知道,这样的效貝并没有取得,肃杀的街道中隐藏着死亡的威胁。随后的攻坚队列由于受到伏击而显得有些混乱,摇晃镜头的运用更使观众很進把握战场的状况。这从侧面反映了城市巷战的夏杂性:这场战斗只是为了说明九连的重大减员,为后面团阵地防御战斗作铺垫。其中出現的战术手语显得过于现代化,并不是当时解放军所能拥有的。这只是导演追求视觉效果的一种方法。即使是以重塑逼真战场环真著称的《兄弟连》也曾因美空降兵频繁使用手语而受到考证派的异议。

伏击造成部队短暂混乱后,指挥官能临危不乱,攻坚九连快速调整进攻节奏,发挥人力优势,向敌核心阵地发起猛攻,对于困兽犹斗的守军,进攻部队显示出的强大气势可以压垮守敌的心理防线。敌人山炮阵位被迂回的姜茂才小组敲掉后,其唯一的心理支撑点迅速崩溃,残余守军弃枪投降也是理所当然。对于武器装备不足、战术手段落后的我军战士,若想在攻坚战中贏得胜利,在多数情况下凭借的正是这种视死如归的气势。

导演在这场攻坚战的画面上没有过多的刻画烟火效果,而是大量使用碎片。比起飘渺的烟雾,飞溅的各种碎片更能体现热兵器的强大破坏力,也给观众以极大的震撼。

阵地坚守作战

九连剩余兵力,作为阻击部队奉命不惜一切代价坚守汶河南岸旧窑场阵地,以掩护团主力部队转移。战争场面的描写在这段戏中达到了高潮,也正是在这场战斗中,九连共打退了敌人3次进攻,终因寡不敌众,除连长谷子地其余47人全部壮烈牺牲。

从大局用兵而言,游击出生的我军一直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运动战”原则,避敌锋芒、长途奔袭、歼敌不备等均是我军优良传统。但是擅长打“运动战”并不代表不会打“阵地战”,两者常常互相呼应,互为补充。在汶河阻击战中,一三九团主力转移正是在坚持“运动战”原则下做出的决定。历史上因为装备与敌军的巨大悬殊,我军经常实施大范围的运动战,以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根本任务,这种为保全大部队转栘而打阻击和掩护的战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爭甚至其后印抗美援朝战争中比比皆是。而电影中的九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奉命承担打“阵地战”的职责:将更多的敌人吸引到日窑场方向,为主力部队转移赢得时间。对于九连而言,这将是一场悲壮的战斗。从“狼牙山五壮士”到“上甘岭战役”,即使是影片后期团长刘泽水的牺牲也正是由于承担了艰苦卓绝的阳击战,可见阻击战难度之大,而我军历史上无数次残酷的阻击战,承担诱敌和阻敌任务的部队,为完成任务往往会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全军覆没!

阵地防御作战依靠的是充足的兵力、完善的工事和强大的火力。

阵地防御作战中,防守方往往面对的是宽大的防御正面,在若干重要阵地上必须拥有充足的兵力,为抵抗敌人的轮番进攻,更需要组建一支预备队,用以在关键时机投入到关键地域,起到力量倍增器的作用。而汶河阻击战中的九连只有47人,用团长刘泽水的话说就是不到一个半排。这样的部队接防一个营的阵地,意义非常明确——战斗到死,连长谷子地只能将仅有的兵力一次性布置在一线阵地。以期加强前沿阵地的火力密度。至于预备队就更不可能组建。无休整,无替换,只要接火所有人员便要战斗到死、阻击作战的残酷性就在于此。

防御作战前,防守方需要构筑完善的工事,梯次布置的阵地形成一定的战术纵深,各条防线互相支援以化解敌人的冲击。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错综复杂的战壕,战前九连战士忙于加固工事,说明我军对防御阵地的重视,但基于九连人数太少,无法完全利用一个营的工事,只能守其重点,战术纵深基本上不存在。整个

防御阵地上,士兵唯一可以依靠的隐蔽所只有旧窑场内的窑洞,在第一次火炮奇袭中,九连战主凭借旧窑洞的保护才基本无碍。窑洞的作用类似于抗美援朝后期阵地战中的人工坑道,既作为一个隐蔽所,也是一个出击地。对于防御作战的我军,阵地上有这样一段坑道是非常必要的。抗美援朝时期的多次战役中我军都是以坑道为支撑点建立严密的防御阵地阻击敌军,在影片中由于阵地的独立性,窑洞是作为一个避弹所存在的,它为战斗后的幸存者提供了短期修正的场所,也为牺牲的烈士遗体提供安放的空间。对于这场战斗工事的运用,一些军事爱好者多有微词。对于诸如九连防守无纵深,坦克不放进阵地再打这种事后诸葛亮的批评,笔者认为评论者一方面是以当代军事理论去套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斗,另一方面更是其刘九连以少数人员防守宽大正面这一前提熟视无睹。对于毫无撤退希望的九连,只能是在首波攻击中尽量杀伤敌人,坚守阵地,以拖延敌军,取得多大的战果更不是主要考虑的问题。对于坦克的进攻,在无有效火力打击的情况下,只要坦克进入阵地,就有可能演变成整个防线的崩溃,鉴于坦克对步兵的绝对心理压力,九连只能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其在防线以外。

阵地防御作战的严酷性需要防守方拥有强大的火力。在著名的库尔斯克弧形防线上,反坦克炮阵地和机枪火力点密集布置,配以雷场、远程炮兵、前线航空兵等支援,苏军才最终抵挡庄了德军的装甲冲击。对于决死战斗的九连,其火力支援只有缴获的1门老式山炮、2挺马克辛重机枪和6个土制炸药包掷弹筒。我军在各时期的战斗中部存在着支援火力不足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我军工制造极端落后,无法为前线部队提供完善的技术兵器所造成的,使我军步兵长时期依赖于手榴弹所能提供的有限火力。在老辈军人口中长期存在“五十米内见真章”的说法,指将敌人放进五十米内,使敌人的远程火力难以发挥作用,而我军可以通过连续投掷手榴弹弥补火力的不足。汶河旧窖场防御战也不例外,面对冲击的敌军,防御的九连士兵不开一枪,快速整理着身边的手榴弹,默默注视着敌军接近手榴弹投掷距离,随着谷子地一声“走”,战工手中的手榴弹便飞向敌阵,打乱了敌人进攻的步伐。各式枪械纷纷开火,马克辛扇面扫射,步枪清脆的击发,手榴弹激起的冻土……这是影片细节刻画最成功的一段,观众的感官受到极大的视听刺激。而就像姜茂才说的:“我瞄着呢,我把他放倒在你的鼻子底下。”这样的近距离作战还可以使敌人的尸体近在咫尺,战斗后相对容易从敌人尸体上找到部分补给。比如那块表。土制飞雷是九连可以得到了另一种自制兵器。用空汽油桶发射炸药包的方法正是中原野战军在淮海战役中发明创造的。这种土迫击炮口径超大,威力惊人,能把20千克的圆盘型炸药包抛射到150~200米的距离上。炸药包产生的强烈爆炸冲击,对于无防护的士兵具有相当强的杀伤力,在近距离防御作战中可以起到很好的面杀伤作用。国民党军第一次进攻就是在6门炸药包掷弹筒的射击下被瓦解的。

笔者个人认为第一次防御作战较好地体现了我军当时的战术战法,对于战场细节砠人物表情的描绘也非常到位。至于随后的山炮直射反坦克作战,与实际作战有很大的区别,只是增加电影火爆效果而已,并无实战参考价值。值得一提却是第三次战斗,前期多带的炸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擅长土工的九连凭借埋设的炸点打乱了偷袭的敌军序列,隐蔽在阵地中的九连车在官兵在炸药爆炸时,端起刺刀冲出战壕与敌人肉搏。这一方面利用了爆炸对敌人的震荡。另一方面是刺刀使用上的固有缺陷决定的。步枪安上刺刀后一般较长,在狭窄的战壕中难以有效运用。而在长期阵地战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士兵发现在战壕中格斗,短而重的工兵铲效果远优于刺刀,所以拼刺刀一般会在阵地表面进行,此时的上刺刀突击既悲壮又感人,同时预示着全连還没的战斗结局,这是九连为完成任务做出的最后努力,牺牲这一主题在这里已经深入观众的心!

写在战斗后

影片关于战斗的描绘到这里已经告一段落,如果说两场战斗带给了观众战争大片的感受,那其结局引发的战后故事却一次次洗涤着观众的心灵。即使只剩一个人仍然会无比珍视连队的荣誉,军人的忠诚和执着教育着现实社会中浮躁的人们,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否又有勇气和先烈们一样在战斗中坦然面对牺牲呢?我愿用《士兵突击》中的问答结束全文:

“当战斗到最后一人,你是否有勇气扛起这面连旗?”

“我有勇气扛起这面连旗,我更有勇气第一个战死!”

推荐访问:集结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