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纲要”课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原则分析

“纲要”课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原则分析

时间:2023-07-07 17:1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选择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纲要”课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师需要遵循目的性、典型性、真实性、系统性、时效性、教育性等原则精选案例,并合理安排案例教学的其他环节,方能达到教学最优化。

关键词 “纲要”课 案例 选择 原则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ZD-114)。

作者简介:王亚娟,黄河科技学院社科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11-229-02

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依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或展示某个或几个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讨论,进而得出结论的一种方法。案例教学法是20世纪初哈佛大学首创的一种教学方法,并在管理学和法学的教学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扩大了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独立分析、讨论交流获得真知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改传统讲授法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需尝试和施行案例教学法,以增强教学效果。顾名思义,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所以选择合适的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影响着案例教学的成败。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例,系统分析案例教学的案例选择原则。

“纲要”课教学内容涉及从1840年至今的历史,时间跨度大,这段历史进程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牵涉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多,史料浩繁,为“纲要”课案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选择的余地大了,往往更难选择了,如何选用合适的案例进行教学,是教师第一位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纲要”课的政治理论课性质,案例选择应遵循目的性、典型性、真实性等原则。

一、目的性或针对性原则

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是为教学目的的实现服务的,所以案例教学不能为案例而案例,而应该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师教学设计的构思,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充分体现教学目的,达到教学效果。比如在“纲要”课教学伊始,一是针对课程性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以史讲论,以论为主,需要进行历史史实的讲述,二是针对大一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目标尚未清晰确立的情况下,可以安排教学案例《毛泽东人生探索的历程》。此文是1936年埃德加·斯诺在延安采访毛泽东同志,汇集而成的,文中概述了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的思想变化,及最后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这个案例涉及戊戌变化、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历史背景,它的使用不但可以向学生呈现从戊戌变法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的历史,而且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思想变化历程的分析,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人是社会人,人的思想变化和社会发展是分不开的,因此大学生成长成才不应双耳不闻窗外事,而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养成关注时事、适应社会的习惯;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目标的确立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大一的学生,目标尚未确立,既不能急躁,又不能放弃,而需要不断探索,正像爬山一样,到达不同的高度看到的风景不同,当到达山顶,一览众山小时,目标才会逐渐显现并明确。选取这个案例放在“纲要”课“开篇的话”的教学中,与其说是在于历史知识的展现,不如说更是在于对大一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引导。

二、典型性原则

案例很多,但是要想说明问题,必须选择具有典型性或代表性的案例,这样才能在分析的过程中由个性推到共性,获得基本认识和理论知识。“纲要”课每一章节牵涉的人物和事件都很多,众多的案例,皆能从一定的角度说明问题,但是由于课时限制,不能一一展示,需要取舍。所以应从具体章节的教学目的出发,选取反映比较全面、具体,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教学。比如讲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时,可以选取《刘鸿生企业集团的社会主义改造》作为教学案例。刘鸿生是上海早年著名的民族资本家,曾有“火柴大王”、“煤炭大王”、“水泥大王”之称,所以比较有代表性。再者案例内容分别展现了国民党统治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刘鸿生公司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国民党时期刘鸿生公司被吃拿卡要与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刘鸿生公司的帮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内容更易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民族资本家愿意接受改造,为什么我们能通过和平的方式消灭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分析文化渗透时,使用学生熟知的外国电影、电视剧作为案例比较有说服力且效果好,因为学生在观看这些影片时,往往热衷其大手笔的制作,忽略里面的西方价值观、意识形态的宣传和传播,但经老师的分析和指点,学生能深切感受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切身体会到文化渗透的无形及危害。

三、真实性原则

进行案例教学时,选择的案例必须是真实的,而不是杜撰的,案例里面的数据必须准确,观点必须正确,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进行分析。因为采用的案例如果是杜撰的或者里面的数据有误等,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也不易得出正确的结论,不能达到教学目的。而且现在教师已经不是绝对的权威,互联网的普及,使学生获得信息非常便捷,他们常常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考证教师的引用和举例,一旦他们发现案例内容有误,就会立马质疑老师的人品、知识和能力,从而导致对教师的失望,和对学习的怀疑。虚假案例的使用,不断会严重影响师生关系,而且也会影响到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进行认真分析和查证,确保案例的真实性。

四、系统性原则

因为教学目的往往是综合性的要求,这就需要案例内容反映全面。如在进行“文化渗透”内容的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1840年后,列强为了奴役、麻痹中国人民,宣扬种族优劣论,借着传教的名义,在黑色教士袍掩盖下的侵略之实,而且要让学生们认识到,现在西方对中国的文化渗透依然存在。但是现有的具体案例都是从具体某个阶段、某个角度说明问题,单个案例很难达到教学目的,这就需要教师对案例进行剪辑和整合。如剪辑鸦片战争前后有关西方传教士侵略行径的内容,剪辑电影《20 12》中有关贬低中国人形象和宣传美国人救世形象的内容,同时加上《十条戒令》和苏联解体后十年经济衰退的内容等,用蒙太奇手法把这些内容按照逻辑顺序整合在一起,并系统地展现给学生,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文化渗透的危害,又能让学生提高警惕,自觉在头脑中构筑起钢铁长城抵御文化渗透。再如,为更好地让学生认识日本侵华史和为何直至今日日本右翼势力依然十分猖獗,可以剪辑电影《南京梦魇》中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军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剪辑影片中日军野蛮、大肆屠杀中国人民的镜头,剪辑电影《东京审判》中日本青年被蒙蔽的内容和远东国际法庭艰辛审判日本战犯的镜头,加上李秀英在东京胜诉的内容等,一一展示给学生,这些内容的剪辑和整合,目的在于使案例内容系统完整地反映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五、时效性原则

在“纲要”课教学中,有些教学案例可以常用不衰,比如在 “《南京条约》:一道耻辱的界碑”、“ 江河日下的天朝”等教学案例,这些案例的内容人们比较熟悉,案例中的人和事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可以说作为历史已被人们所接受,所以这些教学案例可以一直使用下去。但有些案例的选择必须体现时代性,与时俱进。否则,案例陈旧,要么不能说明问题,要么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列强对我国边疆蚕食的教学中,说明藏独、疆独、台独等分裂势力都是在列强侵华和外国势力插手中国内政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问题时,2008-2010年间以“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为教学案例,效果非常好,学生从媒体获得的信息和教学案例内容形成共鸣,加上教师的引导,学生无论在接受案例内容上,还是在结论的得出上都比较容易。2012年9月,日本内阁会议决定用20.5亿日元,从所谓“土地权所有者”手中将钓鱼岛“国有化”,中国政府和人民用不同的形式多次进行强烈抗议。钓鱼岛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所以2012-2013年间以“钓鱼岛问题”作为教学案例分析中日关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能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史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理性爱国。并且由于学生对钓鱼岛问题的持续关注,所以案例展示比较容易,教师只需要突出要点、陈述关键点,就能给予学生全面的认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教育性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高校培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理论知识教育,理论知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缺了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就没了根基,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知识教育的凝练和升华。案例是工具,案例的使用是为教学服务的。所以,从育人目的出发,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教育性,除能充分体现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外,也要尽量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研事业发展的教学中,选用“两弹一星”的教学案例,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科研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而且可以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以钱学森、邓稼先为首的科学家投身祖国建设的奉献精神和拳拳爱国心,让学生深受爱国主义教育。

七、生动性原则

在遵循上述几个原则外,选择的案例还需尽可能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枯燥的案例不仅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在案例内容选择上教师要善于选取中国近现代历史长河中有血有肉的片段,在案例形式上,教师既可以选用文字案例,也可以选用具有声像效果的视频案例,其目的都是以生动、形象的史实打动学生的心灵、产生情感体验,并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得到理论的认知,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是第一步,是前提和基础,选择的案例合适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纲要”课教师应在立足于课程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坚持目的性、典型性、真实性等原则精选教学案例,并妥善处理案例展示、案例问题设置、组织学生讨论、教师点评总结等其他教学环节,方能充分展现案例教学的特点,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达到教学最优化。

推荐访问:案例 纲要 原则 选择 分析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