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面向未来”的芬兰新课改

“面向未来”的芬兰新课改

时间:2023-07-07 19:0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馝׽uۭv׭ׯ主任Irmeli Halinen如是说。[1]

曾获 2008 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芬兰前总统马尔蒂·何赫蒂萨里说过,“未来十年里,约有十二亿十五至三十岁的年轻人进入职场,依照我们目前所采取的相关政策,只有三亿左右的人能够得到工作机会。我们可以给其他九亿人什么?如果我们想要迈向和平发展并且为这些年轻人提供希望,我认为这是很大的挑战。”他的话启迪芬兰人,需要一种不同于当下的教育,帮学生为未来、为人生做好准备。

芬兰新一轮教育改革不仅有其历史渊源,更着眼于当下问题的解决及面向未来。新课程是为了适应经济、科技与社会的发展带来学生学习环境、劳动力市场及未来社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为应对新世纪的挑战,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能力而制定的。综合分析,芬兰掀起新一轮课改基于以下考量:一、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信息时代,经济、科技与社会的发展带来学生学习环境、劳动力市场及未来社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政府期望芬兰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国家,期望青年人和成年人的学习成就在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中保持领先地位,教育改革就势在必行;二、芬兰的PISA排名近年来有下滑趋势。而且,芬兰学生对学校学习的满意度不高,学习技能有待进一步加强。PISA测试(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是一项由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主要测试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15岁学生能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对学习策略使用的调查表明,芬兰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率低于OECD平均水平;三、教育进入3.0 时代,世界各国的教育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创新使命,纷纷出台21 世纪人才培养规划。芬兰的教育政策多年来延续着依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周期性修订国家核心课程的传统,基本保持“十年一改”,从2004年到2014年,刚好十年。

二、芬兰新课改的本质

芬兰新课改的本质是“面向未来”的,因为其新课程标准及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估系统等都具有帮学生为未来、为人生做好准备的特点。

(一)面向未来的课程标准

芬兰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的国家课程标准由国家教育委员会负责制定。国家课程标准作为教育管理的一种工具,具有“教育行政管理”“承载知识和信息”“指导教学”三大功能。[2]2014 年12月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出台的《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基于提升和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能力的理念。新课标把基础教育的总目标定为“培养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社会的人才”,并定义了学生需要具备的七大橫贯能力:1. 思考与学会学习;2. 文化素养、沟通与自我表达;3. 照顾自己、管理日常生活;4. 多元素养;5. 信息素养;6. 职业素养与创业素养;7. 参与、介入、构建可持续的未来;且较详细地阐释了现象教学等用以培养这些能力的学习方式。[3]现象教学强调生活化和学生主体参与,让学生通过跨学科模块活动的开展,在快乐学习中具备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能力。芬兰研制的课程标准,绝不仅仅指向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安排,它是一个以改变校园文化为核心、促成多方力量达成对国家教育目标的认同的战略性过程。

(二)面向未来的课程设置

芬兰义务教育(即基础教育)阶段设置的主要学科包括母语、第一外语、第二外语、数学、环境研究、宗教或伦理、历史和社会、音乐、视觉艺术、工艺、体育、家庭经济、教育与职业辅导及其他选修课(见表1)。普通高中阶段设置了母语、第一外语、第二外语、其他外语、基础数学、高级数学、生物、地理、物理、化学、宗教、伦理、哲学、心理学、历史、社会学、体育、音乐、视觉艺术、健康教育、学业与职业辅导等20 余门学科,每个学科又包含若干课程模块和学程。芬兰高中实行“不分年级制”:学校不为学生分班级或者分配固定的教室,不同学年入校的学生可能因为选择同一门课程而坐在同一个教室里。PISA(2006) 结果显示,芬兰学生的数学和科学学习兴趣相对较低。由此,芬兰启动了LUMA国家发展计划,以激发并保持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不同于2004课标提出7个主题的做法,2014课标主张赋予地方教育系统乃至学校和教师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可以结合学校文化的主要原则导向,设计相应的跨学科学习模块以供跨学科的现象教学,这是影响学生未来生活的课程。

(三)面向未来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全球教育界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要想让今天的学生成为明天的合格公民,学校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哪些素养、能力,才能帮助他们理解并解决真实世界的各种挑战,成功应对未来更加严峻的职业挑战和全球性竞争?芬兰新课改基于对教育使命的重新审视和定位,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培养学生的七大横贯能力。如何培养?依据新课标指引采用“现象教学”(见图2),是芬兰先行先试学校的一种重要做法。笔者在参访学校所观摩的一些学科课例,也展现了教师超凡的综合教学技能和学生优异的学习效果。综观芬兰学校现象教学的展示活动和教学案例,现象教学法的确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思考、关注生活、学以致用,造就了学生发现现象、剖析现象、解析现象的能力,让知识回归生活,从而理想地达成现象教学设计的目的:让学生融入真实的社会生活,培养他们未来应对生活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面向未来的评估系统

完善的教育评估系统是芬兰教育处于世界教育发展领先位置的重要经验之一。目前,芬兰以“教育评价网络”为核心,形成了三位一体和内外结合的格局,即国家评估、地方(区、市)评估和学校评估为一体,外部评估与内部评估相结合。整个评估过程由政府主导,教育部负责制定教育评估的总体策略。外部评估由芬兰教育评估中心统筹,内部评估包括地方评估和学校自评。学校的自我评估在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包括评价其教学服务的可获得性和有效性等,通常由学校、教师和学生三部分的评价组成,且以评价学生学业成就为主,其评价结果将成为国家开展外部教育评价的重要信息来源。学生学习方面的评价,芬兰新课改在评价目标、学生参与度和评价方式上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学生在评价工作中的主体性做了进一步的提升。

三、芬兰新课改对我国教育的重要启示

2017年是芬兰基础教育全面进入新变革的第二年,此轮改革效果如何?多年后能达成芬兰的预期目标吗?埃斯波国际学校的安妮·玛丽校长告诉笔者,政府还没有进行新课改的评估,但她相信结果“一定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芬兰新课改对我国教育的重要启示是:面向未来,在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2016年,中国教育界最热的词汇是“核心素养”,因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于9月13日正式发布,拉开了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序幕。这一年的8月,芬兰恰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新的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中、芬两国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始了基础教育改革。对比《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芬兰的《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不难发现中国、芬兰的基础教育改革在大方向是相同的,强调“优质”和“均衡”,“目(标)中有人——学生”,核心素养(能力)一个是六大项,一个是七大项,在表述上也大同小异。不同的是,芬兰的新课标对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已形成了细则,非常便于教师在现象教学和学科教学中一一落实。首先,芬兰2014国家课程标准里面的七大横贯能力(芬兰学生核心素养)已经被详细界定,它们的培养将被贯穿于1-9年级的所有课程之中。其次,各学段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横贯能力”被有序地罗列,清晰地表明了各学科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及横贯能力的关系。最后,教师需要以此为基础选择教材,安排教学。这样,芬兰教育领域的学生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的关系就得以紧密结合:核心素养嵌入课程体系当中,并且作为课程目标以及学生学业评价的标准。

同時,芬兰学生横贯能力的培养具有保障机制:芬兰教育管理自主权的下放,小学实行包班制,综合教学有传统基础。教学实施方面,一是借助现象教学这一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具体知识的学习在特定的主题背景中展开,具有跨学科综合实践的性质;一是依托各学科教学,属于分科教学的范畴,但又带有学科综合性学习的价值取向。此外,新课标要求学校在创建学习型社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思考与学会学习的能力,文化理解与沟通交流能力等具体的横贯能力,也有利于为学生未来的就业与生活做准备。

反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只是发布了一个框架,有的学科随后基于六大核心素养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不同的学科要不要再制订核心素养,目前教育界意见不一。反对者认为,核心素养提出的本意就是让老师超越学科本位、知识本位来帮助学生朝着未来的方向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实现为学生的素养而教。如果再增加各学科的核心素养,会不会造成核心素养的庞杂与混乱?会不会使老师的关注点又回到学科的“教知识”?这种担忧颇有道理。不管怎样,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如何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如何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都需要在实践当中不断摸索。观千剑而后识器,闻千曲而后晓声。我们熟悉芬兰新课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做法后,对其有益的经验便可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蔡瑜琢,田梦,唐鑫,滕珺.从集权到分权,从标准到个性——芬兰历次课程改革的历史回溯[J]. 中国教师,2016 (12):87-90.

[2]康建朝,李栋. 芬兰基础教育[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3]王岩,蔡瑜琢.芬兰新课改到底“新”在哪?[J].人民教育,2016(24):62-66.

(作者单位: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小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推荐访问:芬兰 新课改 面向 未来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