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试谈新课程初中历史教学艺术

试谈新课程初中历史教学艺术

时间:2023-07-09 09:1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新课程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认为历史课程教学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教学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由此可见,除了注意历史学科的教学特点外,课程教学的艺术性也是值得关注的话题。

一、历史教学应以知识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初中学生充满着好奇心理和强烈的探究欲望,特别容易被历史中的真实画面所吸引,容易激情于物和事。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师授课时就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气氛,要讲得有声有色,要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讲历史人物,则应突出人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个性鲜明 、突出。例如,在讲《火烧圆明园》一节,可这样叙述:“侵略者焚烧圆明园的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 50多公里,久久不散,飘荡在整个北京上空。大大小小的灰星落满了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发生了日食一样……圆明园,这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 ,就这样被这群野蛮的侵略者烧毁了。”这里,有对具体情景的描述,有对精美无比的圆明园被烧毁的叹惜,更有对侵略强盗野蛮行径的控诉。像这样有声有色的叙述,学生定会动其容,激其情。

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是新课程历史教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对此,教师可利用课本的知识激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真正发挥“恰同学少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效果。例如,笔者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这一章节时,就首先让学生通过观看《南京大屠杀》这部影片来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学习文本知识与观看电影分别归纳出日军的烧、杀、抢、掠等罪恶暴行,并请学生分析造成此惨境的原因。学生通过学习和观看电影积累了与此相关的知识素材,为写出自己的历史小论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激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历史教学应注意彼此关联,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

历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可谓是“起点的终点,终点的起点”。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清块状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纵横向的联系,突出关联,讲出“发展”来。所谓关联,应该有四个方面:(1)历史发展进程的演变及其主要特点;(2)一堂课历史知识的主要结构和内在联系:(3)历史事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意义;(4)学生在学习中的拓展延伸表现在何处。前两点教参上多有说明,而后两点联系,教师一般往往不够重视,以至难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例如,课堂教学中可利用当前国内外重大新闻、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知识等,作为联系课文的好材料。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课文中提到的首次用于战争的简陋的飞机、笨拙的坦克、远程大炮等武器,教学时可联系现在先进的水陆两用坦克、隐形飞机、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发射的原子弹。教师略加讲解,学生即可饶有兴趣地了解到武器发展的粗略历史,明白现代技术的巨大进步给未来战争带来的残酷性。再如在学习“戊戌变法”时可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出发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可从日本向西方学习获得巨大社会进步的事实,联系日本在奴隶社会末向中国隋唐学习、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使学生了解: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除了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之外,还需要有开放的胸怀,学习外国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先进东西,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当前改革开放的认识。这样联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听来饶有兴趣,易于接受,深化了历史知识。

三、历史教学评价应多元化,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是历史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

对此,笔者采用了以下检测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1)巧妙利用板书,检测基础知识。在板书时,教师可对简单而学起来又易错的地方,以填空题的形式列出,让学生练习。(2)同组互相评价式。对于一些简单性的理解记忆题目,可交由学习小组进行评价,缓解学习的紧张氛围。(3)设问答疑方式。可以采用教师提问题让学生解答,或学生提问题让教师解答的方式进行。

总之,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推荐访问:新课程 历史教学 初中 艺术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