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旧之间:景德镇的陶瓷手工艺

新旧之间:景德镇的陶瓷手工艺

时间:2023-07-09 16:5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对景德镇来说,手工艺行业和手工艺人在近二十年的改变,比成为瓷都后这过去的一千年都还要大。究其根本,是陶瓷和手工艺这样延续千年的概念已经悄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年轻的手工艺人来说,他们不得不迅速学习和适应这新旧之间的剧烈变迁。

“在过去,光是磨这刀,就要学一年”。在一间小小的凌乱工作室里,景德镇的利胚(陶瓷成型中一道工序、工艺)师傅张华轻轻说道。他手中的刀,比手术刀还要细长轻薄,质地十分柔软,有些还呈蝴蝶形,被称为蝶形板刀,可以随着利胚的要求而改变刀身的形状。说这话时,他也没停下手上的活。

在景德镇手工陶瓷生产的流水线上,拉胚师傅拉出来的胚,通常都比较厚重,如果追求厚薄匀称甚至薄如蝉翼的薄胎瓷效果,那么无论如何都需要利胚。对于追求精细效果的如品杯、盖碗之类器形较小的器具来说,利胚几乎就是另一次彻底的定型:原来重100多克的粗胚修胚后将只有20多克,而它的形状和给人的感受也会发生极为微妙的变化。但这一道颇为重要的工序,只是陶瓷成形的七十二道工序中并不起眼的一道。

作为一名手工艺人的张华,1985年出生,如今还未满30岁的他,算来却已当了12年的利胚师傅。在景德镇从事传统技艺的手工艺人中,他的年纪比较轻,资历则不深不浅,但水平却不错。靠着手里的一把刀,他已经修了房,买了车,娶了媳妇,生了孩子。

“在景德镇,我们这个行业还蛮特殊的。”张华说。他的“特殊”大概就是指,只要不懒,景德镇的手工艺人总能生活得不错——不愁没有人请,不愁没有活干,也不会为了生计而过于奔波,这大概是很多人向往的一种状态了。

不过,对于张华来说,或者对景德镇很多传统的年轻手工艺人来说,这种状态,却让他迷茫和无奈。

所谓传统手工艺人,指的是按照景德镇传统传承方式学艺的艺人,他们拜过师傅,做过学徒,在短则3年长则10年的学艺生涯中,专心学习制陶的一个工艺环节,直到出师,自己成为师傅。

就像张华,15岁学艺,18岁出师,学了3年,只学习陶瓷制作流程中一道看似简单的工序:利胚。而且,他只修圆器的细胚。所谓圆器,指的是陶轮上拉坯成型的盘碗杯,而在圆器中他也专攻小器,也就是如茶壶、小茶杯和花插等等的小型生活器皿。

传统手工艺的分工有多细

“陶瓷有七十二道工序。”这句话几乎被每个景德镇的手工艺人都挂在嘴边,它出自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

其实一件传统的陶瓷器具所经历的工序可能远比七十二道更多。一千多年的积淀,景德镇早已形成了分工极其细致的系统陶瓷业,通常说来,其工艺流程可以大致分为淘泥、滤泥、纳泥、拉坯、印坯(两次)一、画坯(器内)、施内釉、利还(器外)、画坯(器外)、施外釉、挖坯(器底)、写底款、施底釉、装烧等。但细分起来,光是原材料的准备就需要经过高岭土及陶土的选矿、将瓷石用水碓捣碎、淘洗泥料、按照比例将泥土进行调配、精淘、滤水、上饼、陈腐、打泥等多道加工。

每一次加工背后都需要多个手艺师傅。接下来做胚的大环节又包括了拉胚,修胚、粘接、打章、干燥、抹胚等多个小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涉及一个专业甚至多个专业,每一个环节都有着各自的手艺传承,不同行业分工的手工艺人可能穷其一生也对其他环节知晓极浅,甚至可能一无所知。

在1936年的《江西年鉴》上,将景德镇的瓷业按照经营范围分为制瓷业、琢器业、彩绘业、烧窑业、匣钵业、茭草业,而这还不包括瓷土业、看色业、窑柴业、瓷绘颜料业等许多为瓷器烧制服务的行业。在不太远的过去,哪怕在民国时期,景德镇的陶瓷艺人,都严格遵循着这极致细化、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的行业分工,将自己毕生的手艺集中于这七十二道工序中的其中一个环节中,各司其职,不断磨砺,从而最终将一件件的艺术精品送往了全世界。于是,“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就不仅仅是陈述一个事实,而是景德镇陶瓷手工艺人的骄傲和底气所在。

过去在景德镇学徒有多不易

分工细化和专业化的同时,导致了技术传承的郑重:在景德镇明清时期的“奉宪”瓷板碑文中,记载着五府十八帮的装小器业(将小件陶瓷进行分装的行业,景德镇的陶瓷大致按大小分为小器和大器)收徒的规章:“古来旧章,十年一界放脚”,也就是十年才能收一次徒,学徒三年,三年期满,“不得私乱行规”。据老窑户巢克谦的回忆,有些行业带徒弟甚至要冒生命危险:“小器业带徒弟要经‘迎红篮’这个过场,十年一届,反对带徒弟的人会拦路动武……‘迎红篮’过程中,要迎过一条街没被阻住就算成功,可带徒弟,否则不能。”

而雕刻业则五年收一次徒弟,做坯这行三年收一次徒弟。这期间如果人手实在不够,必须招徒弟维持行业,称作“开黑禁”。“开黑禁”并不容易,需要征得专门执行行规的人(行话称“街师傅”)还有同行的其他工人的同意。一旦入行,无论是师傅与徒弟都不能跨行,就算徒弟对所学的技艺不感兴趣,学不下去都不能擅自离开,更不用说转行。

即使千辛万苦拜师成功,学徒也非常艰辛。不少老手工艺人都感叹过去学徒要帮师傅砍柴、做饭、洗碗、锄土、打杂、帮工等。当学徒的几年内只有非常少的零花钱,若没有相熟的介绍人,甚至还要给师傅缴纳学费。若几年学满要办出师酒,出师后要帮师傅做工半年,出师后不能自己找工作,需要师傅帮忙定位。因为学徒不易,技术的掌握又看个人天赋与毅力,一百个学徒中,师傅能带出来二三十个就算不错。这份纯粹和简单,和今日我们所不断讨论的“匠人精神”有相通之处:凭着唾沫在火中挥发的程度,看火师傅就能将窑温控制到1度甚至0.1度的区间内——这绝不是传说,而是由于长期专心于火土那细微变化瞬间的手工艺人练就了特有的敏锐触感。又比如上文所说的张华,一个60多克的品杯陶胚,修胚后每个之间的误差不能超过2克,而他不用掂量,仅凭手感和眼睛就能准确感受到其中的差异,大工业化生产的现代机器,直到今日通常都无法达到这样的精度。

对带徒的条件限制,人为设置的技术门槛、以及学手艺过程的艰苦,在锻造了景德镇陶人技术的同时,也塑造了他们的品行和意志,最终也成就了景德镇手工艺人的自信。一旦出师,他们便能凭借受益人的身份和行业保护受到社会的尊敬:他们可以辞职,老板却不能轻易将其辞退;工钱可以预支;他们拥有传统农业社会中一般艺人难以企及的自由,可以在作坊里做工,也可以把活带回家做……时至今日,一位好的手工艺师傅若是被外地制陶坊聘请,通常从出发那天就得开始算工钱,聘请他的老板要将所有的机票或火车票都提前准备好,一路食宿安排妥帖。

在景德镇这个城市中,手工师傅永远都能凭借自身的手艺获得较大的生存空间,不管时代变迁,这一点始终未曾改变。

然而,他们的生活状态,却悄然的发生着改变。

新旧之间的困惑与转型

在传统的社会结构中,严苛的行业传承方式固然保证了景德镇陶瓷行业的整体水准,让许多年轻、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手工艺人能够将全部心力都投入其中,准确地完成每一道工序,进而成就一个艺术品,但“其业之精者,且仅传其帮,而世守其业”的行帮禁锢也限制了技术交流的可能。手工艺人只能在一个环节中发挥作用,他们几乎没有能力,也没有需要去完成一件整体作品,更无法对技艺提出自己的质疑和反思。虽说,这在传统社会结构中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到了如今,面对过去坚信不疑的教条与专业的光环,他们渐渐地生出困惑,继而是失落、焦虑。

今天的景德镇,早已不再是师徒传承,行帮保护的手工艺人的天下。来自世界各地醉心陶瓷的艺术家都在挤向这个城市,始建于1910年的景德镇陶瓷学院,每年都在往陶瓷行业输送数千的毕业生,其中很大一部分,都留在了这座上千年历史的瓷都中。大量来自福建、湖南、广州等地的陶瓷商人、陶瓷从业者,以及其他艺术学校毕业的学生,也希望能够在这座城市的沉淀中汲取养分。而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对自己使用的日常器具提出了新的要求。时代变了,人的需求也变了,手艺和人,都不得不随之发生变化。

这似乎是年轻手工艺人一个普遍存在的状况:学艺难,懂艺也难,坚守一门手艺,似乎更难。

随着高档瓷器和大师瓷的低迷,新兴的陶瓷市场开始被越来越多重视个性的现代产品所充斥。景德镇的人们开始谈论陶瓷的品牌形象、创意艺术、设计风格、客户需要。

“手工、手工艺”,这些使用了数百年的名词对于生活在景德镇这座古老城市的年轻手工艺人来说,陡然变得陌生起来。即使到了现在,张华这些年轻的手工艺人还是会将陶瓷和陶艺划分得格外清晰。在他们看来,现在市场上的大多数东西都只能算是陶艺,而和陶瓷关系不大。但这种区分,其实也正凸显了他们的困惑: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大多数所谓个性化的生活器具,包括在景德镇如火如荼的创意集市上出售的那些手工艺作品,到底怎么归类?作为手艺制品,按照传统的标准,这几乎完全都不过关,不但没有经历七十二道工序,以从前的眼光来看就是“偷工减料”。“配料怎么能这样配呢?颜色怎么能这样用呢?胚怎么能拉成这样呢?”这些质疑,却逐渐被市场的结果粉碎——那些传统手工艺人打造的东西,常常无人问津,反倒是近年来那些新鲜的、来自陶瓷学院和外地陶人脑洞大开的产物,往往能卖出个好价钱。而似乎景德镇的人们一直信奉:能卖出去的,才是好东西。

如今,景德镇的陶瓷,即使是手工艺品,也早已是行业流水生产线生产的结果,需要每一个环节的手工艺人密切配合,才能得到最终完整的成品。在过去,那套精准的模式到最后得到的就是官窑精品,或是民窑的大众化器具,他们有着固定的审美标准,有着特定的评判尺度。只是这套标准陡然在最短的时间内失灵——而那些被他们视作“陶艺”的产品,即使本身只是最普通的杯碗碟盘,也含有着他们几乎无法认同的新价值观。

一位专门画粉彩的手工艺人说,他已经看不懂现在的粉彩了,用笔也不细,笔画也不流畅,手都不稳,色彩搭配一塌糊涂,用的颜料全都是不合格的……在诸多不解后,面对“那什么才是好粉彩”这样的问题时,他脱口而出:“和老东西一样嘛,师傅都有教。”他说,真正的景德镇“高手”,可以做到和过去的老物件一模一样的。

在许多固守传统的手工艺人的想法中隐含着一个同样的逻辑:能做到和过去的工艺一模一样,才是真正好的东西。因此在他的工作室和家里,随处可见各种过去瓷器上的老画片,哪怕学艺二十年,他们还是会每天都花上很长时间临摹这些画片的线条。

但艺术家们,以及新的陶瓷生产者和设计者们,却往往有自己的想法,更有自己对陶瓷的理解,甚至和传统技艺有很大的冲突。他们往往并不懂分工如此细致的工艺流程,做陶器的时候还是需要依靠这些从小学艺的本地手工艺者。于是,交流就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比如,张华遇到的苦恼:“(设计者)让我做一个盖子,我明明都告诉他瓶盖在烧的过程中会有一些陷下去,没法控制,利胚后要有一些凸出来才行。结果还非让我做成平的,最后全都烧坏了,他还跟我说,(成品)都要保证这个效果。我就问他,烧好的我能保证一样,烧次的产品能保证失败后的效果都一样么?”

而双方无法互相理解的结果, 就是出来的东西全都成了“四不像”。双方似乎都不满意,时常会彼此抱怨,或许在外人看来觉得有趣,但对他们而言则是常常会面对的无法沟通和无可奈何。

不过生活总要继续下去。尤其是对于年轻的手工艺人来说,他们所要面临的,是过去景德镇上千年来的手工艺人都没有面对过的状况:每天都在改变,陶瓷每天都是一个新的样子。过去延续下来的技艺,并非无用,却似乎越来越没有发挥的空间。而自己从小就开始打交道的陶瓷,似乎越来越难以理解。

在景德镇当地人中,“90后”的学手艺的人数目已经在不断减少,老师傅寻不到徒弟是常态。即使是学了出来,也有不少受不了长时间的单调训练,有些“沉迷于网游,今天预支了工钱,明天就没有了人影”。

张华说,不知道手工业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面对许多的不适应和困惑,他说“还是得换个活法。”

推荐访问:景德镇 手工艺 新旧 陶瓷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