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四年级《虎门销烟》教学设计3篇

四年级《虎门销烟》教学设计3篇

时间:2023-01-18 17:10:04 教学设计 来源:网友投稿

四年级《虎门销烟》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读懂课文,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  2、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场景,引导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虎门销烟》教学设计3篇,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虎门销烟》教学设计3篇

四年级《虎门销烟》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读懂课文,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

  2、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场景,引导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走进虎门销烟现场,感受老百姓激动的心情,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的历史意义。

  教学媒体:

  自制《虎门销烟》课件(文字、图片、声像),教师运用电脑等现代教学媒体,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虽已到了中年段的末期,但由于生活的年代与虎门销烟事件相隔久远,因此,对*给当时*造成的危害不甚了解,所以对老百姓当时的欢呼雀跃、销烟的历史意义也没有直接的感受,这些客观情况造成了对课文理解的难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我们通过初读课文,了解到1839年6月3日,林则徐领导广东军民在虎门寨销毁了二百多万斤*。

  2、这节课,让我们穿过历史长河,跨越时空,去销烟现场看一看那值得纪念的一幕。

  二、精读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默读课文。再次阅读,你们又有哪些疑问呢?请在书中做个记号。

  (一)质疑

  (是怎么销烟的?为什么采用盐巴、石灰销毁*的方法?老百姓为什么那么高兴?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

  (二)交流

  1、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是怎么销烟的?能找到吗?

  出示句子:

  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

  (1)通过这句的介绍,你能说说销烟有哪几个步骤吗?

  (2)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有3个步骤

  (3)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

  2、害人的*就这样被销毁了,观看的老百姓非常激动,你们从哪儿感受到的?

  追问:成千上万的人大声叫喊、大声欢呼,此情此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看见?

  3、文中还有哪些描写,也让我们觉得这销烟现场像过节一样呢?读一读。

  4、千上万的老百姓为什么那样的激动、兴奋,?

  (当时的*老百姓给*害惨了。那时侯,*如同一个恶魔,在*的土地上肆虐。许多*人沉迷于*中,中毒上瘾。)

  请看下面一组真实的照片:(出示历史照片)

  虽然,他们的面容不一,却有着一样瘦弱的身体,为什么?因为*!*使得他们不思劳作,*使得他们倾家荡产!

  大片的田地荒芜,大量的白银外流。多少老百姓在痛苦地。挣扎,又有多少年轻的妻子泪眼相伴!

  最可怕的是:当时的军队中,许多士兵手拿两杆枪,一杆是作为武器的`枪,锈迹斑斑;另一杆就是烟枪,油光锃亮。当时的*人被西方称为“*”。

  现在,深受其害的老百姓看见*被销毁,怎能不激动不兴奋?!

  他们会激动地叫什么?喊什么?

  谁再读读第四节?

  让我们走近些,再看看这激动人心的一刻。(看录像)

  5、目睹这壮举的除了有受到*残害的*人,还有应邀前来的外国商人。林则徐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呢?

  (看看*人销烟的决心,警告)

  那,外国商人看到了,会是什么样子呢?

  正如第6节所说的,他们的嚣张气焰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据史料记载,销烟前,外国商人根本不相信林则徐会把*全部销毁。此时,亲眼目睹销烟过程的外国商人在懊丧之余,也不得不佩服林则徐。当时,就有外国商人向林则徐脱帽致敬。(出示史料照片)

  6、你能勾勒一下心目中林则徐的形象吗?(看图片)

  这就是爱国英雄林则徐,目光是那样的坚定。他和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一起载入了民族史册,时时激励着华夏子孙。

  齐读第6节

  三、总结

  一百多年过去了,当年的虎门寨已成了如今的虎门镇。那儿的天依然是蓝的,那儿的海也依然在咆哮着。碧空下,矗立着林则徐的雕像,仍然那样的威严,仿佛向人们诉说着虎门不*凡的昨天。

  让我们把这伟大壮举永记心田。齐读课文。

  四、课外延伸

  结合现在的走私毒品现象说说自己的看法。

  板书设计

  27虎门销烟

  壮举

  销烟前销烟时销烟后

  (人山人海)(烟雾弥漫)(欢呼雀跃)

  *人民不可欺!

四年级《虎门销烟》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烟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经过。难点:懂得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图揭题

  1、出示图片,提问:这图上的人物是谁呢?你了解他的什么事呢?教师简单介绍林则徐。

  2、揭题,解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事情。介绍虎门的地理位置,*对人民的毒害,理解销烟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朗读。教师随时指出读错的音节。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事情的大致经过怎样?学生指出同学读错的地方。

  (3)齐读课文,然后回答思考题学生交流。

  三、指导书写

  1、学生齐读生字,找出易写错的字。

  2、指导按笔顺书写。

  3、学生描红。

  4、讲解“寨,徐,泄,斤,侮”的五笔拆分方法。学生练习盲打。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齐读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为什么这个日子值得纪念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从哪儿看出了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学生交流。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壮观的场面。

  (3)讨论:

  ①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说明禁烟大快人心)

  ②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说明*禁烟决心很大)

  ③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让外国人看看*人民的威风)

  (4)齐读课文。

  3、学习三至五自然段

  (1)默读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2)画出课文中具体写怎样销烟的。根据出先……再……然后……的顺序。

  (3)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等词语体会销烟的巨大成果。

  (4)指导朗读,让学生结合“礼炮轰鸣”“群情沸腾”“成千上万”“激动得跳啊,叫啊”“响彻”等词句的理解,想像当时欢场雷动的场面,体会到虎门销烟得民心,顺民意。

  (5)齐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2、指导朗读。让学生抓住“沉重地打击”“不可欺侮”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3、回读第一自然段,你现在明不明白为什么说“1839年6月3日是*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呢?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销烟的成果及意义来说一说。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完成课后第5题齐读文中销烟经过的章节,注意动词的使用。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注意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课外完成。

  五、布置作业。


四年级《虎门销烟》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四年级《虎门销烟》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1)

——《虎门销烟》优秀教学设计3篇

《虎门销烟》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经过。

  难点: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学课件。

  2.收集关于虎门销烟及其林则徐的资料。

  3.课前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战争》。

  【说教法、学法】

  一、情境创设法

  教师创设有声、有色、有形、有境、有情、有趣的情境,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乐趣和情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在美中学,乐中学,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自读自悟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教学中,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在适当处点拨,启发,并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让学生自主读书、评论、感悟,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动态效果。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熟悉这些日子吗?为什么?(多媒体依次出示:1949年10月1日、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并相机配上开国大典、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的背景画面。)2.是啊,这些日子是我们*人扬眉吐气、倍感振奋的日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它们将永远铭刻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脑海中,珍藏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海里!但你知道吗?作为龙的传人的我们,这个日子也应该是永远不能忘记的!(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齐读,质疑。)3.因为就在这一天,发生了这样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多媒体播放电影《林则徐》中虎门销烟片断。)你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4.随机揭题:虎门销烟(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指导书写销字,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从学生熟悉的重大纪念日切入,让他们在教师创设的直观形象的情境中感知,意在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其主动参与、主动质疑、乐于探究的能力。

  二、初读引思,整体感知

  1.过渡:今天,就让我们跨越时空的隧道,走近虎门寨,重新去感受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吧!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都行。遇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对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多读几遍。然后把你对课文的感受与发现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应该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同桌交流的形式为自主学习引路搭桥。

  2.随机出示难读的词语,学生当小老师,纠正读音。

  咆哮

  收缴

  销毁

  水泄不通

  嚣张

  欺侮

  应邀

  震惊中外(相机指导生字的字形结构、学生描红书写)3.读书交流:请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说说喜欢的原因。(让学生作出适当的评价。)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了丰富而科学的良性语言刺激,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此时,学生怀着强烈的期待感,充满自信地读课文,自行解决问题,情绪已被完全唤起,进入到积极学习的状态,为进一步感悟课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每每读书,只要把自己的心放到课文中,和课文进行对话,你一定会有许多美丽的收获。读了课文,你想说点什么呢?(学生交流初读感受,如: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教师相机简要介绍时代背景及林则徐的生*等。)

  ●大巧若拙!看似*白的一问你想说点什么,实则生发了一个浩大的问题空间,比起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更具活力,更加开放,更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三、诵读课文,体验感悟

  1.过渡: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悟那激动人心的一刻!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配有相关画面)说说在你脑海中呈现的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在学生的交流中相机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

  2.你是从哪些语句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必要时与同桌交流一下。(根据学生的回答,切入相应的段落学习。)

  ●以疑促读,巧妙过渡,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3.当学生说到销毁时间长,*数量大时,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

  (2)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了这是一次伟大壮举?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谈体会。)(4)集体有感情的朗读这一自然段。

  (5)过渡:这样的壮举,当时有哪些人目睹了呢?

  4.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范读(多媒体出示相关画面),你觉得哪些人引起了你的注意?(随机出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文武官员、外国商人)

  (2)读着这些词语你有什么感受?(观看的人多而广,体现出场面的壮观。)

  (3)谁能通过你的朗读把人多、人广传达给大家?(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4)你还感受到什么?(仪式隆重、人群兴奋,也体现出场面的壮观。)

  (5)过渡: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人们很兴奋?

  5.以读代讲第四自然段。

  (1)引读,读出人们兴奋的心情。

  引导学生进行现场表演。

  (出示表演超市题目:

  如果你是现场的一位老爷爷或者老奶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

  如果你是现场的一位孩子,你又会怎样?

  如果你是站在人群中的一位记者,你又会怎样?)

  ●设计表演超市,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学得更为积极、主动。

  (2)过渡:是呀,被*害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群众是那样兴奋。

  (3)引导学生质疑:再看看这些观看的人,你们有没有什么疑问呢?

  (①那些文武官员有的可能高兴,但有的一定很担心。②外国商人是卖*的,为什么还要请他们来看呢?)

  ●阅读教学就应该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一次次地生疑,一次次地解疑,在这个过程中求得一次次的进步。

  (4)师补充林则徐有关情况:禁烟,在当时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内外上下,阻力都很大。这些阻力不仅来自被触犯了借*贸易牟取暴利的英国侵略者和中外*贩子;而且来自于从清朝中央以至地方借*走私而营私舞弊受益的大小官吏及其附庸者;来自于清朝满族亲贵和嫉妒林则徐声名的有权势人物,后者的破坏中伤更是不易提防的。当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时,投降派首领穆彰阿也极力反对。

  ●阅读教学,老师必要的讲解绝不能丢。通过补充,不仅扩展了阅读,而且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加深了对林则徐的了解与认识。

  (5)这些外国商人会怎样想?

  (6)过渡:是呀,林则*知道外国商人会恨他入骨,为什么还要请他们来观看销烟呢?

  6.根据学生的回答,切入第六自然段的.学习。

  (1)齐读,交流体会。

  (2)师述:林则徐这样做是为了告诉那些外国人,*人是不可欺侮的。他这样做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让我们深情地将第六自然段朗读一遍。

  7.深入学习第三自然段。

  (1)在销烟的过程中,不知你们发现没有,有一群人,他们不仅是虎门销烟的观看者,更是参与者。他们是谁?(多媒体出示民工销烟图)(2)他们是怎样销毁这些害人的*的?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在合作的氛围中,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已有的知识被他人的视点所唤醒和激活,各自生成自己的认知,整个对话过程就会充满创造色彩。

  (3)老师觉得民工所做的几个动作,其实都是在倒,可书上为什么用了撒抛倒几个不同的词呢?能交换位置吗?(体会用词的准确和此时人们对*的憎恨之情)(板书:撒盐巴抛*

  倒石灰)

  (4)自由读描写民工销烟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民工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再

  然后)

  (5)教师引读。(师: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顿时,这样的销烟方法多么简易、独特,多么有效啊!)

  (6)(多媒体课件播放销烟过程)看,民工们正在销毁这些害人的*呢!你能为这画面配上解说词吗?(学生看着画面复述销烟过程。)

  ●通过这一富有激情的挑战式的语言,意在引导学生复述课文重点部分。

  (7)齐读第三自然段。

  8.在生成中引导,引导中深入。

  (1)你还能想到其他的办法来销烟吗?(用火烧、直接投入大海)(2)你觉得这些办法好吗?再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如果这样快的销毁了,就不能沉重打击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了。就是要他们看见自己的*一点点销毁而心痛。让他们知道*人是不可欺侮的。而且,这也表明我们的决心。)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作为教者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并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质疑、理解、欣赏的能力。这里将学生的感悟落到实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总结延伸。

  1.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粉碎了外国侵略者的美梦,唤醒了沉睡中的人们,也给了那些醉生梦死、意志薄弱的烟鬼一记响亮的耳光,*的罪恶实在是太大了!回忆过去,看看今天,你还想说点什么?

  2.可令人心痛的是,时隔一百六十多年后的今天,仍有许多人在造毒、*、吸毒,请看图片。(多媒体课件逐一映示禁毒宣传图片,给学生以教育。)

  ●由课文联系到现实生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3.看了图片,你又想说点什么呢?

  ●再次以说点什么发问,给学生回忆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人文情怀得以释放,自我个性得以张扬。

  4.如今,生长在新时代的我们,如果踏上虎门销烟的遗址,看着咆哮的大海,想起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仰望着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呢?(多媒体出示林则徐塑像)请大家把要说的写下来。

  ●学生此时有感而发,说话写话定能得心应手。

  5.总结:毒品就像洪水猛兽,摧残着人的身体,腐蚀着人的精神,全世界的人们应该联合起来,齐心协力铲除毒品,还世界一份幸福和安宁,让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满欢声笑语!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多媒体出示时间,学生齐读。)6.我建议同学们课后到戒毒所做个调查,再从网上或其他地方搜集一些资料,搞一次禁毒宣传主题中队会,届时,我愿意做你们的特邀嘉宾!欢迎吗?

  ●素质教育除了课堂以外,还需要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而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就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虎门销烟》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经过。

  难点: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学课件。

  2.收集关于虎门销烟及其林则徐的资料。

  3.课前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战争》。

  【说教法、学法】

  一、情境创设法

  教师创设有声、有色、有形、有境、有情、有趣的情境,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乐趣和情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在美中学,乐中学,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自读自悟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教学中,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在适当处点拨,启发,并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让学生自主读书、评论、感悟,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动态效果。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熟悉这些日子吗?为什么?(多媒体依次出示:1949年10月1日、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并相机配上开国大典、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的背景画面。)2.是啊,这些日子是我们*人扬眉吐气、倍感振奋的日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它们将永远铭刻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脑海中,珍藏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海里!但你知道吗?作为龙的传人的我们,这个日子也应该是永远不能忘记的!(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齐读,质疑。)3.因为就在这一天,发生了这样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多媒体播放电影《林则徐》中虎门销烟片断。)你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4.随机揭题:虎门销烟(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指导书写销字,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从学生熟悉的重大纪念日切入,让他们在教师创设的直观形象的情境中感知,意在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其主动参与、主动质疑、乐于探究的能力。

  二、初读引思,整体感知

  1.过渡:今天,就让我们跨越时空的隧道,走近虎门寨,重新去感受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吧!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都行。遇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对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多读几遍。然后把你对课文的感受与发现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应该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同桌交流的形式为自主学习引路搭桥。

  2.随机出示难读的词语,学生当小老师,纠正读音。

  咆哮

  收缴

  销毁

  水泄不通

  嚣张

  欺侮

  应邀

  震惊中外(相机指导生字的字形结构、学生描红书写)3.读书交流:请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说说喜欢的原因。(让学生作出适当的评价。)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了丰富而科学的良性语言刺激,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此时,学生怀着强烈的期待感,充满自信地读课文,自行解决问题,情绪已被完全唤起,进入到积极学习的状态,为进一步感悟课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每每读书,只要把自己的心放到课文中,和课文进行对话,你一定会有许多美丽的收获。读了课文,你想说点什么呢?(学生交流初读感受,如: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教师相机简要介绍时代背景及林则徐的生*等。)

  ●大巧若拙!看似*白的一问你想说点什么,实则生发了一个浩大的问题空间,比起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更具活力,更加开放,更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三、诵读课文,体验感悟

  1.过渡: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悟那激动人心的一刻!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配有相关画面)说说在你脑海中呈现的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在学生的交流中相机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

  2.你是从哪些语句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必要时与同桌交流一下。(根据学生的回答,切入相应的段落学习。)

  ●以疑促读,巧妙过渡,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3.当学生说到销毁时间长,*数量大时,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

  (2)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了这是一次伟大壮举?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谈体会。)(4)集体有感情的朗读这一自然段。

  (5)过渡:这样的壮举,当时有哪些人目睹了呢?

  4.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范读(多媒体出示相关画面),你觉得哪些人引起了你的注意?(随机出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文武官员、外国商人)

  (2)读着这些词语你有什么感受?(观看的人多而广,体现出场面的壮观。)

  (3)谁能通过你的朗读把人多、人广传达给大家?(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4)你还感受到什么?(仪式隆重、人群兴奋,也体现出场面的壮观。)

  (5)过渡: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人们很兴奋?

  5.以读代讲第四自然段。

  (1)引读,读出人们兴奋的心情。

  引导学生进行现场表演。

  (出示表演超市题目:

  如果你是现场的一位老爷爷或者老奶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

  如果你是现场的一位孩子,你又会怎样?

  如果你是站在人群中的一位记者,你又会怎样?)

  ●设计表演超市,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学得更为积极、主动。

  (2)过渡:是呀,被*害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群众是那样兴奋。

  (3)引导学生质疑:再看看这些观看的人,你们有没有什么疑问呢?

  (①那些文武官员有的可能高兴,但有的一定很担心。②外国商人是卖*的,为什么还要请他们来看呢?)

  ●阅读教学就应该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一次次地生疑,一次次地解疑,在这个过程中求得一次次的进步。

  (4)师补充林则徐有关情况:禁烟,在当时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内外上下,阻力都很大。这些阻力不仅来自被触犯了借*贸易牟取暴利的英国侵略者和中外*贩子;而且来自于从清朝中央以至地方借*走私而营私舞弊受益的大小官吏及其附庸者;来自于清朝满族亲贵和嫉妒林则徐声名的有权势人物,后者的破坏中伤更是不易提防的。当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时,投降派首领穆彰阿也极力反对。

  ●阅读教学,老师必要的讲解绝不能丢。通过补充,不仅扩展了阅读,而且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加深了对林则徐的了解与认识。

  (5)这些外国商人会怎样想?

  (6)过渡:是呀,林则*知道外国商人会恨他入骨,为什么还要请他们来观看销烟呢?

  6.根据学生的回答,切入第六自然段的学习。

  (1)齐读,交流体会。

  (2)师述:林则徐这样做是为了告诉那些外国人,*人是不可欺侮的。他这样做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让我们深情地将第六自然段朗读一遍。

  7.深入学习第三自然段。

  (1)在销烟的过程中,不知你们发现没有,有一群人,他们不仅是虎门销烟的观看者,更是参与者。他们是谁?(多媒体出示民工销烟图)(2)他们是怎样销毁这些害人的*的?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在合作的氛围中,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已有的知识被他人的视点所唤醒和激活,各自生成自己的认知,整个对话过程就会充满创造色彩。

  (3)老师觉得民工所做的几个动作,其实都是在倒,可书上为什么用了撒抛倒几个不同的词呢?能交换位置吗?(体会用词的准确和此时人们对*的憎恨之情)(板书:撒盐巴抛*

  倒石灰)

  (4)自由读描写民工销烟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民工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再

  然后)

  (5)教师引读。(师: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顿时,这样的销烟方法多么简易、独特,多么有效啊!)

  (6)(多媒体课件播放销烟过程)看,民工们正在销毁这些害人的*呢!你能为这画面配上解说词吗?(学生看着画面复述销烟过程。)

  ●通过这一富有激情的挑战式的语言,意在引导学生复述课文重点部分。

  (7)齐读第三自然段。

  8.在生成中引导,引导中深入。

  (1)你还能想到其他的办法来销烟吗?(用火烧、直接投入大海)(2)你觉得这些办法好吗?再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如果这样快的销毁了,就不能沉重打击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了。就是要他们看见自己的*一点点销毁而心痛。让他们知道*人是不可欺侮的。而且,这也表明我们的决心。)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作为教者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并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质疑、理解、欣赏的能力。这里将学生的感悟落到实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总结延伸。

  1.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粉碎了外国侵略者的美梦,唤醒了沉睡中的人们,也给了那些醉生梦死、意志薄弱的烟鬼一记响亮的耳光,*的罪恶实在是太大了!回忆过去,看看今天,你还想说点什么?

  2.可令人心痛的是,时隔一百六十多年后的今天,仍有许多人在造毒、*、吸毒,请看图片。(多媒体课件逐一映示禁毒宣传图片,给学生以教育。)

  ●由课文联系到现实生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3.看了图片,你又想说点什么呢?

  ●再次以说点什么发问,给学生回忆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人文情怀得以释放,自我个性得以张扬。

  4.如今,生长在新时代的我们,如果踏上虎门销烟的遗址,看着咆哮的大海,想起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仰望着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呢?(多媒体出示林则徐塑像)请大家把要说的写下来。

  ●学生此时有感而发,说话写话定能得心应手。

  5.总结:毒品就像洪水猛兽,摧残着人的身体,腐蚀着人的精神,全世界的人们应该联合起来,齐心协力铲除毒品,还世界一份幸福和安宁,让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满欢声笑语!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多媒体出示时间,学生齐读。)6.我建议同学们课后到戒毒所做个调查,再从网上或其他地方搜集一些资料,搞一次禁毒宣传主题中队会,届时,我愿意做你们的特邀嘉宾!欢迎吗?

  ●素质教育除了课堂以外,还需要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而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就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虎门销烟》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及其意义。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

  抓住文章关键词句,理解、体会。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虎门销烟》。(幻灯片1)(齐读课题):通过预习,你们已经知道虎门在我国的什么地方了吗?(广东省东莞市);“销”是什么意思?(销毁);这里的“烟”你知道指什么吗?(*);你了解*吗?(幻灯片23456)。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站出来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他被当时的道光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在虎门海滩上将收缴来的*全部销毁。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去感受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情景吧。在读课文之前,老师想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词的预习情况。(幻灯片7)

  读完生字词后学生齐读课文,如果有读错字音的老师及时纠正。

  二、精读感悟

  1过渡:说到虎门销烟这件事,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一天的虎门寨与往常有什么不同?

  (1)自由读,指名说,理解“分外壮丽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说明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

  为什么会这样呢?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场面的壮观和隆重。

  3、学习第三自然段

  理解“礼炮轰鸣 群情沸腾 震惊中外”

  (说明仪式很隆重。)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销烟的场面,在表示销烟顺序的词语下面加“· ”,在表示销烟动作的词语下面加“波浪线--”。

  (2)指名汇报(先—再—然后)(撒—抛—倒)

  出示课件(幻灯片8)

  (3)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销烟经过吗?(试述用上先-再-然后)

  (4)你能用先-再-然后再说一句话吗?

  师:看着*在销烟池里咕嘟咕嘟的冒着泡,你们有什么感受?

  4、学习第4自然段

  师:现在,看到害人的*被销毁了,老百姓们有什么表现?

  指导朗读。(学生模仿老百姓)

  5、学习第5自然段

  师范读,找出有关数字多读两遍。从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出什么?

  ( 说明销毁的*数量多。)

  过渡:此时,我们已经充分地了解了*的危害,非禁不可、非销不可,林则徐销得好、销得对,可谓大顺民心、大快人心。

  6、学习第6自然段

  齐读。

  师:你读懂了什么?

  一举两得:打击了外国的侵略,表明了*的不可欺侮。

  7、小结:

  虎门销烟让外国人明白*人禁烟的决心,让外国人知道*人是不可欺侮的,虎门销烟将永远载入*的史册,它是中华雄狮觉醒的标志!让我们铭记这一幕,牢记这一天 ----- 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 (齐读第一自然段)为了纪念这一天,人们把这一幕雕刻在了北京*广场的人民*上。(出示幻灯片12)

  三、练习(幻灯片13)


四年级《虎门销烟》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2)

——四年级上册虎门销烟教案3篇

四年级上册虎门销烟教案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扣图引题。

  (1)出示雕像图。

  (2)讨论下面问题:这幅图上画的是谁?谁知道林则徐是什么人?他曾经做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

  (课前可让学生搜集资料,接下来可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林则徐或虎门硝烟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板书课题,解题。

  3、读了课文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讨论。

  (1)录音范读课文。

  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事情的大致经过怎样?

  (2)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2.自读课文。

  要求:

  (1)轻声练读生字表上的字,读准字音。

  (2)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逐段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试读课文

  指名分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指导写字

  1、“泄、侮”按笔顺描红。

  2、“寨”结构要匀称,笔画要紧凑。

  四、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指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细读课文

  3、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板书:值得纪念)

  (4)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

  2、细读第六自然段

  (1)自读第六自然段,理解有关词语。

  (2)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板书:打击嚣张气焰,表明不可欺侮)

  (3)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

  3、|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

  (2)指名说说从哪儿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壮观场面。

  (4)讨论:

  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

  (4)齐读第二自然段。

  一和六自然段由于时间关系,可在第一课时就教完,不必放入第二课时。

  4、细读第3~5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说说哪几句写下令禁烟,哪几句写硝烟经过?

  ①学习第一至三句

  自读体会哪些词句最能突出*人的气势。

  齐读这三句话。

  指名说说读了这三句话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学习第四、五句。

  指名读第四句话,用自己的话说说硝烟是分几步进行的。

  ③有感情地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

  (2)有感情地读第四自然段。

  (3)细读第五自然段。

  ①指读第五自然段。

  ②硝烟持续了二十三天说明了什么?销毁了二百多万斤说明了什么?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

  ③想象在*人民强大的硝烟气势面前,外国侵略者垂头丧气的样子。

  ④指导读课文。

  5、再读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

  (1)引读

  虎门硝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意义重大,而它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2)齐读第1、6自然段。

  这部分说话训练可在学习相应自然段时在老师指导下就完成,不必放入第3课时。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句子,体会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二、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

  边读边想:本课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是怎样一步一步把意思说清楚的?

  2、讨论上述思考题。

  出示:值得纪念的日子→海滩轰动的场面→硝烟开始→百姓欢呼→硝烟结果→伟大意义

  3、指导复述。

  (1)四人小组练习复述。

  (2)指名到讲台前复述。

  (要求尽可能用上书上的有关词语)

  三、练习说话,写话

  1、出示幻灯文字。

  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工人,先向灌了水的硝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通商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把把生石灰倒下去。

  2、讨论:硝烟时工人们做了几件事?(板书:撒盐抛烟倒石灰)

  课文中用什么词把三事件连起来?(板书:先……再……然后……)

  3、小结

  有时候我们要完成一件事,必须分几步来做,为了表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

  4、指导说话。

  引导回忆生活中哪些事需要分三步以上来完成。用上面的词练习说话。

  5、练习写话。

  板书:

  2 虎门硝烟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打击 嚣张气焰

  礼炮轰鸣 群情沸腾 表明 不可欺侮

  震惊中外 伟大壮举


四年级《虎门销烟》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3)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虎门销烟》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1

  科目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教学时间

  一课时(40分钟)

  学习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语文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已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学生阅读的重点开始由理解词句的意思转向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句子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堂应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自主空间,创设展示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大胆地参与朗读、讨论、交流。《虎门销烟》题材距离学生生活遥远,*危害、英国列强的险恶用心让学生不易理解,所以,通过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自读自悟让学生初步理解清朝*走向衰败的原因,激发学生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2、激发学生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整理、分析资料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初步学会正确面对历史事件,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2、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了解200多年前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从*对我国的巨大危害中初步认识到我国近代国力衰败的部分原因。

  三、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上网搜集和处理资料,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景资料,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和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片的巨大危害及销烟的伟大意义。

  2、如何拉近历史与儿童生活的距离。

  3、学生民族气节及爱国情怀的激发。

  教学资源

  教师自制的《虎门销烟》多媒体课件。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2

  虎门销烟是*近代史上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社会以此为分水岭,结束了泱泱大国的天朝梦,逐步跨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开始了最黑暗的历史进程。这段历史进程成为了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的痛,但在这段进程中*人民表现出来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则成了现代*人的宝贵财富。

  学习《虎门销烟》,最为重要是通过感受、体会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中的人物情感、行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那么,什么才是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呢?显然,空喊口号、空有热情、空去景仰都不是爱国主义教育,真正的爱国主义教育应是使学生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思考:今天,我们要怎么做才最有益于咱们这个国家。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入大量的历史资料与现代事件,结合学习课文时学生对课文情感内涵的把握,努力使学生明白真正的爱国需要我们认清自己,踏实努力,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具体的教学中,其策略为以读激情、以读促思、以读促写,做到内化语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将工具性和其承载的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

  1、以读激情。如第四、第五自然段的教学,我主要通过有效地读的指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课文第五自然段,以雄健的笔触描绘了虎门销烟的结果。在教学中,我一层层激发学生情感,如你的朗读似潺潺溪水,你的朗读似奔腾江河,你的朗读似咆哮大海,最终促进了学生情感的爆发,真切地体会销烟之壮——壮我民心,壮我国威。又如课文第四自然段,细腻地描绘了老百姓在销烟后的激动喜悦之情,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百姓的喜悦之情,我引入*对人体、对民众伤害的资料,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做到了读有味、读有情、读有思。

  2、以读促思。这一教学策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文本的读,二是对补充文本的读,我认为第二种读如能建构在第一种读的基础上,将是相得益彰,互有裨益的,而非是所谓的脱离文本,主次不分。下面谈对文本的读。以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为例,课文详细地描述了销烟时来的各种人等,且每一人等皆以自己独有面目出现,这就非常值得引发学生思考:他们这些人为什么会有如此面目。如百姓为何闻讯赶来,官员何以身着朝服,外国商人何以面对*百姓?这些问题的思索,必然将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入,进而体会虎门销烟的非凡意义。再谈对补充文本的读。我们需要承认的是,思考需要翅膀,语文阅读的思考更需要翅膀,翅膀在何处?——教师补充的恰当的课外文本。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必须替学生接好飞翔的翅膀。本课教学末,当学生的情感和文中百姓的情感交融在一起,欢天喜地、憧憬未来的时候,我适时引入虎门销烟后的诸多历史资料,引导学生思考,明白我们今天纪念虎门销烟,是要牢记历史,感怀先贤,更是激发壮志,为国努力,避免悲剧重演。

  3、以读促写。语文学习的最直接目的便是学习语言,会读会说会写。第三自然段的教学努力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内化语言,学会表达。首先引导学生自由说说课文的内容,然后读书想想课文是怎么把事情说清楚的,进而学习并掌握课文的表达方法,再用学到的方法进行语言文字的实践。做到了循序渐进,有的放矢,教学效果明显。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辱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2、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辱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

  两课时

  五、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教学任务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林则徐以及时代背景。

  1、了解时代背景以及林则徐事迹。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初步熟读课文,教师正音。

  二、学习掌握本课生字词。

  1、教师指导本课重点词语

  * 欺侮 盐巴 虎门销烟

  历史 装点 顿时 伟大壮举

  2、练习写字。

  三、学习一、六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1、写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你们知道伊拉克和美国的战争吗?谁能说说美国为什么那么容易就攻占了整个伊拉克并且活捉了他们的总统*呢?(板书:实力 虎门销烟)

  二、读课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意义都都说清楚

  (教师板书: 伟大壮举 )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教师过渡:

  *划过一百六十七载,今天我们只能借助影片,去虎门感受这一伟大壮举,回味那激动人心的一幕。

  1、教师播放影片。引导学生自由谈谈自己看到的景象。

  2、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个场面的?我们来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人多的词来。

  3、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汇报。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水泄不通”,并拓展“人山人海”“人流如潮”等描写人多的词语,突出语言文字训练。

  4、都有哪些人来了?

  1)从“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体会到什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人多的感觉来。从 “身着朝服”,你体会到了什么?

  2)假如你是“外国商人”,面对虎门销烟,你会怎样想?

  5、外国商人是如此厉害,咱*老百姓怕不怕?相机理解“彩旗林立”。

  6、林则徐怕吗?读出文中的话来回答。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读句子,指导读。

  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这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

  2、读第三自然段后半部分,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主要讲什么?(听读)

  3、学生汇报,试着在头脑里中形成清晰形象的“销烟图”,并说一说。

  4、快速阅读第三自然段,想想课文是怎么说的?

  教师小结:第三节是一段动作描写,用上了“先……再……然后”就使文章更加具体,更加有条理。我们看大屏幕,把这段话记住了。

  大屏幕显示:(指导背诵,读写结合)

  “只见一群群 ,先再 然后 。”

  5、用“先……再……然后”说话。

  五、学习四、五、六自然段

  1、教师过渡:告诉老师,销烟就一天吗?就这么一点*吗?学生回答。教师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从潺潺的溪流到奔腾的江河再到咆哮的大海,一步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

  2、老百姓有什么反应呢?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呢?

  3、学生读第四自然段,教师指导。

  学生个别读——学生评价——评价学生读——出示资料激发感情——学生再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4、虎门销烟至此结束了,它销去的仅仅是害人的*吗?

  5、学生自由谈,教师引读最后一段,体会“壮”。

  1)学生快速通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地方能体现“壮”。

  2)补充材料,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壮”。

  6、老百姓对*销毁后的生活有什么期待呢?假如你是孩子,你对未来有怎样的憧憬?假如你是母亲,你对未来有什么有什么期盼?自由说说。

  7、引入*战争等资料,引发学生思考。

  8、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事与愿违的结局呢?我们今天学习和继承先辈们爱国精神,可以做些什么?

  9、教师激情总结,引读最后一句。

  板书:我们*人是不可欺侮的。

  是啊,只有踏实努力,不断增强实力,我们才能理直气壮地告诉全世界(引读)——我们*人是不可欺侮的。

  也只有这样,全世界才会明白(引读)——我们*人是不可欺侮的。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的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另有3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能用表示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想象,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2、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学习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于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辱的精神。学生通过认识*的危害,激发学生远离毒品的思想。

  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一些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一些关于*的资料,还有*战争时期*的现实状况,你愿意与大家一起交谈吗?

  学生对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可以畅所欲言地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二、初步感知

  师:的确,外来的*给*人带来的是灾难,是痛苦,谁敢在当时挺身而出,救人们于水火之中,这个人的名字就是---林则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伟大的禁烟英雄的事迹。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读通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出本课14个要求认读的生字,注意文中的三个多音字,遇到不认识的通过查字典解决。边读边注意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互助识字。(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小组内互相拼读生字,解决不懂的词语。实在解决不了的全班共同解决。

  3、组织学生朗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师:生字都认识了,课文也读得流利了,再仔细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学生汇报:

  林则徐销烟有深远的意义。

  结合课外资料来谈。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不仅在当时给帝国主义以重创,震惊了世界,而且在人类禁毒史上也写下了辉煌的一章。

  师:当你了解了虎门销烟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朗读的重点应放在三和五自然段上,因为这两段充分的体现了林则徐销烟的决心和销烟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喜悦。

  师:下面我们再认真的读一读书,把你感受最深的段落读给你的好朋友,如果你能背过来那就更好了。

  学生选择性的读,并试着背诵。

  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伙伴,选择段落读一读或背一背。

  四、书写生字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4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再随着课文的描述回到一百多年前,感受虎门销烟那惊心动魄的时刻。

  二、精读课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一个或一句话来说明。

  过渡:课文说虎门销烟是“壮举”,那么“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请看大屏幕)这个伟大、有气魄的举动张了*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2.下面请同学们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找一找哪些句子体现了这是一个壮举,用“—”画出来,并多读几遍,看看你有什么体会?

  3.学习一~三自然段。

  (1)谁能说一说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了这是一个壮举。

  (2)学生汇报交流。

  ①学习第一自然段。

  ②你从哪儿体会到这是一个壮举。

  a.你体会到了什么?

  b.人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过渡:可以看出虎门销烟这一壮举真是大快人心。

  ③文中还有两个词说明人多,看谁找到了。

  4.学习四、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热闹、壮观,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壮举。那么销毁*时的场面又是怎样壮观的呢?谁找到了给大家读一读。

  (2)是用什么方法销烟的,分几个步骤呢?

  (3)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几步的先后顺序。

  (4)你能用这几个词说一句话吗?

  (5)那么老百姓的反映怎样呢?你体会到了什么?(激动、兴奋)

  (6)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播放视频)

  5.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心动魄的销烟场面后的表现怎样?从他们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威风扫地、狼狈)

  三.加深感悟

  1.师引读:经过二十三天,近两万箱的*被全部销毁了,让我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放下书,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花?

  3.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组英国向*输入*的数据。(观看课件)

  4.让我们再次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5.读完后你们有什么话想说。

  四.总结。

  虎门销烟这件事被称为壮举,它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让我们永远记住1839年的6月3日。永远记住一个人物——林则徐。

  板书:

  虎门销烟长*人志气

  壮举

  灭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五.自我反思:

  《虎门销烟》一课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这是一个大快人心的壮举,因此我在教学时,时刻把学生的情绪集中在“壮”这个字眼上。首先感受销烟前的隆重、壮观,让学生自己读了第二自然段之后从文中的“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看出场面的隆重、壮观,然后让学生读出这种场面;接着进一步引导从将要下令时的情景和销烟时的情景中发现“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把气势读出来;最后让学生想像自己也在现场,自己也在欢呼,体会出销烟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大快人心的,体会出人民的那种爱国的感情,当学生们把自己的情感放在其中后再去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时,更是一种感情的迸发,学生们读得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读懂课文,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

  2、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场景,引导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走进虎门销烟现场,感受老百姓激动的心情,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的历史意义。

  教学媒体:自制《虎门销烟》课件(文字、图片、声像),教师运用电脑等现代教学媒体,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

  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虽已到了中年段的末期,但由于生活的年代与虎门销烟事件相隔久远,因此,对*给当时*造成的危害不甚了解,所以对老百姓当时的欢呼雀跃、销烟的历史意义也没有直接的感受,这些客观情况造成了对课文理解的难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我们通过初读课文,了解到1839年6月3日,林则徐领导广东军民在虎门寨销毁了二百多万斤*。

  2、这节课,让我们穿过历史长河,跨越时空,去销烟现场看一看那值得纪念的一幕。

  二、精读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默读课文。再次阅读,你们又有哪些疑问呢?请在书中做个记号。

  (一)质疑

  (是怎么销烟的? 为什么采用盐巴、石灰销毁*的方法? 老百姓为什么那么高兴? 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

  (二)交流

  1、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是怎么销烟的?能找到吗?

  出示句子:

  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

  (1)通过这句的介绍,你能说说销烟有哪几个步骤吗?

  (2)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有3个步骤

  (3)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

  2、害人的*就这样被销毁了,观看的老百姓非常激动,你们从哪儿感受到的?

  追问:成千上万的人大声叫喊、大声欢呼,此情此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看见?

  3、文中还有哪些描写,也让我们觉得这销烟现场像过节一样呢?读一读。

  4、千上万的老百姓为什么那样的激动、兴奋,?

  (当时的*老百姓给*害惨了。那时侯,*如同一个恶魔,在*的土地上肆虐。许多*人沉迷于*中,中毒上瘾。)

  请看下面一组真实的照片:(出示历史照片)

  虽然,他们的面容不一,却有着一样瘦弱的身体,为什么?因为*!*使得他们不思劳作,*使得他们倾家荡产!

  大片的田地荒芜,大量的白银外流。多少老百姓在痛苦地.挣扎,又有多少年轻的妻子泪眼相伴!

  最可怕的是:当时的军队中,许多士兵手拿两杆枪,一杆是作为武器的枪,锈迹斑斑;另一杆就是烟枪,油光锃 亮。当时的*人被西方称为“*”。

  现在,深受其害的老百姓看见*被销毁,怎能不激动不兴奋?!

  他们会激动地叫什么?喊什么?

  谁再读读第四节?

  让我们走近些,再看看这激动人心的一刻。(看录像)

  5、目睹这壮举的除了有受到*残害的*人,还有应邀前来的外国商人。林则徐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呢?

  (看看*人销烟的决心,警告)

  那,外国商人看到了,会是什么样子呢?

  正如第6节所说的,他们的嚣张气焰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据史料记载,销烟前,外国商人根本不相信林则徐会把*全部销毁。此时,亲眼目睹销烟过程的外国商人在懊丧之余,也不得不佩服林则徐。当时,就有外国商人向林则徐脱帽致敬。(出示史料照片)

  6、你能勾勒一下心目中林则徐的形象吗?(看图片)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十四个生字,读准三个多音字的读音,会写田字格里的九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学习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

  教学重点:*销毁的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课时建议: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电影激趣 导入新课

  1、观看电影《林则徐》片段。

  2、谈观后感,自然导入。

  师:作为一名*人,这部电影所描写的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生自由谈论。)

  师:的确,外来的*给*人带来的是灾难,是痛苦,是谁敢在当时挺身而出,救人民于水火之中,这个人的名字就是(师生齐说)---林则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个伟大的禁烟英雄,学习《虎门销烟》。

  了解当时的背景,必然会激起学生们内心无比的激愤之情。

  激起学生的"内心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出本课14个要求认读的生字,注意文中的三个多音字,遇到不认识的通过查字典解决。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小组合作,解决不懂的词语。

  (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全班交流。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学生互评)

  6、说说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有意识的告诉学生要把工具书带进课堂,培养学生遇事自己解决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生参与评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整体感知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想象画面 激*感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仔细地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从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

  结合重要词句来谈读懂的内容。学生可能说到的有:

  1、林则徐禁烟行为受到了人们的支持。

  重点如下:

  (1)、当群众知道虎门销烟的消息后,人们的语言、动作、神态是什么样的?(注意“笑嘻嘻”“兴奋 ”“大声地喊”以及“ 三个不怕 ”,想像当时的场面。)

  这些语言都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观看销烟的人数之多。(注意“人流如潮”)

  (3)、销烟过程中民工干劲十足。(抓住民工的动作,并体会表示顺序的词语的用法)

  人们面对销烟场景所产生的感慨。理解“今天,林则徐当众销毁洋人的*,怎么能不叫人兴奋?(反问句)虎门滩上,围观的群众欢呼着,跳跃着。”

  鼓励学生想象当时销烟时的场景,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林则徐禁烟很坚决。

  重点如下:

  (1)、林则徐高坐台上。(注意从两个“不管”和一个“都”中去体会。)

  (2)、林则徐对外商说的一番话。(理解“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林则徐是什么样的状态和心情。

  3、林则徐销烟有深远的意义:

  提问:林则徐为什么要禁烟?(注意理解“*”和三个“多少”的含义;人们受*残害之大。)

  林则徐销烟有什么意义?

  师:当你了解了虎门销烟的故事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各抒己见,抒发自己个性化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

  让学生体会总分的段落结构。

  体会*人对*的痛恨之情。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想象体会销毁*给人们带来的无限喜悦。体会*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学生通过想象更能够近一步的理解林则徐禁烟的决心。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激起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有重点的指导朗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熟读成诵 提升情感

  师: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读懂了这么多的内容,下面就把你感受最深的段落试着背给你的小伙伴听。

  学生从读到感悟,再到背,是一个情感不断提升的过程。鼓励学生熟读成诵,也是在无形中教给孩子一个好的读书方法,让孩子终生受益。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记忆生字 说话练习

  1、组织学生自主探究,辨别生字。

  2、学生自己找窍门,然后小组内交流。

  3、教师要特别强调“妻、历、督”的写法。

  4、指导学生用“首先……然后……再……”说一段话。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

  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体会表示顺序的词语的用法。

  (二)拓展延伸 课外积累

  师:林则徐是一位得到过很多赞誉的政治家,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评价林则徐是“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多读一些介绍林则徐的文章,相信大家的收获会更大。

  为学生提供参考材料,利于学生针对性的学习。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烟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经过。难点:懂得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图揭题

  1、出示图片,提问:这图上的人物是谁呢?你了解他的什么事呢?教师简单介绍林则徐。

  2、揭题,解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事情。介绍虎门的地理位置,*对人民的毒害,理解销烟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朗读。教师随时指出读错的音节。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事情的大致经过怎样?学生指出同学读错的地方。

  (3)齐读课文,然后回答思考题学生交流。

  三、指导书写

  1、学生齐读生字,找出易写错的字。

  2、指导按笔顺书写。

  3、学生描红。

  4、讲解“寨,徐,泄,斤,侮”的五笔拆分方法。学生练习盲打。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齐读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为什么这个日子值得纪念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从哪儿看出了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学生交流。板书: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壮观的场面。

  (3)讨论:

  ①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说明禁烟大快人心)

  ②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说明*禁烟决心很大)

  ③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让外国人看看*人民的威风)

  (4)齐读课文。

  3、学习三至五自然段

  (1)默读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2)画出课文中具体写怎样销烟的。根据出先……再……然后……的顺序。

  (3)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等词语体会销烟的巨大成果。

  (4)指导朗读,让学生结合“礼炮轰鸣”“群情沸腾”“成千上万”“激动得跳啊,叫啊”“响彻”等词句的理解,想像当时欢场雷动的场面,体会到虎门销烟得民心,顺民意。

  (5)齐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2、指导朗读。让学生抓住“沉重地打击”“不可欺侮”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3、回读第一自然段,你现在明不明白为什么说“1839年6月3日是*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呢?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销烟的成果及意义来说一说。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完成课后第5题齐读文中销烟经过的章节,注意动词的使用。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注意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课外完成。

  五、布置作业。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及其意义。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

  抓住文章关键词句,理解、体会。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虎门销烟》。(幻灯片1)(齐读课题):通过预习,你们已经知道虎门在我国的什么地方了吗?(广东省东莞市);“销”是什么意思?(销毁);这里的“烟”你知道指什么吗?(*);你了解*吗?(幻灯片23456)。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站出来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他被当时的道光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在虎门海滩上将收缴来的*全部销毁。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去感受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情景吧。在读课文之前,老师想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词的预习情况。(幻灯片7)

  读完生字词后学生齐读课文,如果有读错字音的老师及时纠正。

  二、精读感悟

  1过渡:说到虎门销烟这件事,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一天的虎门寨与往常有什么不同?

  (1)自由读,指名说,理解“分外壮丽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说明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

  为什么会这样呢?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场面的壮观和隆重。

  3、学习第三自然段

  理解“礼炮轰鸣 群情沸腾 震惊中外”

  (说明仪式很隆重。)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销烟的场面,在表示销烟顺序的词语下面加“· ”,在表示销烟动作的词语下面加“波浪线--”。

  (2)指名汇报(先—再—然后)(撒—抛—倒)

  出示课件(幻灯片8)

  (3)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销烟经过吗?(试述用上先-再-然后)

  (4)你能用先-再-然后再说一句话吗?

  师:看着*在销烟池里咕嘟咕嘟的冒着泡,你们有什么感受?

  4、学习第4自然段

  师:现在,看到害人的*被销毁了,老百姓们有什么表现?

  指导朗读。(学生模仿老百姓)

  5、学习第5自然段

  师范读,找出有关数字多读两遍。从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出什么?

  ( 说明销毁的*数量多。)

  过渡:此时,我们已经充分地了解了*的危害,非禁不可、非销不可,林则徐销得好、销得对,可谓大顺民心、大快人心。

  6、学习第6自然段

  齐读。

  师:你读懂了什么?

  一举两得:打击了外国的侵略,表明了*的不可欺侮。

  7、小结:

  虎门销烟让外国人明白*人禁烟的决心,让外国人知道*人是不可欺侮的,虎门销烟将永远载入*的史册,它是中华雄狮觉醒的标志!让我们铭记这一幕,牢记这一天 ----- 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 (齐读第一自然段)为了纪念这一天,人们把这一幕雕刻在了北京*广场的人民*上。(出示幻灯片12)

  三、练习(幻灯片13)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在读中感悟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描写动作的话。

  教学重点:

  在读中感悟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难点:

  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爱祖国、拘外辱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7虎门销烟(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这里的“烟”指什么吗?(没错,*是一种危害生命极强的毒品。同学们请看,短短的几十年间,帝国主义向*倾销的*从最初的4千箱递增到4万多箱,在当时,我国吸毒人数达到200多万,使得大量白银外流。这是多么令人气愤!)让我们永记这一天----1839年6月3日,(课件出示齐读)这是*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让我们来看看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这一天是怎样禁烟的。

  二、赏读课文

  过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壮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一)、品读“壮”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壮举?

  生:伟大壮举。(板书)

  过渡:在“壮”下加“△”,“壮”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壮”在这儿是雄壮、气势盛大的意思。)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体现“壮”,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并说说你从中读懂什么?

  2、生交流、汇报。

  过渡:哪些句子体现了事件的“壮”,谁来说说。

  生A: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写出虎门寨景色的壮丽,暗示今天这里气氛特别。

  指导朗读

  生B: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说得真好!水泄不通是什么意思?形容人多的词还有哪些?(人山人海人流如潮人如潮涌)

  师小结:从这句话中我们体会到老百姓对此事十分关心,反映了销烟行动深得人心。

  指导朗读

  生C: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彩旗林立”说明场面壮观;前来观看的有老百姓,官员,外国商人,说明此次销烟的隆重意义非同寻常。

  3、指导朗读

  生D:这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小结:“礼炮轰鸣”、“群情沸腾”也说明场面壮观、隆重,同时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

  4、指导朗读。

  5、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小组赛读

  (3)齐读

  总结:这些词句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二)、品读销烟的方法

  1、哪些句子写销烟的经过。(指名读)

  2、分几步销烟?

  3、作者用哪些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

  4、指导用“先……再……然后……”说话。

  5、齐读第三自然段。

  6、观看销烟的场景。

  (三)品读人们的表现

  1、老百姓有什么表现?

  2、人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3、出示课件,师总结:正因为这些*,使多少*家庭卖儿卖女、妻离子散!正因为这些*,给中华儿女戴上“*“的帽子;正因为这些*,使我们由一个强国变为一个弱国。今天,我们将这罪恶的*销毁了,怎能不叫人兴奋,怎能不叫人欢欣鼓舞呢?请同学们带着高兴的语气自读第四段。

  4、指导朗读

  5、被毁的*太多,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6、齐读最后一段。(读出*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气势。)

  7、再齐读(师相机板书)

  (二)观看影片,升华情感

  过渡:多么振奋人心啊!人们将这辉煌的篇章记录下来,请看!

  1、观看影片

  2、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三、总结

  同学们,毒品是万恶之首,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新*成立后,我国保持了三十年“无毒国”的声誉。但是,如今毒品死而复燃,时时刻刻在侵蚀人民的生命,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抵制毒品对人类的毒害!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去查阅资料,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为主题,做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虎门销烟

  值得纪念,伟大壮举

  *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四年级《虎门销烟》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4)

——读《虎门销烟》有感10篇

读《虎门销烟》有感1

  读了《虎门销烟》这篇文章,我感悟颇深。

  故事是这样的:19世纪初,英国向*大量输入毒品*,严重威胁着*的国计民生。1838年12月,道光皇帝任林则徐为钦差大人,到广东收缴*。1839年6月3日起至25日止林则徐带领文武官员,在虎门海滩,将收缴的100多万千克的*当众销毁,百姓拍手称快。

  林则徐用自己的智慧将广东所有的*都收缴了起来,还利用巧妙的方法将其销毁,真可以说是大快人心,为*争了光,让外国人知道——我们*人是不可以任人践踏、任人屈辱的。我对他十分敬佩与感激。虎门销烟,大大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成功地熄灭了他们者嚣张的气焰,向全世界表明了*反抗侵略者,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如今,*早已不是那个贫困潦倒、科技落后的国家了,现在的国家已是焕然一新,在国际上有着很高的威信:从神舟一号到月兔号、从普通水稻到杂交水稻、从破烂不堪的草裙到华丽的唐服……这一切都是崭新的。但哪一个不是劳动人民辛勤和智慧的结晶呢?每一个科技劳动都离不开劳动人民的努力付出。

  看着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渐渐散去,看着如今日益强大的*,我不由对他们产生了敬佩赞美之情。

读《虎门销烟》有感2

  读了《虎门销烟》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静。一腔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恨,一股对为国尽忠的英勇将士的敬意,在我心底油然而生。

  文中主要写民族英雄林则徐将收缴的东西当众销毁。许多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心动魄的场面,都非常震惊。他们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则徐的身前,摘下帽子,躬身弯腰,以示敬畏。林则徐一本正经的对他们说:现在你们都看到了,天朝禁烟极严。希望你们回去以后,转告贵国商人,从此要专做正当生意,不要违犯天朝禁令,自投罗网。外国商人们垂手恭听,连声称是。读到这里,我的心情非常高兴。这一壮举,大长了*人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读《虎门销烟》,追昔抚今,我心潮澎湃。我们要树雄心,立壮志,记住昨天,把握今天,牢记作为*人的自尊,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

读《虎门销烟》有感3

  我读完虎门销烟这篇文章后,深刻的感受到了*人民团结起来的强大。

  1839年6月3日,天刚亮,广州城就沸腾起来了,城门上还贴着一张大通告,人民纷纷前来围观,有的还大声的朗读上面的文字,上面说要把洋人的*全部当众销毁,老人边听边点头,年轻人挥舞着拳头…成群的百姓穿着节日的盛装浩浩荡荡向虎门奔去。那里以前的洋人都趾高气扬,可现在吓得连声音都不敢出。

  以前因为清*的腐败,对外国人一步步退让,导致洋人在*为所欲为,将*卖到*毒害*人民,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人联合起来,与他们进行斗争并取得了胜利,这种行为大长了*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不被别人欺负,只有自己强大起来,增强国力,所以在这和*年代我们这一代人更要珍惜大好时光,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大,为世界的和*,为我们的家园不再遭受侵略而贡献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所以,*人民要团结起来,*才能强大。

读《虎门销烟》有感4

  今天我读了《虎门销烟》一文,文中的林则徐在当时帝国主义横行的情况下销毁了洋人的*片,这一正义行为实在令我们感动。

  文中讲了林则徐在给外国盐商的通知中说:“若*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这句话体现了林则徐销毁*片的决心之大。林则徐为了不让中华人民继续被洋人的*片毒害,冒着生命危险去销毁*片,这一举动实在令我震惊。如果我国没有林则徐这样正直的清官,那么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被*片毒害,被*片夺去自己宝贵的生命,更不知会有多少人因*片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那*将会变成一个怎样的国家?那些可恶的侵略者将会在我们的国土上干什么?我不敢想象,*将会不会成为洋人的天下?

  读到这,我脑海里浮现出一件事来:班主任有事出去,交给我一个小本子,让我记下来调皮学生的名字。一下课,同学们便“哗”地一下围了上来,询问是否被记在“黑名单”上。好不容易把大家打发走,刚准备出去玩,便被有名的“恶霸”堵住,凶神恶煞地问:“说!你是不是记我的名字了?赶快给我划掉!”我很不情愿,又很惧怕,生怕他总是找我的毛病,只好把他的尊姓大名从“黑名单”上划了。现在想起来,我是又羞愧又庆幸。羞愧是因为自己太懦弱,轻易地饶过了不遵守纪律的人;庆幸的是读了这篇文章林则徐的言行给了我极大地教训,让我明白了怎样做事。

  读到文中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将*片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时,我十分感动。因为林则徐身为朝廷大臣,公事繁多,本来时间就很紧,还得抽出时间亲自督察,该多累啊?不过,如果林则徐如果不这么认真、仔细,那么销毁*片的事就不会办的这么彻底,那么林则徐的努力,则都白费了!

  看到这,我想起了上次大扫除,班主任怕我们“偷工减料”特意亲自来盯着我们。是啊,如果老师不来盯着我们的话,不知会有多少人不干。

  林则徐办事认真、负责、不畏强权,令人钦佩!

读《虎门销烟》有感5

  前那几天,我看了《林则徐虎门销烟》一书后,心情久久不能*静。19世纪初,英国不断向我国偷运*片,从每年4000多箱增加到了4万多箱,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和人民的健康。1838年年底,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去广东禁烟。1839年3月,林则徐到广州后,他一面加紧整顿防海,一面限令外国烟商交出*片,不然就处死刑。他还在虎门进行了有名的“虎门销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就在这大快人心的时候,无能的道观皇帝听信了奸臣们的谗言,把林则徐撤职,流放到了新疆。

  对林则徐的遭遇我深感不*,又为*有这么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而感到气愤。我十分崇拜林则徐那高昂的爱国精神,还有他那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和帝国主义斗争的精神。我为祖国有这么一个爱国志士而感到自豪。

  1840年,*片战争爆发了。清*妥协投降,与英国主义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不*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从此,将我们伟大而神圣的祖国,推向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深渊……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我们正生活在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们的国力更加强大,我们的生活更加富裕。伟大的中华民族已经是昂首挺胸,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还有谁敢向我国输入毒?还有谁敢疯狂的侵略,践踏我们的国家呢?我打心眼为自己生长在这样一个国家而感到自豪

读《虎门销烟》有感6

  今天,我观看了《虎门销烟》这部历史悠久的电影。它让我感受到了清朝时代英国的可恶,让我愤怒;也体会到了那时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时的英勇,让我敬佩。

  《虎门销烟》这部永恒经典的电影,是这样的:1839年,*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奉皇帝之命在广州禁烟。他从外商手里收缴***、烟具,当场在虎门销毁。这充分表现了民族英雄林则徐爱国主义精神。后来,1840年5月30日,英军发动大量兵向广州进发,林则徐被免去了官职。皇帝又派了一名和英国商人有勾当的官员来广州。那位官员砸碎了林则徐建的炮台,结果英国人不讲信用,发起了兵,*民兵和英军开始了激烈的战争。最后,*清镇府和英军签下了第一个不*等的《南京条约》。

  所以,我们应该学习林则徐这位民间英雄爱国主义精神。从小事做起,尊老爱幼,发扬林则徐爱国主义精神,让更多的人知道林则徐,学习林则徐,向林则徐看齐!林则徐曾在虎门销烟时说过:“***一日不上缴,我就一日不走!”这句话体现了林则徐那时的决心,要把***全部销毁。我们也应该学习他的品德,说到做到,为人正直、清廉。

  虽然,我们今天的社会并没有那么多战争的销烟,但我们要不忘国耻,学习林则徐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点小力量,向林则徐看齐!今天,我再一次面对林则徐,感受到得不仅仅是他那优秀的品格和英勇的精神,还有那浓浓的爱国情怀!我们要向林则徐一样热爱祖国,为祖国争光!

读《虎门销烟》有感7

  读了《虎门销烟》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静。一腔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恨,一股对为国尽忠的英勇将士的敬意,在我心底油然而生。

  文中主要写民族英雄林则徐将收缴的东西当众销毁。许多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心动魄的场面,都非常震惊。他们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则徐的身前,摘下帽子,躬身弯腰,以示敬畏。林则徐一本正经的对他们说:现在你们都看到了,天朝禁烟极严。希望你们回去以后,转告贵国商人,从此要专做正当生意,不要违犯天朝禁令,自投罗网。外国商人们垂手恭听,连声称是。读到这里,我的心情非常高兴。这一壮举,大长了*人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读《虎门销烟》,追昔抚今,我心潮澎湃。我们要树雄心,立壮志,记住昨天,把握今天,牢记作为*人的自尊,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

读《虎门销烟》有感8

  我读完虎门销烟这篇文章后,深刻的感受到了*人民团结起来的强大。

  1839年6月3日,天刚亮,广州城就沸腾起来了,城门上还贴着一张大通告,人民纷纷前来围观,有的还大声的朗读上面的文字,上面说要把洋人的*全部当众销毁,老人边听边点头,年轻人挥舞着拳头…成群的百姓穿着节日的盛装浩浩荡荡向虎门奔去。那里以前的洋人都趾高气扬,可现在吓得连声音都不敢出。

  以前因为清*的腐败,对外国人一步步退让,导致洋人在*为所欲为,将*卖到*毒害*人民,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人联合起来,与他们进行斗争并取得了胜利,这种行为大长了*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不被别人欺负,只有自己强大起来,增强国力,所以在这和*年代我们这一代人更要珍惜大好时光,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大,为世界的和*,为我们的家园不再遭受侵略而贡献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所以,*人民要团结起来,*才能强大。

读《虎门销烟》有感9

  太多的奇迹在他们的引领和奋斗中产生;文中还有一段:值班室的同事送来两杯热气腾腾的绿茶和一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以后不准这样,不许再欺负她。今却特下凡间入宝玉梦来,一来可解相思之苦,二则权作游历之数罢了;现代文阅读它首先是一种信息阅读,明确地说,就是利用阅读者的知识积累,以这个为依托,通过现场的解读,准确获取新鲜信息,从而扩展、补充或者校正自己的知识积累的过程。

  这篇文章讲的是英国用烟片这种特殊武器攻打*,大量的白银外流。许多*人都开始吸烟。为了让烟片不再祸害老百姓,林则徐下令没收烟片并销毁。林则徐等 爱国人士的行为,惹怒了英国,烟片战争正式开始。腐败的清*被一次又一次地打败,割让了大片土地,使老百九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那些勇敢的战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有许多人不热爱自己的祖国,他们背弃了曾经哺育了自己的祖*亲,在敌人面前卑躬曲膝。对付这种人,我们绝不会手软的。林则徐也碰到过两个卖烟片的*人,他义正辞严地说:"你们帮助敌人,祸害自己的同胞!"他当场下令将这两人吊死,反映出的*对祖国的热爱、对内鬼绝不手软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最好的成绩回报祖国!

读《虎门销烟》有感10

  今天我读了《虎门销烟》一文,文中的林则徐在当时帝国主义横行的情况下销毁了洋人的*片,这一正义行为实在令我们感动。

  文中讲了林则徐在给外国盐商的通知中说:“若*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这句话体现了林则徐销毁*片的决心之大。林则徐为了不让中华人民继续被洋人的*片毒害,冒着生命危险去销毁*片,这一举动实在令我震惊。如果我国没有林则徐这样正直的清官,那么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被*片毒害,被*片夺去自己宝贵的生命,更不知会有多少人因*片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那*将会变成一个怎样的国家?那些可恶的侵略者将会在我们的国土上干什么?我不敢想象,*将会不会成为洋人的天下?

  读到这,我脑海里浮现出一件事来:班主任有事出去,交给我一个小本子,让我记下来调皮学生的名字。一下课,同学们便“哗”地一下围了上来,询问是否被记在“黑名单”上。好不容易把大家打发走,刚准备出去玩,便被有名的“恶霸”堵住,凶神恶煞地问:“说!你是不是记我的名字了?赶快给我划掉!”我很不情愿,又很惧怕,生怕他总是找我的毛病,只好把他的尊姓大名从“黑名单”上划了。现在想起来,我是又羞愧又庆幸。羞愧是因为自己太懦弱,轻易地饶过了不遵守纪律的人;庆幸的是读了这篇文章林则徐的言行给了我极大地教训,让我明白了怎样做事。

  读到文中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将*片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时,我十分感动。因为林则徐身为朝廷大臣,公事繁多,本来时间就很紧,还得抽出时间亲自督察,该多累啊?不过,如果林则徐如果不这么认真、仔细,那么销毁*片的事就不会办的这么彻底,那么林则徐的努力,则都白费了!

  看到这,我想起了上次大扫除,班主任怕我们“偷工减料”特意亲自来盯着我们。是啊,如果老师不来盯着我们的话,不知会有多少人不干。

  林则徐办事认真、负责、不畏强权,令人钦佩!


四年级《虎门销烟》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5)

——四年级下册《琥珀》教学设计3篇

四年级下册《琥珀》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探索大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小组合作研究表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就把自己当成小科学家,好不好?看(图)它就是你们研究的对象,你们知道它叫什么?琥珀(板书课题)

  这是一块怎样的琥珀?还有别的说法吗?

  是不是所有的琥珀都是这样的?它可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就因为里面有这两个小东西,大科学家还特地为它编了个故事。这个故事读过了吗?

  二、检查预习情况

  1、什么叫琥珀?

  2、这块琥珀最特别的地方就是松脂球的化石里多了一个蜘蛛和一个苍蝇。

  3、这块特殊的琥珀有什么价值呢?其它琥珀也有这个作用吗?

  (齐读描写琥珀的价值的语句)

  三、质疑定标

  1、读了课文,你有哪些问题要提出来研究?

  (可以是自己发现的,也可以是想不明白的)

  2、整理学生的质疑

  这些问题有的与琥珀的形成有关,有的与琥珀的发现有关,有的是写作方面的,也有的不属于本节课的研究范围。如

  (板书问题要点)

  3、在众多的问题中,你最想研究的是什么?

  (板书形成?)

  那科学家是怎么想的呢?

  四、个人自学,小组合作

  1、请同学们仔细读(1—12)小节,边读边圈划。从中找出琥珀形成的条件。(教师巡视)

  2、小组合作研究。

  (四人一小组成立科学研究小队,看哪小队研究得既准确,又迅速。)

  五、师生合作

  看这小队的(出示)你们是否完全同意?

  (不满意可帮它完善,满意的话可针对某一条件说说理由。)

  要点如下:

  ①时间长(从哪儿知道)

  ②炎热的夏天(热辣辣的太阳光)为什么?

  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指名读第6小节。

  ③老松树(松脂)(老松树最怕的就是)

  ④继续滴(球)

  ⑤蜘蛛、苍蝇(怎样才能进去?)

  (第7小节)指名读(怎样进去的)

  齐读。从刚刚好一齐)这些说明这件事非常凑巧。如果不凑巧呢?为什么?

  指导读第5小节。

  自由读。(评议)

  指名读。

  齐读。

  师:唉,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引读,第8小节)

  解答泪珠圆环的问题。

  ⑥陆沉海漫(第11小节)

  ⑦埋入泥沙。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你看这些条件能缺少一个吗?(整理条件)哪个条件最关键,如果没这只能形成一般的琥珀。

  琥珀怎样形成的弄明白了吗?

  六、学习琥珀的形成

  1、速读。

  2、指名说。

  3、这只是科学家想象这块琥珀被发现的一种可能,是不是只有这种可能呢?

  4、请你们展开想象还有哪些发现琥珀的可能?

  七、总结延伸

  1、学到这儿,课文还有问题没有解决吗?

  2、作业:

  (虚拟情景)昨天,我在网上浏览得知,你们今天研究的这琥珀就陈列在我国生物博物馆里,为了让世界更多的人前来了解它,我想请你们根据课文内容,为琥珀写一广告。

四年级下册《琥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琥珀的特点与价值,认识它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

  一组有关琥珀的图片和装饰品图片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解释课题

  1、读课题之后,请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前收集到的有关琥珀的资料。

  2、老师补充介绍琥珀的资料。

  3、出示课件,请学生欣赏一组不同样子的琥珀图片。

  思考: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特点?(它们都是透明、光滑的,而且里面都有物体;不同的是里面物体不一样。)

  在学生交流之后,老师过渡到新课:我们今天文中介绍的是哪一块琥珀呢?(学生找准图片后,再一起欣赏文中琥珀的样子。)谁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它是什么样子?(指多名学生进行描述,建议能够抓住物体的特点来说,老师及时给予点评)那文中具体写样子的是哪个自然段?

  二、理解课文内容

  1、打开课本,请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到描写样子的段落自由朗读,并做上记号。(最后一个自然段)

  2、请学生一起读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这里除了写琥珀的样子还有其它描写吗?(价值)

  老师过渡语:琥珀有这么大的价值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大家再自由朗读课文,具体描写它形成过程有哪些段落。(2到12自然段)

  3、分析琥珀形成过程

  (1)琥珀形成必须经历哪两个阶段?(松脂球与化石的形成)

  (2)仔细读课文,松脂球的形成应有哪些条件?化石形成又要哪些条件?

  (3)比较琥珀与黄河象化石的形成有哪些不同?

  (、4、)作者假想是什么依据?还有其他的故事发生吗?(启发学生大胆的想象,说出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

  4、学习琥珀的发现:学生朗读相关段落(13到17自然段),思考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找出文中所描写的动词。

  三、回顾全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1、对照板书,引导学生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再一次熟悉课文内容。

  2、我们这一单元学习了有关化石的两篇说明文,想一想它们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倒叙、顺叙)

  3、优美句段的品读(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并简要的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四、拓展:

  1、欣赏由琥珀做成的各种装饰品,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建议学生在课外多读这类型的书籍,去了解认识大自然的另一面。

  五、板书设计

  琥珀

  松脂球

  形成:

  化石

  发、现:卷———踩———挖———识别

  特点与价值:透明、光滑、内有物、装饰品、药用

四年级下册《琥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样子及价值;

  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及必备条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及必备条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揭题,板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简介琥珀

  1、PPT:琥珀之谜一:琥珀是什么?

  琥珀的简介以及图片欣赏。

  2、过渡:那么课文是怎么描述琥珀的呢?

  三、学习课文首尾段

  1、PPT展示:琥珀之谜二:这一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它的科学价值是什么?

  2、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描写琥珀样子和价值的句子在哪一个段落。生答:20自然段。

  3、师读20自然段,学生边听,边用横线和波浪线画出琥珀样子和价值的句子。指名读所画的句子。

  4、PPT展示20自然段的段意。

  5、要求学生找出本段中的“一万年”还在哪里出现过。生答:第一自然段。

  6、指名读第一自然段,问:“约摸算来”能不能删除?为什么?

  生答,明确答案。

  7、师引导学生说出第一自然段段意: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

  四、学习课文,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

  1、快速默读2—19自然段,思考,填空:写了哪两层意思?生答。

  PPT展示:

  (1)琥珀形成的过程;(2—13)

  (2)琥珀发现的过程。(14---19)


四年级《虎门销烟》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6)

——四年级《白鹅》教学设计3篇

四年级《白鹅》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白鹅》这篇课文重点表现了白鹅高傲的性格特点。刚把这只白鹅抱回家时,从“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印象。继而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板一眼”“一丝不苟”的吃相。

  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还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特点的。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学习难点: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

  教、学具准备 : 有关白鹅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设计理念: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个性化地阅读,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设计特色: 在阅读中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师生交流,在交流*同成长。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认读“我会认”的字,理解部分词语。

  教学流程:

  (略)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美文赏读,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激情导入,引入新课。

  这篇课文是著名的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写的,他在这篇课文的前面曾经这样写到:

  抗战胜利后八个月零十天,我卖脱了三年前在重庆沙坪坝自建的小屋。我对这小屋是在毫无留恋,因为这屋太简陋了,这环境太荒凉了。倒是屋里养的一只白鹅,使我恋恋不忘……

  同学们,读到这里,你想问点什么吗?

  是啊,这究竟是一只怎样的白鹅,为什么会让作者恋恋不忘呢?

  二、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这究竟是一只怎样的白鹅。

  三、学习课文。

  1、课文有些语句就直接写出了白鹅高傲的"特点,你能找出来吗? (划横线)。

  2、全班交流。

  重点体会:

  句1:

  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句2: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体会过渡句的作用。)

  句3: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句4: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想让 ;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要你一口。(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指导读出“高傲”。)

  3、文中还有一些句子,虽然没有直接写出白鹅的高傲,但是我们从字里行间也分明感受到这是一只高傲的鹅,你还能找出来吗?(划波浪线,并在旁边标注阅读感受。)

  (这时让学生静静地读书,细细地品味,进行个性化地阅读。)

  4、小组交流阅读感受。

  (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讲给同学听,并注意倾听别人的见解,如果有同感可以采纳,有异议可以辩论。)

  5、全班交流。

  1)、第三自然段。

  a、由“厉声叫嚣、引吭大叫”想开去,提问如果鹅会说汉语,它会说什么?

  b、尽管这只鹅如此高傲,你讨厌它吗?这段用了什么写法写出了鹅的高傲?还有哪些地方也运用了这种写法?

  2)、第四自然段。

  学生演示净角出场。并与鸭对比感受鹅的高傲和可爱。

  3)、第五自然段。

  重点体会“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这段同样也写出的鹅的高傲和可爱,读读想想是用什么方法写的?(学习并体会“反语”的好处。)

  四、总结全文。

  在这荒凉的环境中,只有这只白鹅给我的印象最深。因为它有那么庞大的躯体,那么雪白的颜色,那么雄壮的叫声,那么轩昂的态度,那么高傲的脾气,和那么可笑的行为。使得这小屋有了保障,这院子有了主宰,这环境有了生气。

四年级《白鹅》教学设计2

  【教材简说】

  《白鹅》是人教课标版小语第七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重点表现的则是白鹅的特点──高傲。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

  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如鹅与狗对比,表现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与鸭对比,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通过对狗如小偷般的委琐相的描写,彰显鹅的老爷派头。此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用“我们的鹅老爷”“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似乎含有贬义的词语表现鹅的个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丰子恺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感受丰子恺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感受反语的写法,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课

  1、由鹅身上的傲气引导学生回忆复现鹅的姿态和叫声的描写:

  丰老先生是从哪几方面写白鹅高傲的特点?用波浪线划出过渡句,从这句话里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课件,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2、引读出示: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引出下文步态的学习。

  二、感受高傲

  你最喜欢哪一部分,觉得哪句最有趣,就读一读。(出示课件,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1、 自由读,感受步态的高傲:鹅走来了。自由读第4自然段:有没有感受到高傲的步态。

  (1) 学生交流:

  生:我听见了鸭、鹅……

  指名分别读──评“鸭小姐”“鹅先生”的朗读。

  师:写高傲的鹅为什么写“鸭”? (引出“对比”的写法。)

  出示词语,进行理解: 急速

  局促不安

  从容

  大模大样

  (2)、视频突破“净角”难点:

  有不明白的吗?(净角) 谁知道?(课件出示) 指名说感受。

  师:丰老用“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来比喻鹅的步调,不仅形象地写出了鹅步调的从容,更显出了

  鹅的步伐中透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

  (3)、朗读体会对比写法: 谁能通过朗读表现鹅步态的从容、大模大样,那股傲气?

  (4)引读: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2、默读感受:“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这回请你默读第5、6、7自然段,为什么使我们

  发笑?你感受到他的高傲了吗?(可以划出有趣的词句,把感受写在旁边。)

  (1)、自由交流,指名说。板书: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体现在哪儿呢?

  (2) 品读句子,说感受:(课件出示)

  ① 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师:真是一丝不苟、循规蹈矩、不会变通啊!令人发笑。

  师:吃东西也是慢悠悠的,不怕耽误时间,并且很会摆架子。

  ②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师:为什么“非有人侍候不可”? (因为它太三眼一板,一丝不苟,高傲吧!)

  ③ 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师:喜欢“鹅老爷”这个词吗?(太形象了,它的确像个“老爷”,吃饭必须有人侍候,摆老爷架子,因为它总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狗来偷吃,饭被狗吃净了,它昂首大叫,耍老爷脾气。)

  (3)、小结,引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师:说得多好!这鹅真是有股傲气,架子十足!怪不得丰老赞叹“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3、回顾全文,在叫声、步态、吃相的关键词的基础上,指导编儿歌。(出示儿歌课件)

  三、品味拓展

  1、再次出示咏鹅课件,感受白鹅的可爱。

  2、感悟写法:感受拟人手法及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味喜爱之情:

  小结:作者用这种方法写,既突出了鹅的特点,又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有许多好的方法,大可不必口口声声地说我喜欢它。

  3、请同学们回味课文后,出示“快乐写话卡”: 我是一只——的白鹅。 试着用我们发现的写法,把它的特点写出来,把你对它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

  板书设计 叫声 厉声呵斥白鹅 步态 从容

  大模大样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吃相 三眼一板 一丝不苟

四年级《白鹅》教学设计3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一首古诗叫《咏鹅》,谁背一下。这一是首写白鹅的古诗,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一篇写白鹅的课文,你一定会对白鹅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学习目标:

  1、能够认识“颈、厉”等8个生字,会写“颈、郑”等12个生字,学会“高傲、郑重、”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知道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三、学习提示:

  1、自己读一遍课文,把生字和新词语画下来,并把带有生字词语的句子多读几遍。

  2、把生字词语写几遍,并记住。

  3、把课文多读几遍,特别是把自己读不好的地方多读一下,能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4、仔细读课文,看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四、小组交流。

  五、师生共同交流:

  1、认识生字并组词。强调“颈、供、侍”的读音。

  2、强调难写的字。如:餐中的又、食的最后一笔是点,脾的右边先写白,再从白中写一竖撇,然后写横、竖。

  区别字:厉和历

  3、检查分段读课文。

  4、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白鹅高傲的特点的?分别是哪几段?重点写了哪个特点?

  六、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ɡāo ào zhènɡ zhònɡ zī wèi tǎnɡ ruò shì hòu pí qì

  ( ) ( ) ( ) ( ) ( ) ( )

  jú cù bù ān cónɡ rónɡ bú pò yánɡ chánɡ ér qù lín jìn

  ( ) ( ) ( ) ( )

  2、给下面的字换一部分,再组词。

  颈( )厉( )剧( )倘( )饮( )

  ( ) ( ) ( ) ( ) ( )

  侍( )脾( )蹲( )供( )邻( )

  ( ) ( ) ( ) ( ) ( )

  3、多音字组词。

  供 ( ) ( )角 ( ) ( )看 ( ) ( )

  4、课文从四方面介绍了白鹅高傲的特点的。重点写的特点是 。

  5、摘抄文中你喜欢的四字词语。

  七、反馈纠正:

  八、布置作业:把生字带拼音写一遍。


四年级《虎门销烟》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7)

——四年级*开天地教学设计3篇

四年级*开天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宇宙、黑暗、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通过朗读、品味、想象,感悟*的献身精神,积累优美语句,并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3、读懂课文,体会*的献身精神,感受*的伟大奉献,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开天地的故事,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出示小视频,仔细看,看看里面都有哪些神话故事?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出示图片,引出课题

  二、初读感知,提炼中心

  1、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读几遍。

  (2)想一想,文章的哪句话概况了整个故事,用波浪线划出来。

  2、检查字词的认读

  3、汇报交流:课文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1)伟大的巨人*,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2)找关键词(创造)

  (3)*为什么要创造天地呢?引出创造前的宇宙是什么样的?

  (4)理解什么叫混沌?

  三、读中感悟,走进文本

  1、品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开天辟地的神奇

  (1)找出*是怎样开天地的句子并指导朗读

  (2)在天和地分开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找出反义词和近义词体会天地分开的特别慢,特别艰难

  (3)天地分开是多不容易的事呀!*这劈多神奇呀!这段故事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一一开天辟地

  2、品读第三、四自然段,感受*顶天立地

  师:天地分开了,*也该休息了。是吗?他是怎么做的?

  (1)找出关键句,读。

  (2)想不想当一当神话中这位了不起的*呀?学生动作体会。你们的动作也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一一顶天立地。随机采访学生感受

  (3)我们这么快就累了,*可是撑着一片天啊!他站了多久?

  (一次一次的引读,感受*的坚强和勇敢。)

  3、品读第五自然段,感受*身化万物的无私

  (1)*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2)变换句式,启发想象

  四、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别人听。

  2、我们在复述故事的时候,还可以恰如其分地用上课文中的词句,你积累文中的哪些好词好句呢,现在把它们摘抄下来吧。

四年级*开天地教学设计2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喜欢读神话故事吗?

  生:喜欢。

  师:你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

  生:*开天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女娲造人……

  师:不少。咱们看,神话故事,神就是神仙或是神化的古代英雄,关于他们的故事怎么流传下来的呢?靠的是人们口头讲述使其代代相传,所以叫“神话”。神话故事给你什么感觉?

  生:神奇、充满想象、很奇特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老的一篇神话故事,齐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开天地》

  师:昨天预习了,能不能联系课文说说课题中“开”什么意思?

  生:第一段说 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开”是“分开”的意思。

  生:第二段说*用斧头劈开了天地,“开”是“劈开”的意思。

  生:最后一个自然段创造了美丽的世界,“开”是“创造”的意思。

  师:你们很会读书,字的解释就来源于课文中,所以仔细读课文,能解决你很多疑问。

  二、读课文,讲故事

  (一)读故事,讲出故事

  1、完成学习任务单1,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师:你们都爱听神话故事,那想不想学学怎么讲神话故事?

  生:想。

  师:好,来看看讲故事第一招: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为什么会有这个故事,这是故事的起因;在这个故事中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这是故事的经过;最后,故事的结局是什么,这是故事的结果。请你快速读文,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哪里,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第一小题。

  学生读文,勾画,完成作业。

  师:找好的同学来分享。出示作业单

  (学生在区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时还有难度,这是第一次让他们明确找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共13个孩子一次性找对了。)

  生:故事的起因是第1自然段,经过是2-5自然段,结果是第6自然段。

  2、完成学习任务单2,了解故事的具体经过。

  师:好,找得很快。那就要再挑战自己了。再读课文,完成学习单上的第2个小任务。

  生边认真读课文边找出世界的样子和*的努力。

  3、完成学习任务单3,初步讲故事

  (1)自己结合学习任务单2和课文,讲讲这个神话故事。

  (2)同桌互相讲讲,相互补充。

  (3)学生展示讲,初步讲故事,要求:具体 完整

  下面是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一:

  故事的起因:第( )自然段 故事的经过:第( )段 故事的 结果:( )自然段

  学习任务单二:同桌互相合作,完成下面的任务清单

  故事的起因:世界( ),*( )

  故事的经过: *醒来,睁眼一看,世界( )

  *翻身坐了起来,“大鸡蛋”( )

  *( ),“大鸡蛋”碎了。

  *站在天地当中,天和地( )

  *倒下后,身体( )

  故事的结果:*( )

  学习任务单三:

  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自己先简单讲讲这个故事。

  (二)读故事,讲出神奇。

  师:孩子们,了解一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我们讲出一个故事的前提。刚才你们都做得很好。但是我们讲故事,可不能局限于就是简单复述故事,我们还要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神话故事我们要讲出什么?

  生:讲出神话的神奇之处。

  师:对,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是想象力丰富,很神奇,讲神话故事就要讲出神奇,吸引读者。这篇文章同样有很多很神奇的地方,请你先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神奇。

  生通过朗读体会神话的神奇,重点指导第五段的朗读。

  1、教师读“实际”,学生读“想象”

  师:*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体,变成了()

  生: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师:他发出的声音,化做了()

  生:隆隆的雷声。

  师:他的左眼变成了()

  生:太阳,照耀大地。

  师:他的右眼变成了()

  生: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

  师: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

  生: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

  师:他的血液变成了()

  生:奔流不息的江河。

  师:他的汗毛变成了()

  生:茂盛的花草树木。

  师:他的汗水变成了()

  生:滋润万物的雨露。

  2、教师读“想象”,学生读“实际”

  师:可以说*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出了整个美丽的世界。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是他()

  生:呼出的气体。

  师:隆隆的雷声,是他()

  生:发出的声音

  师:照耀大地的太阳是他的()

  生:左眼变成的。

  师:给夜晚带来光明的月亮是他的()

  生:右眼变成的。

  师: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是他的()

  生:四肢和躯干变成的。

  师:奔流不息的江河是他的()

  生:血液变成的。

  师:茂盛的花草树木是他的()

  生:汗毛变成的。

  师:滋润万物的雨露是他的()

  生:汗水变成的。

  随着一点点上移的文字,又将整段文字读了一遍。

  3、引导学生想象

  他的头发飞上天空,变成了

  他的身躯,化做了

  他的牙齿骨骼变成了

  他的最后一缕目光变成了

  师:谁先来试试,把故事的开头讲得神奇一点。

  生先示范把开头讲神奇。

  师指导讲开头、结尾,如何讲神奇:神奇的动作做出来 神奇的语气要表现 神奇的想象要补充

  同桌互相练,如何把经过讲得更神奇,更吸引听众。

  生练,生展示。

  (反思:师指导学生边讲边做出“劈”的动作,天和地生长的过程;“一万八千年”表示时间的词要读出神奇;第五段*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补充想象。)

  (三)读故事,讲出喜爱

  师:你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不仅能把这个故事讲得明白、清楚,还能把故事的神奇之处讲得那么好。如此神奇的故事就是因为有了我们的主人公*,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你们那么喜欢*,那就要让别人听你的故事中也喜欢上*,这才是讲故事的高手。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讲故事的高手。只要你再认真默读课文,找出相应的语句,看看你喜欢*的什么?

  学生默读文体会*的精神

  学生分享

  生:我喜欢*的不畏黑暗,看到周围黑暗一片,就用斧子来劈开。

  生:我喜欢*的坚持不懈。*始终撑在天和地之间。

  生:我喜欢*的舍己为人。倒下后身体变成了世界的各个部位。

  生:我喜欢*的勇于牺牲。

  师:仔细品读课文,才能知道*有这么多值得歌颂的精神:坚持不懈、舍己为人、勇于牺牲。这样伟大神话人物的故事更应该讲下去,依靠我们,依靠我们的世世代代。你能再试着讲讲这个故事吗?讲出你对*的喜爱之情。自己先讲讲。

  学生展示讲

  (反思:讲出神奇和讲出喜欢,这两个层次之间没有什么递进的关系。讲出对人物的喜爱,主要是为了完成课后第一小题“说说你心目中的*是什么样的”,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因为时间紧张,孩子没有充分的时间体会,人物形象多是教师强加的。)

  三、回家给家人讲故事

  师:一个故事读完,一个故事讲完,总让我们觉得意犹未尽。神话故事就是有这样的魅力。今天晚上回去把这个神奇的故事讲给亲人听,尽量做到讲出神奇,讲出你对*的喜爱。讲故事的视频发在家长群。

  板书设计:12《*开天地》

  起因(1):混沌

  经过(2-6):开天地 *:不怕黑暗 坚持不懈 勇于牺牲 舍己为人

  结果(7):创造世界

推荐访问:虎门 教学设计 四年级 四年级《虎门销烟》教学设计3篇 四年级《虎门销烟》优秀教学设计1 四年级《虎门销烟》优秀教学设计100字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