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中学历史课如何实现主体性教学

中学历史课如何实现主体性教学

时间:2023-07-07 16:45:02 教学设计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课堂教学四个主体阐释:给予主体地位;培训主体意识;激励主体潜能;弘扬主体人格。本文旨在通过这四个层面的导与教,最终实现主体发展。

关键词: 中学历史 主体性学习 案例

课堂的主体性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是指在教师的组织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自学、讨论合作、研究等形式完成学业。

如何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使历史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在学习中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深化教改热潮中广泛深入探讨的热门课题。我认为,在这主体性教学模式中重视好以下四个问题至关重要:给予主体地位;培训主体意识;激励主体潜能;弘扬主体人格。通过这四个层面的导与教,最终实现主体发展。我结合相关教学案例谈谈这几个方面的实践。

给予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让他们的经验再现,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我认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引导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为学生今后重视生活经验的获得和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案例1:如在教授选修4《一代雄狮拿破仑》一课时,教材“历史纵横”中讲到了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学到这里,有个学生提出:如果当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获全胜,他会击败反法同盟吗?他会统一整个欧洲吗?他会统治整个世界吗?我没有立即给出答案,而是因势利导,布置学生在课后查阅有关拿破仑的相关史料,规定学生可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集体解决,并做好准备,在下一节历史课上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结果,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几乎人人动手,翻史书,查网络,搜集相关史料,认真分析比较,归纳整理。我在下一节课上,以研讨会、辩论会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一堂课的气氛十分热烈,许多学生引经据典,发表自己的观点。同学间还展开了激烈的争辩。最后逐渐形成两种观点:一是从欧洲当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的比较分析得出,就算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获全胜,最后的结局也会是失败;二是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反法联盟各国间矛盾等方面入手分析,认为如果当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获全胜,他会击败反法同盟,统一整个欧洲。我为学生认真执着的精神所感动、所鼓舞。两种观点,都有相当充分的说理,我想最终孰是孰非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同学们参与了这一学习活动,在活动中经受了锻炼,学会了主动学习。

培训主体意识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从不同角度,沿不同方向,在各种不同层次上进行分析和思考,多触角、全方位地寻求与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和途径。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充分挖掘教材在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在因素,设计恰当的历史问题。这些新情境问题应满足如下要求:一要有适当的难度,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解决,即“跳一跳够得到”;二要在教和学两方面均富有探索性,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才能兴味盎然,富有激情;三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创新的成就感。

案例2:必修2《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课,教材内容按“从珍妮机到蒸汽机”、“从工场到工厂”、“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编排,条理清楚,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史实,但正因为如此,要提高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思维品质,就需要另辟蹊径。以下是一组问题设计:①如何理解“工业革命为什么在它实际开始的那个地方开始?为什么在它实际开始的时间开始?”②谈谈“多维视角下,对工业革命的再认识?”(具体可细化为: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工业革命与社会发展变化,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工业革命与世界格局变化、工业革命与经济思想……)关键是让学生在探究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观察分析和推理,从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找出定律来。通过一定的指导归纳到这些问题上来,更加能够促进学生对这一问题的顺利探究,而针对这一问题的探究过程也是针对开放性问题真正的探究过程。

激励主体潜能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新的材料,新的观点层出不穷,为了不断了解新信息,历史教师要及时收集资料,采用形式多样的创新教法,创设新情景,设计新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潜能。

案例3: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段历史时,我引用了一段新材料:“日本旗舰‘吉野’号,由英国制造,是当时世界上时速最快、装备最先进的军舰,先有李鸿章决定购买,但清廷以价格太贵而不同意,结果被日本买去。但日本政府钱不够,明治天皇的母亲,带头把首饰捐给政府,全力购买军舰,而当时慈禧太后每天的生活费是四万两纹银,宫廷半月之费可买“吉野”一艘,两月之费可买一超级主力舰,一年之费可装备一支位踞全球六、七位的海军舰队。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赔款二亿两白银。”我问学生读了这段材料有何启示?我不预先提问题,让学生学会提炼有效信息,发挥创造思维,当时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已见,课堂气氛非常融洽,新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烁。通过比较分析,学生进一步认识了清政府的腐败和日本政府的贪婪。有的同学提出了新观点:“即使李鸿章买到了这艘军舰,日本政府也可以购买其它的军舰,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战争的结果还是清政府失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已成为亚洲的资本主义强国,清政府是腐败落后的封建国家,清政府一定失败。”学生从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新材料提供了新情景,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发挥。

弘扬主体人格新课程教学目标中的十分重要的任务是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师生之间的关系是诸关系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始终处于相互影响之中。只有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只有通过师生之间的积极的相互交往,学生才能既发展各自的个性,又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才能使课堂教学的功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案例4:在学习新课程必修3《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孔子和儒家的形成》时,有位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孔子的一生怎么会这么辉煌?怎么会总结出那么多、让人终生受益的道理?”

这样的问题,可能考试不会去考,但作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好素材,十分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解决。这个问题由于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那么也就是学生非常感兴趣,非常想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引发了一场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将孔子一生的发展历程概括为“学、问、思、志、行”,旨在促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孔子的人生历程,并希图对学生的学习与做人产生积极影响。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与思想升华,有助于师生共同体验与感悟孔子的人生智慧与人格境界。

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质疑的权利,尊重学生自主探索的权利。多给学生成功的机会,动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成就动机,为学生架设主体学习的桥梁,定能收获意外的果实。

推荐访问:主体性 如何实现 中学历史 教学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