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如何提高历史教学中的导入技巧

如何提高历史教学中的导入技巧

时间:2023-05-13 17:4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明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愿望,构成了学生学习最主要的内部动力,可以概括为:动机、兴趣、注意。而“导入”教学技巧的高低是将“动机、兴趣、注意”落实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中的关键。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兴趣;注意;导入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1-0086-02

动机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追求知识的前提。明末清初的教育家颜元说:“教之功有限,学之功不已。”充满兴趣、动机明确的学习,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因此,要上好一堂历史课,首先要学生明确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并且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探究欲,进而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入“有意注意”,而成功导入新课就是一堂课成功的重要前提。要想成功导入新课,那么巧妙的教学导入技巧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要做到提高学生兴趣,并非一件易事,这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和完善各个教学环节,总结经验教训。一个成功的导入可以马上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如同徐徐拉开的帷幕,让同学们一眼看到精美的置景;又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精心设计历史教学的导语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匠心独具、巧妙地创设能唤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情境,使学生迅速地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课堂引入时,教师联系教材和学生实际,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顺利进入课堂的学习。那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都有哪些导入方法呢,在此我将自己并结合他人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学导入技巧作一些介绍:

一、诗词导入

诗词是一种精炼、生动、优美的文学形式。利用集中反映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时代特征的诗词导入新课,不仅生更深刻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瓜分中国的狂潮》一课时,就可以给学生展示一首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然后告诉学生:“这是清末爱国诗人黄遵宪题在《时局图》上的一首诗。他揭露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体现了世人忧国忧民的心情。那么,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又是怎样掀起瓜分狂潮的呢?”由此导入新课。这就唤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

二、名言导入

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在他们心中总有一些特别崇拜的人物,树立自己的偶象。摘录名人的名言,成为他们这一年龄段人的喜好,因此用名人的“精彩语录”来导入新课,往往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三、复习导入

复习导入属于历史课传统教学中最常用的导入法,它是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旧引新或温故而知新,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这种导入法往往缺少趣味性,但是历史课是时间连贯性很强的课程,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利用复习旧课而引人新课,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使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因果联系,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更全面。如学习解放战争历史时,我用抗日战争刚结束,全国人民都希望和平这样一个历史背景,来表明国民党发动内战是不得人心的,毛泽东到重庆是深得民心的,所以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是民心所向,这样的衔接,前后照应,过渡自然,使学生容易从以前的知识转入即将学习的课堂上来。

四、悬念导入

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五四”爱国运动》一节时,老师就可以先通过讲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探讨的愿望,然后提出如下疑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在巴黎和会上被当作战败国被瓜分”。通过这样的问题的设置,学生们的兴趣被吸引住了,并急切想了解新课内容。所以教师在进行导入设计时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并有意识的设一些疑点,要让学生意识到历史课程的趣味性和探索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引导学生自主地去掌握历史知识。

五、音响、影视导入

历史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具有很强时间性和空间性,对于中学生而言,平面的讲述往往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某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条件。在上新课前,适当地播放与讲授的内容有关的影片,通过直观的、生动的画面再现“史实”,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某个历史时期的背景或事件,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他们的情绪,还能很好地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如在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时,我们就可以从描述“宋氏三姐妹”中的一个情节入手导入新课,收到很好的效果。老师可以提出如下话题:“看过电视剧《宋氏三姐妹》的同学不知道注意了没有,剧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孙中山拿了一幅画给宋耀如等人看,诸人看了感慨万分,义愤填膺。这是一幅什么画?为什么会引起他们的愤慨?”接着告诉学生,这是一幅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画,这幅画就是教材中的《时局图》,再由講解该图转入新课的学习

六、史论导入

在历史教学中抓线索,抓联系是非常重要的。翦伯赞曾语重心长的指出:“史料如果不被放在它的整体中,放在联系中,那它就是一些孤立的碎片,任何问题也不能说明。”在导入环节中,如果能够利用史料把旧的知识和即将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线索找出来,将有助于完善课堂教学。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因而这几个要素要讲清楚,这是上历史课与其他课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线索把相关知识串联起来,找出他们的联系,比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范围来讲授历史;以历史事件为线索,讲清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就可以了解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所以在导入设计时如果能够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一定的史料线索相互联系起来,并运用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已学知识的记忆和巩固,也有助于学生顺利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之中。例如,我在讲授西欧早期封建社会时,先请同学们回顾中国封建社会情况,学生们马上想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隋唐时期。在此基础上,我不失时机的提出问题“:你们想知道西欧封建社会与中国封建社会有什么区别吗?西欧的封建社会情况如何呢?这节课我们可以试着找出中国封建社会与西欧封建社会相似点和不同点,来进一步了解掌握这段历史。”

除了上述的六种方法外,还有解题导入法、故事传说导入法、成语点故导入法、时事导入法等等。

总之,无论用哪种导入法都需要老师全面驾驭教材,还要有广博的知识、要以兴趣为前提、要以提高思维能力为根本、并且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提高教师的自信心。

推荐访问:导入 提高 技巧 历史 教学中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