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人类命运共同体本质解析及全球化治理探讨

人类命运共同体本质解析及全球化治理探讨

时间:2023-05-27 18:5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延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自然共同体,全球意识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全球化治理存在的现实问题是国际关系发展仍然以西方国家为中心,国际政治秩序仍然以西方强权为主宰,人类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自然生态危机。推进全球化治理的主要举措有:改革联合国体制是推进全球化治理的现实基础,共同制定国际规则是推进全球化治理的关键措施,生态法治建设是推进全球化治理的重要抓手,“一带一路”倡议是推进全球化治理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化治理;全球意识;国际规则;“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D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9)03-0054-11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在2015年9月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上首次在重大国际组织提出来的全球治理思想,强调要依据《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1〕它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指引了方向和路径,开启了构建和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当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化治理”的研究还刚刚起步,亟待学术界对实践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有针对性、深入扎实的研究,为党和国家决策提供理论咨询。为此,本文拟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和推进全球化治理问题略陈管见,以请教于大家。

一、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本质的解析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在同一个稳定的体系里共同运行,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体系性、整体性和开放性的概念,其宗旨就是把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风雨同舟、荣誉与共,共同致力于把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把整个“地球村”建设成为一个和睦的大家庭。〔2〕“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准则,兼顾了各个国家发展的民族性和人类性,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論基础和精神支撑,具有反映人类共同利益的话语特质。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新型全球化的发展方向,隶属于“全球治理”“和平与发展”“民生幸福”理念上的价值追求。基本内容由如下四个层面构成:一是自然层面的“自然生命权”;二是经济层面的“物质文明权”;三是政治层面的“社会治理权”;四是文化层面的“精神文明权”。人类是生态社会的共同组成部分,必须正确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因人类发展给自然生态造成的灾害。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同属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命运与共”“共建共享”,才能实现“共生共荣”。“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把人类命运与共同体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概念。2013年3月习近平在俄罗斯发表公开演讲的时候,向世界发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声,阐释了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各个国家之间相互沟通、相互支持、相互联系不断加深,人类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理念。2015年习近平在“博鳌论坛”年会上,又进一步向世界系统地阐发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含义,提出了人类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中共十九大报告”以执政党纲领性文件的形式,确立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方略,确认它是“实现中国梦”须臾不可缺少的国际秩序。对于当代中国来说,要获得全体民众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认同,党和政府必须有意识地培育总体性的全球意识。中华文明既是一种开放包容的文明,又是一种闳放旷达的文明,它是涵养和孕育中国人独特全球意识的精神家园。民众全球意识的培育过程,实质上就是国家意识与全球共同体意识相互衔接与融合的过程。当代中国要引领时代并走向世界,只有心中始终怀有全球理念,才能勇于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重任,才能够树立全球意识的博大胸怀和宽厚包容的心态。在“十三五”期间乃至更长的时期内,必须着力开展闳放旷达的文明教育,塑造人们的意识变革和精神革新,让每个民众自觉意识到自己既是中国人,同时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员,努力提高全民参与全球治理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全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自觉性。〔3〕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延展

马克思在考察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形态之后,得出了“人本共同体”的科学结论。譬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就从不同角度论及到“虚幻的共同体”“抽象的共同体”“虚假的共同体”“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和“真正的共同体”等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和使用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概念,从此自由人联合体成为马克思毕生追求的理想社会形态。马克思认为在这个“自由人联合体”的“共同体”里面,人们超越了长久以来形成的阶级性烙印,超越了人们所处的阶级和地域的界限,取而代之的是以共同利益为前提的、相互依存的新型社会关系。在人类现存的各种文明之间,需要互相尊重、互学互鉴、兼收并蓄。“国家”曾经被认为是“人类社会最高层级”的共同体。然而从马克思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的视角看,国家并不是共同体发展的顶点,人类应当从更高层次上认识人类共同体问题。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不是要强行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人民绑在同一辆战车上,而是强调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和贫富的差别,每个国家、民族的地位一律平等,全球性的矛盾与问题需要国际社会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就是要坚持各国之间合作共赢、相互依存、同舟共济,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让各国人民共享世界发展成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智慧,是当下解决世界性时代难题的理论法宝,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延展,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重要的理论成果。它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普惠价值、共同价值观,取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普世价值观,一个由“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组成的共同价值观①,已经成为联合国的崇高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包含着互利共赢的发展观、义利兼顾的利益观、权责共担的治理观和包容互鉴的交往观,是对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当代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大多数国家的期盼,突破了具体国家、民族的界限,打通了不同意识形态的社会制度和价值理念之间的隔阂,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和“治理赤字”提供了方向。然而当下的世界仍然不公正、不太平、不和谐,人类社会所处时代的性质,仍然是列宁在《帝国主义论》里所说的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性质、主要矛盾和主要特征并没有改变,所改变的只是“时代”的主旋律,即人类社会首次进入了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与发展”时代。处在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时代,当人们面对具有全球性的灾难抑或艰难险阻时,仅靠某一两个国家的力量是无法应对和无能为力的,只有各个国家共同面对人世遭逢的困难和艰难险阻,共同承担历史的责任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有助于完善公平正义的国际关系,构建和实现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有助于推动世界政治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推荐访问:共同体 全球化 治理 本质 解析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