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楚文化研究的成果

楚文化研究的成果

时间:2023-06-06 12:1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如果说,前不久问世的《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是对楚文化的渊源及其发展过程,作了纵向考察,那末,《楚文化志》,就是对楚文化的基本质素与丰富内涵,作了横向观照。

自五十年代以来对楚文化遗存的科学发掘,特别是从楚墓中所获得的楚器楚物,使人们对楚文化的博大规模与卓越成就,有了进一步的更新的认识。这部《楚文化志》的重要特点,就是结合文献资料与考古发现,翔实考证,分门别类,连点为线,缀线成面,对构成楚文化的诸要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意志形态与生活习俗,等等,既分别描述,又相互联结,而汇合成为一个历史文化整体。主编者在此书序言中,把楚文化作了两种对比,一是况之于先秦时代的其他区域文化,一是较之于同时代的古希腊文化,得出的论断是:一、东周文化的精华大半集中在楚文化里;二、楚文化是当时世界第一流的文化。在这部近三十五万字的新著中,对此作了较充分的阐说。

从《楚文化史》到《楚文化志》,有助于我们对楚文化作纵横两向的贯通认识与总体把握。自纵向观之,其主源是祝融部族集团的原始农业文化,由此出发,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滥觞期、茁长期、鼎盛期、滞缓期、转化期,其间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内在联结性,从中可窥见其所体现的文化演进规律。自横向观之,构成楚文化的六种要素是:一、青铜冶铸工艺;二、丝织工艺与刺绣工艺;三、髹漆工艺;四、老子和庄子的哲学;五、屈原的诗歌和庄子的散文;六、美术和乐舞。本书的基本内容,就是对构成这座文化大厦的六大支柱的系统描述。同时表明,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及其他区域文化,始终处于不断交流的过程中,终于汇合成为全国性的水平更高的汉文化,从中也可窥见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合流轨迹。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而高度的精神文化,总是以高度的物质文化为基础。本书对楚国的农业,冶铸业,髹漆、丝织、刺绣等手工业,商业,交通,水利,城市和建筑,都有专章论列,虽因资料多寡,详略有所不同,但大体可以看出楚国赫赫扬扬雄踞南方的经济实力,从而深切认识楚文化所赖以繁荣滋长的丰饶土壤。

作为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意识形态,即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审美观念、民俗等等,都有其独特的成就与风貌。楚地自古文风丕盛,影响深远。但是,长期以来,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与评论,可说一般还囿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境界。正如张正明《楚文化史·导言》中所说:“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前,人们所知道的楚文化只是哲学上的老、庄和文学上的庄、骚,虽极玄妙、奇瑰之能事,终究象瓶中的无本之花。”因此,反映在《楚文化志》中近半个世纪以来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物作全面研究的部分成果,使我们能从广泛的历史背景下和全面的文化系统中,认识楚国精神文明、楚人意识形态、楚地民情民俗的繁殖土壤、培育环境和成长条件。

在《楚文化志》的这类篇章中,颇不乏创新之见与点睛之笔。如《哲学》一章中,分为“楚的哲学”(phi1oso-phyofChu)与“在楚的哲学”(philo-sophyinChu),前者是指楚人精神的哲学表现,可在楚,亦可不在楚;以学派言,则指道家。在楚的哲学,亦可不是道家,如荀况哲学。作者在本章中专论在楚的楚的哲学,限于四个代表人物,以鬻熊置于首位,次叙老聃与庄周,而以屈原殿后。他认为,鬻熊既是楚开国人物,也是楚哲学开山人物。诸如此类,颇有胆识。又如,在《文学》一章中,作者的视野,已超越传统文学史中所论列的藩篱,而扩展为先秦时代南方楚地各族人民所创造的文学,称之为楚文学,其中包括其产生的摇篮和发展的基础——远古神话,其诗歌创作的源流——楚地民歌的产生和发展,并专门论述作为楚文学过渡阶段而独具一格的创作——《老子》,最后分别探讨楚文学创作上的两座丰碑——庄周的散文与屈原的诗歌,这样构成楚文学的独立体系,可说是别开生面的。

自“五四”以来,在对楚辞与屈原的研究中,借助西方的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神话学、文艺理论与美学思潮,特别是近年来利用大量楚文化遗存的发现和研究的丰硕成果,从而视野开廓,观念更新,有所进展或突破。海内外研究楚辞的学者还提出,人类文化是一个广袤的大系统,子系统和系统诸元素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制约,中国上古文化与楚文化亦非例外。他们认为,我国东部地区(包括楚境)是太平洋文化的发祥地,而《楚辞》则是环太平洋文化区中唯一有充足可靠,古老而高级的文字材料的文化现象或标本。在《楚文化志》中,特别在论文学及艺术(音乐、舞蹈、绘画)、论风俗与信仰的各章中,以及附录《楚墓的发现和研究》中,对这类大范围和全方位的深入探讨,当能提供有益的启示和丰富的资料。

(《楚文化志》,张正明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七月第一版,5.15元)

推荐访问:成果 研究 文化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