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回族两大节日的文化蕴涵透视

回族两大节日的文化蕴涵透视

时间:2023-06-07 17:3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回族是我国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回族几乎全民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文化对回族文化影响深远,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回族的传统节日开斋节和宰牲节也是伊斯兰教的两大节日,它们集中体现了回族文化的特点,表达了丰富的文化蕴涵。本文阐述了回族两大节日中蕴含的倡导健康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注重饮食卫生,彰显忠孝美德等文化蕴涵,力求使人们正确地看待有宗教信仰的民族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回族;节日;文化蕴涵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s)03-0090-05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优美的歌词唱出了新中国各族人民和谐统一的生活风貌,同时也道出了中国文化具有多民族性的显著特点。正如一些学者所说:“中国文化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华夏文化为中心,同时汇集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各民族文化都有其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往往代表着该民族的文化精髓,而这些文化精髓又往往通过一些重大节日展现出来。

一、回族学与两大节日文化

回族是我国十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其他九个民族分别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东乡族、撒拉族和保安族),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回族人口近1000万,是全国第四大民族,遍布在全国2000多个市、县,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回族的产生及发展过程至今尚无定论,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回族”或“回民”是对回回民族的简称。“回回”一词最早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指的是“回纥”或“回鹘”,此时的“回回”与“回族”的族源并没有本质的联系;南宋以来,“回回”主要泛指西域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国家和地区;到了蒙元时代,把西亚、中亚来华的信奉伊斯兰教的各民族及其文化统称为“回回”,此时的“回回人”习惯上被看作是“回族”的先民;到了明代,“回回”逐渐成为对回回民族的定称。时至清末民初,有了“回回”二字省略单用的现象,出现了“缠回”(维吾尔族)、“东乡回”、“撒拉回”、“蒙古回”等,此时的“回~”指的是“信奉伊斯兰教的一族”。

回族研究是我国民族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早在抗战时期,党中央在延安就成立了以研究回族问题为主的“民族问题研究会”,对回族的历史与当时情况展开了调查,并出版了《回回民族问题》一书,专门论述回族的来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及其现状以及回族民族心理特征等。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领导并成立了“中国回民文化协进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编写了《回回民族的历史与现状》、《回回民族的新生》等专著,这对回族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回族研究有了新的发展。许多省、市、自治区先后成立了回族研究会、回族文化研究会或伊斯兰文化研究会等地方性学术团体,并且从1983到1998年,在银川、昆明、兰州、承德、郑州、济南、西安、乌鲁木齐等地先后召开了十一次全国性的回族史讨论会。累计出版的回族地区史、人物志、工具书、调查报告和专著等各类研究成果上千部(种),论文万余篇,尤其涌现出了一批中青年学者积极投身于回族研究的各个领域,逐步建立了“回族学”这门新的学科。

回族学研究的文化包括回族的古代及近现代文化、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回族几乎全民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文化对回族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已经渗入到回族社会和风俗习惯的各个层面,成为回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回族文化与伊斯兰教、伊斯兰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回族的两大节日也是伊斯兰教的两大节日,它们集中体现了伊斯兰教影响下的回族文化特点,表达了丰富的文化蕴涵。

回族的两大节日即指开斋节和宰牲节,其中宰牲节又叫古尔邦节。这两个节日也是我国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它们是不折不扣的“舶来品”,来自伊斯兰教的发祥地沙特阿拉伯。正如所有“舶来品”一样,这两个节日从踏入中华大地那一天开始,就一直在经历“中国化”的过程。回族的两大节日不是仅为传达喜悦之情,还有其更加深刻的文化蕴涵。

二、开斋节——倡导健康生活,构建和谐社会

谈开斋节得从斋月说起。每年伊斯兰教历的9月称为斋月,这个月的名字叫赖麦丹(音译),有“焚烧”的意思。形容封斋的人,通过“酷热、焚烧”的磨练,来控制食欲和情欲。

封斋的天数有时为二十九天,有时为三十天。斋戒期间,封斋的人们在日出之后至日落的整个白天,无论怎样饥饿,不准吃、喝,谓之封斋。此外,还要求封斋的人们在斋月期间禁房事,克制一切私欲,断绝一切邪念,以此来磨练自己的意志,表达对造物主的敬畏。斋戒期间,小孩和老弱者可以不封斋,妇女在经期中也可以不封斋,有病、赶路的人可以不封斋,日后补封即可,不能补的以交纳财物作为抵偿,不能封斋的人也要把节制饮食,不在公开场所吃喝作为一种礼节来遵守。到了晚上,当封斋将要结束的时候,清真寺开斋的钟声当当响起,情况就与封斋时完全不同,人们可以饮食说笑,左邻右舍可以团聚一桌,甚至行路的陌生人感到饥饿时,随便走到素不相识的回坊人家中,都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招待。

伊斯兰教历的10月1日为开斋节,据记载,伊斯兰教初创时,穆罕默德在斋月结束时,进行沐浴,然后身着洁净的服装,率穆斯林步行到郊外旷野举行集体礼拜的“聚礼”活动,并散发“开斋捐”给穷困的人,以调节贫富差距。这些活动相沿至今,在西安回坊中都能看见。节日的凌晨,人们聚集在礼拜寺作盛大的礼拜,然后开始热闹的节日活动。家家户户都备有丰盛的节日食品,如馓子、糖果、点心等,人们身着民族盛装,熙熙攘攘,走亲访友,相互庆贺节日。

以上种种都源自伊斯兰文化中的经典——《古兰经》的规定。《古兰经》上说:“信道的人们啊,斋戒已成为你们的定制,犹如它曾为前人的定制一样,以便你们敬畏。故你们当斋戒有数的若干日,你们中有害病或旅行的人,当依所缺的日数补斋,难以斋戒者,当纳罚赎,即以一餐饭,施给一个贫民,自愿行善者,必获更多的善报,斋戒对于你们是更好的,如果你们知道。赖买丹月中,开始降示《古兰经》,指导世人,昭示明证,以便遵循正道,分别真伪,故在此月中,你们应当斋戒;害病或旅行的人,当依所缺的日数补斋,真主要你们便利,不要你们困难,以便你们补足所缺的日数,以便你们赞颂真主引导你们的恩德,以便你们感谢他。”

这个节日向人们展示了以下两方面的文化意向:

1 健康生活,从节制欲望开始。

身心健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幸福,这种幸福可以通过合理地节制欲望获得,“开斋节”

倡导的健康理念和我国传统的养生文化在中华大地上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食、色,性也”,中国传统文化里早就对人类的合理欲望做出了精辟的总结。同时,先贤们还发现对这些欲望加以节制可以使人们在很大程度上获得身心健康。虽然欲望是人生命活动的自然原动力,但研究表明,人对物欲的过度追求不仅会损害身体健康,也是心理上不健康的表现。因此正确引导人们追求精神上的快乐有助于人们化解心理冲突,使人的心理能量得到有效的释放。中国传统文化里,修养的目标不是注重物质享受,而是追求精神的愉悦。孔子曾经说过:“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认为感官物欲过多会妨碍道德修养的要求,会引导人们步入迷途邪道,所以孟子提出了“养心莫善于寡欲”的心理修养方法,有助于人们保持心理健康。

《黄帝内经·素问》又指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现代医学研究进一步证明,饥饿疗法不仅能减轻胃肠的负担,促进消化道疾病的康复,而且能使植物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受到一种良性刺激,调动人体本身的调节功能,促进体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趋向平衡。另外,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和延缓衰老。还有学者发现,在动物世界里,节食也是维持生命的一个重要方法。许多动物在蜇居或冬眠时期,本能地停食,而且在受伤或患病时,自动节食养病。

然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很少有以“节制欲望”为主题的,这使得我国传统文化中健康理念的精髓没有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回族同胞的“开斋节”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在人类的历史上,世界各地的民族都有以斋戒为名的节食习惯或制度,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类的身体素质和品格意志,其效果明显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每个人的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基本上都遵循这个原理,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调整和锻炼之后,功能必然更强,更健康。“开斋节”更是将这种健康理念以信仰的方式根植在了信徒的思想中,又以欢庆的方式把这种健康理念与各族人民分享,使那些身体力行者切实从中获益,拥有了健康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同时,这两种文化的交融也为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养生文化做出了贡献。

2 和谐社会,从分享幸福做起。

“开斋节”以信仰的方式要求富裕的人们赈济穷困,分享财富,以实际行动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整个节日里奏响着“博爱、互助、分享、同庆”的乐章,透射出入类善行义举中最朴素、最直接、最便捷的人文关怀。

贫富差异是各个国家都存在的社会问题,如何控制贫富差异是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在给齐宣王描述治世蓝图时曾经这样设想过,任何一种善行都不能是某个群体、某个民族独享的,一定要推己及人才能体现出善行的价值,才能让人民安定,国富民强。回族的开斋节正是这个宏伟蓝图的具体实施方案,让那些贫穷的人感到了温暖。“开斋捐”的词根本义有“充满、灌满、注满”的意思,把满满的幸福分享给穷苦人,这正是缴纳开斋捐的意义所在,并且此项经费的开支以直接交给具有接受条件的人为最佳的行为。《古兰经》记录了具备接受条件的八种人:“赈款只归于贫穷者、赤贫者、管理赈务者、心被团结者、无力赎身者、不能还债者、为主道工作者、途中穷困者;这是真主的定制。真主是全知的,是至睿的。”并且这八种人不是专指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其中“心被团结者”反而是专指尚未信仰伊斯兰教的非穆斯林。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开斋节文化的内涵以分享幸福、普天同庆的方式把加强各民族团结,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代治国方针落到了实处。

三、宰牲节——注重饮食卫生,彰显忠孝美德

宰牲节又叫古尔邦节,此节日是根据《古兰经》记载的古代阿拉伯地区的历史故事演变而来的:很久以前,真主以托梦的方式命令伊布拉欣圣人亲自宰杀自己的爱子易斯玛仪勒作献祭,以此来考验他对自己是否忠诚。第二天早晨,伊布拉欣决定将自己的儿子带到麦加城的郊区“米那”山谷献祭,以执行安拉的命令。这样的事实对常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然而当伊布拉欣向自己的儿子易斯玛仪勒说明原委后,易斯玛仪勒却欣然接受了真主的安排,决定为了表明父亲和自己对真主的忠诚而牺牲。当伊布拉欣举刀准备动手时,真主及时派遣天仙用一只羊代替了易斯玛仪勒成为了祭品并赞美了他们父子俩的忠孝行为。为了纪念这一动人的历史事迹和感谢真主,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12月10日为宰牲节。这一天除宰牲献祭外,还要到清真寺举行会礼等节日活动。同时在这期间世界五大洲的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云集在圣城麦加,进行朝觐和宰牲等活动。中国包括回族在内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少数民族都在不同程度上保持着这一传统节日活动。

这一节日从饮食卫生和忠孝情怀两个方面表现出了自身特有的文化意义。

1 注重饮食卫生,杜绝病从口入。

宰牲节要求有条件的穆斯林每人宰一只羊或者七个人合宰一头牛或骆驼。宰牲用的牲畜必须健康、肥美、年龄适合:羊够一岁才可以用来宰牲;用骆驼做牺牲,最佳年龄是五岁之后,六岁时;牛的最佳牺牲年龄是两岁,进入三岁阶段。并且,宰牲时只需绑起动物的三条腿,留下一条不绑。宰牲用的刀要锋利,下刀时要尽量快速切断牲畜的四管,即食管、气管及气管两边的血管。要求四管都要宰断,如只断三管可以吃,但只断两管不能吃。

有学者研究了这种宰杀牲口的方式,发现有许多优点:第一,断喉法可使动物因主要神经系统被切断而感觉不到过分的疼痛。第二,绑起动物的三条腿,留下一条不绑,任其蹬动,这样能增加血液的排出,同时由于呼吸作用而使血液冲满心脏,阻塞心脏迅速使其停止跳动,这样也减轻了动物死亡时的痛苦。另外,现代科学已证明,血液是病菌的来源。而这种屠宰的方式能够保证动物血液的顺利排出。所以食用这样屠宰的牲畜的肉是很洁净的,完全有益于我们的健康。

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吃”的国度。早在孔子的《论语·乡党》中就有“十不食”的饮食标准,即“食(食壹)而(食歇),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其中,历代学者对“割不正,不食”一句的理解一直存有分歧:徐志刚的《论语通译》解释为:不按一定方法宰割的肉,不吃。张卫中的《论语直解》解释为:宰杀牛羊时没有按规定的方法割切分解,不吃。还有人认为宰杀牛、羊时割肉不合常度,是失礼的行为,食物形态也被弄坏了,所以不吃。李泽厚先生在对此句的解释也较为含糊:(历来学者对)“割不正”也有多解,均不大通,这里含糊译出,

原许指生病的牲口,不可知矣。可见李先生对此句的理解也很迷惑。然而,如果我们从回族宰牲时的要求来审视一下,或许“割不正,不食”这一说法正是指不按照科学规范的宰割方法宰杀的肉不吃,不应是仅仅从礼的角度提出的要求。

2 笃行忠孝两全,彰显大爱情怀。

忠和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都是炎黄子孙公认的最基本道德规范。中国文化以孝治天下,到了汉代还把忠孝这两种传统美德有机结合了起来,如果发现一个人除博学多才外,又孝顺父母,行为清廉,就可以被推举为官,让此人因为孝顺而进一步获得尽忠的机会。

回族也是一个强调忠孝道德的民族,与汉民族不同的是:回族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始终将对造物主的忠诚放在首位,具体表现为严格遵照《古兰经》和《圣训》(即传播伊斯兰教的第一人——穆罕默德的言行事迹)的规定与要求生活。《古兰经》中规定人们:“你们当崇拜真主,不要以任何物与他相匹配,你们当孝敬父母,当优待亲戚,当怜恤孤儿,当救济贫民,应当爱近邻、远邻和伴侣,当款待旅客,当宽待奴仆。真主的确不喜爱傲慢的、矜夸的人。”因此,回族同胞把遵守孝道看做是对真主忠诚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恪守着,在回族同胞看来,没有“忠孝难以两全”的困惑,忠和孝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而已。所以,故事中伊布拉欣和儿子易斯玛仪勒在面对死亡时都能够表现出常人所难以做到的镇静、坦然和顺从。伊布拉欣奉造物主之命忍痛以亲生骨肉献牲,谓之忠;易斯玛仪勒为履行造物主的命令并为成全父亲的忠诚甘愿献身,谓之孝;最后,造物主以羊替换易斯玛仪勒保全了他们父子二人,显示出对人类的大爱情怀,这或许就是教导人类应该参悟、笃行的为人处世准则吧。由此可以看出宰牲节对忠孝美德的文化阐释有以下几个层面的意义:

其一,忠实地执行和实践造物主的命令,全身心地服从造物主的规律。在和平、友爱、宽容、平等、和谐的宗旨下,为造物主尽忠,为人类的和平尽忠。

其二,以忠孝作为衡量一个人和一个群体乃至一个民族为人处世的标准和原则。提倡对父母的孝敬就是对造物主的顺从。对父母尽孝就是对造物主尽忠。

其三,关爱生命,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宽容、和谐、温饱的生存空间。维护人的生命是造物主对人类的重要规定之一,所有人的生命都是造物主赐予的,个人无权任意处置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其根本目的就是鼓励人们积极地生活,和谐地生活,幸福地生活。

还有,在每年的这一天,回族同胞都要在欢庆这一隆重日子到来的时刻,反思自己的过失,检讨自己的言行,检点自己的行为。同时,为人类的和平与祖国的安宁祈祷!

四、结 语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据不完全

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信仰不同宗教的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而各民族的节日作为一种表现民族文化的形式,在继承文化的同时也在传播着文化。

然而,长期以来宗教一直被当作是“毒害人们的精神鸦片”而受到学术界的贬斥与忽视,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宗教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学术界也逐渐对宗教“松绑”,尤其我国教育界在研究德育时,有学者就指出“宗教信仰在终极价值关怀上的某些特殊意义”,信仰对道德有论证作用、聚合作用、圣化作用和补遗作用,试图通过宗教信仰找到方法以解决由于“价值无根性”的德育而导致的德育实效上“实质性低迷”的问题。

总的看来,回族的两大节日文化至少蕴含着对人个体的身心关照和对人类社会的道德关照,并且这些关照是源于伊斯兰教对人类价值的终极关怀,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是美好的唯善的。封斋日的“禁食”和“节欲”,一方面锻炼人们的意志,强化人们敬畏与坚强的品质;另一方面对身体起到了调节减负的作用,引导人们健康地生活。开斋节的聚礼活动凸显团结一心,“开斋捐”的行为目的是传播爱心、分享幸福、调节贫富差距,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宰牲节蕴涵的忠孝道德意义,是将宗教信仰和人类情感聚合在一起,是对人类伦理道德的圣化,对美化人类心灵和建立和谐家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学者用理性的眼光审视回族节日文化背后的宗教信仰元素,把回族学、文化学、宗教学联系起来考察,为构建和谐社会,倡导人类和平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责任编辑 沈 勇]

推荐访问:回族 两大 蕴涵 透视 节日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