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针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相关研究

针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相关研究

时间:2023-06-14 17:35: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本文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研究的意义入手讲述了其重要性,并论证了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在制定实验教学目标方面存在的两种误区,力求找到问题存在的根源。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方向是物理实验目标的方法,旨能够对广大高中物理教师在实践课程中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目标误区

中图分类号:G633.7?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236-02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大多仍然只是形式上完成了课程标准规定的各项实验,实验教学中学生在知识水平、操作技能及科学素质等方面缺乏明确的、具体的和客观的目标要求,随意性和盲目性都很大。这对于改进物理实验教学,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促使广大学生更好地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十分不利。实验教学目标既是实验教学活动的指南,又是实验教学测评的基本依据。它有利于实验教学目的的明确化、实验能力的具体化,而实验教学目的的实现,是以制定实验目标为前提的。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从三个方面明确了物理教学的目标,分别是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对于中学物理教学也起到了一个指引的作用。物理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物理实验教学,同样需要制定明确、详细、完备的教学目标,而且在标准中“知识和技能”这一方面也明确了目标:认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必要的物理实验技能,学会使用物理实验仪器并且能够独立完成某些物理实验操作。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调查论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践课程三个方面目标教育的重要价值,改变学生轻视物理操作、重视物理理论知识的现状,激发学生对物理教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关注。

第二,在根源上寻求答案,深入研究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从轻视物理教学操作和情感教育两方面入手,力求找到最根本的解决方法,让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贯穿整个物理教学的过程,得到实质性的实施。

第三,教学过程中结合物理学本身的特点,一步步探索教学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何更好地渗透到物理教学的实践方案中,为以后的物理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提供更多更好的教学参考。

第四,根据目前的物理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分析其存在的缺点和弊端,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为目标教育的实施提供保障。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途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力求能更快更好地落实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制定实验教学目标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笔者通过借阅诸多老师关于实验教学目标的教学设计或者论文,发现教师在制定实验教学目标时,在叙写教学目标的方式上主要存在两大误区。教学目标主要是教师在预先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这种效果可以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进行测度,所以说这个教学目标的指定和叙写对于老师的备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容易出现的错误表现在以下几点。

1.从教师叙写的教学目标来看,表现出来的误区主要是对教育目标、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培养目标等这几个概念和它们之间关系的认识比较模糊,并且没有分清各级目标的要求和级次。举例说明,在教学目标这段叙写的时候会写成:“通过实验设计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或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的写成“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等一些比较没有边际的语言,实际上这些目标的实现并不是一节课就能完成的,这对实际课堂教学也没有具体的指导意义和价值,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应该根据教学的内容、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师本身教学的特点来综合性地制定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叙写的另一个误区主要表现对教学目标陈述的四个基本要素上,分别是: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在这四点上有缺失或者错误。

(1)行为主体错位。明确一点,就是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不是教师本身,而是学生,课程标准的检验不是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而是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否完成,所以要明确行为主体的本身是学生们而不是教师,再叙写实验教学目标的时候一定要遵循这一点。

(2)行为动词模糊。教师经常会用一些譬如“培养学生……的精神”、“提高……的能力”、“掌握……的方法”等一些比较模糊的行为动词,这些目标制定在实际教学成果评价时是很难测度的,缺乏一些质和量上的具体规定性,教师应该在实验教学目标的叙写中多用更具有操作性的词语来“描绘”出教学的目标。

(3)行为条件缺失。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对条件的表述有四种类型,一是关于使用手册与辅助手段,二是提供信息或提示,三是时间的限制,四是完成行为的情景,教师在制定实验教学目标时必须要明确行为条件。

(4)表现程度模糊。表现程度是描述和评价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学习之后表现出来的学习水平和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准,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或者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教师可以用不同水平的行为动词来表示,例如:初步、大致、简单等词,不同的动词对学生就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在不引起误会的前提下,教师不必把四个要素全部完整地叙写出来,可以省略其中主体描述和行为条件的描述。

三、相关案例:制定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教学目标

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物理1”内容中写出:“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和物体质量、物体受力之间的关系”。这一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质量和力之间的关系,强调让学生经过实验探究过程。本节课是新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内容,本次实验跟之前不同,只给出了实验的基本思路,却没有列出确定的实验方案,需要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器材和步骤。书中提醒学生注意两方面的问题,给出了一个参考案例,这个案例采用常用器材设计的实验,具有普遍意义和具体指导作用。以前注重的是知识的再现,现在变成探究性的实验,注重如何提出问题和研究,体现了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观察和总结能力的特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黄世超.高中物理教学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7:3.

[3]李新乡,张军朋.物理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54.

[4]陶洪.物理实验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推荐访问:实验教学 高中物理 目标 相关 研究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