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基于Delphi法构建南京地区实践型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体系

基于Delphi法构建南京地区实践型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体系

时间:2023-06-25 11:4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目的 构建符合临床实际需求的实践型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体系,为系统开展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提供科学的理论框架。 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小组讨论法形成实践型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函询问卷,采用Delphi法对来自8个省市的15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 结果 2轮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8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84,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4和0.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最终筛选出6个一级条目、17个二级条目、113个三级条目。其中实践课程权重最大,其次分别为培训与考核、理论课程、师资条件、纳入对象、培养目标。 结论 本研究结果可靠性高,为进一步开展实践型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提供了可操作的培养体系。

[关键词] 德尔菲技术;护理;实践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8)05(a)-0164-04

[Abstrac] Objective To construct a training system of practice TCM nursing talents that meets the actual needs of clinical practice, an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CM nursing personnel training. Methods Through literature study, expert interview, group discussion, form the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questionnaire, the Delphi method was adopted for 15 nursing experts from 8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2 rounds of experts enquiry. Results The recovery rate of the questionnaire was 100% and 80% respectively, and the expert authority coefficient was 0.86, 0.84, and the Kendall harmonious coefficient was 0.24 and 0.32 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Six first-level entries, 17 secondary entries and 113 tertiary entries were selected. The maximum weight of practical courses was training and then were theory course,teacher′s condition, inclusion object and training target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highly reliable, scientific and operable, and provide an operabl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TCM nursing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 Delphi method; Nursing; Practical; Talent cultivation

目前,我國中医护理正处于学科大发展时期,《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中医护理在疾病预防、治疗、保健各方面的作用[1]。高等中医护理教育起步较晚,中医护理实践和科研人才仍然缺乏[2-4],阻碍了中医护理的发展。因此,建立系统、规范的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壮大中医护理人才队伍,才能实现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课题组采用Delphi专家函询法构建南京地区实践型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专家信息

选取来自8个地区11所中医医院和4所本科院校15名教育专家和临床专家,平均年龄(51.00±4.29)岁,平均工龄为(31.33±4.54)年。函询专家工龄长、职称高,在该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学术代表性,符合Delphi法专家选择原则[5]。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成立研究小组 主要成员6名,负责编制函询问卷、挑选专家、落实函询、分析函询结果及实施质量控制。

1.2.2 拟定培训体系初稿 ①文献回顾分析,总结应用热点。②对8名临床护理专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探讨基于中医院护士核心能力的培训目标和课程设置。③小组讨论,结合文献回顾、专家访谈、临床培训经验拟定培训内容。④查阅文献,总结现阶段中医护理培训与考核方法、纳入对象、培养目标及师资条件,拟定培训与考核方式及师资条件构成[6],初步确定4个一级条目,以及19个二级条目和103个三级条目。

1.2.3 形成函询问卷 函询问卷采用条目赋值法,根据Likert 5级评分法赋值“非常重要~不重要”,另请专家备注修改建议及原因[7]。专家熟悉程度表:分别对各条目进行熟悉程度判断,分为“很熟、较熟悉、一般熟悉、不太熟悉、生疏”。专家判断依据表:对专家判断的影响程度大、中、小进行选择,用以调查专家权威程度。

1.2.4 进行专家函询 本研究共进行2轮专家函询,问卷发放后在1周内回收,2轮函询至少间隔4周,与专家提前沟通避免相互交流影响判断。

1.2.5 资料收集与整理 函询表回收后仔细检查有无漏缺,2名研究人员分别进行信息录入与核对,保证数据录入准确无误。根据专家意见,结合小组讨论后予以删除、保留或修改,得出最终函询结果。

1.2.6 各级指标的筛选 以条目重要性均数<4、变异系数(CV)>0.25为界值,删除该类条目[8]。对于只满足上述一项指标的条目,可结合专家意见和小组讨论予以删除、保留或修改。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和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对函询专家基本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用频数、构成比、率表示。专家权威程度用学术水平权值、专家判断依据及熟悉程度表示;专家积极系数用问卷有效回收率表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用肯德尔专家协调系数表示;专家意见集中水平用满分比和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表示。

2 结果

2.1 专家积极性

专家积极性用专家积极系数即问卷回收率、专家提出意见比率表达[9]。本研究第2轮问卷提出建议的专家比例下降,可能与专家更认同2轮条目内容有关。本研究2轮回收率均大于70%,说明专家积极性好。见表2。

2.2 专家权威程度

一般认为,专家权威系数Cr>0.70为可接受信度[10]。本研究2轮专家权威系数均>0.70,说明本研究的函询专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见表3。

2.3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用条目重要性得分、满分频率来表示,条目重要性得分均数越高、满分频率越高,说明该条目越重要、专家意见集中程度越高[11-12]。在第一轮函询中,各条目均值为4.55,其中均数最小的条目是3.69分,为“A1-1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均数最大条目是5分,如“A2中医基本理论”。第1轮问卷共126个条目,仅有97个条目均数达到4分及以上。第2轮函询条目中,第2轮所有条目重要性得分均数为4.69,均值最小的条目是4.38分,为“A1-2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最大为5,如“B1-18隔物灸技术”。第2轮共156个条目,有146个条目重要性得分>4,专家意见集中程度更高。第1轮问卷126个条目中,有109个条目的满分频率≥0.3。第2轮问卷共156个条目,149个条目的满分频率≥0.3。见表4。

2.4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变异系数表示专家对单一条目的协调程度,其值越小说明专家意见越统一[13-14]。肯德尔和谐系数(w)[15]反映的是全部专家对所有指条目评价意见的协调程度,其取值在0~1,W越接近1,表示专家协调程度越好,对条目认同程度就越高。采用χ2检验对专家一致性程度进行可信检验,以P ≤ 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第1轮变异系数均值<0.14,变异系数最小值是0,126个条目中有92个条目变异系数≤0.14。第2轮变异系数均值< 0.11,156个条目中,有128个条目变异系数< 0.11。第2轮变异系数均值明显小于第1轮,这说明专家意见逐渐趋于一致(表5)。本研究中协调系数大于0.25,且P < 0.01,说明所有专家对条目认同一致性程度可接受,专家意见趋于一致,结果可信。

2.5 专家函询结果

2.5.1 第1轮函询 第1轮函询主要是根据专家意见筛选出合适条目使培训内容更聚焦临床,可适当放宽筛选条件,保证培训内容更完善,降低条目筛选偏向性。第一轮函询删除了2项二级条目,5项三级条目,增加1项二级条目、1项三级条目,修改3项条目,形成二轮问卷。一位专家建议增加“纳入对象及培养目标”,基于中医院护士因年资、学习背景的差异,培训目标分层设置有利于通过多元化的培养以搭建更合理的专业梯队,因此采纳建议。

2.5.2 第2轮函询 第2轮函询采取同样方法计算相关指标。采用优序图[16]方法两两比较各个一级条目的权重。13个优序图的总分计算为:T13 = 6(6-1)×13÷2=195。其中“理论课程”专家评分=18.5,则“理论课程”在一级条目中的权重=18.5/195=0.094,依次同样方法计算得出其他一级条目的权重。由一级条目权重系数知,函询专家最关注“实践课程”,然后依次为培训与考核、理论课程、师资条件、纳入对象、培养目标。最终确定6个一级条目、17个二级条目、113个三级条目(部分条目详见表6)。

3 讨论

3.1 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本研究以文献研究法、小组讨论法、专家函询法综合考虑临床实际需求、知识点难易度、中医护理特色程度等内容,严格控制实施流程与质量,避免了調查性研究因地域、主观性等因素而产生的偏倚。函询专家在专业领域具有代表性,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意见集中程度和意见协调程度均较高,说明本研究结果可靠性高。

3.2 培养体系的构建特点

3.2.1 重点强化实践能力以凸显中医特色 医疗机构的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是培养紧缺型人才的一种社会化培训,具有培养周期短、针对性强、灵活实用、满足市场需要的特点且中医护理技术最能展现中医药特色[17]。函询中专家更注重对临床实践培训条目的筛选,实践内容的设置符合学习者、社会需求以及专家意见。本研究中“中医护理技术培训”条目所占权重最大,此与沈勤等[18]的中医护士中医护理培训大纲构建的研究结果一致。

3.2.2 理论培训基于在职教育特点与需求 在职护士对“中医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有以下特点和需求[19-20]:理论知识相对欠缺,特别是西医学历背景护士;对中医护理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理论知识深度需适合护士临床工作。因此,关于中医护理基本理论的课程设置和筛选立足于临床护士中医护理基本水平与需求,针对培训对象特点,降低了中医护理理论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3.2.3 培养目标分层制订激发护士潜能 增加“纳入对象与培养目标”条目,纳入对象分为初级护士、骨干型护士和专家型护士,并根据不同层级制订分层培养目标。对于不同学历、工作背景的护士其培养目标难度逐层加深。根据护士水平与接受能力,设置难易程度相符的培训课程,才能充分激发护士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提高护士学习满意度,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使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与管理更科学。

3.3 展望

本研究对实践型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初步构建,今后还需进一步细化培养方案,开展临床应用效果研究,就培训学时、授课形式、分层次培训考核形式等问题进一步开展研究。

[參考文献]

[1] 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EB/OL].[2016-11-22].http:///yzygj/s3593/201611/92b2e8f8cc644a899e9d0fd572 aefef3.shtml.

[2] 张素秋,周姣媚,陈丽丽.中医护理学科发展现状调研分析与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6):642-645.

[3] 庄平,张广清,林美珍,等.运用Delphi法构建中医专科护士培训方案指标体系[J].护理学杂志,2015,30(9):63-66.

[4] 杨玄,王玉玲,白秀丽,等.新医改形势下中医护理专业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8):542-544,552.

[5] 沈勤,杨莉莉,李玲,沈梨芳.德尔菲法构建中医医院中级职称护理人员中医护理培训大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6):10-12.

[6] 国家教委.关于编写岗位培训教材的原则意见[S].1995.

[7] 刘荫.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新乡:新乡医学院, 2015.

[8] 郭秀花.医学现场调查技术与统计分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9] 孙振球.医学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10] 许凤琴,张海林,等.肿瘤专科护士培训评价指标的研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3):221-225.

[11] 邓伟.护理专业本科生核心护理技能体系的构建及研究[D].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

[12] 章芳芳,黄丽华,胡一宇,等.护理岗位培训评价标准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1):11-14.

[13] 林凯程,满强.基于德尔菲法的广东省医师多点执业实施框架构建[J].中国医院管理.2015(12):20-23.

[14] 姜燕.膀胱癌患者延续护理服务框架的构建[D].杭州:浙江大学, 2014.

[15] 李洪兴,罗庆,张荣,等.肯德尔和谐系数W检验及程序实现[J].中国医院统计,2013,20(3):170-173.

[16] 曹婷婷,芦桂芝,王晓慧,等.基于德尔菲和优序图法构建ICU医院感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J].护理学杂志,2016, 31(5):44-47.

[17] 王进进,张琳,郭艺,等.护理学专业突出中医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 38(2):103-104.

[18] 沈勤,祝亚男,孙秋华.中医医院初级职称护理人员中医护理培训大纲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60-65.

[19] 马芳,李继平.我国护理人员在职培训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4):472-475.

[20] 程梦慧,卢咏梅,杜善淑,等.社区护士中医护理认知及培训需求调查[J].实用临床医学,2017,18(7):92-95.

(收稿日期:2017-12-27 本文编辑:苏 畅)

推荐访问:南京 人才培养 护理 构建 中医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