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基于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中国式管理与组织行为学教学探索

基于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中国式管理与组织行为学教学探索

时间:2023-06-30 16:5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一、将中国式管理与组织行为学与学生需要相结合探索教学新思路

(一)现有管理与组织行为学教学模式的弊端

1.没有重视西方管理科学与中国文化的结合

管理必须和文化相结合,才能受到实效。为什么西方的管理思想、管理工具一旦落户中国企业,往往就会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现象?究其原因,在于没有进行本土化改造,与中国文化脱节。同样,在大学管理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大多完全采用国外教材的体系和内容,少有中国式管理与组织行为学方面的研究内容更新到教材和教学内容中去。学生在接受西方管理与组织行为学概念理论体系时,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程度低,缺乏中国情境下的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类似问题的理解。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管理与组织行为学的情境,洞悉人性,理解什么样的管理与组织行为是适合中国人的管理与组织行为。

2.重管理科学的教学、轻管理经验、哲学和艺术的培养

管理可以大分四大领域,那就是经验、科学、哲学和艺术。大学管理学与组织行为学教学所面临的对象是大一或大二的学生,这个时期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经验缺乏,对现实社会的过去和现在了解甚乏,因此,教授管理科学相对容易,但更重要的是对管理经验、哲学和艺术方面的培养。管理科学是将对的事情做对,而中国式管理应强调做人做事兼顾并重,透过好好做人来把事情做好。而大学管理与组织行为学教学中不重视教学生如何“好好做人”,恰当地为人处世的社会、工作经验恰恰是大学生这个时期非常缺乏而需发展的。

(二)加强中国式管理与组织行为学教学的必要性

管理有其普遍性,也有其特殊性。管理科学本无国界,可用于西方的,亦可通用于东方,从这一普遍性的角度来看,实无所谓美国式、日本式或中国式的管理。然而管理哲学因受文化变数的影响,各民族有各自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理念,就这一特殊性的取向而言,中国式、美国式乃至于日本式管理,显然是实际存在而无法否定的事实。现代化管理与中国管理哲学相结合,即成为中国式管理。西方哲学重“知”,中国哲学主张行以求知,贵在躬身实践。西方人谈管理,必须理论架构严谨,配以“实”的工具,方法一应俱全。中国人谈管理,大多注意理念的把握,“虚”以控“实”,使“实”的工具、方法在“虚”的经管理念之下,更能够发挥宏大的功效。管理的对象很多,但终究离不开人,所以是人本的;中国哲学在天、人、地三才之中,特别重视人,也是人本的。管理要求人性化,在全世界对“人性”研究最深入、探讨最潜心的中国哲学领域里,寻找出中国人的经营理念。中国式管理,是指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西方现代管理科学,并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以及心理行为特性,以达成更为良好的管理效果。中国式管理其实就是合理化管理,它强调管理就是修己安人的历程。中国式管理以“安人”为最终目的,因而更具有包容性;以易经为理论基础,合理地因应“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人事现象;主张从个人的修身做起,然后才有资格来从事管理,而事业只是修身、齐家、治国的实际演练。

让学生掌握中国式管理与组织行为学,在西方管理与组织行为学理论框架下,融合中国管理哲学,提高学生运用西方管理和组织行为理论的有效性。

(三)向非管理专业开设中国式管理与组织行为学公选课的必要性

不光是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学好中国式管理与组织行为学,同样对于非管理专业的学生,如理工、法学、体育、艺术等专业的学生讲授中国式管理与组织行为学,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和组织行为规范及中国管理思维,使学生毕业后能顺利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提高大学生就业力水平都不无裨益。实践证明,非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中国式管理与组织行为非常感兴趣,这有利于提高其他专业学生的管理理论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复合型人才。

二、基于引导大学生理解中国式管理与组织行为的教学设计

(一)引导大学生认识21世纪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地位

21世纪的主流价值是什么?第一不是精良的武器。19世纪是火车世纪。19世纪为什么英国人最强?就是四个字——船坚炮利。20世纪是汽车世纪。整整100年里,美國人就是靠汽车工业逐渐强大,然后称霸世界的。21世纪的主流价值也不是科技的发达。盲目地发明创造,发展科技,其实是非常大的危机。科技给人类带来很多的方便,但是到目前为止威胁人类最大的就是科技。21世纪要以文化作重点,现在全世界已经开始卖文化。今后最好的产品,一定要与文化结合在一起。全世界21世纪唯一的问题,就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而文化使全球化与本土化能够兼顾并重。

(二)应使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具体差异

如应使学生了解:理解西方的法律只有一个解释,中国的法律解释太多,中国文字弹性太大;中国人不会完全按照规定去做,很会变通;西方人太相信科学;中国人很聪明,有形的东西对中国人没什么大作用;西方的文化很具体,中国的文化不具体,没有一样东西可以代表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在不停地变,但西方人却看不出来这种变化;西方人写东西求真,中国人写东西求上等具体现象。

(三)引导大学生理解中国人的思维与言行方式

应该使学生了解诸如以下问题: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中国人为什么不一定;中国人的基本信条;随机应变决不投机取巧;中国人的基本立场;深藏不露的妙用;中国人的矛盾心态;矛盾心态的具体表现;中国人的言行标准;中国人的心灵状态;一切以人为本;中国人的衡量标准:拉长补短象征月有盈亏;中国人的判断标准;一切为子孙着想;中国人的基本态度;在趋吉避凶中求合理平衡;中国人的综合考量;中国人的复合标准;中国人的必要修养;有原则地应变而不乱变;现代中国人的共同问题;恢复持经达变的包容力;现代中国人应有的素质。

(四)引导大学生理解中国的管理思维

人是观念的动物,具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态度。管理的行为,背后有管理的思维在掌握。所以管理思维,成为管理的根本。要明白自己的管理行为,要调整自己的管理态度,都应该学习本课程。如:管理制度化的三个步骤;是非的判断来自思维;二分法与美国式管理;三分法与中国式管理等等。

三、基于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组织行为学教学方法

(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伙伴)的帮助,通过人际关系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基于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中国式管理与组织行为学教学应该吸纳这一思想,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我们应该转变传统

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定位。教师应从讲授知识为主,转变为指引学习方向、创设学习情境、策划教学内容、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为主;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自主性较强的知识探究者。形成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新局面。在开课之初,应该将这种思想明确传达给学生,并通过每节课的具体实践指导学生如何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为了能够提高对学生的引导效果,应加强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与组织行为经典故事的积累和修养,并结合自身的社会实践经验,让学生有兴趣学习和研究中国式管理与组织行为学中与自身发展相关的基本问题。学生应努力提高中英文阅读能力,大量阅读教师布置的课外阅读重要典籍,以引导学生形成以后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倡导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可以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如案例讨论、游戏、角色扮演、能力测试、演讲、辩论等。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念,实现从理性的抽象到理性的具体的飞跃;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产生新的思想,获得新的认识,从而实现自我提高,并采取行动改善现状。体验式教学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如案例讨论一般需要提前1~2周将案例材料发给学生,列出讨论提纲,明确案例所涉及的问题方向,提出相关要求以保证质量。也需要教师在案例讨论时发挥催化剂的作用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更需要教师在案例讨论结束后做出升华式点评和总结

(三)团队合作学习模式

课程的诸多环节设计为团队参与形式,如共同合作完成某一虚拟任务等。在组织行为学授课班级中,让学生自行分成小组,根据班级规模一般每组5~8人,每组推选一位学生担任组长,负责与课程有关的任务分配与组织,并赋予组长一定的监督考核权。每个小组设计自己的名称和宗旨,形成学习型团队。通过小组内部合作交流,小组之间对抗竞争完成主题学习、辩论、案例探讨、角色扮演等活动。通过团队合作学习模式锻炼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结语

为了将近年来一些著名学者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所探索出的中国式管理与组织行为学最新理论体系引入到大学中来,不仅对管理类专业学生,同时也对非管理类专业学生都不无裨益,这有利于将管理科学的教学与中国管理哲学相结合,使管理学科教学不脱离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管理情境,有利于学生提高对中国管理思维和哲学的理解及应用,提高學生综合素质,加强学生适应现实社会及企业环境的能力。

推荐访问:行为学 引导 探索 自我 组织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