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东西方战争电影“救赎者”形象构建比较

东西方战争电影“救赎者”形象构建比较

时间:2023-07-07 15:5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由于历史背景、意识形态、民族文化的不同,东西方战争影片在表现“救赎者”人物的文化内涵、叙事手法和人物形象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本文选取近年来成功的东西方战争题材电影,通过对东西方战争题材电影对“救赎者”形象构建艺术手法与意识形态冲突的比较,探究东西方战争题材电影中“救赎者”形象构建的差异。在多样化文化的语境下探讨中国未来电影对人性的解读与艺术和商业平衡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战争电影;救赎者;文化背景差异;意识形态;启示

数千年的人类历史文明在战争与和平的血泪中蜿蜒前行,战争除了留给我们难以磨灭的疤痕与痛苦,也给予艺术无限的创作空间。“每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文化主题”。因而,以战争为主题的艺术创作,特别是电影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族性、文化性及时代性特征。纵观东西方战争题材影片,如《辛德勒的名单》《拉贝日记》《金陵十三钗》和《一九四二》等,无不以人性的视角,从故事人物的叙事角度展开情节。这些影片中的主人公都或多或少地背负了命运所赋予的“救赎者”使命。由于历史背景与文化差异及叙事方法与艺术手法不同,东西方战争题材电影在“救赎者”乃至“救赎”主题的塑造中存在显著的差异。本文以近年来成功的东西方战争电影为例,通过对其创作的历史背景、文化渊源及艺术手法的分析,比较东西方战争题材电影中“救赎者”形象构建的差异。

一、东西方战争电影中“救赎者”形象的文化背景与民族意识比较“救赎”不同于拯救,“救赎”更蕴含了深刻的对希望与自由的追求与信仰;在拯救的背后更蕴藏了对历史的反思与赎罪。因此,战争电影中“救赎者”形象体现了对国家历史的反思及民族意识的情结,蕴含深刻的自救与他救意味。如《辛德勒的名单》中的辛德勒,他是对犹太人倾囊相助、冒死相救的拯救者,也是身为德国企业家面对德国法西斯的屠杀行为,对国家所犯罪行的赎罪者。然而,东西方战争电影在思考与展现“救赎者”形象与“毁灭与新生”这一主题时,因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形态差异而具有各自的独立特征。

首先,从历史背景看。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西方战争题材影片由于西方国家从崛起至主导全球的历史进程中所不同于东方民族备受欺辱的灾难历史背景,在探讨战争的意义及主人公形象的构建中倾向于展现民族在战争中所经历的荣耀与自由,对二战历史及人性的反思。

从展现中世纪历史战争题材的电影《勇敢的心》《爱国者》到对二战的反思影片《太平洋战争》《拯救大兵瑞恩》和《广岛之恋》等,均采用了大量恢宏的场面镜头,轰隆震耳的炮火与血流如河的画面给人以极大的感官冲击。在生死的较量与战争的冷酷中通过对战场内外的爱情、亲情、友情抑或陌生人间的温情的刻画,塑造了英雄主义及浪漫主义的情怀。在主题与内涵上往往立意于民族与政治形态之上,态度呈现中立客观的趋势。

而东方战争题材电影更关注国家的民族主义情怀与爱国主义,多表现在国家命运的主题下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与英勇。以中国抗战电影为代表的东方战争电影受国家意识形态影响,在特定历史时期承载着国家主流意识文化形态的传播任务,因而涌现出一批以《地道战》《上甘岭》等为代表的抗战影视作品。这些作品以反击法西斯侵略为主题,多数影片摒弃了渲染战争残酷性和侵略者暴行的路径,将叙事重点放在民族团结对外、民众英勇奋战的行为刻画上;通过人民面对苦难所展现出的乐观主义精神,有力地凸显了人民对自我命运的救赎与对新生活的渴望。

其次,东西方战争电影中特殊英雄与群体英雄的形象差异。好莱坞电影的一大特征是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宣扬与赞美。凭借西方历史中对荣耀与自由的追求与探索,较多地塑造了富有冒险精神、勇敢无畏的英雄式领袖人物。如《勇敢的心》中以泰山压顶气势守卫家园的华莱士,《辛德勒的名单》中倾尽家财勇救犹太人的辛德勒。此类影片中对救赎者形象的刻画袒露出个体的觉醒意识、痛苦与挣扎。在对战争中英雄主义的歌颂中,以理性的批判精神刻画了救赎者的个人英雄形象。

而东方电影中着力展现群体英雄的厚重与深度,将集体人物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地结合。如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以南京大屠杀浩劫为叙事背景,讲述了在教堂中女学生、妓女、伤兵之间的相互救助与自我救赎的故事。影片中的12位妓女起初在地窖中享受着饮酒作乐的生活,看似不管世事却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将生的机会让给了女学生。这种集体主义的精神正是东方战争题材影片中群体式不畏牺牲、英勇抗战的体现。

二、东西方战争题材电影中的“救赎者”形象比较电影作为一种影像艺术,不仅是对生活或历史的重述,而且在生活的基础上加以创作与升华。在东西方不同的历史态度与文化观念的影响下,东西方战争影片中构建的“救赎者”形象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西方战争影片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适当酌情地对战争题材加以“杜撰”。褪去对战争场面的铺陈用景,导演更多地将视角转向了对战争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思考,突出展现残酷的战争背后的人性一面。特别是反战潮流出现后,涌现了大量对战争目的与结局的反思,表现了人物对战争的排斥和厌恶。如《魂断蓝桥》《冷山》《西线无战事》等,通过对爱情故事的叙述,在灰暗的战争基调下,将浪漫的爱情谱写为生死恋歌。再如《现代启示录》中通过对越战的反思,以人道主义的主线,将凝重的战争化解为对人类自身的反省与人文主义关怀。

影片《拉贝日记》中拉贝作为中国民众的“救赎者”,在南京大屠杀的残酷背景下,他借助纳粹党员和商人的身份成功地挽救了更多的中国人,同时也可以明显看出他给希特勒的信件中流露出对纳粹元首有朝一日终会解决南京的悲剧的希望。拉贝虽是一个救赎者,但并非完美。他是一个性情率真、有自私自利缺点但充满人道主义关怀的个性化人物。无数好莱坞成功的电影都证实了观众更喜欢有缺点的人物,他能留给观众更多想象的空间,更具生活的质感也因此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这些救赎者形象的人性深处渴望和平与自由。影片中既赞赏危难时的真情,也批判战争的残酷,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东方战争影片受传统东方哲学思想的影响,倾向于描绘一个“为大家,舍小家”的完美主义形象人物。影片中的救赎者多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如《铁道游击队》中的刘洪、《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这些传统电影将“救赎者”等同于英雄人物,肩负了对国家、社会和民族忠诚的使命,向观众传递了保家卫国的神圣感。而近年来,随着新中国特色主义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深入,战争影片也逐渐从注重战争功过、人物功绩的表现,投向对战争主体的反思及战争中人性的思考。如《紫日》《鬼子来了》《集结号》等以全新的视角,探讨了战争语境下扭曲的社会关系、侵略者及被侵略者的自我认识等多个深刻的话题。哲学中有观点认为,哲学探究的最终目标就是自我认识,自我认识的实质即是自我价值的审视。《集结号》是近年来中国战争题材影片中的一股清泉,它以全新的视角塑造了一个走在“自救”路上的主人公形象。虽然电影中没有明确的“救赎者”主体,但谷子地在影片中的上诉和寻找骸骨的行为,既是对战友的救赎,也是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追寻。面对在战斗中死去的47名兄弟,他为了曾经鲜活的生命而追寻存在的意义,通过为47名战友正名去证明自我的存在,也因为心中那不具名状的悔意(错过了集结号而导致战友牺牲)而进行的自我救赎。

诚然,东西方的影片对战争中人性的探讨和自我认识的诉求都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拓展的过程。对历史的认同将逐渐打破意识形态的隔阂,转而将对人类生命的尊重作为电影创作的主流。

三、东西方战争影片中救赎者的构建差异及对中国电影未来的思考尽管东西方战争题材影片将救赎者置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意识形态、民族意识的框架下进行探讨,但在新时期的作品中,东西方影片逐渐有了某些共通的追求,即尊重历史,还原史实,以情动人,挖掘人性。对中国战争电影而言,不仅在“救赎者”形象构建方面有诸多需要借鉴学习之处,在未来电影的运作与影片的思想深度上也有着极大的探索空间。“比较的意义在于提供一种视野,而非一种果实。”对东西方战争电影中的差异比较,于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思考意义。

首先,中国战争影片应突破题材限制,多样化发展。在全球化语境下,战争题材影片不能局限于对本国历史的追寻与探究,也需要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同。电影作为一种丰富、立体的影像艺术形式,应汲取一切文化的多样性,脱离意识形态的禁锢,将东西文化巧妙融合。纵观东西方战争影片,好莱坞电影因其悠久的发展历程、成熟的商业模式探索而独具优势。而近年来韩日等亚洲电影在借鉴好莱坞电影的成功模式的基础上,加上东方电影的特色艺术手法,涌现了诸多优秀的影片。如韩国影片《太极旗飘扬》以兄弟情感为叙事主线,当在战争中迷失自我的哥哥被兄弟情谊唤醒内心后,影片中所传达的对亲情的感怀远远超越了民族利益、意识形态的禁锢,从而唤起了东方人重视的家庭意识和情感的共鸣。成功的影片应“跳出战争”,把战争作为对历史的呈现的同时,从哲学、文化及人性的角度去表现战争,从现代的思维角度去审视战争,揭示战争所描绘的深刻的内涵——人性的探究。同时又“走进战争”,即面对战争、正视战争中的主体与过程,以全面、多角度的视角表现战争。中国电影软实力的提升不仅要明确影片所传达的主题,更应建立符合人类普世价值观的标准体系。以战争为承载,展现人类对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未来的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走向世界。

其次,合理利用商业化的手段,找到艺术与商业的平衡。当今,艺术水平的高低不是检验电影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观众对影片的认可才是电影转换成价值的重要评判标准。好莱坞电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于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但影片中主题设定的人文情怀更加触动观众内心。这也是好莱坞电影在迎合商业市场上所做出的有益探索。《拉贝日记》是跨文化合作的成功商业影片典范。在多种文化的糅合中,影片通过西方的视角展现了东方的故事,而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而《战马》则另辟蹊径,讲述了一战中男孩与马的深厚情谊,从战争亲历者的角度,用马与人类关系深厚、富有情感的独特视角隐喻自然对战争的反感。这部表现友爱、善良、勇气的影片用质朴的情感救赎了在战争中人们封闭的悲天悯人的情怀。这是在商业影片的框架下,对战争的本性和对人类、对自然社会的关系的深入探索,实现了艺术与商业价值的统一。反观中国电影,救赎主题在战争题材影片中是长期缺失的,更缺少一种深层次和深入的处理方式,找到艺术创作与商业价值的平衡。因而中国电影的发展需要将更多的人文元素加入作品中,更加深刻地塑造一个个清晰而又深入人心的形象。

四、结语

从古至今,人类对战争的关注从未怠慢。作为大众传播手段的电影,在东西方的视角下均对战争及战争中的救赎主题进行了丰富解读。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战争电影创作均需把握好民族意识与国家记忆的联系与区别,在多元化、全球化的语境下,无论是塑造“救他”抑或是“自救”的救赎者形象,都应寻找到建立起充满人文关怀的、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情感纽带,在艺术与商业的平衡中找到发展之路。

[课题项目] 本文受河南省软科学计划省级项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文学阅读增进高职生词汇深度知识”(项目编号:142400410944)和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改项目“地方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4SJGLX100)联合资助。

[参考文献]

[1] 吴予敏.论新时期小说的母题及其文化价值观念[J].小说评论,1988(05).

[2] [德]思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9.

[3] 李洋.边缘艺话[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9.

[4] 殷洁.从斯皮尔伯格二战电影管窥好莱坞战争片世界[J].科技文汇,2010(06).

[5] 范冰杰.电影个人英雄主义的赞歌——从《辛德勒的名单》到《拉贝日记》[J].电影评介,2011(12).

[作者简介] 刘旺余(1977—),女,湖南长沙人,硕士,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英语语言文学。

推荐访问:东西方 构建 形象 战争 电影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