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设计、反思及点评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设计、反思及点评

时间:2023-06-17 13:05:02 教学设计 来源:网友投稿

教材分析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第一节。本节内容是在前三章人类活动产生环境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的,而本章的主题又是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显著的承前启后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和危害;通过分析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课内外结合,小组合作,用适当形式交流自己对环境问题的见解或开展环保宣传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及严峻性,增强对环境问题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和研究问题

1.重点: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2.难点:理解全球变暖的危害。

3.研究问题:全球变暖的利弊及臭氧层的破坏。

教学对象

作为高一学生,对于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已经有所认识,具备了相关的环境知识。另外,学生对生活中的环境问题也非常感兴趣。

教学方法

1.教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

2.学法: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师生互动学习。

教学工具

漫画、案例、趣闻、多媒体、课件及相关图片等。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展示学习成果、地图引入:学生课前进行小组合作,选择展出环保宣传的作品。

引导探究:现实生活中,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有哪些?

一、全球变暖

引导探究:全球变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展示“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图”,设问: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原理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教师纠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强烈吸收着地面的红外线辐射。

展示坐标曲线图,质疑:二氧化碳是不是全球变暖的祸首?

展示原因图,递进设问:观察“引起气候变化的一些原因图”并思考回答——温室气体有哪些。加剧全球变暖最主要的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全球变暖是不是单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怎么表达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师生互动归纳:

全球变暖的原因:

自然原因为本:地球气候的冷暖交替;

人为原因加剧:燃烧矿物燃料、破坏森林,致使二氧化碳增多,强烈吸收地面的红外线辐射。

展示图表,感受危害:温室效应后果图、城市洒水降温图、珠江三角洲淹没范围图及相关数据表。

正反辩论:

辩题:你认为全球变暖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正方:弊大于利;

反方:利大于弊。

辩论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明确危害。

教师点拨,师生归纳:

全球变暖的危害:

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淹没;

加剧风暴潮和洪涝;

海水倒灌;

影响各地降水、农业生产、生物多样性及全人类健康。

全班交流: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而减缓全球变暖做些什么?

案例分析(应用):珠峰变“矮”的原因何在?

二、酸雨

过渡:据新闻报道,去年重庆在一场夜雨之后,郊外的几十公顷水稻大面积枯萎死亡,这是为什么呢?

展示图片:酸雨对湖泊、森林、建筑等的危害图。

学生举例说明:酸雨有什么危害。

学生联系化学知识答问:酸雨是怎么形成的。

教师点拨:逆向思维推理。

师生归纳:见板书(内容略)。

展示三大酸雨区图,引导探究:从这幅图上能获得什么主要信息?有什么疑问?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世界三大酸雨区在哪里?为什么这三个地区酸雨现象这么严重?中国南方比北方酸雨严重的原因何在?

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先声明规则,学习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中国南方比北方酸雨严重的原因何在?

教师引导,学生发言

中国南方比北方酸雨严重的原因:

南方工业发达、汽车多,酸性气体污染重;

南方土壤土质呈酸性,北方土壤土质呈碱性。

……

走近高考(拓展反馈):(2006年上海高考题)下列工程对上海地区酸雨侵害起减缓作用的是:

A.西气东输 B.苏州河治理

C.南水北调 D.沿海防护林

三、臭氧层破坏(本部分内容简单易学,采用自主学习为主的方式,快速完成学习)

展示问题,自主学习:

1.臭氧层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的哪一层?

2.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臭氧层究竟是怎样被破坏的?

4.臭氧层破坏有什么影响?

展示臭氧层破坏的危害和原因图,师生归纳:原因、分布、危害(内容略)

比较设疑、总结:展示三大环境问题归纳比较表(内容略)

课后探究延伸:(2005年江西高考题)全球变暖对地球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

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的落实。

本教学设计依据课程标准,以及学生已经具备的环境知识,制订了合理的教学目标,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落实。

2.教学方法与教学行为的运用。

本教学设计注重体现新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学全球变暖的后果部分时,教师通过展示珠江三角洲淹没的图片、提出珠峰变矮的案例数据,针对这个焦点设置了辩论。在讲授酸雨分布与成因部分内容时,展示了三大酸雨区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其讨论,最终解决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案例教学。在运用讨论式教学法,联系生活提出全球变暖的对策时,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全班交流的方式,对全球变暖的危害这一难点问题进行辩论,将中国江南酸雨严重的原因作为重点进行讨论。

有了教法的保证,学生的学法得到了相应的落实,课堂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生生互动学习、师生互动学习的特点。学法的开放性使得课堂出现意外问题的可能性增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对各种问题有充分的准备,教学中才可随时采用探究式等教学方式进行师生共同处理探究,甚至如果时间不允许或有争议的话,还可以把该问题拓展至课外去进行探究。以探究式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的应用,增加了生生、师生互动的机会。小组讨论全体参与、全班交流和辩论、开放性的教学方式等也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给学生的自主学习以足够的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3.教学过程的把握。

本节课教学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三个环境问题按先后顺序由难到易出现,教学时间分配也是由多到少。

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危害是本课的重难点,教师在教学此部分知识时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重点分析。在教授酸雨和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时,启发学生联系化学知识就容易解决此问题了。危害方面的知识,学生高一就学过,所以整节课是学生在高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系统化学习和拓展提升,同时侧重了原因的探究。

小组讨论要求学生有分工、有记录、有发言人,活动时一个人说,其他人要仔细听。辩论选取了发散性易于实现的主题,恰当把握时间,力争达到课堂结构的合理化。

点评:

本教学设计在案例材料的选取、讨论与辩论设置、引导探究时的递进设问、学生提出问题时的导向等,均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进行了深化,提升了教学层次。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的设计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教学设计十分重视收集时事信息素材,自编案例充实教学,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现实性、趣味性。设计采用不同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另外,本设计运用多途径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提高了参与率、增大了投入度,这是提高课堂实效的关键。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环境问题 反思 面临 人类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