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基于计量与可视化的国内外微政务对比研究

基于计量与可视化的国内外微政务对比研究

时间:2023-05-15 17:4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微政务作为迅速发展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已经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本文选取2010-2016年间WOS(Web of Science数据库)、CNKI(中国知网)以微政务为关键词的期刊论文,以文献计量学为基础理论和方法,以Cite SpaceⅢ为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通过高频关键词的时区图和网络图、学科分布图、期刊分布图等,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微政务研究所处的研究阶段与发展脉络、研究流派与主体、研究主题与方法,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微政务;文献计量;可视化;对比研究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12.024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7)12-0138-06

〔Abstract〕As a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field,Micro government has formed a preliminary knowledge of the system.The methods of bibliometric and data analysis (based on Cite Space Ⅲ) were used on journal articles about the theme of micro government in the WOS and CNKI from 2010 to 2016.Research stage and development sequence,schools and subjects,topics and method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micro government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by high frequency keywords time distribution diagram and network diagram,the distribution of disciplines,the distribution of journals.Finally,future research trends were proposed.

〔Key words〕micro government;bibliometric;visualization;comparisons

作为全球范围多个学科共同研究的领域,微政务的相关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但是,无论是发展速度、发展轨迹,还是研究热点和重点,国内外各个学科之间,都存在种种差异。因此,迫切需要全面梳理微政务领域的研究现状。雷洋[1](2016)综述了国内政務微博的概念与特征、功能与作用、问题和对策;王丽娜等[2](2015)综述了云南政务微博的发展阶段和模式;李晓娜等[3](2014)综述了政务微博发展现状和理论现状;高璐等[4](2014)从政务微博与网络舆论等5个方面,归纳了我国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陈静等(2014)[5]综述了国内外政务微博现状与问题。但是,已有综述研究,都属于定性分析,偏向理论总结和归纳,且研究文献覆盖面较窄,不能全面、客观和直观体现微政务已有研究的整体概貌和内在特征。

本文聚焦于国内外微政务研究,拟运用知识图谱和文献计量法,客观呈现、解读微政务的发展现状与问题,为厘清微政务知识体系、明确今后研究方向,提供可信的参考和依据。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为了保证数据权威性,本文选择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下简称WOS)和中国知网的核心期刊数据库(以下简称CNKI)为来源数据库进行检索,时间限定为2010-2016年,文献类型分别为“Article”和“核心期刊”,检索时间2017年4月15日。在WOS数据库中,以“E-government”、“Electronic Government”、“Public Service”、“Government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Information Disclosure ”分别加上“Social Media”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在CNKI数据库中,以“微政务”、“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为主题进行检索。通过清洗和整理检索结果,得到WOS数据库论文319篇,CNKI数据库论文522篇(仅限核心期刊)。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和知识图谱可视化手段,分析微政务研究期刊论文的时间与内容分布、所处学科与期刊、研究作者与机构,进行定量统计与分析,进而探寻微政务的研究热点、轨迹、流派和趋势。

2 微政务研究的发展脉络

2.1 时间分布

某个领域研究论文数量的年份分布,能够充分体现该领域的现状、阶段和未来趋势[6],是一项重要的衡量标准[7],图1显示了2010-2016年WOS、CNKI中微政务研究论文数量的时序变化。

分析图1不难发现,国内外微政务研究的整体发展态势,均呈现增长态势。从数量而言,国内微政务研究的论文数量,均高于国外同期论文数量;从波动性而言,国内微政务研究起伏明显,波动巨大,国外则相对平稳;从发展阶段而言,国内外微政务研究的发展阶段并不一致:国内微政务研究从2011年出现就迅猛发展,2013年以后逐渐平稳,国外微政务研究从2012年才开始飞速发展,2015年后趋于平缓。

2.2 内容分布

2.2.1 主题词变迁

从图2可知,国外微政务领域的研究主题几乎每年都有变化,其演变过程分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10-2012年,Social Media、Facebook、Impact、Care、Health和Behavior等词汇出现的频率较高,涵盖了当时微政务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第一,微政务平台(如Facebook)及其影响力分析,如Heidemann,J(2012)基于Facebook讨论了社交网络的功能、特点等[8];第二,微政务在医疗(Care、Health)领域应用研究。如Street J.M.(2012)分析了基于Facebook的健康信息交流机制[9],Strech,D(2011)讨论了现有医生绩效的公共报告衡量指标,以及医生评价网站的伦理原则[10]。

第二阶段是2013-2014年,随着社交媒体的飞速发展,基于Facebook和Twitter的微政务研究越来越具体深入,如Weijs,C.A.(2014)探讨了兽医在Facebook发布某些信息的后果[11]。与此同时,更加注重微政务系统(System)、模式(Model)等问题的研究,如 Khan,G.F.(2014)构建了研究模型并测试了来自6个韩国政府研究机构的289名政府部门雇员,强调了规范社交媒体的必要性[12]。

第三阶段是2015-2016年,开始关注微政务深层次的管理(Management)及绩效(Performance)提升问题。Nam,T(2015)关注韩国政府在微政务中的系统管理[13];Ayachi R(2016)构建了一个公民个性化的电子政务服务供应框架[14]。

由图3可知,国内的研究主题也在不断变换。2011-2013年,政务微博从局部尝试走向全面应用,“网络问政”成为当时的热潮,并开始着手解决网络舆情。2014年至今,政务微信日益重要,“双微”政务深入人心,所以,根据社交媒体特点,建立有效运营体制,成为微政务发展的必要条件[15]。

2.2.2 主题词分布

如图4所示,Social Media为国外微政务研究的核心关键词,高频关键词还有Facebook、Information、Impact、Communication等,说明国外微政务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于社交媒介影响力、公共健康与服务质量、公众参与度等方面。

进一步对近三年研究主题进行探究,发现国外的微政务研究重点不断向民生方向发展,尤其是美国等欧美国家,网上政务的行为越来越细致周到,通过微政务服务改善公众健康的文献也日益增多。Anthopoulos,L.G.(2015)在2015年发表的“An Analysis of the Health Care.gov Website”正是研究微政务对民生方面影响的重要文献[16]。

由CNKI中高频关键词网络图可知(如图5所示):政务微博、电子政务、政府微信是国内微政务研究的3个核心关键词,它们与其他关键词联系最为紧密。较为重要的研究热点还有网络舆情、网络问政、政府机构、意见领袖、政务信息等。进一步分析近三年来的关键词分布可知,运用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成为政府履行职责、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必然要求[17]。当前,微政务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政务微信、新媒体平台、舆论监督等新方式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进而以实现财务的透明化,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建設透明政府。

综上,国内外微政务研究主题相差较大。虽然都研究了社交媒体应用情况、电子政务服务政策、如何更好提升公众参与度等问题。但是,通过图4与图5的比较,明显可以感受到国外研究更强调实用性,例如国外一贯看重微政务在医疗保健领域发展问题,也关注微政务对于残疾人、儿童、老年人的影响;而国内仅仅聚焦扩大微政务的基础理论、基础应用等浅层次问题分析上,较少谈及微政务发展的具体应用领域以及实证分析研究。

3 发展流派

3.1 跨学科概貌

2010-2016年期间,国外的微政务研究论文分布在WOS中的上百个学科类别之中,说明微政务领域研究涉及的学科范围很广,交叉性较为显著。图6表明,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占据了主要的地位,是微政务领域研究的重要学科,其次是保健科学服务(Health Care Sciences Services)、公共环境职业健康(Public Environmental Occupational Health)等。

通过分析2010-2016年在CNKI中微政务领域的研究论文可以发现,这些论文分布在51个不同的学科中,数量最多的前10个学科如图7所示。其中,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是微政务领域研究的主要学科,有371篇论文,占论文总数的71.1%;新闻与传媒共有214篇,占论文总数的41.1%,属于相对重要的学科;其次就是信息经济与邮政、经济档案及博物馆各有20篇、17篇,剩余的论文数量分别分布在剩余的40几种学科中。这说明了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是国内微政务研究的主要学科领域,除了这个最主要的学科,国内的微政务研究也在逐渐的向其他的学科中渗透,并且不断变得更加多元化。

3.2 核心期刊和边缘期刊分析

核心期刊分析,可以对该领域学术前沿、未来趋势起到导航作用[18]。据布拉德福定律,期刊被划分为核心期刊区、相关期刊区和边缘期刊区,每个区域论文量相等[19]。WOS中微政务研究论文共有319篇,期刊共有216种,每个区域的论文数约为106篇。其中,核心期刊区仅仅22种,说明国外微政务研究论文在期刊中的分布较为集中。在WOS核心期刊中前两种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28篇)、PLOS ONE(10篇))都属于医疗类期刊,但边缘期刊中除上述期刊,还包括了教育类、社会科学类、气候类期刊,这说明国外的微政务专注于民生发展,旨在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

CNKI中微政务研究论文共522篇,期刊共109种,每一区域的论文数大约174篇,其中,核心期刊区仅3种,说明国内微政务研究论文在期刊中的分布非常集中。这3种核心期刊分别是《电子政务》(90篇)、《青年记者》(60篇)、《情报杂志》(29篇),且分别对应归属于行政管理学类期刊、传媒类期刊、图书情报类期刊。在相关期刊中,属于上述前两类的期刊共有14种,比如《人民论坛》、《新闻与写作》、《新闻知识》、《传媒》等。而在边缘期刊区域中,较大部分也同样属于上述两种期刊。这说明了国内微政务领域的研究以传媒类、行政管理学类期刊为主,与前一节国内微政务研究主题的结论相吻合。

3.3 人物关系

3.3.1 核心作者分析

微政务领域研究的作者,就数量而言,国外多于国内。WOS中共检索到854位作者,CNKI中仅检索到236位作者;就单个作者的最高发文量而言,国内高于国外。WOS中发文量最多的是CHRISTOFIDES E等8位作者,都发表了3篇文献;CNKI中发文量最多的是来自于钦州学院商学院的梁芷铭,共10篇论文。进一步分析显示,WOS中九成以上的作者(769人)仅发表1篇论文,只有0.9%的作者(8人)發表了3篇论文;在CKNI中,七成作者(167人)只发表1篇论文,有7.6%(18人)发表3篇论文。国内外研究作者数量众多,说明微政务领域研究的旺盛生命力;但是,高产作者数量普遍较少,人均发表论文量偏少,说明已有的微政务研究大多缺乏连续性和合作性。

本文依据普赖斯公式[20],利用综合指数法确定微政务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即只有综合指数高于100的作者才是核心作者,综合指数越高,作者学术水平越高[21]。对于国外微政务研究而言,如表1所示,在综合指数排名前5位的核心作者中,ROTHWELL PM综合指数达到了807、BAYLEY M、BEDNAR MM等4位作者的综合指数都为733,明显高于其他核心作者,说明这5位作者是国外政府信息公开领域研究的领军人物。与此同时,国内微政务研究综合指数排名前5位的核心作者——来自复旦大学的郑磊、上海理工大学的瞿旭晟、钦州学院的梁芷铭、上海交通大学的谢耕耘和国家行政学院的王益民5位作者的综合指数均在200以上,明显高于其他作者,说明他们是国内微政务研究的领军人物。

3.3.2 研究机构分析

研究机构分析,有助于了解微政务领域研究力量的分布概况。评价机构科研影响力的主要指标是:发文量和被引频次[22]。通过分析这两个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各研究机构在微政务领域的权威程度、研究水平等。

由图8可看出,国外微政务研究论文发文量前6名的机构是:伦敦国王学院、墨尔本大学、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哈佛大学、开普敦大学、佛罗里达大学,他们都是世界知名大学。这6所机构的总发文量为33篇,仅占总发文量的9.6%,说明就论文发表数量而言,还没有研究机构占据统治地位。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发文量为6篇,是发文量并列第一的机构,其被引次数(110次)排名为第二。需要指出的是,发文量并列第四的南非开普敦大学的被引次数(122次)却为第一,说明机构的发文量与被引次数不一定成正相关。

由图9可看出中国微政务研究论文发文量的前6名也同样为高校,它们的发文总量为81篇,占总发文量的15.5%,同样表明没有研究机构占据统治地位。另外,发文量排名第三位的复旦大学其论文被引次数(606次)排名第一,这说明了国内微政务领域研究的发文量与被引频次也不呈现正相关关系。

4 研究结论与趋势

4.1 结 论

4.1.1 国内外微政务研究正处于初步成熟阶段

无论是论文的发布数量、论文的关键词图谱、时区图谱,还是核心期刊区的期刊数量、作者数量与发文量,都反映了国内外微政务研究,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正处于不断完善、逐渐成熟的阶段。

4.1.2 国内外微政务研究学科交叉性强,研究领域不一

从论文学科分布可知,国内外微政务研究的学科交叉性明显,且日趋综合化。从关键词图谱以及期刊分布分析可知,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行政管理和新闻传媒领域,国外更多的关注民众生活服务领域。

4.1.3 国内外微政务的研究主体类似,研究水平接近

从研究机构分析可知,大学都是研究微政务的主要力量,现有研究机构比较分散,没有机构占据统治地位,而且它们的发文量与被引次数没有正相关关系。从核心作者分析可知,国内外微政务研究最顶级核心作者的综合指数接近,说明彼此的研究水平较为接近。

4.1.4 国内外微政务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差异明显

从关键词图谱和时区图谱,不难发现:国外微政务的研究主题一直处于变化与发展之中,但都更加强调微政务在公共服务的具体应用;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研究方法大多是调查分析、案例分析、多元数据分析、因子分析方法等定量研究方法;国内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网络舆情、舆情管理、领导微博等具体应用场景,以理论归纳总结等定性分析为主,实证分析等定量研究相对偏少。

4.2 研究趋势

4.2.1 日益聚焦微政务主体的利益分配问题

随着微政务工作的深入,参与各方分工合作和利益分配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界定微政务信息公开中的各种利益问题,如公共利益界定、不同政府部门的利益合作与分配,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与博弈等问题。微政务主体的利益博弈,将成为未来研究的焦点。

4.2.2 日益关注微政务主体的行为问题

微政务涉及诸多主体,迫切需要从主体的需要、动机、兴趣等主观心理考虑和构建微政务服务模式、微政务中的行为决策等问题。微政务主体的行为特征和规律,将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

4.2.3 日益重视微政务的效率和效果

微政务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效率和效果直接制约了它的价值认知和应用领域。因此,迫切需要分析影响微政务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评估微政务服务的绩效,为改善微政务提供定量分析依据和可信可行的科学决策支持。微政务的绩效管理,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雷洋.国内外政务微博研究综述及启示[J].桂海论丛,2016,32(1):56-61.

[2]王丽娜,刘天麟.云南政务微博发展阶段及模式综述[J].青年记者,2015,(7):9-10.

[3]李晓娜,陈文权.我国政务微博发展现状及理论研究综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4):89-93.

[4]高璐,王瑶瑶.我国政务微博研究现状[J].新媒体与社会,2014,(7):147-154.

[5]陈静,袁勤俭.国内外政务微博研究述评[J].情报科学,2014,32(6):156-161.

[6]邱均平,杨思洛,宋艳辉.知识交流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8(3):78-89.

[7]曹树金,吴育冰,韦景竹,等.知识图谱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41(9):16-34.

[8]Heidemann J,Klier M,Probst F.Online social networks:A survey of a global phenomenon[J].Computer Networks,2012,56(18):3866-3878.

[9]Street J M,Hennessy S E,Watt A M,et al.News and social media:windows into community perspectives on disinvest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 in Health Care,2011,27(4):376-383.

[10]Strech D.Ethical Principles for Physician Rating Sites[J].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2011,13(4):e113.

[11]Weijs C A,Coe J B,Muise A,et al.Reputation management on facebook:awareness is key to protecting yourself,your practice,and the veterinary professio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nimal Hospital Association,2014,50(4):227-236.

[12]Khan G F,Swar B,Sang K L.Social Media Risks and Benefits:A Public Sector Perspective[J].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2014,32(5):606-627.

[13]Nam T.Challenges and Concerns of Open Government:A Case of Government 3.0 in Korea[J].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2015,33(5):556-570.

[14]Ayachi R,Boukhris I,Mellouli S,et al.Proactive and reactive e-government services recommendation[J].Universal Acces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2015,15(4):681-697.

[15]李瑞昌,文怡.“微政務”发展的轨迹、挑战与趋势[J].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14,(1):63-82.

[16]Anthopoulos L G,Reddick C G,Giannakidou I,et al.Why e-government projects fail?An analysis of the Healthcare.gov website[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5,33(1):161-173.

[17]姜笑君.“微政务”时代政府形象传播的要素与策略[J].传媒,2016,(1):67-70.

[18]孙耀吾,李丽波.服务创新管理研究前沿与热点知识图谱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23):135-142.

[19]朱晓峰,崔露方,陆敬筠.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基于WOS与CNKI期刊论文的计量与可视化[J].现代情报,2016,36(10):141-148.

[20]张姣姣,刘云,程旖婕.基于文献计量学定律的大数据应用领域发展规律研究[J].知识管理论坛,2016,(5):384-392.

[21]宗淑萍.基于普赖斯定律和综合指数法的核心著者测评——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2):1310-1314.

[22]张洋,常珍珠.基于CSSCI的国内期刊评价研究计量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6,(10):17-25.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

推荐访问:可视化 计量 政务 国内外 研究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