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论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形态与途径

论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形态与途径

时间:2023-05-17 10:1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高等教育理论创新可以表现为多种形态。从层次上看,高等教育理论创新表现为原创型、发展型、借鉴型和纠正型等四种形态;从要素看,高等教育理论创新表现为前提认定、研究视角、分析逻辑、方法论、思想观点、理论高度以及话语等方面。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途径可以依据表现形态加以确认。

[关键词]高等教育理论理论创新 形态

[中圈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6)06—0012一04

[作者简介]芦文慧,唐安奎,华东师范大学高教所(上海200062)

近年来,理论创新日益引起人文社会学科理论界的关注,成为各学科研究的热点。理论创新对于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在高等教育研究中,薛天祥先生对高等教育理论创新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主要论及了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意义与趋势、形态、内涵与途径等。这是重要的开创性探索,对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反思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高等教育理论创新可以表现为多种形态,明确理论创新的形态是推进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必要基础。有鉴于此,本文拟在薛先生研究的基础上转换视角,从层次和要素两个方面对高等教育理论创新形态加以明晰的基础上,探讨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途径。

一、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理论创新

创新即“阐其秘者,补其缺者,创所未始有者”,理论创新就是言他人所未言,或言之有误、言之不深、不透、不明之事物。理论创新具有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理论创新具有不同的标准与意义。按照创新的层次高低,高等教育理论创新可以分为原创型和非原创型两类,其中,非原创型中又可分为发展型、借鉴型和纠正型。

(一)原创型理论创新

原创型理论创新即“阐其秘者”,“创所未始有者”,这是理论创新的最高层次。这类研究表现为言前人所未言,并在前提、框架等方面影响其他人所言之内容,往往成为后来者言说之标准。原创型理论创新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学术精英对时代精神的敏锐捕捉和及时反映,这类理论创新通常具有划时代意义,是学术研究中里程碑式的标志。如:教育学中,卢梭以儿童为中心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不仅划定了新的研究领域,而且在价值取向上代表了时代的趋势,引领着后来一代又一代的研究;心理学中,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不仅影响着心理学的发展方向,而且对于教育学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高等教育学中,洪堡对于大学教学与科研并重、学术自由等理念的倡导,伯顿·克拉克站在学术系统的角度对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要素、结构及其变迁的开拓性研究等。

相对于已有理论,原创型理论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超量的内容。原创型理论创新需要学术积累与实践基础等客观条件,也需要理论研究者的热情投入与孜孜以求等主观条件。相对而言,高等教育研究发展历史较短,原创型研究相对较少,这更需要研究者进行原创型的努力。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理论研究者的学术素养不断提高,这为高等教育理论的原创型研究提供了基本的客观基础。现在所需要的是,研究者要增强学术自信心,在继承已有理论的基础上,摆脱其他国家和学科对于高等教育研究的“殖民化”,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大胆触及前人所未及的研究领域,以敏锐的观察力、洞察力创造性地提出新问题,努力做到“最先说”。

(二)发展型理论创新

发展型理论创新即“补其缺者”,这是理论创新的第二层次。如果说原创型研究是开辟一条新的学术发展之路,那么发展型研究则是在前人开辟的道路上更好地把握方向、更快地推进行走的速度和进程。相对于已有理论,发展型理论创新是在新的实践和理论背景下对已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表现为:研究者根据发展着的实践,对已有理论进行创造性的丰富和发展,填补原有理论的疏漏,丰富其内容,对以往某些片面的理论经过综合、整合,在此基础上建构出新的理论。这类研究如:教育学上,裴斯泰洛齐在卢梭的儿童为中心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基础上的“教育心理化”的努力,克伯屈在教学上对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高等教育研究中,在洪堡倡导大学教学与科研并重、学术自由等理念之后,后来的研究者在此基础上提出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职能等。

在高等教育理论发展中,原创型的理论创新毕竟数量不多,推动理论发展更多的是非原创型理论创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应当重视已有理论的学术积累,致力于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型创新,在全面、透彻地理解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在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努力做到“接着说”、“重新说”,尽量避免“重复说”。

(三)借鉴型理论创新

借鉴型理论创新即“用其适者”,这是理论创新的第三层次。相对于已有理论而言,借鉴型理论创新主要是已有理论的应用。这类研究在后发型学科中经常出现。在高等教育研究中,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说,在有选择地探索高等教育复杂现实的过程中,求助于若干最有关系的学科和它们所提出和运用的一些观点有很大好处。宽阔的论述必须是多学科的,就像所有的灯光照射在舞台上,人们的目光在整个舞台前后漫游。高等教育与整个社会系统的各子系统存在有机的联系。高等教育研究要促进理论创新,就需要深入、具体和全面地对高等教育加以描述、解释、预测和有效的指导,不能人为地划定疆域,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承继和发展,必须广泛地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并加以整合。

作为后发型发展学科,高等教育的理论创新需要双重借鉴。一方面,必须吸收、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理论界的优秀成果,站在他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形成新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学科之间的对话,扩大高等教育与外部领域的联系。学习、借鉴诸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视角、概念及方法,不断开发和拓展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整合运用到高等教育研究中来,使其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新式“武器”。在此过程中,高等教育研究应该避免“照着说”、“译着说”,在借鉴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我来说”,即因时因地,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借鉴。

(四)纠正型理论创新

纠正型理论创新即“正其误者”,这是理论创新的最低层次。相对于已有理论,纠正型的理论创新主要是对已有理论的否证和反驳,是对已有理论的理性否定、创造性破坏和历史性超越。这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按照现时性的要求,纠正前人理论中的错误观点;二是纠正他人对原有理论的错误诠释,恢复理论的本来面目。一般而言,这类研究在主观上想超越已有理论,但客观上这类研究基本上都只能在某些方面对已有理论加以发展,不会威

胁到已有理论的生存。如高等教育研究中对于马丁·特罗关于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的修正。

高等教育研究发展较晚,学科理论基础还不坚实,原创性、经典性的理论和观点还不多。在此背景下,要促进理论创新,高等教育研究有必要在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则的基础上,按照时代的要求、实践的需要,对以往的各种理论加以检验,以批判为使命,修改、纠正或者抛弃那些已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或过时的东西。

二、不同要素的高等教育理论创新

作为一个系统,高等教育理论由众多要素构成,从要素分解的角度看,高等教育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前提认定、研究视角、解释逻辑、方法论、思想观点、理论高度以及话语等方面。

(一)前提认定的创新

任何理论的建构与创新都需要坚实的前提,缺乏前提或前提不稳的研究就像在沙滩上建筑大厦。前提包括事实认定和价值取向,其实质是研究在认知和价值取向上的共识,类似于自然科学中的公理、定理。理论创新的首要表现就在于理论上的前提认定。在管理学的发展中,人性假设经历了由“经济人”向“社会人”、“复杂人”的转换,每一次人性假设的转换都带来管理模式的发展。在教育学发展史上,主张教育无规律相对主张教育有规律、教育无本质相对教育有本质都是前提认定的重大转换,伴随着理论发展的方向性选择。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在确认高等教育具有产业性后,高等教育理论得到长足发展,在确认高等教育应该由精英走向大众时,高等教育理论得到了极大的创新。

相对于自然科学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的特殊性在于其前提是双重的,既有事实方面的共同认定,也有价值方面的共同选择。目前,我国还有不少高等教育研究建立在一系列未加检验或没有公认的前提之上,既缺乏明确的价值取向,也缺乏推论必要的“公理”或“定理”,这极大地制约着高等教育理论的创新。当前,要推动高等教育理论创新,在前提确认上,一方面,需要直面高等教育实践,祛除诸多事实的“遮蔽”,确认高等教育实践中的基本事实前提;另一方面,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需要从人类共同的终极关怀出发,确认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使命与追求。

(二)研究视角的创新

研究视角即研究的切入点。研究视角关系到研究对象的确认、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解释问题的路径,这决定着研究的进程,既可能给理论创新提供便捷之路,也可能会由于自身的遮蔽而形成研究的盲点。在理论发展的进程中,一种新视角的选择,往往能打开新的天地,呈现新的景象。视角的转换会使同一事物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与风貌,形成不同的观察和认识结果。研究视角的创新可以使研究的切入方式更新颖、快捷、透彻,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作为支撑的学科。在其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常常表现为其他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引进。但高等教育研究视角的择取不是随意的,应该是在特定的价值取向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的理性抉择。高等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定,高等教育学也应该具有自身的理论品质,对其他学科理论、方法的引进,高等教育必须进行一番转化与整合。高等教育学不是其他学科的实验地,高等教育研究不能丢失自己的基本立场与价值取向。在视角选择上,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体无意识”。在凸显政治的年代,不少研究局限于狭隘的政治视角;在张扬经济的今天,很多研究不加考虑地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全盘引进高等教育研究。在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进程中,应该促进视角选择的多元化和理性化,在尊重本学科发展逻辑的前提下,积极吸取其他学科的视角,为高等教育研究提供更清晰的参照。

(三)分析逻辑的创新

理论建构在前提认定、视角选择的基础上,还需要正确的分析逻辑。如果分析逻辑出现问题,就算前提认定正确,研究视角合适,那么研究结论也有问题。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分析逻辑,物理学家R.A.密克根曾说:科学是用理论和实践这两只脚前进的,有时是这只脚先迈出一步,有时是另一只脚先迈出一步,但是前进要靠两只脚。与此相对应的是,高等教育理论的建构包括:在“本然”状态上追问事物可能怎样,在“实然”状态上审视事物实际上怎样,在“应然”状态上探究事物应该怎样。也就是说,“本然”、“实然”、“应然”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三种路径,即分析逻辑。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在分析逻辑上,过分重视“应然”逻辑,忽视对“本然”逻辑与“实然”逻辑的关注,或将三种逻辑片面对立。高等教育理论创新既需要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探索,又要求直面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基础和需要,使高等教育学科成为一门既有丰富的高等教育理论,又能有效地指导高等教育实践的科学。要促进高等教育理论的创新,高等教育研究在分析逻辑上需要转换,在对高等教育的“本然”及“实然”进行深入、具体和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在尊重“本然”和“实然”状态的前提下,研究高等教育应该怎样。

(四)方法论的创新

正如杨贤江所说,要真正弄清中国学问的真相和价值,不能采用“因袭古人的方法”,“一定要换一种方法”。支撑方法转化的是方法论,方法论即有关方法的根本认识和理论支撑。理论创新可以由方法论推动,推进理论创新,需要讲究方法论转换。在高等教育理论创新中,方法论并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动高等教育理论发展的重要动力。方法论新的确认可以提供一条新的思维路径,拓展一个新的思维空间,也能赋予已有高等教育理论以新的形式和内容。因此,高等教育理论创新需要方法论上的创新。

方法论创新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的创新,思维方式的创新是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落后的、非科学的思维方式会阻碍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进步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则能推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当前,高等教育理论要实现创新,需要突破单维式、极端式、断裂式以及折中式等思维方式。高等教育发展是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系统,为此,高等教育研究需要突破一因一果式的简单思维;警惕在极端式思维方式影响下以革新者、时代精神的倡导者等身份对理论和实践的破坏;防止断裂式思维对事物整体把握的制约,避免研究中的按需取材、断章取义,克服“既要……,又要……”,“……与……有机结合”这类折中式的机械辩证思维模式。因为两种片面性的“最佳结合”未必等于辩证法的全面性,把两个凝固化的极端合成为一个,也不会离辩证法更近一些。

(五)思想观点的创新

理论是特定思想观点的系统化和条理化。一方面,思想观点本身就是理论的构成要素;另一方面,思想观点可以为理论创新提供一种动力。新的思想观点的提出,是对陈旧理论的淘汰、对错误理论的更正,它使模糊理论更清明、残缺混乱理论更系统。

有价值的思想、观点的提出可以极大地促进理论的发展。“什么知识更有价值”的追问、“教育性教学”的提出都以其精辟概括、深刻的思想内涵迅速流传,成为一种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高等教育理论发展中,高等教育发展经过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等阶段,高等教育具有产业性等观点的提出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因此,高等教育理论创新依赖于新观点的提炼与阐发、运用与支撑。当前,高等教育理论创新需要以思想观点的创新为基础和前提。由于高等教育理论中还缺乏坚实的事实和价值前提,因此,具体研究中的观点提出往往比较随意。这不仅不会促进理论的创新,反而会给理论发展带来混乱。为此,高等教育研究需要说话讲依据,强化思想观点的论证,同时,也需要为高等教育研究提供宽松、争鸣的学术氛围,让研究者能够说真话。

(六)理论高度的创新

高等教育理论创新还表现为高度的不断提升。所谓高度的提升,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提升研究的理性思维水平,增强理论研究的深刻性,因为高等教育理论创新是指在解决高等教育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抽象出新的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二是在价值取向上代表更多人的利益,高等教育研究者不应仅仅是专业技术分子,而且应该承担“代民立命”的使命。俗话说“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对某一问题的研究虽然在领域上未扩展,但如果能超越少数人的利益,增强研究的深刻性,就能视野开阔,超越理论的当前状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理论要促进创新,一方面,需要加强哲学的素养,提升理性思维水平,增强研究的深刻性;另一方面,在价值取向上,需要摆脱极端的个人主义和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等束缚,站在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

(七)话语的创新

话语是理论表达的基本要素,概念是话语的基本形式。在理论表达中,话语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形式问题,其本身就是理论创新的结果。理论创新要求话语的创新,话语创新促进着理论创新。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严重缺乏自己的学科语言,其他学科语言的殖民化色彩很浓,宏大的叙事过多,精致入微的描述过少;经验性的生活语言过多,严谨的学术语言较少。当前,要促进高等教育理论的创新,需要在提倡话语多元的前提下发展本学科的语言系统。高等教育研究,既要有理性抽象的话语,又要有鲜活易懂的话语;既要有历史话语,也要有时代话语;既要有国外话语,也要有国内话语;既要有理论话语,又要有实践话语。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来说,应少一些套话,多一些新语;少一些他人的话语,多一些自己的话语;少一些政治话语,多一些学术话语;少一些西话,多一些汉语。为此,需要在研究中做到敬上不唯上、重书不唯书、尊洋不崇洋、学古不泥古。

推荐访问:高等教育 形态 途径 理论 创新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