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原文化建设与传播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原文化建设与传播研究

时间:2023-05-20 09:0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架构。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新时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推动河南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有利于抓住国家战略机遇,提升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

关键词:一带一路;弘扬中原文化;创新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05-0035-02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内容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架构。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新时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推动河南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有利于抓住国家战略机遇,提升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有利于融入全球分工体系,提升各方面开放层次;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更好地发挥内陆腹地战略支撑作用。

二、中原文化的具体内涵

中原文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化的母体和主干,主要包括中原地区千百年来形成的遗迹遗存、经济形态、典章制度、思想学术、生活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规范、人文精神、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科技教育以及宗教礼仪等。中原文化的特色优势,就是根亲文化、元典文化、文字沿革和功夫文化,在“一帶一路”倡议下,发挥中原文化的优势,以华夏根亲文化的开发为突破点,以打造文化创新发展区为着力点,推动文化强省建设,把河南建设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文化强省。

三、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建设中原文化的新内涵

《河南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实施方案》中将密切人文交流合作列为建设“一带一路”六大重点任务之一,通过经济、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全面构筑河南对外开放新格局。习主席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在“一带一路”下,中原文化的建设与传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河南省应该密切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人文交流合作,依托与沿线国家的历史文化渊源,加强人文交流,增强相互理解和认同,为深化合作奠定坚实民意和社会基础。

文化的影响力跨越国界,文化交流是友谊工程,也是“一带一路”最重要的民心工程。继承和弘扬丝路精神这样具有亲和力、感召力的文化符号,需要加快传承和创新中原文化,运用文化交流巩固河南与沿线各国合作的民意基础,推动中原文化走向世界。

推动文化融合发展。中原文化应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吸纳“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优秀文化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发展中原文化的新内涵。弘扬中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题中应有之义。

夯实地区合作民意基础。国之交在民相亲,民相亲在心相通,“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不仅需要经济合作的硬支撑,也需要文化合作的软相连。只有加快传承与创新中原文化,加强与沿线各国文化交流,才能达成共同的文化共识,夯实民心互信基础。

四、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传播中原文化

在认真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笔者建议主要通过以下四个途径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传播中原文化。

(一)与沿线国家进行文化交流

积极参与丝绸之路文化之旅,与沿线国家联合举办丝绸之路艺术节、河南文化节。大力宣传推广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加强少林功夫文化、太极文化海外交流。依托省内各地特色文化资源,培育中原文化海外传播平台。推动“少林文化走出去”纳入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重点工程。围绕文化新丝路主题,通过音乐、演出、动漫、网游等文化产品、丝路考古,传承古丝绸之路精神,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

(二)与沿线国家进行旅游合作

积极推进与沿线国家的旅游合作,将河南建设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突出丝绸之路主题,重点打造洛阳龙门石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安阳殷墟、隋唐洛阳城等黄金旅游点,与沿线省份共同建设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产业带。积极策划丝绸之路自驾游、丝绸之路文化寻根游、中国功夫研修游、茶文化休闲游等一批别出新裁的文化旅游产品。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身临其境,亲身去感受得到的印象才最深刻,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百闻不如一见的道理。因此河南省应该大力推动与沿线各国的旅游合作。旅游不仅能让双方人民近距离的观察对方国家,消除偏见和误解,增进友谊,而且可以促进双方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往。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业是文化的载体,发展旅游与传播文化两者相互促进。当前随着中国进入全民旅游时代,“一带一路”沿线游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河南人走出去可以更深入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风土人情,带去元典文化、太极文化等中原文化特色,同时借助河南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可以使外国游客近距离感受中原文化。

河南要结合历史文化遗迹,发掘古代丝绸之路故事,打造丝绸之路中原文化特色旅游线路。要借助历史文化优势和交通便利优势,整合特色旅游资源。如十三朝古都洛阳曾是古代丝绸之路东端的起点,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入的佛教在此留下了白马寺、龙门石窟、广化寺、大福先寺、净土寺等历史遗迹,目前应整理相关文献,拓展新丝路的历史厚度,发展洛阳特色旅游。2015年10月17日在开封成立的“一带一路”城市旅游联盟,联合国内30多座城市,全方位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旅游交流。并且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风俗习惯、消费习惯、宗教信仰等,打造“一带一路”中原文化特色旅游线路,使各国人民增强对中原文化的了解,设计开发中原文化的特色旅游商品,策划丝绸之路文化寻根之旅、中国功夫之旅等一批独具特色的系列旅游产品。

(三)与沿线国家进行教育合作

实施“留学河南计划”,重点吸引沿线国家高水平学生来河南留学。鼓励省内高校与沿线国家高水平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推动与沿线国家举办孔子学院。支持学者到沿线国家进行访学、合作研究和参加高水平学术活动。

中原文化历史厚重,典籍众多,堪称元典的就有《易》《诗》《书》《礼》《乐》《春秋》等六经,《老子》《庄子》《墨子》《论语》《孟子》《孙子》等众多典籍。要想深入学习并且融会贯通,需要来到河南的高等院校学习,在教师的系统传授下,才能真正理解。因此为使中原文化在沿线国家有效传播,一方面吸引沿线国家的社会各界人士来河南近距离地开展各种人文交流,另一方面也要走出去到沿线各国参加高水平学术活动,互相交流。这样才能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奠定基础。

(四)与沿线国家进行文化产业合作

借助与丝路沿线国家举办相关展览、演出或国际会议、学术交流等活动,加强中原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流。上合总理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15年12月14日至15日在郑州市举行,郑州歌舞剧院创作编排的《花木兰》和《少林功夫》在欢迎晚宴的文艺演出中凸显出中原文化特色。2017年8月8日主题为“绿色丝路、合作共赢”的河南日活动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世博会举行。河南省精心筹备的开幕式、少林武术展演、新能源产业展示、旅游推介、农业推介、经贸洽谈会等一系列活動精彩纷呈。此外还通过举办各种对外交流平台,如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华侨华人中原经济合作论坛、河南国际友好城市经贸合作洽谈会等活动扩大中原文化的国际影响。“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原文化通过教育和人文交流途径传播,不仅需要迎接外来客人近距离了解中原文化,而且需要通晓中原文化特色的专业人才走出去,不仅需要健全官方平台和沟通机制,而且也需要民间机构甚至每个参与者利用自身优势发挥作用。

这就需要相关文化企业把脉市场需求,引进当地学术著作、小说、影视作品等,了解对方。同时把最能代表中原文化的书籍、影视作品等翻译成当地文字,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行,以增进相互了解。文化传播中,传统媒体依然发挥重要作用。郑州航空港卫视的开播,为河南开通了一条连接世界的“文化丝绸之路”。

在目前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微博及门户网站等公共平台成为关注焦点,每个参与“一带一路”相关项目的个人、企业等主体都是中原文化传播的载体,普通人通过网络传递信息,更加平实真诚,会使传播方式更快捷,更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N].人民日报,2013-09-08.

[2] 韩 璐.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中亚的推进:成就与前景[J].国际问题研究,2017(3):108-124.

[3] 李 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货币一体化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44-49.

[4] 胡安刚.河南借力“一带一路”建设走向开放前沿[N].人民日报,2017-06-29.

[5] 张建华.中欧班列(郑州)满载率位居全国第一[N].大陆桥物流联盟,2017-08-25.

[6] 贾 康.河南“承天接地”融入“一带一路”[N].人民日报,2016-09-07.

[7] (汉)司马迁.史记[M].韩兆琦,评注.长沙:岳麓书社,2016.

[8] 李 乔.试析嵩洛地区在中国姓氏史上的重要地位[J].中原文化研究,2016(5):123-128.

[9] (西周)佚名.诗经[M].王秀梅,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

[10] 李玉华.“一带一路”战略中洛阳旅游深度开发对策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46-49.

[责任编辑:金永红]

推荐访问:中原 文化建设 倡议 传播 研究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