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应用能力考试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引导作

应用能力考试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引导作

时间:2023-06-01 13:45: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方式缺乏专业性、行业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相对滞后、教师自身社会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以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相关考试要求为导向,在课堂内外实施了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改革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行业英语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2-0244-02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ETCO),是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会组织进行的国家级统一考试,其目的是为全国的高职高专院校及成人教育的学生提供行业英语应用能力科学化的考核标准。该考试分A、B两个等级,考试内容有听力理解、语法填充、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共计5大模块,并且在题型的编撰上侧重于学生行业英语应用能力的考核。该考试于1998年设立以来,因其所具有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以及较为合适的难易程度,得到了全国众多高职院校的支持和实行,并且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善的备考教学体系以及备考复习资源。因此,虽然其设立时间并不久远,但影响力已经超过了很多省级的大学英语等级考试。

笔者任教的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于2004年引入该项考试。自引入伊始,该项考试就成为本校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标杆与方向,并使课堂教学与英语等级考试这两大教学目标得到了和谐的统一。通过全校师生的努力,在7年的时间内,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的通过率已达到98%以上,A级的通过率也接近80%。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成为本校参考率和合格率最高、并且最受师生重视的大学英语等级考试。

一、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以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必须紧密联系教学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该考试的考试要求、题型特点、考查方向来进行。目前,在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的经济形势与教育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理念上主张“大而全”,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现今多数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仍然沿袭着高中阶段的教学模式,即全校非英语专业均使用统一的英语教材,教学内容上力求涵盖多种专业、各个层次的知识点,力争“以量取胜”。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生源、专业等方面的多样性,相互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和专业特性。首先是学生的生源结构比较复杂,一般来说,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来自普高、中专、技校以及职高等多种不同层次的学校,并且学生各自的英语基础水平也不尽相同。其次是学生在选择相应的专业入学后,其专业固有的特点也会对英语教学提出各种不同的具体要求。所以,传统的“大而全”的教学方式不仅浪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也会对本身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高职学生提出较高的难度和量度要求,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是侧重理论教学,从而使得实际行业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相对滞后。

我们的教学过程大多依然以课本作为教学重心,强调单词和语法的识记以及翻译和写作的模仿。教师依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多数的课堂任务均由教师示范完成,学生只是充当沉默的“听众”和“记录者”。在课堂之外,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也较少,行业所需的应用能力和岗位要求的实际操作能力几乎为零,课堂教学内容无法与将来的职业要求相挂钩,以至于不少学生在毕业求职的过程中,常因行业英语应用能力的不足而颇受挫折。

三是教师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相对薄弱。

目前相当一部分的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行走的大多是一条“从学校到学校”的人生轨迹,“学院派”的身份往往会让他们忽视行业应用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对于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同时,由于自身实际工作经历的缺乏,在进行某些行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难免对那些专业性较强的单词理解存在局限,无法为学生提供精辟而又准确的讲解,从而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此外,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相对薄弱的英语教师,由于其本身与社会的联系有限,也无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之类的锻炼机会。这些都说明,在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已到了必须改革创新的关键时刻,它也向每个英语教师都提出了新的目标与新的要求。

二、学校在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引导下的公共英语教改举措

高职院校的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和普通的各级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相比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层次性,它进一步强调了学生能力培养在课堂中的主导性,以及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性。同时,辅导学生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对于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而言,也是一个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且更加积极地走向社会与服务社会的良好契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在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引导下,对公共英语教学探索施行了一系列相关的教改举措,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也受到学生的欢迎与社会的肯定。

1.横向的分专业教学与纵向的分层次教学

与以往传统的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相比,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考试题型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如果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仅以英语基础理论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学生势必无法适应其考试的要求及难度。因此,学校公共英语教研室自引入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以来,大胆尝试进行了分专业教学的教学方法。全校所有的公共英语教师,以所承担教学任务的分院为单位分成5个专业教学小组,涵盖国贸、工商、人文、机电和建艺等几个大的专业方向。每个专业小组均设置负责人,组织本组内的英语教师撰写适应本专业教学特点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同时开发出本专业教学专用的校本教材。各专业教学小组均能根据自身学生特点,灵活地调节主教材教学课时与专业教学课时的比重关系。此外,在每学期统考的期末试卷中也设计了专业选做部分,从而使教学成效的评价体系也带有了浓厚的专业色彩。

另一方面,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题型难度层次明晰的特点也可借鉴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层次性是普遍存在的,即便是同一专业内部,因生源和英语基础的差异,都会体现出不同的学习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各专业教学小组一般都会建议其所在分院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状况,对大一新生进行分班(部分分院已经实施)。若条件成熟,则根据不同的班级授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如由“三校生”和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组成的班级,以课本内的单词、语法为教学主体,教学方式上力求轻松、生动,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英语考级目标确立为B级。而在学生英语基础较为扎实的班级里,除基本教学内容外,加入大量互动性、综合性、应用性的技能操练,着力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英语学习方法。同时,将英语等级考试的目标也相应地确立在A级甚至四级之上。

无论是横向的分专业教学还是纵向的分层次教学,都体现了在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引导下“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理念。从而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接受到不同的教学内容,并从中最大程度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而教师也能够“因材施教”,让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得到最科学最合理的利用。

2.课堂内的“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和课堂外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在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中,将学生英语技能考查的重心放在了“应用能力”之上,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校也逐步将课堂教学的重心从以往的教师的绝对主导转移到学生能力自建上来。在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实行的是“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即在每节课前,首先明确该课时内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然后以能力目标的达成作为教学内容的主导,引导学生在自我探索的基础上,用能力化、项目化的课堂任务来检验课堂教学效果。“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实施,彻底改变了以往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同时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并在其中得到了感性化的课程体验,进而实现理论知识以及能力技能的巩固和提高。

作为课堂内“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延伸,以及行业英语应用能力得以强化的后盾,我校为公共英语教学的展开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校与本地区内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并且主要从事涉外业务的企业单位建立起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学校定期组织师生进入企业单位进行岗位观摩、岗位体验及顶岗实习(主要涉及文本翻译、口语接待等),以加强师生的感性知识与实际认识。同时学校也利用其在理论知识及教学设施方面的优势,为相关的企业单位的基层工作人员提供专业培训。这种互利互惠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为学生行业英语应用能力的不断积累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专业化的培训场所以及必要的人才储备仓库。

3.实行“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高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合格率,必须先行提高学生的行业英语应用能力。而学生行业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又必须以教师行业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为前提。因此,学校在多年的公共英语教师师资建设过程中,一直致力于“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道路。

英语教师要用进修、培训、社会实践所得来的行业知识,来不断强化自己原有的英语知识,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更加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要求,并且服务于社会。在公共英语“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通过组织校外专业人员进行教师讲座、提供企业脱产锻炼机会、统一报名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等多种形式,鼓励全校英语教师更多地接触社会,更多地掌握除英语知识之外其他的行业技能。为此学校制订了相关的政策措施,落实了具体的方式方法。在此引导之下,许多英语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报关员、报检员、单证员、物流师、导游、会计等多种职业资格证书。至2011年7月,“双师型”英语教师已占总英语教师数的60%以上。这些获得“双师”身份的英语教师,一方面增强了自身知识技能的深度与广度,能够更好、更全面地为企业和社会作出贡献。另一方面他们也能将行业知识不断地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去,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具有时效性、适应性、和专业性。“双师型”教师人数的增加,反过来也进一步促进了以学生行业英语应用能力为测试面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合格率的提升。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是适应于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学特点的一种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形式。通过将近7年的努力,以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目前已经初现成效、成绩喜人。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此项工作的任重道远,仍有很多的难题亟待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在继续强化学生行业英语应用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寻找符合自身特点并能发挥地区优势的教学改革之路,将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教学成效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制定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和样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金亚秋.新世纪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成人教育, 2004,(2).

[3]牛志芳.PRETCO视角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时代文学,2008,(4).

[4]何志刚.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及创新[J].商场现代化, 2010,(10).

[5]戴志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对策[J].职业时空,2010,(6).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英语 高职 引导 能力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