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迎接U时代——科技文献选读课信息化教学模式与导向

迎接U时代——科技文献选读课信息化教学模式与导向

时间:2023-06-03 15:5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高专科技文献选读课信息化教学模式与导向。作者从融合、用户、无所不在等为特征的“U时代”得到启发,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环境下,授课教师应多元化融合各方面知识体系,使同学们从资源使用者、用户的视角中逐步转变为主动建构信息的创造者。如何应对和迎接U时代,推展新的教学思路,已成为了与社会发展紧密接轨的科技文献选读课程的最新导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 应用英语专业 科技文献选读 信息化教学模式

21世纪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应用英语作为我院“外语语言能力+职业技能模块”教学特色的代表专业方向之一,在强化英语交流手段的同时,趋向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侧重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旨在凸现高职“职业人理念”,以应对纷繁复杂的人才市场需要。“知识大多来源于书本”的时代已逐步过去,更多的最新科技发展信息在未成书之前,其源头多引自于网络资源,而如何应对和迎接标志着网络数字新生活全面到的来U时代,推展新的教学思路,就成为了与社会发展紧密接轨的科技文献选读课程的最新导向。

1U时代理念和信息化教学模式之间的融合

从词源学角度来讲,U源于拉丁语中Ubiquitous一词,义为“无处不在”,而今多用其名词形Ubiquity来表示。用U取代E,虽然只有一字之别,却蕴涵了革命性的转变和进步。Electric时代的帷幕正在缓缓放下,一个全新的以融合(unite)、用户(user)、无所不在(ubiquitous)等为特征的“U时代”已悄然来临。“世界自U而变”,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科技产品普及,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正经受着一轮又一轮新的挑战,即如何能够进一步满足同学们的全方位、个性化需求和社会就业市场的需要。

先人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书本类教材和纸质讲义原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就课时而言,每课的素材可称之为“鱼”。如何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至时代的要求,则必须融合信息化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Positive)、积极性(Active)、创造性(Creative),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换种表达这是,信息化教学模式不再与传统教学模式那样,过分拘泥于课内和课外的界限了。目前,电子版本的网络数据资源就是课内外教学的最好补充材料,而电子化检索手段的开发和利用就可称为新时代“授人以渔”的最好表征。

而今,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是可以说是迎面而来,其关键概念在于“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可使人们能够探访网页或用携带电话等通信工具进行相互联系、交流。面对即将进入如此神速发展社会的毕业生们,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环境下,授课教师应多元化融合各方面知识体系,使同学们从资源使用者、用户的视角中逐步转变为主动建构信息的创造者,体验信息时代后无所不在知识海洋所赋予的魅力和熏陶。

2科技文献选读课中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运用

科技文献选读,英文译名为Selected Reading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urpose,主要授课对象为英语系应用英语专业各班级学生。科技文献选读着重培养学生英语口语、写作、翻译、电子商务和网站网页及多媒体设计能力的一个重要基础课程。

2.1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依据教学大纲中的基本内容,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参加者抑或教学资源使用者能在从事公司活动中使用行业特定的专用行业英语。利用最多元化的切入视角、最详实的分析图表、最新兴的资源报告、最热点的新闻热点等,最终达成本课程教学目标,即能在一种最为方便和高效、兼顾互动的方法下教授最新的英语专业类别词汇(Words)、词组(Phrases)、理念(Concepts)、科技术语(Terms)以及文献资料(Passages),推动培养学生对于社会文化生活中热点话题等方面的交流技巧,及其对新兴科技领域发展的认识。

课程基本要求如下:同学们可从实用的角度来认识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作用,并能结合英语听说课程熟练使用专业英语语言能力结合相关词汇,特别是相关行业术语进行知识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作为授课对象的同学须有一定电脑软硬件知识及中级英语水平,有较为扎实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知识并读懂相关技能平台操作系统文献,能提供模拟职场实践操作的实际行动方案。本课程与其他课程联系包括科技英语翻译、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平面设计与制作、网站网页设计基础、IT英语等。

2.2信息化教学在本课程中的具体实施手段

信息化教学模式不是方法,它与讲授(分析、阐释、例证)、谈话等教学方法显然不属于同一层次,继而还包含着程序、结构、方法、策略等远远比纯理论丰富得多的东西。就本课程而言,课堂教学讲授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2.2.1专业类别词汇(Words)、词组(Phrases)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对于泛读过程中相关语词需进行引导式归纳。利用最多元化的切入视角,将相关词汇进行一词多义法讲解,并用词组例证、触类旁通。

简单一例,如在介绍计算机核心技术的一课中,授课教师在投影上打出本课关键词Bus一词。对于这样基本的英语生活用词(Daily Expression),许多同学必定报以一笑,殊不知从小学就烂熟于心的“公交车”在计算机专业英语中所使用的并不是手头Pocket Dictionary中的第一个词条。

通过对同学们的诱导性启发,使其名晓专业英语中一些单词常用意义的功能性转变。进行如下比喻性(Metaphor)英语解释:“电脑处理就好像在不断穿梭的汽车,而各个计算机部件就是一个个车站,而BUS总线就是汽车道,连接个个计算机部件的。如果BUS总线设计的好就不会堵车,性能就会很好的。”继而打出USB总线的图形,即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并给出词典英语定义,利用图形、图像或视频功能性介绍加深同学们对特定专业类别词汇、词组的记忆。

这就使课堂授课过程中信息来源多元化(Multi-channels),授课教师和书本、讲义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Source),多种媒体的运用不仅能够扩大知识信息(Informative Knowledge)含量,还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Perception),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学习情境。

2.2.2理念(Concepts)、科技术语(Terms)

就行业特定的专用英语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在新时期所赋予各个单词不同的新定义(Definition)需随时掌握。如在某堂介绍IT(信息技术)相关最新发展的原版文字资料的泛读性授课中,为吸引听课同学们的兴奋点,可以在投影中打出一幅赋予IT时代特征的结合最新IT术语特殊字母表。这样图文并茂、循循诱导的授课方式,通常可以立即俘获听课同学的兴趣。

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开始之前力求将其进行充分的备课准备,在整个课堂讲授过程中可通过传统教学课堂导入(Warm Up)、定义的阐释(Paraphrase)、例证引用(Cite)等方式进行教学。若力求授课生动、赋予创意,授课教师可调动尽可能多的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信息资源,着力保持授课条理性、技巧性。

2.2.3文献资料阅读(Extensive Reading)

在课堂泛读文本的阅读中,听课同学基本处于知识传递(Convey)到知识接受(Receive)的学习过程状态中。针对专业英语文献阅读的具体要求,在课堂泛读文本中,必须围绕最详实的分析图表、最新兴的资源报告、最热点的新闻热点进行选择性阅读。

如课堂课程内容可切分为几大主题,如商务沟通类、电子消费类、物流购销类、银行结算类和信息技术类等。如在信息技术主题中首先介绍个人在办公室中遇到的主要计算机软件的类型,接着的单元是关于网络软件、因特网软件,以及新兴的企业软件领域。配套授课多媒体课件中穿插图片、视频与音频,全方位展示IT业界各方面气象,并给出了软件行业各部分的结构,主要公司和行业发展史,以及相关的主要产品和标准。

授课教师在要特别注意总结、归纳有利于提高特定班级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教学手段、方法。并帮助学生构建“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系以便使同学们在课堂学习中实现有意义的学习,但更多的是在授课教师引导下进行主动思考与自发式探索。

3科技文献选读课在课程建设中的最新导向

3.1略读和寻读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的实现

略读(Skimming)和寻读(Scanning)是泛读能力高级层次的体现,是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通常也是各类英语等级能力考试考查重点之一。

作为快速寻找信息的阅读技巧,略读和寻读既要求速率,又要求准确度。结合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在科技文献选读课程中,运用相关软件模拟快速阅读的视线运动向下轨迹,推动阅读者的阅读速度。

以最简单、实用的Readbook软件为例,该软件可自动识别GB、BIG5码,支持Txt、Html、Wps等多种文件格式和简繁互转,并可直接读取Zip文件和组合多个文件。其带有的自动平滑滚屏功能,即可逐页滚屏,也可连续滚屏,完全模拟并迫使阅读者在略读或寻读中的视线推进和信息捕捉。

通常情况下,被训练者在课外可使用智能分段功能,去掉特定语段每行回车换行并重新排列,并通过软件附带的多级调速和全屏功能,在选择比较柔和的色彩背景和高分辨率后,将任何文字内容进行高质量的字体边角圆整化处理显示,以进行从慢到快的泛读能力训练。这样的略读或寻读,既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又可有针对性地选择问题的答案。这样的训练即可在课堂上通过投影相关语段来实现练习的目的,又可经由课外的自学来完成。

具体来讲,被训练者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滚屏,把整段的文字信息直接映入大脑进行存储、加工,不必字字句句过目。区别于书本阅读中,视线并非在印刷材料上掠过,而是在电脑屏幕或投影影像中的捕捉信息。通过鼠标控制,即可以鼠标的屏幕坐标位置来决定滚屏速度,又或可用快捷键更改字体大小。这样既控制了泛读每分钟阅读的平均速率,又保证了训练多级调速所达到的阶段性能力提升。一旦视线捕获、发现相关略读或寻读的内容,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字等,就要稍作停留,将该信息进行大脑记录或笔头摘录,既保证了泛读的速率,又做到准确无误。所以通过软件来实现的泛读技巧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也非常有其实用价值。

3.2 课外辅读、文献检索的拓展式信息化教学

万维网作为是世界是最大的知识资源库,其拥有的丰富信息资源是由人类联想思维的超文本(Hypertext)结构组织起来的,特别适合于同学们自主发现、自主探索,也培养了其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而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通过万维网学习的课外辅读(Extracurricular Reading)和文献检索(Document Indexing)正是科技文献选读课课堂能力培训的拓展和延伸。

在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所构造的科技文献选读课外学习环境下,同学们通过自主辅读和文献检索可逐步脱离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Teacher-centered),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Negative Study)变为独立的主动学习方式(Positive Study),在学习过程中更自主地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从而形成更趋完整的知识体系。

就课堂教学来说,教学媒体时而作为辅助教学的教具,时而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书本、讲义类教材既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的内容,也是学生建构意认的对象。而课外辅读属于个别化教学,这也是本课程的发展方向,这样更有利于高职高专教育的因材施教。计算机多媒体的交互性给同学们提供了个别化学习的可能,这样就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完整呈现授课教师布置课外学习文献数据库的学习内容与过程,自主选择泛读内容的难易度和快慢进度,并随时与同机房同学进行交互,并可自主检索感兴趣的相关文献。

这样类型的拓展式信息化教学更有利于高支高专“准职业人培养模式”中创新精神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为培养其信息获取、分析与加工能力营造了理想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2.1.

[2] 刘成新.《信息化教学模式及其设计问题》.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科研简报》.2007年第二期 2007-5.

[3] 苑永波.《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中国电化教育,2001-8(总第175期).

[4] 罗子林.《现代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景德镇高专学报,2001年 第16卷 第04期.

[5] 韩锡斌,刘英群,杨娟,张明.《教学信息化:整合教学过程以评促建》.中国教育网络,2008年12月刊.

作者简介:顾君,女,上外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主攻多媒体情景教学法,担任大学英语、IT英语、动漫英语、电艺英语、科技文献选读、中西文化对比、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化班等教学工作。

推荐访问:选读 教学模式 导向 文献 信息化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