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数字化时代“微佛教”对“人间佛教”构建的影响

数字化时代“微佛教”对“人间佛教”构建的影响

时间:2023-06-25 12:5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人间佛教”是传统佛教向人间传播的意愿和口号,它是佛教与人间社会生活结合的产物。“微佛教”则是多媒体时代微信与传统佛教结合的产物,是传统佛教向“人间佛教”迈进的途径和桥梁。“微佛教”具有简捷灵活、大众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交互性强、传播迅速、影响力大等特点,推动着佛教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人间佛教的存在是“微佛教”发展的后盾和保障,而“微佛教”又为实体佛教寺院、念佛团等带来牵引力,在打破时空限制、变革传播方式、在实体为体虚拟为用、发挥僧俗各自优势、彰显本寺和地域特色等方面对“人间佛教”构建发挥作用。

关键字:新媒体;微信;“微佛教”;人间佛教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2-0141-03

21世纪是个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个数字化、信息化的佛教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得到深度开发、数字电视的覆盖率上升以及WiFi、5G网络等设施的不断完善,加之电脑、智能手机等社交工具在性能上不断升级换代,致使新媒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普及,也使得人际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多元化。在新媒体、Web2.0等大环境下,论坛、博客、微博、QQ、微信、APP等形式的自媒体广泛渗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佛教也无法置身世外,并在微信、微博等催生下,佛教迎来虚拟网络空间的“微佛教”时代。

佛教是人间的佛教,是现世的佛教,更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佛教。正如六祖慧能大师所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自古至今,中国佛教每一步的前进都不断地依附社会主流价值观,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魏晋时期,佛教采取“格义”的译经方式来适应中国文化,且译出經文质地优良、深入浅出符合中华文化表达的佛法幽义,受到众多中土人士的欢迎,也为佛教在中国立足奠定了基础。李唐之时,百丈怀海禅师大刀阔斧地对佛教进行整饬,变革印度佛教中部分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戒律要求,并制定下《百丈清规》,为佛教在后世中国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近代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太虚大师高瞻远瞩地提出“人间佛教”纲领性思想,引领佛教与时代社会相适应;印顺法师、净慧长老、星云法师、赵朴初居士等和各地的僧俗大德、居士等紧随其后,在理论的建设和践行两方面深入推动“人间佛教”的进程,各类形式的佛教“生活禅”、夏令营、短期修行班、学术研讨会等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起来。然而,如何运用自媒体推动传统佛教与人间社会相结合,从而构建“人间佛教”,是当今佛教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正如净慧长老所言:“‘人间佛教’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不断地推进传统佛教与现实社会人生相结合的漫长过程。”[1]14

本文通过对自媒体中典型的社交工具“微信”的研究,来探索“人间佛教”在“微时代”的发展以及由此衍生的所谓“微佛教”(佛教教义与微信结合的产物)。

一、微信的性能与“微佛教”的特点

微信在性能方面可以说是网络自媒体的一个“袖珍版”,其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如音、频、图、文传播交流;添加好友、朋友圈、公众号;扫一扫,摇一摇;红包、理财、转账等,众多便捷的功能吸引着数亿人下载使用。根据腾讯公司发布的《2018微信用户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微信覆盖了90%以上的智能手机;在2018年第四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10.82亿,每天发送450亿条消息,覆盖国家200多个,超过20种语言。此外,各类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超过800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万个,微信支付用户则达4亿左右;在年龄层次上,微信用户平均年龄在26岁,97.7%的用户在50岁以下,86.2%的用户在18—36岁之间;在职业方面,企业职员、自由职业者、学生、事业单位员工四类占据80%;在使用频率上,25%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30次,55.2%的微信用户日打开10次。《2015年艾瑞咨询的调查报告》显示:微信平均“日登录用户”有5.7亿,平均每个用户订阅6—15个公众号,取其平均值为10,5.7亿日活跃用户订阅为57亿,平均算来每个订阅号的粉丝数约7000个。通过对两份报告相关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微信具有大众化、个性化、社群化、低门槛、信息量大、易操作、交互性强、即时性强等性能。这为“微佛教”产生奠定了雄厚的“内因”条件。此外,微信借助智能手机丰富的功能和3G、4G、WiFi以及客户端Ios、Sysmbion、Andriod等多种途径,使得“一种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交网络在微信的推动下初具规模;在这一模式下,微信用户能够自主根据需要对社交精力和意愿进行精准分配”[2]。这样使得“微佛教”诞生的“外缘”条件已具备。

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促进佛教在网络空间的开拓。据有关研究的不完全统计,“目前佛教类网站(频道)达1000余,论坛达150000个,较活跃的约3000个”。随着微信功能不断完善和广泛应用,不同的组织、团体以及个人纷纷建立微信号平台,其中较为典型的有官方建立的中国佛教协会、佛教在线、中国佛教网;大众媒体开设的新浪佛学、腾讯佛学、凤凰佛学、大公网佛教;寺院注册的灵隐寺、南普陀寺、上海玉佛禅寺、少林寺、大兴善寺、法门寺院等公众号;另外还有数不胜数、类型杂多的地方区域性、慈善公益性、商业性等公众和个人的佛教微信号。在他们共同的影响下,最终促成了“微佛教”时代的到来。受其影响,刚刚到来的“微佛教”就具有简捷灵活、大众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交互性强、传播迅速、影响力大等特点。就“微佛教”传播速度快和影响力大的特点而言,以西安大兴善寺的农历2015年腊月初八(西历2016年1月17日)“普施腊八粥斋会”为例,从2016年元月4日开始到元月17日寺院义工团,主要借助微信传播“腊八粥法会”讯息,截至元月17日下午三点半,约有50000名信众及市民前去大兴善寺参加本次斋会。一张网、一个服务器、几个终端,就引起了几十万、几百万甚至是上亿人的关注。“微佛教”对于佛教文化传播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但“微佛教”对佛教在虚拟领域发展的同时,也对佛教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微佛教”对传统佛教文化传播的影响

微信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成为现代文化和信息传播所依赖的重要载体。自媒体时代所产生的“微佛教”对传统佛教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一)打破时、空限制

以往佛教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全国少数几个大的寺院中,对于小寺院和偏远地区的信众本身就不公平。长期落后的传播方式,使得很多人没有足够的机会很好地了解和学习佛教文化。微信等自媒体的使用促使了佛教文化广泛地传播,它推送便捷自由,不需要占用空间资源。如北京华藏图书馆、世界佛经图书馆和大象图书馆等微信公众号平台,极大地促进了佛教资源的汇集和整合,实现了全球性优质佛教文化资源的共享。传统因地域、时间和佛教资源力量导致的文化鸿沟正在逐渐缩小,“微佛教”突破传统的佛教传播的时、空资源限制,使得人们获取知识更加便捷、高效。

(二)促进传播方式的变革

“微佛教”让佛教文化的传播从封闭走向开放,而且随着智能手机微信的使用,智能手机、手提电脑、平板电脑等泛在化移动的传播方式从根本改变佛教传播的环境和手段。人人能够整合佛教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微佛教”的各种公众平台的广泛建立,推动着佛教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传统以纸质书本和人为主要媒介的传播方式,正在逐渐倾向数字化的音、频、图、文等方式的传播。如网络上很多佛教僧侣自媒体运用微信群的形式进行宗教传播活动,改变了传统面对面传播的情况。然而,“微佛教”不是给佛教文化带来颠覆,而是促使其在传播方式上革新和升级。佛教文化的传播,将形成一个以数字化、信息化的“微佛教”为主,以寺院、纸质书本和人际交流传播为辅,具有共享性、泛在性和多元结构的传播方式。

(三)弱化了传统的教育和学习

在开放的“微佛教”的文化知识传播过程中,像五祖弘忍大师耳提面命为慧能讲解《金刚经》的传统教育的模式将可能被弱化,“尊师重道”的传统也有可能会受到挑战。更多的人趋向利用“微佛教”平台满足自己对佛教文化的需求,使得社会中多了一丝冰凉网络气息,少了一份师徒间面对面暖暖的人情味。学习者与传播者之间更多的是体现在知识和信息层面的交流,尤其是在家学习者和出家弘扬佛教文化的僧人之间更为明显,宗教教育之中的那种教人、育人的功能将受到极大弱化。

此外,“微佛教”时代触手可及的佛教文化音频、图文等资料,给人们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在乘公交车、工作休息之余,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时随地就可了解一些佛教文化。学习者虽然拓宽了知识面,但是由于“微佛教”资源的庞杂和碎片化地学习,在学习的深度上明显有所差距;另外,只言片语,蜻蜓点水和朝秦暮楚式地学习,更使得学习者难以建立一个完整的佛教文化体系。加之“微佛教”内容鱼龙混杂,学习者的层次不一,以及部分的贡高我慢、不尊师重教的心理情绪的存在,致使人们很容易走错路、弯路。

三、“人间佛教”的构建对“微佛教”的利用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佛教在城市化进程中对于城市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人间佛教”已经为如何发挥佛教的道德、文明作用指明了方向。“法无定法”,“微信”等自媒体只是一种社交网络工具,自身并没有任何的价值和道德属性,但佛教对微信等自媒体的开发和使用是在践行“人间佛教”,是为城市文明建设服务的一件“如意宝”。

(一)以实体为体,以虚拟为用

“微佛教”之所以能在现实传播中发挥强大功效的原因,是其有着一个强大的有形的实体佛教存在,如寺院、居士林、佛教慈善组织等等。“一种理想的佛教文化传播的方式是充分整合虚拟的场景与现实场景的各自优势,以互联网新媒体作为向社会人士传播佛法、引导信众的虚体,以佛教寺庙及相关的基金会、慈善组织作为让社会人士体验佛法并服务信众实体在虚拟、现实之间形成的良性的人际与信息环境。”[3]实体的佛教形式的存在是网络虚拟佛教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后盾和保障,而虚拟的“微佛教”又为实体佛教寺院、慈善机构、念佛团等组织发展的带来牵引力。倘若二者缺失其一,在佛教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发挥僧、俗各自优势,打造优质公众平台

当今中国佛教的创新发展和“人间佛教”理念的践行,既要抓住契机立足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又要发挥“一个核心,两个主体”的作用,即以“人间佛教”理念为核心,发挥僧、俗两个主体的在家、出家的优势;在共同的理念指导下,安守本职,求同存异,通力协作,施展各自的优势。

法门八万四千,法法平等,无高下优劣,因不同根器而宣示不同教法。“佛法是应该契机的(不是迎合低级趣味)了解现代中国人的动向,适应他、化导他,为以佛法济世的重要一着。”[4]143因此“微佛教”公众平台的建设,应注意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发不同专栏,打造优质的微信公众平台。如南普陀寺的公众号平台针对不同的群体设有:普陀佛学(经典导读、方丈微语、大德开示、佛光掠影)、普陀教育(初入佛门、僧伽培养、佛门义工、微话人生)普陀环保(禅茶素味、社会公益、健康人生、人生广角)、在线礼佛等不同佛教文化平台,从而满足了不同群体对佛教文化品味的需求,从而扩大了佛教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影响。

(三)因地制宜发掘文化,彰显本寺和地域特色

佛教对微信等平台的建设不必做到千篇一律,要因地制宜地根据自身条件、建设富有本寺院传统和区域化的特征,同时在弘扬某一教法、使得佛法深入浅出易于被现在的人接受和吸收时,做到化整为零,注意前后连续性,以适应人们在琐碎时间阅读和系统性吸收。如上海玉佛禅寺微信公众号中“方丈微语”,短短几句平实的禅语,几秒钟就可以读完,但却给人们留下无穷的禅味和无尽的启迪;西安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在对《景德传灯录》弘扬时,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划分为十五个部分,每天早上六点四十左右发送微讯,十五天弘扬完毕,从而保持了其思想的系统性。

另外,要注重深入发掘本寺院悠久的佛教文化和地方区域的历史文化。西安鄠邑区三论宗的祖庭草堂寺微信公众平台,发掘和继承鸠摩罗什大师的弘法利生的精神,设“草堂寺佛学大讲堂”专栏,体现本寺的特色文化;河南嵩山少林寺官方网站的微信公众平台,设有“少林武术”一栏,无形之中对河南地方的武术文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弘扬佛教寺院文化与地方文化相得益彰,在促进佛教文化传播同时,也为带动地方和区域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四、结语

佛教是古老的,佛教又是充满着时代朝气与时俱进的。佛教的历史是古老悠久的,但是佛教的传承者们和佛教焕发的慈、悲、喜、舍的精神是年轻的、充满朝气的。佛教的“圆融”思想不仅仅体现在哲思上,还体现在理事和事事的圆融上,“人间佛教”积极把佛法与日常生活相融合,在处理社会事情之间无处不彰显佛法圆融。同时“人间佛教”不仅仅表现在对佛教思想的践行上,还表现在佛教传播途径的与时俱进上。“微佛教”便是传统佛教与当代网络自媒体相适应的产物,其对佛教文化的传播蕴含着无穷的潜力。我们应当“扣其两短,允阙执中”,既要看到它的远大前景,又要洞悉它的不足。使其对传播佛教文化,弘扬佛教的慈悲、平等等普世精神,构建“人间佛教”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夏年.生活禅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14.

[2]周蕾.微信廣告传播力研究[J].东南传播.2012(1).

[3]身振.佛教与科学——佛教与互联网的思考[J].佛学研究,2009,(1).

[4]释印顺.人间佛教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0:143.

作者简介:李亮(1989—),男,汉族,陕西安康人,硕士,西安航空学院飞行器学院助教,主要从事佛教史研究。

(责任编辑:李直)

推荐访问:佛教 数字化 构建 人间 影响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