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从新世纪文学期刊视觉化转型看编辑策略的调整

从新世纪文学期刊视觉化转型看编辑策略的调整

时间:2023-07-02 12:5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新世纪我们进入了一个视觉化、影像化的社会。为了寻求新的出路,文学期刊进行了视觉化转型,并且随着影视的深度渗透而表现出强烈的影视趣味。这些新变化反映在编辑策略上主要表现为视觉元素的包装、视觉艺术栏目的设置、文学期刊与影视互动以及对长篇小说的重新发掘,等等。

[关键词]文学期刊 编辑策略 视觉化转型 影视文化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如果说90年代文学期刊受到的冲击主要是娱乐化、反传统和反精英文化,那么,新世纪以来文学期刊受到的巨大冲击主要是以影视为主导的视觉文化。为了寻求新的出路,新世纪以来的文学期刊进行了视觉化转型,并且随着影视的深度渗透而表现出强烈的影视趣味。这其中,根据市场需求编辑策略的调整发挥了关键作用。

一、视觉元素的包装

新世纪以来日常生活实践的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视觉消费在消费生活中所占比重日益加大、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读者的阅读从文字转向了图像,尤其是影视的风起云涌,让文学期刊逐渐边缘化。可以说,新世纪以来我们的经济已经从“实用经济”过渡到“美感经济”,我们的消费也进入了“美感化生存”时代。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已不仅仅是关注商品的物质性存在,而且十分重视商品作为审美对象的美学意义和文化内涵。消费者购买心理的这种变化,要求我们更应该注意商品的视觉传达以及由此传达出的该商品品牌个性风格和价值理念,特别注重对刊物封面和内页的视觉设计,从封面、目录到文字编排、图片编排甚至开本都进行充分的视觉化开掘,以追求视觉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这其中做得比较典型的是,2006年《小说选刊》改版后第一期反映民工生活的封面所引发的“馒头风波”。2006年以前,《小说选刊》一直采用的设计形式是封二为“摄影作品”或“绘画作品鉴赏”。2006年第1期后,《小说选刊》突然转变了自己的设计风格,封面为一位民工拿几个馒头当午餐的“生存状态”封面,封底则配上多幅与该主题相关的照片和文字说明。有些学者批评这个封面太直白,缺乏含蓄美,有的作家甚至把封面撕掉。而大多数读者则对这个封面很认可,认为民工的形象令人感动。主编杜卫东强调,封面不仅仅是包装,还应该成为办刊宗旨的形象化展示,与文字相得益彰。改版后的内容也更贴近现实,要“贴着地面行走,与时下生活同步”。改版后的三期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销量以每个月10%的速度递增。[1]《小说选刊》“民工封面”引起的反响,正是在这个视觉文化时代,作为纯文学期刊与“民工”和“馒头”的差异所导致的。人们对这个封面的争议,无非是将纯文学期刊与普通大众融为一体并且产生如此强烈的冲击力所引发的。此后,《小说选刊》的封面稳固为“生存状态”系列封面,为我们展现了“青春与奥运”、“南方大雪”、“汶川地震孤儿”等封面图片。

《小说月报》和《小说月报·原创版》则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路线,那就是封二为“外国摄影作品欣赏”和“名画欣赏”,刊登了众多20世纪非常经典的摄影作品,2008年第1期起封二改为“世界拍卖最贵的油画”系列。贵州的《山花》杂志宣称自己的刊物是“双重文本视觉人文”,即纯文学文本和视觉艺术文本,在侧重文学性的同时,还在文学文本之外增加大量美术、摄影、影视等方面的视觉展示,并推出视觉人文的相关文论,既体现文学精神,又聚焦视觉人文新趋势,同时使二者形成互文性的关联。《散文》的封面根据每一期的内容和季节色彩的变换,选择不同的色彩,而且颜色的运用很纯粹,整个封面不使用其他的色彩。这些色彩的运用,充分表达了《散文》这份文学期刊的古典和雅致,较好地传递出了自身的个性。在内文的设计上,各文学期刊都非常注重图片的运用,甚至采用剧照、明星照、老照片等形成图文相间的模式。《山花》的每一页内容都配上了精美的图片,《作家》采用全彩印和大量图片、剧照等。《散文诗》对作品的标题进行书法体等艺术化处理,同时还配上与作品相关的摄影图片、美术画以及艺术字等,字体的颜色和内文纸张的颜色也变化多样,大多是每一个栏目采用相同的纸张甚至相同的字体颜色,不仅便于读者进行区分,而且能够缓解读者视觉疲劳和审美厌倦,让阅读变得丰富多彩。近几年,文学期刊出现的另一个变化是期刊开本逐渐改变。《山花》在2009年推出了大16开本,《上海文学》也在2008年改变了以前的开本形式变为稍显瘦长的模式,2009年《青年文学》从16开本变成了小32开本的书籍式,《北方文学》、《边疆文学》等都从小开本变成了大16开本。值得一提的是,《散文诗》采用大40开的开本,这种开本在目前的期刊市场上几乎是独树一帜的。该开本小巧别致,携带方便,适合读者在旅行甚至公共汽车上阅读。此外,《散文诗》每期还推出藏书票或散文诗贺卡,配上古今中外著名诗人的名言警句,以青春、友谊、爱情、理想及节日为主题,特别适合馈赠亲友。这些变化无不是从不同角度对视觉文化的一种迎合。毕竟,读图时代最主要的就是注意力资源。任何读物,倘若缺少图像,便失去了对读者的诱惑力和视觉冲击力。这正是视觉文化的法则。从文字到图像、再从图像到文字,来回转换,把阅读的抽象理解夹杂在感性直观的体验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图像与文字的“互文性”。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对应、差异,为阅读带来了新的“快感消费”。

二、视觉艺术栏目的设置

在视觉化、影像化的时代里,一些具有影响力的文学期刊纷纷设立了视觉艺术栏目甚至是与影视等相关的栏目。

《散文》杂志从2000年以来便一直充分运用它的封二和封三,利用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专栏形式进行推介。如2004年的封二为《中国镜像》、封三为《神话集(希腊篇)》;2005年的封二为《北京杂色》专栏、封三是洁尘的专栏《物质主义》。2007年的封二为配合内文的《逝者如斯》栏目;2008年和2009年的封二是《中国笔墨》,主要是中国山水画和古代画论。《美文》杂志2004、2005年的封二为《俗人仿说》;2007年《美文》的封二为《两家巷里》和《庄因诗画》;2008年的封二为《我的藏书票》;2009年前两期的封二和封三是《看画》专栏,从第三期起封三改为《朱雀书屋》。《散文诗》杂志充分利用封面、封二、封三和封底设置了《图文并茂》栏目。封面采用精美的摄影图片,封二介绍重要作家的代表著作和作品,封三设置了《诗与画》栏目。诗配着画推出,犹如一部唯美的电影,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封底也是以画面的形式推出一首散文诗。《散文诗》在注重散文诗文本的同时注重美术和摄影作品的言语功能,将散文诗艺术融入色彩和画面,做到既有诗情,又有画意。这些栏目充分体现了图文并茂这一重要的期刊理念。

除了对封二封三的充分利用,一些文学期刊还在内文设置了与影视等相关的栏目。《散文》杂志在内文中设置了电影、音乐专栏——《看·听·读》栏目,刊发了大量与影视和绘画相关的文章。此外,一些大型的综合文学期刊也纷纷开设了影视栏目。《当代》杂志在2007年的《讲谈》栏目连续刊登了刘心武的“红楼心语”系列文章。《当代》杂志的这次主动的策略性应对,实际上是对风靡一时的“电视讲坛”类节目的纸质延伸。2006年开始,《收获》杂志推出了一个新专栏——《一个人的电影》,通过访谈、对话等形式,展示当代电影人的遭遇和思考,发表了贾樟柯、田壮壮、霍建起、王朔、王小帅、张艺谋、马俪文、娄烨、李陀、崔永元、许鞍华、陈可辛等影视界名人的访谈,引起了强烈反响。

三、文学期刊与影视互动

随着影视和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影视和网络已深深地影响到文学期刊的编辑方向。《十月》刊出的诸多有影响的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如铁凝的《永远有多远》,刘庆邦的《神木》,万方的《空镜子》,池莉的《生活秀》、《来来往往》等。《当代》和《收获》发表的大量小说也被改编成影视剧,并迅速成为荧屏热点。如《当代》发表的《血玲珑》、《中国式离婚》、《血色浪漫》和《新结婚时代》等,以及《收获》发表的《浮华背后》、《深喉》、《国家公诉》和《我主沉浮》等小说。这些影视剧的热播,促进了文学期刊对相关作家的青睐,他们的作品自然成为文学期刊的首选,如麦家的《暗算》成为家喻户晓的热点后,2007年第10期的《人民文学》迅速推出了他的长篇小说《风声》等。2008年,《江南》杂志推出《江南·长篇小说月报》,主要选载当下有畅销潜力的长篇小说,采用15元的低价销售策略,创刊号即推出了海岩的长篇影视小说《舞者》(冰卷、火卷)。《江南》杂志社主编袁敏说:“希冀影刊互动带来畅销,并带动日益萎缩的纯文学市场,同时吸引市场中具有改编为影视作品潜质的长篇小说(包括原创),是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的大胆尝试。《江南·长篇小说月报》要打造的是中国影视长篇小说第一刊。”[2]随后,《江南·长篇小说月报》发表了麦家的《风声》(2008年第1期)、刘震云的《我叫刘跃进》(2008年第2期)、艾米的《山楂树之恋》(2008年第3期)。2007年创刊的《安徽文学·长篇小说》宣称自己是中国影视小说第一刊。该刊刊发的多部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如石钟山的《完美》(2006年第1期)、鲍十的《我的父亲母亲》(2006年第2期)、枞林的《我们的父亲》(2007年第1期)、张弛鹏的《罪石》(2007年第2期)。文学期刊与影视等媒体的互动,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影响力和发行量,同时也使文学期刊成为网络和影视作品的一个供货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文学期刊的生存空间。

随着中国影视行业的不断成熟和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经验的丰富,一些文学期刊开始试图介入影视行业的生产,进行多媒介的互动营销。2006年,《江南》杂志主编袁敏提出了“大江南”的文化概念,提出既要坚守文化品格,又要贴近民众关注的市场热点,与一些知名出版社和影视机构联手策划图书出版和影视剧,并负责作者的版权代理。“把刊物与出版、影视结合起来,不但解决了刊物的生存困境,把文学推向市场,还大大增强了对作家的吸引力,可谓一举多得。”[3]2008年,为促进文学期刊与影视的联合,《长篇小说选刊》与北京海润在线影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共建“小说剧本库”,共同努力尝试在文学与影视创作这两个领域间搭建桥梁,促进文学界和影视界的密切合作。[4]不过,目前文学期刊与影视的深层次合作还比较薄弱,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

四、对长篇小说的重新发掘

新世纪以来,短篇小说逐渐衰落,这虽然与商业利益、作家的地位和文学评奖有密切的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短篇小说的衰落实际上还与传媒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影视媒体的渗透,作家的影视化转型和文学期刊试图借助影视而提升自身的影响力,“短篇小说呈现的人物思想运动的轨迹,以及那些富有诗意的象征性语言,都难以转化为影视语言”[5]。因此,一些作家和文学期刊更为注重长篇小说这一文体形式。原来以发表中短篇小说为主的文学期刊纷纷将注意力转向了长篇小说,这成为新世纪文学期刊的一个重要转变。2000年《作家》杂志全面改版,打出“中国的《纽约客》”旗号,当年推出了两期长篇小说专号,每期发表两部长篇小说。2003年起,在不加价的同时,《作家》再次扩版增加页面,每期发表3部长篇小说,并直接出版了《作家·长篇小说专号》。2001年《收获》推出第一期《长篇小说增刊》,发行了十多万册。2003年,《长篇小说增刊》分为秋冬卷和春夏卷两期出版。《钟山》也在2002年推出了一期增刊《长篇小说专刊》,2003年起分别出版A、B卷,每期推出三到四部长篇小说。《十月》在2003年底,利用主办方北京出版社的出版资源,推出增刊,引发了发表长篇小说的新竞争。2005年,《十月》杂志索性变身为月刊,在出版6期正刊的同时,出版6期长篇小说选刊。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当代》杂志也改成了月刊,出版6期正刊,再出版6期长篇小说选刊。2007年湖北省作协主办的文学期刊《长江文艺》也创办了《长江文艺·长篇小说》季刊,每期刊载2至3部长篇佳作。2008年《江南》杂志推出《江南·长篇小说月报》。最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人民文学》在该年第10期开始,在继续保持中、短篇小说重镇地位的同时,向长篇小说拓展,首发长篇为麦家的《风声》,“以后将根据作品的具体情况,每年推出四到五部优秀的长篇小说”[6]。2007年人民文学奖首次设立了长篇小说奖,麦家的《风声》毫无悬念地夺得该奖。至今,《人民文学》已相继发表了严歌苓的《小姨多鹤》(2008年第3期)、阿来的《空山》(2008年第4期)、毕飞宇的《推拿》(2008年第9期)、刘亮程的《凿空·坎土曼学》(2009年第1期)、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2009年第2、3期连载)。《钟山》杂志副主编贾梦炜认为,文学期刊纷纷推出长篇小说增刊,是近年来文学期刊面临市场冲击和转型的考验、杂志社为自身发展作出的探索之一。推出增刊可以使本刊风格定位不作大改变的情况下,在增刊中尝试种种面向市场的“实验”。因此他们约稿时更注重那些既有品位又有市场号召力的高端作家群。[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影视文化趋向定型,文学期刊在视觉化转型的同时,大力开展与影视的良性互动,开辟出自身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或许文学期刊的春天将再一次来到。这是我们编辑同仁所期待的。

注释:

[1]张贺敏. 2006:文学期刊走出“少数人的园地”. 深圳商报,2006-04-15.

[2]张藜藜. 《江南》欲打造“中国影视长篇小说第一刊”. 杭州日报,2007-11-28.

[3]张贺敏. 2006:文学期刊走出“少数人的园地”. 深圳商报,2006-04-15.

[4]让“阅读”成为影视生产第一道工序. 长篇小说选刊,2005(1).

[5]黄发有. 短篇小说为何衰落?. 南方文坛,2005(3).

[6]田志凌. 人民文学进军长篇小说市场. 南方都市报,2008-09-02.

[7]罗银胜. 文学杂志纷纷进军长篇增刊市场.(2003-04-17)..cn/2003/2003-4-17/11108.html.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

推荐访问:转型 期刊 视觉 策略 编辑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