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时间:2023-07-07 18:4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培养和提高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推动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国内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国内职前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现状和职后高校教师在推进教学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提出了职后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期实现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职前教师 教育技术素养 可持续发展策略

伴随着教育信息化浪潮的掀起,国内高校相继举办了各种教改活动:各高校大力投资开办多媒体教学,各类专业学科不同级别的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也进行得如火如荼,然而这些教改活动的开展及层次的提高与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息息相关。要实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深层次变革。教师是关键因素。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只有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提高了,高校才有可能培养出当今社会所需的复合型、创新型的高质量人才。

教育技术素养综述

笔者认为,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包括四大块:媒体素养、信息素养、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

媒体素养,是指教师对现代教育媒体、教育软件、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现代教育媒体包括多媒体教室中的中央控制器、电脑、有线电视、幻灯、投影、展台、幕布、功放等设备;教育软件是指各种教学课件及各种课件生成软件;办公软件主要指ppt幻灯片制作软件、Frontpage网页制作软件,Word文本处理软件,Excel数据处理软件,Photoshop、firewoks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及Dreamweaver等网站开发软件。

信息素养,是指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应用和管理能力。教师对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可直接体现出个人信息素养的高低。

教育理论包括教育技术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教育理念即教育观念,即当今典型的六大教育观:

1,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2,终身教育观:不仅在校受教育,工作、退休以后都应接受教育,自我学习。

3,双主教育观: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4,创新教育观: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培养创新人才。

5,情商为主教育观:与人交往、处事、合作、团队等方面的能力。

6,五大支柱教育观:学会求知(Learningtolearn)、学会做事(Leaming to do)、学会做人(Learning t0 be)、学会合作(Learningt0 cooperate)、学会生存(Learningtolive),称为“5L”。

职前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分析

为了培养职前高校教师——在校师范生的教育技术素养,各师范院校相继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公共课,然而效果不容乐观。课程的开办层次和教师的讲解水平均偏低,结果导致学生仍停留在计算机的基础操作和网络基础知识方面。之后,部分高校还增设了《现代教育技术》公选课,但由于相同的原因致使学生偏重教育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而忽视了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意识的渗人。事实证明,单靠一两门教育技术类的课程是无法完成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的培养任务的。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好多高校还经常在全校范围内举办课件大赛,但收效甚微:课件缺乏理论指导,内容缺乏系统性,脚本设计不合理,实用性差。

此外还存在一个客观的现实问题: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再加上受今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因此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情绪低落。诸上所述,由于职前教育的失误导致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普遍偏低,很难胜任职后的教学工作,因此有待职后的进一步提高。

职后高校教师在推进教学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对职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培养存在偏差,导致其职后的工作仍运行在传统教学的轨道上,其具体表现为:

1,在教学模式上,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人灌加机灌。教师通过点击鼠标充当‘做映员”的角色,按照已编排好的顺序,按部就班地播放教学软件,或盯着计算机屏幕念教案,不顾学生的反映。这样,反而延续了传统教学的弊端,甚至不如传统教学,更发挥不出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现代高等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当前高校课堂教学呈现出内容多,节奏快,前沿性、跨越性、综合性强的特点。因此,高等教育急需深化改革,使教育技术手段在高校课堂上能够完全彰显其应有的效果。

2,在教学环境上,仍然是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主导一切,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于是出现了厌倦学习、逃课等现象。

3,在教学内容上。有些教师唯恐教学内容不够全面,材料不够丰富,于是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制作教学软件,甚至直接用下载或买来的课件上课,结果发现教学信息量过大,教学软件与教材不符,导致学生思维跟不上,重点抓不住,不能完全理解所学内容。

4,在教学媒体选择上,信息技能较高的教师仍然只注重技术、技能和媒体的应用,技能低的甚至仍然离不开传统的那种以文本为主的电子幻灯片——所谓的多媒体教学,然而他们都忽视了媒体的根本目的和教育绩效。

5,在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的开发上,仍然一味追求技术的复杂程度,忽视教育理论、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意识的渗人,缺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6,在教学评价上,仍然是以记忆,理解、判断、综合及简单应用书本知识为标准,计算机考核评价系统成为应试教育的工具——万变不离其中。

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信息化人才的重要任务,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会直接给学生起到身先士卒的表率作用,然而由于自身教育技术素养偏低导致其在教学工作中出现了诸多的不足。未来的高等教育甚是令人担忧。

培养和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培养和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关系着高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影响着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因此,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能够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可持续发展开拓出一条独辟蹊径的新思路是提高高校教师职业声望的前提,更是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职后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呢?

首先在教育思想上,要不断加强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把信息技术教育纳入教师的岗前培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和完善教师的培训进修制度。言必信,行必果,着力培养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

在培养模式上,笔者构建了以下可持续发展策略:

1,培训范围: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一个有着良好前景的培养方式。所谓校本。就是一切为了学校,一切基于学校。所谓校本培训就是

由多个教育专家(主要来源于本校)组成教学诊断、评价与教师培训小组深入到各个学院,针对各学院的实际情况,在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的基础上所实施的培训。

2,培训方式:短期培训+长期辅导

“短期培训+长期辅导”是指在分期进行的短期轮回式面授培训中,穿插进行长期的网上辅导。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学校内部的师资力量和校园网络平台,又及时满足了各类教师的需要,尤其是岗前教师的需要。

教师们可一边接受培训,一边进行教学实践,一边开展教学研究,充分体现了培训、教学、科研三不误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特点。

3,培训内容:由于高校教师专业的不同导致其教育技术素养存在显著差异,所以在培训内容方面要始终秉承“个性化’服务的原则,各高校要依据本校具体隋况从不同角度构建适合各类教师使用的教育技术素养培训课程。例如,可将培训学员按等级分为初级班和高级班,等级不同,培训内容不同。

初级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各类教学软件、办公软件和课程开发软件的应用、教育技术理论、教学系统设计和新的教育理念等。

高级培训内容主要指案例化培训教学,即在培训过程中将教学设计理念融入到案例教学中,通过优秀案例的展示及反面案例的分析,对具体的教学情景和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

4,实践活动:“学科渗透”的案例化教学实践

“学科渗透”的案例化教学实践,即在教学实践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在案例设计中贯穿教育技术素养教育与课程整合的思想理念。

“学科渗透”,强调素养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提倡主动、自然、和谐的融合,如水渗透到土一样,而不是被动、呆板、生硬的结合。从学科角度讲,学科教师尤其是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往往希望通过教育技术素养的培训能够对自身的教学工作起到指导强化作用,而不仅仅是为了某个主题而进行的培训。针对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培训,如果不能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其作用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在教育技术素养的培训过程中,应当把教育技术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把课程大纲、课程目标、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策略等作为重点考虑,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思想。

案例教学在其他行业的培训中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够将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有效地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方法所基于的教学理念是:知识是适用于特定情境的,也只有在此情景中才能被理解;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这种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也必将符合高等教育对教师素养的新要求。

5,策略实施注意事项

面授讲解培训具有言传身教的效能,实战训练在学习中起到融会贯通的指导作用,而案例则能有效帮助教师通过旁征博引,开阔自己的视野。所以在培训策略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短期培训中,要掌握好教学设计理论和新兴教育理念;

(2)在高级培训中,要大力搜集和开发成功的教学案例,让教师深刻体会“学科渗透”案例教学的特点,以便自己在实践中更好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和课件制作能力;

(3)在辅导中,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教师和培训者之间要进行及时的 指导答疑互动,做到有求必助,有问必答。

(4)在实践中,各专业教师以所带学科为对象,大胆构建和开展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充分展示自身的教育技术素养,形成“实践-发展-再实践-再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培养格局。

(5)在培养策略的实施过程中,各高校管理部门要对培训者实施监控,实行考勤、作业登记,以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展开。

总之,培养策略的实施不是件简单的事,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培养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高校师资培训部门和管理部门、高校领导的共同扶持以及教师本人的不懈努力。

总结

培养和提高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是教育部高教司和教育技术委员会十分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难度很大的一项工作。但是我相信,只要国内各高等院校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引导下,坚持以培养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为中心,坚持以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为目标导向,持续深入地开展各种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技术课程培训和教学实践活动,那么所有的信息化投资就会在教育教学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最终实现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推荐访问:素养 可持续发展 教育技术 高校教师 策略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