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浅析汉画像石对民族设计的几点启示

浅析汉画像石对民族设计的几点启示

时间:2023-06-28 15:25:03 教学设计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对于自身品牌匮乏的中国设计而言,如果想要改变“世界工厂”的低端定位,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我认为必须回归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美术考古学就是我们探寻过去的一个很好的手段。本文以汉画像石为例,从丰富的图案和深刻的思想两个方面来论述汉画像石对于中国民族设计的启示。

关键词:民族设计;汉画像石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设计相比过去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中国设计师开始在世界各大设计舞台上开始崭露头角,但是中国设计还没有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设计缺乏民族性。美国的设计夸张搞怪,法国的设计浪漫优雅,北欧的设计温馨实用,日本的设计充满禅意,中国作为五千年的文化大国经历了闭关锁国的夜郎自大到改革开放的西方渗透,在东方和西方两个世界里迷失了自身的方向。美术考古学就是我们探寻过去的一个很好的手段。美术考古学可以在艺术与审美的层面上很好的帮助我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把我们引入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之路在这里我以汉代画像石为例,用丰富的图案和深刻的思想两个方面来阐述画像石对民族设计的启示。

1 丰富的图案

汉代绘画遗留下来的人物形象并不多见,历史图像留给我们那种“大汉雄风”的气魄,一般来自于墓葬中的汉画像石艺术。汉画像石是指两汉时期墓室、祠堂等建筑上雕刻的画面,它是汉代留给我们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遗存之一。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曾赞誉到著述道,“我以为除了古人的遗物以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的形象。同时,在中国历史上,也再没有一个时代比汉代更好在石板上刻出当时现实生活的形式和流行的故事来”。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汉画像石的历史意义。汉画像石丰富了民族艺术的宝库,至今仍具很强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它是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反映,民间艺人高超技艺的结晶。它的艺术形式本身呈现了鲜明的审美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流传至今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绝大部分刻造于东汉时期,仅有少量西汉中晚期的作品。由于画像石(砖)内涵丰富、雕刻精良,分布范围较广,保存状况良好。因此,有丰富的图案可以为我们提供创作灵感。画像石依据其内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现实生活、历史故事和神灵世界等三大类。现实生活类中,人们生前所经历过的诸如拜渴、饮宴、游戏、征战、歌舞、狩猎等均有反映,图像中的组成元素则有宫网、房屋、车马、家具、动物、人物、桥梁等,可以说是最直接反应汉代物质生活的真实载体。历史故事类中,传说中的上古圣王,三代故事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人物也都在其中得以记录和演绎,集中反映出汉代人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而第三类所描拟的神灵世界则具有更为深刻的内涵,也最为符合画像石(砖)作为丧葬用品的本来功能,契合了汉代人对死后世界的猜想和借以得到神灵帮助飞升仙境的心理需求。这里以第三类神灵世界的西王母为例,西王母是西方的神明,她在汉代已经十分流行,从汉武帝对她的崇拜中就可见一斑,尊其为民间最高的神灵也不为过。四川成都出土的西王母画像砖,画面中心西王母端坐在龙虎座上,双手合抱于胸前,表情端庄,左下方为一仙人手持“树枝状”长杆,西王母正下方为一正面跳跃的蟾蛛,表情憨厚,十分可爱。画面右下角为一身做跪状手捧灵芝的玉兔,此外画面还有以背影表现,作跪状的两人(笔者以为象征墓主人夫妻)、犬和三青鸟,以及填补画像空白处的植物和云气等纹饰。整幅画面动静结合,尤其是西王母正下方的跳跃状蟾蛛和右侧的玉兔最引人注意。《淮南子•览冥训》曰:“界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姐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灵宪》日:“嫦娥,翼妻也,窃西王母不死之药,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脱身于月,是为蟾蛛。”但在这里,西王母摆脱了最早出现时的丑陋恐怖的原始形象,转变成为拥有不死之药、能赐福或在人死后助人成仙的具有崇高法力和人人都需要的最高女仙,这种极具实用主义色彩的创造,无疑是对西王母形象的突破和职责的升华,由此可以看出西王母在汉代的受欢迎程度是极高的。从西王母的服饰中我们可以对当代服装设计有所启发,西王母,蟾蜍和玉兔的图案我们亦可以运用到平面设计之中,由此可见,汉代画像石中图案的丰富性对于设计创作而言是大有裨益的。

2 深刻的思想内涵

汉代画像石思想内涵丰富,其中的一些绘画理论对我们今天的设计也有很深远的指导意义。例如,它在绘画上追求“以形写神”的造型思维,汉画像石在人物造型上充满了大胆合理的想象,它们不尚工细、不重比例,善于抓住最重要、最富特征性的表情,不求形似,但求神似,追求朴实自然而又生动的艺术感染力的目的。

随着汉代书法特别是隶书、草书的高度发展,线条的运用在汉画像石中充分体现出来。汉画像石在线条的运用上准确流畅,连贯自如,善于运用线的变化,勾勒出对象的形神特点。例如,徐州睢宁县出土的《侍者献食画像》,“画面分两层,上层刻羽人手持鲜果,引逗凤凰,画面周围刻有祥云瑞草、行龙飞鸟等。下层左侧刻两侍者双手捧果盘作献食状;右侧一铺首衔环。”前面侍者的脸上刻有一正一反两只眼睛、两个鼻子和一种正侧面合二为一的大嘴,形象生动地显示出了侍者左顾右盼的神情。工匠们正是抓住了不同形体和外貌的特点来“观物取象”,夸张地予以渲染,从而达到了“以形写神”的目的。从具体的形态到抽象的神形,这种高度的概括方法对于我们在符号创作可以有以有新的启发。汉画像石中的图案,以其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深邃的含义、富有耐人寻味的文化意蕴而深受人们的关注,画像石中这些纹样的吉祥主题不仅表明了人对于未来的希望和理想,又以寓意的方式表达着人们征服困难的伟大意志以及不屈的力量,它既是理想性的,又是现实性的。虽然汉画像的图案是用于墓葬的,它的吉祥主题的装饰在传统观念中仍具有神性一面,但是其深层的装饰动机是创造一个吉祥的世界,表达一种对和谐、安康、富足生活的企盼。如果我们把这些传统纹样蕴含的吉祥意味同样适用于现代人设计的设计理念。

3 总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种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佳篇。如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采用的就是源于佛教“八宝”之一“盘长”的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迂回往复的线条象征着现代通信网络的广布,寓意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井然有序、信息畅通,同时也象征着联通公司的事业无以穷尽、天长地久。这些加入了中国传统的图样的现代设计少了一些商业气,更多了一些人文底蕴,是十分优秀的设计作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画像石只是这众多瑰宝中的一枚,还有很多丰富的宝藏值得我们去挖掘,我们要运用美术考古的原理及方法去探寻那被历史封藏的美。正如中国著名的设计师陈汉民先生所说设计需要了解历史,感悟文化。当然,我们对它的继承并不意味着拘泥,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以现代国际化语言来表达,把这些图案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会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这样必定会使中国的现代设计更具世界文化性与社会性。

参考文献:

[1] 张从军.黄河下游的汉画像石艺术上[M].

推荐访问:几点 浅析 启示 民族 设计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