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宗教歌曲在西方声乐发展中的作用9篇

宗教歌曲在西方声乐发展中的作用9篇

时间:2022-08-18 13:4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宗教歌曲在西方声乐发展中的作用9篇宗教歌曲在西方声乐发展中的作用 中世纪宗教音乐世俗音乐和复调音乐的三角关系【摘要】复调音乐史载中世纪时期兴起的一种作曲技法,基督教音乐孕育了西方传统复调技法。世俗音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宗教歌曲在西方声乐发展中的作用9篇,供大家参考。

宗教歌曲在西方声乐发展中的作用9篇

篇一:宗教歌曲在西方声乐发展中的作用

纪宗教音乐世俗音乐和复调音乐的三角关系【摘要】复调音乐史载中世纪时期兴起的一种作曲技法,基督教音乐孕育了西方传统复调技法。世俗音乐也一直极大的影响着复调音乐的发展,它们三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为西方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关键词】中世纪;宗教;世俗;复调;影响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与社会生活有联系。中世纪音乐的独特地位在西方音乐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世纪史一个蒙着宗教神学头纱的时期,所以宗教音乐占着主导地位,但中世纪的世俗音乐史同宗教音乐相对的一种音乐形式,它对西方音乐的发展也有着总要的作用。复调音乐史载中世纪时期兴起的一种作曲技法,基督教音乐孕育了西方传统复调技法。世俗音乐也一直极大的影响着复调音乐的发展,下面笔者将从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的关系;复调音乐与宗教音乐的关系;世俗音乐与宗教音乐的关系三个方面来展开分析。一、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宗教与世俗音乐的关系影响了整个中世纪西方音乐文化。站在文化背景上来说,不管世俗的还是宗教的音乐都是为统治阶级或教会所服务的。只是世俗的权威更多的是采用暴力的手段行驶政治手段来达到社会控制的目的.而宗教权威则更多的是依赖思想和情感上的规范与束缚。社会发展中世俗权威与宗教权威的实旌从来都不是孤立进行的,二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米兰赦令” 之前,基督教只是一种地下教会,在罗马境内一直处于被压迫的境地,所有的传教活动只是处于地下,根本就没有公开的宗教仪式也没有仪式音乐。虽然基督教处于地下状态但它众生平等,普救众生的口号吸引了广大的底层人民。并于公元2世纪后风靡罗马帝国境内.迫使罗马帝国改变对基督教的态度,于公元313年西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颁布“ 米兰赦令” ,承认基督教与罗马帝国内其他宗教享有同等的全法权益并发还基督教财产,此后历代的皇帝越来越支持基督教,并于380年确定基督教为国教,逐步树立起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境内的宗教权威,以使在思想上加强对帝国的统治,这是世俗权威与宗教权威直接作用的结果,导致宗教势力日益扩大。在西方中世纪时期,音乐的发展史围绕格里高利圣咏展开的,格里高利圣咏地位的强化与世俗和宗教之间的斗争史分不开的。基督教自从在罗马帝国境内取得合法地位后从4世纪开始在欧洲广泛传播。由于各地区接受东方文化遗产的形式和途径不同,就逐步形成了当地特有的礼拜仪式和仪式音乐,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高卢圣咏,磨沙拉比圣咏,罗马圣咏和安布罗斯圣咏。公元6世纪末期世纪初,教皇格里高利一世为实现教会仪式的统一,它一罗马圣咏为基础。并将各地的教会仪式歌曲,赞美歌等收集.选择.整理.编成一本《唱经歌集》,并对调式及用法加以规定,后来将这种仪式圣咏称为格里高利圣咏。格里高利圣咏仅在教皇影响的罗马地区推行。教皇权威不强,也不能统一仪式音乐,且不能有效的形式教皇的宗教权威。因此教皇需要借助世俗的权威来加强且扩大自己的影响。刚刚想起的法兰克王国的统治者为了增强世俗权威的权威性也需要得到宗教的支持.以便取得“ 君权神授“ 的神圣形式。公元754年,教皇斯蒂芬二世赴法兰克王国为’ 胚平举行加冕,后来怔平要求教皇废除法兰克境内原有的圣咏.代之的是格里高利圣咏,寸丕平长子查理曼继位后。控制了更多的地方,他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威信,于公元800年亲赴罗马接受教皇的加冕。两这釉力量无疑就是基督教。所以,可以说格里高利圣咏是罗马教会和世俗王权相互利用的结果,它是政教联姻的结果。二.世俗音乐与复谓音乐的关系中世纪欧洲的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世俗音乐,虽然因国度不同各具特色。那么,世俗音乐与复调音乐史什么关系,复调音乐史怎么产生的。其实复调音乐的产生实际是世俗音乐影响宗教音乐的结果。近代复调音乐起源于中世纪的宗教音乐。但是早期的宗教音乐是单声部的,那么从单声部的圣咏到多声部的复调音乐是怎样实现的,我们首先要研究的是民间实践。奥尔加农的第二个声部~般采用即兴式的演唱方式。这基本上是音乐的共识。我们知道世俗音乐的表演方式中即兴因素较多,而宗教音乐几乎不存在即兴表演的因素。所以,奥尔加农的第二声部的产生式世俗音乐对宗教音乐的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中世纪后期发展到12世纪的时候,出现了华丽奥尔加农,迪斯康迪,孑L特克图斯等新的复调音乐形式,虽然这些都是宗教音乐。但是当时以及其后的世俗音乐还一直极大地影响着复调音乐的发展,12世纪初出现华丽奥尔加农,起圣咏的主旋律仍在低音声部,而将上方增加的第二声部作为装饰,当上方增加的声部用更多的音与下方主旋律的一个音相对时,就称作华丽奥尔加农。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牧歌等世俗音乐形式,它是文艺复兴时期出现在欧洲最具广泛影响的世俗音乐体裁,它深受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它是以较高水准的诗歌为歌谱写的复调歌曲。牧歌音乐注重对歌词的细致表达,作曲家对歌词的处理不拘一格.韵律自由.音乐织体和手法随着牧歌的发展越发丰富,在该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复调作曲家及复调作品。如马伦齐奥,他偏爱为田园风味的诗歌谱曲,出现了包括四声部,五声部和六声部的世俗牧歌。掌握了卓越的对位技巧,常突出对位织体中的上声部,因而音乐显得抒情优美。三、复调音乐与宗教音乐的关系西方基督教会自复调音乐产生以来对复调技法的发展一直持以十分关注的态度。首先是因为基督教音乐孕育了西方传统复调技法。其次是因为西方宗教音乐创作者喜欢用复调技法Maga-" .tne95万方数据

 MUSIC( 掣脚创作音乐作品。基督教信仰深入人心时宗教音乐的市场需求量扩大.再加上宗教音乐体裁为复调音乐提供了实践场所,为作曲家的复调音乐创作带来了战士平台和创作信心上的支持。因此复调音乐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从9世纪中叶开始。西方教会为了进一步丰富仪式圣咏,因此在其过程中培养出新的音乐品种。即通过复调手段修饰圣咏而产生的奥尔加农。奥尔加农是9世纪至14世纪的复调音乐形式。根据其历史发展的阶段分为四种形式。开始为平行奥尔加农。自由或反向的奥尔加农,到了中世纪盛期.西方的基督教音乐在加洛林文艺复兴之后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发展。12世纪上班叶,法国里摩日的圣马提埃尔修道院培育出一种新型的奥尔加农一花唱式奥尔加农。在这种奥尔加农中,上方第二声部的音符增多,与低声部圣咏构成多音对一音的关系。低声部圣咏曲调中的单个音符被拉长了。明显地减弱了原有的旋律感,华丽奥尔加农的上方声部几乎压倒了下方的圣咏而成为奥尔加农主旋律声部。当奥尔加农上方声部花唱式旋律的音符成倍的增长。定旋律圣咏的每一个音符都越拉越长,圣咏歌词被肢解成一个个长无止尽的音节之后。拉丁文原有的节奏感也随之荡然无存,在这种情况下,教会音乐家们开始用将音节分为长和短格的节奏模式来组织花唱式奥尔加农的上方声部。以加强旋律进行的律动感和规整性,这种上下声部几乎同时进行,音对音的对位织体.这种织体写作称为迪斯康特风格。中世纪圣母院乐派的两位杰出的作曲家莱奥南和佩罗坦,他们很擅长用复调音乐创作。莱奥南曾为教会年历规定的宗教节日写过一整套两声部仪式音乐。他在将一首圣咏编成两声部奥尔加农时,交替使用三种不同的织体风格。一种是花唱式奥尔加农。一种是迪斯康特,还有一种是格里高利圣咏原有的单声部齐唱风格。这种作曲方法突出了乐曲内部段落之间的对比。提高了仪式圣咏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到了圣母院乐派的第二代大师佩罗坦时代,圣母院奥尔加农从2声部扩展到3声部.有时还有4声部出现。综上所述,我们知道虽然中世纪是宗教音乐主导的时期。但世俗音乐的影响力同样不可忽视,宗教权威与世俗权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世俗音乐与宗教音乐中间有着牵线的在中世纪产生并发展的复调音乐。这三者在中世纪发展并在其后不断发展壮大。在西方音乐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参考文献:【1】张洪岛.欧洲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2]保· 郎多尔米.西方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3】沈旋.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4】田可文.西方音乐史.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5】周静.“ 欧洲早期复调音乐宗教和世俗的融合” ,《黄钟》2003年增刊.【6】刘志明.圣乐综论》.台北.全音乐谱出版社,2000.10月版.项目名称:汉水上游地区民歌音乐结构研究。项目编号:陕西理工学院基金SLGKYl 0- 27作者:常增宏.陕西理工学院,陕西汉中。新时期下高校声乐学科建设的新思考【摘要】学科建设是一门学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等多个方面。新时期下,社会形势发展和人才需求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为了更好的提高高校声乐教学质量,培养出真正合格和优秀的声乐艺术人才,对于学科建设的思考是尤为必要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新时期下高校声乐学科建设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思考。一.声乐学科建设的含义所谓学科建设,可以理解为建设学科或发展学科。它是指学科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实践活动。声乐学科建设,则是Magazi ne96指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使得声乐专业的毕业生,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对声乐人才的需求。这对于高校声乐专业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机合理的学科建设,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下,教师和学生们都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从而获得教学质量的提高。新时期下,每一个声乐教师都应该树立学科建设的理念。以推动这门学科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新时期下高校声乐学科建设的分析和思考1.教学理念——树立多元化的声乐教学观念从五六十年代的“ 土洋之争” 开始,关于唱法问题讨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直到今天,已经形成了的“ 中西合壁” 的共识.即我们民族唱法的民族性和西洋唱法的科学性的融合。很多歌唱家更是这种观念的直接受益者。如著名歌唱家吴碧霞,既能演唱民族歌曲。又能演唱民族歌剧,给世界歌坛以很大的震动。这是一个多元认识的问题,并不是只有西洋美声唱法才是科学的发声方法。多元的声乐文化观告诉我们,凡是符合人体的生理机能,明亮、松弛、饱满的方法,就是科学的歌唱方法。要以多元化的观点看待所有的演唱方法。选取其中的优秀者。与教学的实际相结合。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十分喜欢流行歌曲的,也是善于演唱流行歌曲的,但是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流行歌曲的演唱,是很难进入声乐课堂的。在多元化的声乐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声音条件一般.但是音乐又有感悟能力的学生的大有人在。可以鼓励他们在科学发声训练的基础上,向流行音乐靠拢,教师在万方数据

篇二:宗教歌曲在西方声乐发展中的作用

gazine17【摘要】马丁·路德在实行宗教改革的过程中极其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在宗教改革过程中,宗教音乐伴随着宗教改革运动形成了新的宗教音乐形式,本文将分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音乐对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的影响。【关键词】马丁·路德 ; 宗教改革 ; 路德教派音乐形式 ; 众赞歌 ; 历史影响一、引言在漫长的基督教宗教历史中,曾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过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运动,这场由马丁·路德领导的德国宗教改革沉重地抨击了当时欲在德国发展政治及经济势力的罗马教廷,推动了人民群众的反封建斗争 ; 同时,在德国确定了路德教派,从而影响到欧洲许多国家开始脱离罗马教廷 ; 还有至今仍在使用的马丁·路德德文翻译版本《圣经》的问世及其在圣礼中语言的使用推动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统一, 对当时欧洲社会格局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宗教领袖马丁·路德即是一位神学家也是一位音乐之才,他深信音乐的教化作用,将音乐视为宗教改革的重要部分,通过音乐形式上的改变为宗教改革的推行协助了一臂之力。马丁·路德从其神学价值观到其推崇的宗教音乐形式都对西方音乐历史发展产生影响,为文艺复兴时期后的巴洛克时期乃至后来的音乐形式及作曲家们的发展起到不得忽略的作用。现将以马丁 · 路德的宗教改革为切入点,分析马丁·路德宗教音乐形式,谈谈其对西方音乐历史的影响。二、马丁·路德的生平简介及其宗教改革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 年—1546 年)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领导者,基督教新教路德派创始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艾斯莱本(今德国境内)

 。马丁·路德的父亲极为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在父亲的支持及栽培之下,路德进了当时著名的埃尔福特大学学习法律并获得了法律学士和硕士学位, 在校期间他学习了拉丁文、 语法学、 修辞学、逻辑学、道德学和音乐。毕业时,马丁·路德原已申请在埃尔福特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但 1505 年 7 月 2 日,他在斯道特亨的经历彻底改变了他生命的轨迹。在险些被闪电击中之时,他立下了若能平安,愿为憎侣的誓言,后来,他信守诺言,不顾父亲的反对进入了修道院。在他的神父、修道院院长司约翰·冯·斯道皮茨的鼓励与支持下,开始学习神学,1507 年 2 月 27 日他被晋升为神父。1508 年他被送往威登堡任教, 他在这里学习了威廉 · 奥克姆的神学理论。奥克姆强调神的自由性和人的自主性。一年后路德成为圣经教授,他还学会了古希腊文和希伯来文。1512 年,马丁·路德获得了神学博士学位,任职于威腾堡大学, 一直从事圣经的研究和教学直至去世。

 1512年—1518 年间,他做了大量有关圣经的演讲,他一直有一个愿望,即放弃做一名教授神学的教师,而去做专门研究圣经的神学家。他在求学期间接受的唯名论思想,曾使他深信人可以通过功德来获得上帝的拯救,但是,他越是苦苦修行,越是觉得自己的功德不够完善,这使他对自己是否能得救产生了深深地怀疑,如何才得到上帝的赦罪这个问题常常萦绕在他的脑中,使他寝食难安。①1517 年,罗马教皇派人到德国推销“赎罪卷” ,称可通购买“赎罪卷”让在世或者已经离世的亲人们获得上帝的救赎。马丁·路德通过一份抗议书( 《95 条论纲》 )揭露了当时罗马教派的恶俗行为,试图让人们明白能让人得到上帝拯救的是虔诚的信仰。马丁·路德的这一行为,掀开了宗教改革的开端。马丁·路德的宗教神学思想核心是提倡“因信称义” ,

 马丁·路德曾说 :

 “使徒在《罗马书》的第一章第 17 接中解释说‘义人必因信得生’……那么很显然,基督徒在其信仰中就有他所需要的一切,而不需要称义的事功。

 ”②作为一名音乐之才的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中十分重视音乐, 他认为音乐可以教化人们。他说音乐应当具有“仅次于神学的地位和最高的荣誉” 。③他在 1538 年由格奥尔格·劳乌(Georg Rhau,1488—1548)出版的一本合唱曲集的序言中说道 :

 “我真切地希望所有的基督徒能喜爱音乐,将他视为值得珍视的心爱礼物。他是上帝赐予人类的宝贵的、应收崇敬的无价珍宝。

 ”④在施行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依旧保留和继承了部分罗马教廷的礼拜仪式传统,在音乐上仍有部分使用拉丁文演唱的段落,并沿用了圣咏和复调。而新的变革则是出现了“教随国定” ,编著了《德国弥撒》 ,也将部分议程翻译为德文。将罗马教廷中弥撒仪式只能有神职人员进行,而音乐的部分只能由唱诗班演唱的拉丁文弥撒形式增加了可有信徒用德文参与演唱的部分。他认为理想的礼拜仪式,必须要有虔诚的信徒以美好的音乐奉献于上帝, “ ‘应当向耶和华唱新歌 ; 普世之人应当向耶和华歌唱!’因为上帝已经接着他的爱子使我们的心灵重新得着快乐。他舍了他的儿子为要拯救我们脱离罪恶、 死亡和魔鬼。凡诚心相信耶稣的人不能不喜欢歌唱,是别人也听见这个佳音, 也找出使人进入快乐歌唱的根源。然而人若不欢喜歌唱,就表明他还不相信,尚没有进入这个新耳使人喜乐的约里,表明他仍然生活在旧约的境界之中而毫无生气。

 ”⑤ 马丁·路德的这种神学理念使其在宗教改革中为教会音乐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直接影响了路德派教会音乐形式的形成。三、马丁·路德教派音乐形式及其影响路德众赞歌(Luther Chorale)这是路德教派最主要、也是最具有特点的音乐形式。路德派众赞歌旋律的元素非常丰富,其大致来源于 1. 正式的拉丁文弥撒曲,包括格里高利圣咏旋律、拉丁文继叙旋律、拉丁文流行赞美诗; 2. 宗教改革前德国民间圣歌; 3. 德国或他国的世俗旋律 ; 4. 专为路德教派礼拜仪式所写的原创性歌曲。⑥马丁·路德教派众赞歌歌词则有拉丁文和德文的赞美诗、新旧约文本、圣咏和德国世俗歌曲等等多种来源。在此,不得不提到将马丁·路德教派音乐发展到顶峰的 J·S·巴赫,这位巴洛克时期的著名作曲家是虔诚的马丁·路德派教徒,巴赫一生共创作了 1071 件音乐作品,其中 566 件,即全部作品的百分之五十三是众赞歌或含有众赞歌再创造的声乐和器乐作品,包括 :

 教会康塔塔约马丁 • 路德派宗教音乐形式对西方音乐历史的影响■文/ 温洁芸

 Magazine18Music ????200 部、经文歌 7 部、受难曲和清唱剧 6 部、四声部总赞歌 186 首、管风琴总赞歌前奏曲 168 首。⑦1、换词歌:

 使用故有的世俗歌曲旋律配上新的歌词,而歌词来源于教会文本内容和经修改后具有教会内容的原歌曲歌词。马丁·路德将世俗音乐带入宗教仪式,消除了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的界限,不但对大众普及和传播马丁·路德新教文化有积极的影响,也使得世俗音乐开始成为具有影响力的音乐,推进当时的声乐艺术发展。世俗音乐地位的提高,世俗音乐就得到发展,对后来歌剧的兴起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中,巴赫在其声乐作品中用得最多的一首众赞歌是由哈斯勒在 1601 创作的一首爱情歌曲作品《我心里烦躁不安》中的曲调,如 :

 巴赫在 1613 年格尔利茨出版的圣歌集中, 此曲调就填上了《我心里充满渴望》(Herzlich thut mich velangen)的宗教歌词 ; 1644 年柏林出版的圣歌集中再次使用《我心里烦躁不安》的曲调,配上《啊,头颅,血迹斑斑,伤痕累累》 (O haupt voll Blut und Wunden)的歌词。巴赫在《马太受难曲》当中,共有五首众赞歌采用了这个曲调 ; 在巴赫的第四康塔塔中有一首作品的曲调来自于《宗教歌曲集》中的众赞歌。2、众赞歌复调配乐 :

 写作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由男高音演唱曲目中的长音部分,其他声部旋律配上复调 ;二是各声部都在不同声部模拟每一句的众赞歌 ; 三是有女高音担任旋律演唱,使用简单和弦铺垫。其中第三种成为后来 16 世纪音乐创作的倾向,是从此时的复调音乐开始转向后来的以主调音乐为主导的一种预示。众赞歌配乐主要为训练有素的唱诗班编写,在仪式当中唱诗班的众赞歌复调配乐是和会众的众赞歌交替咏唱,在交替之时会穿插管风琴伴奏,虽然马丁·路德在传统上依旧受到罗马天主教派的影响,并没有关注到管风琴的演奏,但是,管风琴在马丁 · 路德仪式当中还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到了后来,马丁·路德新教仪式中管风琴的定音和穿插伴奏的功能演变出了新的管风琴形式,这就是接下来会谈到的——管风琴众赞歌前奏曲。3、管风琴众赞歌前奏曲和管风琴众赞歌圣咏曲 :

 仪式中会众演唱前的一段管风琴前奏曲和带领会众演唱的伴奏。后来,在管风琴的发展中,教会建立了以管风琴作为带领会众演唱的演奏形式,这使得管风琴地位逐渐上升,管风琴演奏家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人的尊重。到了 16 世纪欧洲各国的开始形成了风琴制造学派,同时也涌现出多管风琴演奏家和新作品,17、18 世纪的巴洛克时期,管风琴更是以独奏乐器发展到了巅峰时期,也是管风琴的黄金时代。巴赫的管风琴作品的影响既是承前,也是启后的,对后来管风琴的发展、复调作品的创造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另外,如果管风琴众赞歌前奏曲以众赞歌的第一句旋律为主题所写的赋格曲,是声乐赋格,巴赫在康塔塔、受难曲和《圣诞清唱剧》中的众赞歌,除了四部众赞歌外,还有各种改编曲,其中用得最多的是众赞歌赋格和众赞歌经文歌。4、⑧众赞曲经文歌 :

 使用传统众赞歌材料加以作曲家新的艺术创作和个人理解的众赞歌作品。众赞歌经文歌的产生,标志着新教作曲家拜托了传统众赞歌去掉的束缚。⑨这些作曲家们的素材依旧来源于众赞歌,但有加强了会众的简单旋律与唱诗班复杂的音乐间的区别。在 16、17世纪,许多作曲家更是创作许多众赞曲经文歌,而这些作品为后来巴赫的音乐创作开辟的道路。5、到了 18、19 世纪,众赞歌的音乐形式和音乐主题仍被许多著名作曲家在作品中所使用,如门德尔松的《降B 大调第二交响曲》的第三乐章加入马丁·路德翻译的圣经合唱歌词,其为宗教改革 200 周年写得《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题则来源于马丁·路德最著名的赞美诗《坚固堡垒》 ,勃拉姆斯则他的在《第一交响曲》的末乐章引子中使用了众赞歌式的旋律。四、结语综上所述,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不仅是马丁·路德教派的基本教义,也是其的音乐价值观的基础。他的音乐价值观使其创作出了为后来影响甚远的音乐形式,他的宗教改革不单单影响了当时欧洲各国宗教的发展,更影响了西方音乐的历史。注释 :①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和音乐实践,汪洋,天津音乐学报(天籁)2002 年第 3 期②西方哲学史,S.E. 斯通普夫 J. 菲泽著,匡宏 邓晓芒等译 2009 年 2 月第 1 版 P178③《西方音乐文化》 ,蔡良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年 9 月北京第四次印刷 P93④音乐研究《马丁·路德的音乐价值观及其历史意义》 ,王新,2009 年 9 月第 5 期⑤《马丁·路德文选》P308⑥音乐研究《马丁·路德的音乐价值观及其历史意义》 ,王新,2009 年 9 月第 5 期⑦巴赫声乐作品中的众赞歌再创造上,钱仁康⑧巴赫声乐作品中的众赞歌再创造下,钱仁康⑨《西方音乐文化》蔡良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 9 月北京第四次印刷 P95参考文献 :[1]《马丁·路德的音乐价值观及其历史意义》 ,王新,音乐研究 2009 年 9 月第 5 期[2]《马丁·路德文选》P308[3]《西方音乐文化》蔡良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 9 月北京第四次印刷 P95 [4]《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和音乐实践》 ,汪洋,天津音乐学报(天籁)2002 年第 3 期[5]《西方哲学史》 ,S.E. 斯通普夫 J. 菲泽著,匡宏 邓晓芒等译 2009 年 2 月第 1 版 P178[6]《巴赫声乐作品中的众赞歌再创造 ( 上 )》 ,钱仁康[7] 《巴赫声乐作品中的众赞歌再创造 ( 下 )》 ,钱仁康[8]《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合唱艺术研究》 ,杨骥,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办公室[9]《西方音乐通史》 ,于润洋,上海音乐出版社[10] 《伟大作曲家的生活》 ,哈洛尔德·C. 勋伯格(Harold C.Schonberg)著,冷杉、侯坤、王迎 等译,2007 年[11]《西洋音乐史》 ,卡尔·聂夫著,张洪岛译,音乐出版社,1958 年[12]《西方音乐史略》 ,李应华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8 年[13]《欧洲音乐简史》 ,钱仁康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14]《会众的声音,众赞歌》 ,陈小鲁, 《学者之页》[15]《西方音乐史教程》 ,陈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作者 :温洁芸,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助教,主要从事音乐学研究。

 马丁?路德派宗教音乐形式对西方音乐历史的影响马丁?路德派宗教音乐形式对西方音乐历史的影响作者:温洁芸作者单位: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刊名:音乐大观英文刊名:Music Magazine年,卷(期):

 引用本文格式:温洁芸 马丁?路德派宗教音乐形式对西方音乐历史的影响[期刊论文]-音乐大观 2014(2)2014(2)

篇三:宗教歌曲在西方声乐发展中的作用

分类号:

  单位代码:10231

 学

 号:42111080

 西方宗教属性声乐作品的浅析与发展探究

 学学科专业:

 学科教学(音乐)

 研究方向:

 学科教学(音乐)

 作者姓名:

 郜晗淇 指导教师:

 姚云彬

 教授

  哈尔滨师范大学 二〇一五年六月

 中图分类号:

  单位代码:10231

 学

 号:42111080

 硕士学位论文

 西方宗教属性声乐作品的浅析与发展探究

 硕 士 研 究 生 :郜晗淇 导 师 :姚云彬

  教授 学 科 专 业 :学科教学(音乐)

 答 辩 日 期 :2015 年 6 月 授 予 学 位 单 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WESTERN RELIGIOUS PROPERTIES AND DEVELOPMENT TO EXPLORE THE SHALLOW OF VOCAL MUSIC WORKS

 Candidate :

 GAO Han-qi Supervisor :

 Yao Yun-bin

 Professor Speciality :

 Subject

 teaching(music) Date of Defence :

 June, 2015 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目

 录 - I - 目

 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

 绪论 .................................................................................................................. 1 一、研究课题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 1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2 三、相关领域研究现状、进展及成果分析 ........................................................... 3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 4 五、课题的来源和研究基本路径 ........................................................................... 5 第二章

 西方宗教音乐发端、范式、演进与本质 ...................................................... 6 一、西方宗教音乐发端 ........................................................................................... 6 二、西方宗教音乐范式 ........................................................................................... 8 三、西方宗教音乐演进 ......................................................................................... 13 (一)3 世纪到 13 世纪:“中世纪音乐时期” .............................................. 13 (二)14—15 世纪的“新艺术”时期 .............................................................. 14 (三)16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 14 (四)17 世纪初至 18 世纪中:“巴洛克音乐时期” .................................... 14 (五)18 世纪中至 19 世纪初:“古典时期” ................................................ 15 (六)十九世纪:“浪漫时期” ....................................................................... 15 四、传统宗教音乐本质 ......................................................................................... 16 (一)“神圣”的本质 ....................................................................................... 16 (二)“神秘”的本质 ....................................................................................... 17 第三章

 西方宗教音乐代表人物与声乐作品浅析 .................................................... 19 一、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 19 (一)亨德尔及其代表作品浅析 .................................................................. 19 (二)莫扎特及其代表作品浅析 .................................................................. 21 (三)巴赫及其代表作品浅析 ...................................................................... 23 (四)贝多芬及其代表作品浅析 .................................................................. 26 第四章

 西方宗教题材声乐作品近现代发展 ............................................................ 30 一、宗教声乐作品与世俗声乐作品 ..................................................................... 30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II - 二、近现代宗教音乐特点 ..................................................................................... 33 三、20 世纪音乐与信仰的融合 ............................................................................ 34 结论 ................................................................................................................................ 38 参考文献 ........................................................................................................................ 4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43 哈尔滨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44 哈尔滨师范大学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 44 致谢 ................................................................................................................................ 45

 摘

 要 - I - 摘

 要 宗教题材声乐作品在欧洲传统声乐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西方宗教音乐题材中具有代表性的声乐作品加以分析讨论并探究其发展轨迹,通过浅析西方宗教与宗教题材音乐作品,回顾西方宗教音乐的发展历程和其对近现代世界音乐的影响,并简述西方宗教音乐在我国的影响及传播,提出了西方宗教音乐传承的纽带一直以来从未断裂,形式随时代变迁而变化,但实质内容和精神内核不改等观点。宗教信仰是西方信仰和精神文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宗教音乐是宗教信仰外化表现中极为重要的形式,宗教音乐又称圣乐,它既传达上帝给人们的启示,又表现信徒对上帝的崇敬、赞美、信靠和祈求,宗教题材的声乐作品在欧洲传统声乐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笔者曾学习并演唱过《Come Unto Him》、《阿里路亚》、《天神赐粮》等宗教音乐作品。笔者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广泛接触相关的学习资料、阅读大量的文献、及时进行总结性思考和较为深入的研究,对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宗教音乐题材的声乐作品进行较为完整的、系统的分析,并且通过查阅整合历史资料提供的线索,探究其发展成熟的生命轨迹。

 关键词

 音乐教育;宗教音乐;基督教;宗教声乐作品;探析;属性;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II - Abstract Religious subjects vocal music works in the European tradition vocal music culture ha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position, and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world. In this paper,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vocal music in the western religious music theme analysis to discuss and explore its trajectory, through analyses the western religion and religious subjects music works,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western religious music and its influence on modern music in the world, and briefly describes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religious music in our country and the communication, presents the western religious music transmission link has been never broken, form with The Times change and change, but the substance and spirit do not change, etc. Religion is belief in the west and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religious music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m of religious belief of external appearance and religious music is also called the sacred music, it is people to convey god"s revelation, and believers worship, praise and trust in god and pray, religious subject matter works of vocal music in Europe ha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position in the traditional vocal music culture and the author has been studying and singing the 《Come Unto Him》、《Alleluja》、《Panis Angelicus》,and other religious music pieces. The author through the teacher guidance and widely, independent thinking, in reading a large number of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more thorough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attempting to the typical western religious music theme of vocal music adjudicated result,In and explore its trajector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western religion and religious subjects music works, to review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western religious music and the music of the modern world and above and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religious music influence and spread in our country, puts forward the western religious music inheritance chain has been never break and form but with time changes and are substance, such as the kernel spirit do not change.

 Keywords :Music education, sacred music, Christian, religious music, analysis, properties

 第一章

 绪

 论 - 1 - 第一章

 绪

  论 一、研究课题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宗教信仰在西方是精神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宗教音乐又称圣乐,宗教音乐是欧洲音乐艺术的源头,宗教题材声乐作品在欧洲传统声乐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并对世界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依然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在西方宗教音乐发展史中,宗教属性的声乐演唱是占具着重要的地位,用歌唱的形式赞美上帝是基督教教会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声乐学习中,演唱宗教属性的声乐作品,是每一个学习西洋唱法的学生的必修课。在西方音乐中,尤其是西方声乐作品中有着大量的宗教题材作品。同时宗教作为西方音乐的起源,一直深刻的影响着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西方宗教声乐作品体裁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由单一到多样、由宗教到社会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与此相应的,在声乐演唱技法上,歌者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低到高的进步着。而风格则经历了由严肃到优雅的过程,这种体裁的演进与声乐艺术的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着诸多必然的联系。本文就以时间为序,从西方宗教音乐发展繁荣的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再到巴洛克时期,以此为背景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宗教音乐题材加以分析讲述,尝试从宗教声乐体裁的演变中进行总结,分析多种歌唱风格、歌唱形式的变化,以及其在西方传统的声乐艺术上的价值意义。中世纪是指约从 476-1453 年,格里高利圣咏、继续咏、附加段、奥尔加农、迪斯康特等多种体裁占领着统治的地位。这段时期作曲手法相对简单,没有复杂的对位与和声,由于受教会美学的影响,其演唱风格简约平实。而从古艺术时期即 12-13 世纪,占领者统治地位的声乐体裁则变换成劳达赞歌、孔杜克图斯和经文歌等,即便这一时期复调声乐艺术已经萌发,但基本都是人的自然发声和群众性集体合唱这两种形式。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宗教声乐体裁出现了弥撒曲、众赞歌、赞美歌等,这一时期的巅峰之作是源自尼德兰唱诗班及后来的无伴奏合唱,复调艺术使得各声部线条流畅简洁,也为了配合高难度的花腔部分,演唱水平较之前有了大大的提高。接下来的巴洛克时期,清唱剧、受难曲和康塔塔等是新出现的宗教声乐体裁,代表人物是巴赫和亨德尔,声乐发展水平从他们的宗教音乐作品中体现的淋漓精致。这一时期受歌剧艺术的影响,由于音乐作品难度提高随之演唱风格变得华丽优雅,合唱规模随之壮大,独唱艺术像一只新秀般脱颖而出。同时添加了大量的花腔和拖腔等声乐技巧部分,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2 - 早期多声部合唱的成就,就这样史诗般的出现了,而且发声技巧也...

篇四:宗教歌曲在西方声乐发展中的作用

2艺术天地论欧洲中世纪声乐艺术发展的特点和创新魏松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摘

 要 :

 中世纪的欧洲音乐文化被教会与封建政权相互依托,宗教歌曲声乐艺术逐渐向世俗化分解,形成宗教歌曲和世俗歌曲,在演唱形式、创作类型、体裁风格和专业创新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关键词 :

 欧洲 ; 中世纪 ; 声乐艺术 ; 特点 ; 创新作者简介 : 魏松(1972-)

 ,男,重庆云阳人,教育与行政管理研究生,讲师,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教师,研究方向 :

 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 ] :

 J609 [ 文献标识码 ] :

 A

 [ 文章编号 ] :

 1002-2139(2014)-24-172-01中世纪是欧洲的封建社会时期,音乐在艺术中占据首位,被称之为七大文艺之冠,并把它看做是“最高尚的现代科学” 成为大学的教授科目。自从古罗马声乐两极分化以来,声乐艺术明显分化成宗教歌曲和世俗歌曲,它们好比两条并行的河流,时而各自奔腾,时而交汇一处,绽放出声乐溢彩的浪花。一、中世纪欧洲声乐艺术的分化特点中世纪声乐艺术明显分化成宗教歌曲(又叫圣咏歌曲)和世俗歌曲两大分支,世俗歌曲体现其民众性、通俗性、趣味性等特点,也有宗教歌曲高雅的一面 ; 宗教歌曲也从世俗歌曲中丰富了音乐创作的语言和节奏,推动了自身的发展。(一)宗教歌曲即圣咏歌曲。统治阶级利用音乐无形的特点, 创造了一种神秘的宗教气氛, 宣称音乐是宗教的奴仆。由于宗教歌曲满足了人们各种活动的需要,逐渐成为中世纪音乐的主流。宗教声乐艺术以基督教声乐为主,是以合唱为代表的声乐艺术,在欧洲声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来欧洲声乐艺术的发展和现代宗教歌曲具有重要影响。最早的基督教歌曲起源于犹太教音乐,用于圣殿和会堂的各类宗教活动,主要用于祭祀活动。(二)世俗歌曲。兴起于 11 世纪末,由于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完善歌曲逐渐冲出宗教寺院和封建城堡的藩篱,进入城市、集市和乡村。世俗歌曲应时而生。最早的世俗歌曲是以手抄本的形式进行传唱。酒、女人和讽刺是世俗歌曲歌词的三大主题。歌曲的风格犀利,不拘礼节。早期的世俗歌曲和宗教歌曲之间的旋律分界线还不十分清晰,但是旋律基本上是新创作的,特别是歌曲内容出现了离经叛道的倾向,歌词的语言也不再是基督教的拉丁文,而是采用各地方语言。二、中世纪欧洲声乐艺术的形式特点(一)基督教歌曲(圣咏歌曲)的声乐艺术形式。无论是基督教歌曲,还是在歌唱学校中教授的合唱曲和独唱曲,都是当时具有典型和示范意义的教会曲目。按照演唱形式分为“交替式”即交替圣歌(两个唱诗班交替演唱)其风格质朴,旋律优美,是完全独立的歌曲 ; “启应式” (独唱与唱诗班齐唱交替 )

 ,一般是一个短小诗节,在祷文之前由独唱者咏唱、唱诗班重复,独唱者由唱诗班或会众应答 ; “直接式”(无交替)

 即阿利路亚。由一个叠歌 (只唱 “阿利路亚” 一词)和一节诗歌组成,然后将叠歌重复,加华丽的花唱和大量的无词旋律 ; 还有赞美诗独唱、应答唱和(交替的两组齐唱)

 、无词狂欢曲、 《阿利路亚》上帝赞美歌等演唱形式。(二)世俗歌曲的声乐艺术形式。世俗歌曲在演出形式上和歌词内容上有了新的突破。他们从民间歌曲中吸取营养,丰富和激发创作灵感,能够自编自演自唱,还组成演出群体,采用 “巡回流动演出”方式。其歌曲形式结构多姿多彩、新颖巧妙,有情节简单的叙事歌,也有多角色戏剧风格的叙事歌 ; 有哑剧形式, 也有“歌伴舞”

 形式 ; 有合唱、 齐唱、交替唱、独唱形式,独唱形式开始成为主流。三、中世纪欧洲声乐艺术的专业特点(一)宗教歌曲的专业特点。东罗马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汇的中心。当时最优秀、最有特色的声乐典范作品,是根据圣经内容进行诗意发挥的赞美诗,赞美诗就是最初的宗教歌曲。主要分为两大类 :stichera 和 kanon。Stichera 是在普通弥撒诗篇的诗节之间唱的 ; Kanon 是将 9 首圣经短歌或称颂歌发展而成的包括9 段的乐曲。伊斯坦布尔赞美诗歌词主要来源于圣经,创作成分较少 ; 旋律以拼凑法构成,作曲者选用某种动机组合成旋律,分别用在中间部分、衔接部分和结尾部分。这种旋律在不同的音乐文化中有不同的音乐名称。比如 :

 在印度音乐中叫拉加,阿拉伯音乐中叫木卡姆。因为基督教音乐实质上就是声乐,因此教会和学校教音乐就是教合唱。(二)世俗歌曲的专业特点。出现了以职业歌手兼乐手为主的行吟诗人阶层,他们通常具有作曲家和诗人的“双重身份” 。他们在歌曲旋律创作方面的贡献是一反格里哥利圣咏那种散文诗般的松散自由的节奏,在作品中注入了诗歌般的丰富多彩而又明快活泼的音乐节奏,并确定了六种节奏型。其中包括 3 ∕ 4 节拍和 6 ∕ 4 节拍,但一般一首歌曲只有一种节拍 ; 这一时期的现代调性形成也是世俗歌曲声乐发展的一大贡献, 他们抛弃了格里哥利的陈旧调式, 创作了# F和# G 等变化音的运用。12 世纪女行吟诗人迪亚伯爵夫人所作的《我要唱》等声乐作品,反映了世俗歌曲在旋律创作上的特点。四、中世纪欧洲声乐艺术的创新特点复调音乐是中世纪的一大发明,开启了欧洲文艺复兴中大型声乐作品的大门。发明了民间复调音乐和学者复调音乐, 民间复调音乐是民间艺人本能自发创作的, 流行于英国 ;学者复调音乐继承了民间的自由创作,又偏重于理论上的创作探索,产生了“吉美尔”也称“双声调” ,是两声部歌曲和“复波东”是三声部歌曲,这种作曲方法叫“奥尔加农”(organum)

 。复调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变位调”即“迪斯康都” ,有三个声部 :

 次中音声部(tenor)即主导声部 ; 最高音声部“迪斯康都” ; 副中声部(contratenor)后来分为低声部 (bass)

 和高声部 (altus)

 , 这就是现在合唱中的高、 中、低声部的雏形。参考文献:[1]刘丛新,刘正夫.欧洲声乐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6- 1[2]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5- 1

 论欧洲中世纪声乐艺术发展的特点和创新论欧洲中世纪声乐艺术发展的特点和创新作者:魏松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刊名:青年文学家英文刊名:The Youth Writers年,卷(期):

 参考文献(2条)参考文献(2条)2014(24) 1.刘丛新;刘正夫 欧洲声乐史 19992.尚家骧 欧洲声乐发展史 2003

 引用本文格式:魏松 论欧洲中世纪声乐艺术发展的特点和创新[期刊论文]-青年文学家 2014(24)

篇五:宗教歌曲在西方声乐发展中的作用

复兴时期宗教音乐与人文主义探析

  摘 要:自 14 世纪西方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这是一个以人文主义思潮为基础的飞跃期,它不仅对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使人的个性释放,更是人类社会产生新的思想,新的发现、发展出现飞跃的时期。人文主义与宗教也不是对立的关系,宗教音乐能够反映出人文主义精神,通过对人文精神的探索,又能使我们进一步的理解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音乐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文艺复兴;宗教音乐;人文主义;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最早产生于 14 至 15 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当时在佛罗伦萨、罗马和其他几个城市里,人民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开展反对教会神学和封建文化的斗争。

 他们呼唤古典文化的复兴, 注重对人的关心和尊重,用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对抗神学思想和经院哲学,以推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由此而形成了文艺复兴运动。其实文艺复兴并不是要真正恢复古代文化,而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用古代文化作为反对封建、反对教会的思想武器,从而建立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的思想体系,由此可见,人文主义思潮是这个时代突出的思想主题。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关系:1 宗教与人文主义的关系

 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说过:人认为上帝的,其实就是他自己的精神、灵魂、心,其实就是他的上帝;上帝是人之公开的内心,是人之坦白的自我。从这可以看出,基督教认为宗教的一切都是和人有着密切

 关系的。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音乐仍然是西方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它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但是世俗的音乐并不能代替宗教音乐。

 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很注重人文主义,虽然从古希腊罗马精神获得了很多的启发,但是他们并没有否定基督教信仰,而是从感性的角度来理解和认识基督教, 从中增添了更温和亲切的人情味。

 虽然人文主义抨击了教会,但并没有完全反对宗教,它只不过更加注重强调了人的尊严,大多数人文主义者也没有抛弃他们心中的宗教信仰。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在本质上有一定的相通性,人文主义者用优雅的古典方式,表达了蕴藏在心底的人性要求, 在社会意识形态和公众舆论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通过他们的作品,不仅看不出教会旧习,还能反映出古典精神与新时代完美结合。

 2 宗教音乐与人文主义精神

 2.1 佛兰德乐派音乐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界出现了佛兰德乐派、罗马乐派、威尼斯乐派三大乐派,其中佛兰德乐派是文艺复兴时期复调音乐高度发展的一个乐派。佛兰德乐派分布很广,几乎占据了欧洲各地重要的音乐职位,他们既服务于西班牙、德国、奥地利等地,也有法国、意大利宫廷;从时间跨度上,佛兰德乐派的作曲家从 15 世纪中期到 16 世纪末,期间经历了几代人。随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奥克冈、若斯坎等作曲家为代表的佛兰德乐派,不再仅仅专注于复杂的对位技法,他们抛弃了复杂的哥特式的对位音乐,在简单、明确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模式中,找到了能够充分表达以情感为基调的音乐风格,佛兰德乐派的音乐具有清晰、简朴和真

 诚等艺术感染力。复调音乐的技法也更精致、更讲究:旋律平滑婉转,灵活多变、更富有艺术性;音乐旋律不再受一些固定因素的影响,开始占据突出地位,旋律上方自由进行;节奏有了可计量的节奏,但在宗教声乐作品中不强调律动感,只是在世俗音乐中拍点鲜明,律动感强,作品中各声部可以通过不同的节奏型表现作品的完整;音乐织体追求和声的丰富饱满,复调音乐中越来越多的采用模仿手法,使得各声部协调统一。除此以外,在经文歌、弥撒曲等宗教音乐体裁中,声部逐渐从三个扩展到四个,三度、六度也作为协和音程被广泛接受。

 2.2 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

 人文主义对音乐的影响比对其他艺术来的慢,因为音乐是诸艺术中最抽象的,本身无法精确表达自然世界与人类的思维。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乐种和中古时代一样是声乐,从中世纪以来宗教音乐是以歌词为载体的,只有通过为音乐填词,作曲家才能明确表达乐思。由于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这个时期的歌词内容更加多样化,歌词的意义和内容也更加戏剧性,有抒情的、也有虔诚的,除了歌词外,这个时期的宗教音乐表现力也大大加强了,作曲家们通过深刻动人、富有表情的音乐感染听众,让我们体会到不同的情感力量,感受着音乐的内涵与魅力。

 除了宗教音乐以外,这个时期的音乐另一突出的特点就是世俗化音乐。虽然宗教音乐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世俗音乐的素材已经开始融入到了宗教音乐的创作领域中。在音乐作品中,声乐仍然占有最重要地位,复调宗教作品由小型的合唱组演唱,世俗音乐由独唱或独唱小组和小型乐器组表演,同时已有很多音乐是专为乐器创作的。尽管文字描绘、情

 绪表现和遍布模仿成为宗教与世俗音乐的共同重要特征,两者间没有风格上的重要差异,但是演出形态则有重要差别,宗教音乐是合唱音乐,世俗音乐则常独唱,主要是因为世俗音乐更会反应情感与字句,独唱比较容易表达,世俗音乐也比较会加花装饰。世俗音乐作品中不仅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还能体现出作曲家对爱情及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这个时期的音乐有所倾向,但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仍然紧密相连,宗教音乐依然是这个时期音乐形式中的领导者。尽管受到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与以前时代相比较,文艺复兴时期更注重情感的表达。

 3 宗教改革思想与人文主义精神

 在西方,宗教在个人主义的形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16 世纪开始的宗教改革运动,使各个国家都产生了具有自己民族特点的宗教音乐。在宗教音乐发展的同时,16 世纪以后又出现了许多世俗音乐体裁,映射出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宗教改革时期,一方面马丁!路德不但没有推翻宗教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另一方面,天主教会为了应对宗教改革运动也做出了一系列反宗教改革措施。

 3.1 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思想

 1517 年,德国维腾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在施罗斯教堂张贴了反对教会的 95 条论纲檄文,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并引发了德国宗教改革运动。这场宗教改革不仅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影响到了音乐领域。马丁!路德的宗教音乐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使宗教礼拜仪式为更多地信众所接受,他大胆地采取了相对开明的方式,希望能够使广大的会中参与到教会仪式活动中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核心观点是“因信称义” ,

 按照基督救赎的理论上就是理解为:凭着信仰可以在上帝面前成义人的意思;按照基督教可以解释成:人生来就带有“罪性” ,这是一种原罪,是人对上帝的背离。

 而马丁!

 路德的 “因信称义” 着重强调的就是一个 “信” ,虽然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思想,但也表达出了普通百姓的信仰心声。路德在宗教改革学说中的个人主义因素,主要是从“平等”和“自由”两个方面体现。所谓平等,他认为每个信教徒在宗教信仰上都应该是平等的。一方面,信教徒应该是自由的众人之主,不受任何人管辖;另一方面,基督徒又是全然顺从的众人之仆,受每个人管辖。所谓自由,就是思想和信仰的自由。他一方面否定官方控制人心的逻辑推理式的理性,另一方面有提倡独立判断思考的个人理性。

 马丁?路德是个酷爱音乐的人,也是宗教改革的第一位圣诗作者, 他采用比较通俗的言语作诗, 使圣诗大众化。他认为音乐是对上帝的赞美,它不仅具有打败邪恶的坚强力量,还是医治抑郁的良药。他从未想把音乐摈弃于教堂之外,相反他更希望能够尽力的提高音乐的水准。路德重视个人的信仰经历,在音乐还注重创作民众化的宗教歌曲。虽然路德成立了新教,虽然在教会礼仪中摈弃了罗马教会的因素,让每个会众在赞美上帝的时候咏唱德语歌词、旋律优美的教会歌曲,但是仍然保持了天主教的音乐仪式。路德为了使信教徒亲自在赞美诗中赞颂上帝,他把新创作的新礼拜歌曲称为“众赞歌” ,它的歌词通常都是采用分节体的德文诗歌,配上容易演唱的单声部旋律。路德的教会音乐理念不仅带着强烈的个人感性色彩,同时也反映了他作为一名神学家、传教士和教师的态度。自从宗教改革以后,对信奉信教的教徒来说,他们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他们不仅可以参与读经和唱诗,还可以用自己的言语来

 和上帝交流,上帝成为世上所有人的天父,更有其普世性。宗教改革不仅改良了教会,在宗教音乐作品中还展现出了人类生活的精神世界,充分体现出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

 3.2 反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思想

 1545~1563 年间,面临着欧洲不断滋长的宗教改革情绪与严峻形势,天主教会为应对宗教改革运动也做出了一些列的改革,被称为反宗教改革,主要讨论如何应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在初期的会议改革时期,教会音乐家们的意见有很大的分歧,很多人认为教会音乐已经丧失了原有的纯洁性,如:曲调过于世俗性、器乐过于喧闹、音乐结构过于复杂……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对宗教歌词的理解。守旧派的音乐家们认为应该保存古代圣乐的遗产,坚守堡垒,把一切和音乐改革有关的因素都看做是危机,他们反对一切世俗的、非宗教的因素,反对在宗教仪式中除了管风琴以外的其他乐器。另一些音乐爱好者们则反对对多声部音乐的否定,他们认为音乐再回归到单声部音乐是不现实的。代表天主教会的罗马乐派和威尼斯乐派,从不同的观点和立场出发,不仅丰富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音乐内涵,从中也体现出了人文主义精神。

 4 结语

 文艺复兴时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挫折、有过度、更有发展,它是一个受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的新时期,在这个时期人的价值、个性、和尊严都得到了肯定,并且从显示的世俗生活中逐渐体现出来。这一时期的宗教音乐从总体上讲是人文主义与宗教定式的交融,音乐形式规范自由,情感表现上既有感性的“情” ,又有理性的“悟” ,宗教音乐不仅面对宗教与

 宫廷,也开始面对市民阶层。这时期的作曲家们也更注重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为主, 用音乐打动人心, 完美地体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

  参考文献:

 [1]沈金华.浅谈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特点[J].自贡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2]王道静.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对宗教音乐的影响[J].甘肃教育,2007(12).

 [3]程志敏.论文艺复兴的现时代意义[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10).

 [4]蔡玉良.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5]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6]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7]曾遂金, 李婧.西方音乐文化教程[M].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8]赵林.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J].哈尔滨:学习与探索,1994(5).

篇六:宗教歌曲在西方声乐发展中的作用

号密级学号J6 16 . 22 3 3 56■■硕士学位论文题目酉壶塞塾直丞签越壁遗堕匝鳖的演选作者墨堑指导教师壅煎壅塾蕉学科专业童垦生提交日期三Q Q 盍生堕旦珍 惜 作 者 成 果, 分 享 人 类 智 慧

 西方宗教声乐体裁及演唱风格的演进吕杨接要:

 扶吉至今, 谶器各地的音露部鼠人声懿歌唱发源, 却零单在歇溅大缝上发展到了嘏辉煌的形式, 这其中基餐教的作再l功不可没。

 在西方宗教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声乐演唱~直占据着煎要的位置, 口禺歌赞美上帝怒基督教教会仪式中的重要缀成部分。秀穷宗教声乐傣裁瓣发袋连经菠了一令麸箍攀捌复杂, 鼠擎一虱多样, 麸象教到世俗的这一过程, 与此相适应的, 在声乐演嚼上, 无论是熊力还是风格也同样经历了由庄严到优美, 由低级到高的过程, 这种体裁的演进与声乐艺术的发展之闯存在赘浆秘必然的联系, 本文就以时闻失顺序, 墩嚣方宗教鹰乐较力繁荣戆中世纪、 文麓复兴、 琶洛克几个酚段为蓉景, 选取几个有代表魏的宗教音承髂裁加以梳理和熬理, 试图从宗教声乐体裁的演进中总结、 探讨演喝风格、 演唱实践的发展, 及巍欧洲传统声乐艺术史上的作用和意义。孛氆鳃( 6- 13整纪)砉绞澹逮建豹声乐葵裁鸯臻萋褰羁圣欺、 继续喀、 瓣麴段、 奥尔加农、 迪斯康特等; 这一时期作曲手法简壤, 没有复杂的对位及和声,且受教会美学的影响, 在演唱上比较清淡朴实。

 古麓术时期( 12- 13世纪)的宗教声乐体裁鸯势达赞歌、 孑L 挫克图斯、 缀文歌等, 虽然这一时期已出现了复调声乐艺术酶稿舅, 毽基本都怒建立在人鹣巍然发声基穑上翡群众往的繁体舍噶。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声乐体裁有弥撒曲、 众赞歌、 赞美歌等:

 这一时期, 尼德兰唱诗班及后来的无伴凑合唱的发媵将复调合唱绽术推向了顶峰, 各声部线条渗囊, 滚嵇, 必了适应俊遽戆蓬菠走翅襄音准, 演瞩承乎较懿~令霹絮毒了骥显提高。巴洛党时期的宗教声乐体裁有:

 清唱剧、 受难油、 康塔塔。

 巴赫和亨德尔的宗教音乐作晶扶一个侧藤反映了这一时勰声乐发展水平, 受歌剧艺术的影响, 这一露联静演瞩风貉更热鬻蕊堍美, 合瞩怒簇不薮扩大, 疆疆艺术脱鬏露窭, 在歌唱技巧方面, 添加了大爨炫技性的花腔和拖腔, 体现出早期多声部合唱的辉熄成就, 并开始对发声技巧肖了更系统科学的研究。致菜一孵麓钵裁的发展中, 我钠熬纛鑫隐藏凌它鸷嚣戆誊聚艺本文凭, 蠢货么样的体裁及刨作形式藏有仟么样的演唱、 演奏承平, 在那个没有音响纪录瀚年代, 我们通过作品及体裁形式去推知当时的演出实践情况, 也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教堂声乐演唱同世俗的民间歌唱, 在不断地发展过摆中互相渗遴, 互为补充, 共嚣攘羲着敬瀵声乐艺寒戆发震, 为歌瓣及美声疆法戆诞生羹定了基醚, 不容忽毒觅珍 惜 作 者 成 果, 分 享 人 类 智 慧

 它楚瑟史凌续。宗教舒乐作品中蕴涵着丰富的声舔艺术宝藏, ~些经典作懿中的声乐唱段值得挖掘和演唱, 优秀的含唱及独唱咏叹调旋律优美、 平静、 甜蜜, 风格典雅、 高贵, 具有纯净、 圣洁、 飘渺的抒情气媵, 时至今鞋仍能弓l起人们靛强烈共鸣。

 其独堰终瑟瑟子声音修莽釉滨瑶艺术水平骢提高青缀大懿帮动俸嗣, 对于获得麓位鼍的头声和干净规范的声音不无启示, 应该作为声乐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风格类型来尝试, 而其合唱作品对于合Ⅱ 量蕊术事业的繁荣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所以宗教音乐审懿声乐演唱酃分有缓好翁疆究玲篷, 寂罄褥至《瘟鸯懿霪援。

 我弱攀汉要欣赏它, 歌唱它, 还甏对西方基督教文亿作以充分的了解。关键调:

 宗教声乐体裁演噶风格研究意义n珍 惜 作 者 成 果, 分 享 人 类 智 慧

 D e v e lo p m e n to fW esternrelig io u sv o c a l m u sicg e n r e sa n dsin gsty leN y a n gA b str a c t:

 F r o ma n c ie n t toto d a y ,th er u n sic o f th e w o r ld w w id e lo ca tio n s棚o r ig in a tef r o mp erso rl's v o ic e , b u t o n ly d e v e lo p sto th em o stg lo r io u sf o r mo ll th eE u r o p e a ne a r th , w h ic hd u e s to th e 如n c tio no fth eC h ristia n ity . Inth eh isto r yo fw ester nsa c r e dm u sic , th ev o c a lsin gh a s b e e no c c u p ie d im p o r ta n tp o sitio n . S in g in gh y m nis a llim po rta nce p a rtinth eC h r istia n ityc h u r c hrites。T h ed e v e lo p m e n to f th e w e ste r nr elig io u sm u sicg e n r eh a se x p e r ie n c e dalo n gc o u r sc , w h ic his f o r mS im p letoc o m p lic a tio n , F r o mrelig io ntoc u sto m s, F o ra d a p tin gw ith th isc h a n g e , e ith e r S in g sty leo rS in g a b ilityh a d a lsoe x p e r ie n c e daco m p lexco u l虢,w h ichis f r o mg r a v itytog r a c e ,f r o mlo wlev el toh ig hle v e l, T h e r eh a sacer ta ina n din ev ita b le c o n ta c tinm u sicg e n r e sa n dV o c a l m u sica rt. T h isa rticlew ill ta k e tim e a sO r d e r ,ta k e th em ed iev a l, R en a issa n ce, B a ro q u ea sb a ck g r o u n d , B eca u seth er elig io u sm u sicw a s th e m o stg lo r io u sin th is af e wp e r io d s. S e le ctsev er a lty p ica l g e n r e so fsa c r e dm u sicta k e in tog en era lized 。Inth eM id d leA g e s, th e r ee x iste dth ef - Ⅸedf o rm s u se dinso n g s, su c ha s, G reg o ria nch a n t,seq u en ce, tro p e, o rg a n u m , d esca n t. Inth e ea rlier M id d leA g e s, th e co m p o sitio nsk ill w a s stillsim ple。

 h a dn oco m p lica teda n dh a r m o n y , u n d e rth e in f lu e n c e o f th ec h u r c hesth eticsid e a s. T h esin gsty lew a sr ef r a in a n da u ste r e , In th eA ntqu e( 12—13C entu ry), vo ca lm u sica lg e n r eIn c lu d eco n d u ctu s, cla u su la , m o tet. th ise r aw im e sse d th ee m e r g e n c eo f b a sicp o ly p h o m cco n cep ts. A lth o u g hth ep o ly p h o n icv o c a lm u sic娥h a v em a d eab itp r o g r e ss, b u tba sed 髓p erso n ’ sn a tu r ep r o n o u n c ia tio n , e a r lyC h r istia nser v ices co n ta in edc a n to r o rresp o n so ria l, u su a llysu n gb yth eco ng reg a tio n.In th eR en a issa n ce, so m esa cred m u sica l f o rm s co n tin u e to u se th ep rev io u s, a n dso m ec r e a tio n 。

 c h o r a le , a n th e m , m a ss。

 A tth ise r a ,w ithth ep r o sp e r o u s d e v e lo p m e n to fp o ly p h o n icv o ca lm u sic ,p e o p le ’ S in g in glev el h a da rl o b v io u sim p r o v e m e n t。S in ce th eB a r o q u ep erio d ( c. 160 0 - c. 17 50 )so m en e w m u sic a l f o r m ssu c c e ssiv e lycr ea te, su cha so r a to r io , p a ssio n , T h erelig io u sm u sicw o r k so f B a c ha n dH a n d e l r ef lectedth ev o c a l m u sicd e v e lo p m e n tlev ela tth a t tim e 。

 u n d e rth ein f lu e n ce o fopera , T heS in gsty lew a sm o r eg o r g e o u sa n dm a g n if ic e n c e , th ech o r a l sca letoe x te n dc o n tin u o u sly ,th ea n o fso lo o u tsh in eo th e r s。

 A n dbeg intosy ste m a tic lyr e se a r c hf o rS in g in gtech n iq u e。F r o mth ed e v e lo p m e n to fth ef o rm , W ec a nse eth em u sica r t cu ltu r e th a t c o n c e a l inits b a c k , T h ec h u r c h v o c a l m u sic a n d se c u la rm u sicd e v e lo p m e n t to g eth er,T h eyIll珍 惜 作 者 成 果, 分 享 人 类 智 慧

 lea ru ningf r o me a c ho th e r ,p e r m e a tin ge a c ho th e r ,L a idf o u n d a tio nf o rth e b irtho fo p e r aa n db e lca n to .F u r th e r m o r e , sa c r e dm u sic co n ta in s a bu n d a n t v o c a lm u sica rttlea su re, it’ scla ssica ria ,c h o r u s a lew o r thtostu d ya n dsin g 。

 T h e sem e lo d yistu n ef u l, q u ieta n dsw e e t,th esty leise le g a n c ea n dn o b ility ,isf illed w ithp u r e , S p ir itu a l q u a lities。

 T h ea riac a 珏囊e l争y o utoa c q u ir eh e a d v o ic e o fh i曲p o sitio n , T h ec h o m s w o r k isa d v a n ta g eo u sto th ed e v e lo p m e n to f th e c h o r u s b u sin e ss W e sh o u ldr e g a r dita s an e c e ssa r y stu d ysty le. m ea n w h ile, F o rp er f ect sin g in ga n dstu d yth e sa c r e dm u sic ,w ea lso W a n t still tom a k ew e ll u n d e r sta n do f th ew e ste r nC h r istia n itycu ltu re。K e y w o r d s:

 sa cr e dm u sicf o r m sS in gsty ler e se a r chm e a n in g珍 惜 作 者 成 果, 分 享 人 类 智 慧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Y9 0 + 0 6 7 6本入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貔在导师的搔姆下进行的搿f 究工作及敬褥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蕺撰麓过豹研究成纂, 氇不毯食为获褥获西郯范大学或箕它教育辊擒瓣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霜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搬文中蓐了赛旗谖饔莠表示溪意。作者签名:

 兽桶日期:

 21丛:

 兰学位论文使蔫授权声明零入同意磅究垒焱较攻读学整耀瓣论文置铎豹懿谈产裁纂往藩获茜拜范大学。

 本人保证毕业离梭后, 发表本论文或使用本论文成果时署名单位仍为陕西师范丈学。

 攀投骞投髹蘩学整论文势翔蓬家主管舔门或其它指定凝稳送交论义夔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 院系资料室被袁舞; 有投将学霞论文豹建容缠久有笑数据痒进簿梭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终考签名:

 墨塑基蠲:

 2£!《; ; 墨:珍 惜 作 者 成 果, 分 享 人 类 智 慧

 一、 缝:

 论从古至今, 世界各地的音乐都从人声的歌唱发源, 却单单在欧洲大地上发展到了最辉煌的形式, 这其中基督教的作用功不可没。由予套秘条件限制, 国内听众接触到的殛方鬻乐更多静怒杏典器乐终燕, 嚣声乐趣镦往集中在敲嬲、 艺术歌爨等领域, 对寨教声乐涉猪较少, 箕实, 在嚣方人们接触最多的却是祭教声乐, 不篱人们身处什么社会地位一农民还是贵族, 也不管人们所信仰的是天主教还是基督教; 教堂音乐都成了生涵的一部分。

 程天主教卺家, 久秘鬟豫敷静嚣尊簇要曙弥激, 送爱死者簧堰安囊夔; 农蘩教蓍家, 教鍪每周的礼拜都有音乐楣伴( 如众赞歌和康塔塔), 节日更是如此。

 实际上在世界的无论哪个角落, 只要有慕督教会, 就有歌声来敬拜赞美神。

 唱歌赞美上帝是凝督教教会仪式巾的重要维成部分。基督教音乐是酉方音乐中靛声乐( 特羁是舍瞩)艺术, 是欧溯艺零音乐豹源头,一开始只用于教堂的扎拜仪式, 为教会所利用, 后来随着世俗音乐的发展, 他们互为渗邀, 所以宗教鬻乐就有了狭义和广义之分, 本文所要论述的主要是搬广义上兹宗教誊螽终磊, 帮糖一翅与宗教肉容有关妻孽, 强宗教音乐髂裁写成豹裔零。( 一)基督教与声乐演唱的历史渊源世界宗教文化形态在建筑造型藏术、 宗教礼仪等各方面都备有特点, 而基督教因激“颂黉” 为祭, 骧歌唱来努发宗教惑婕, 寝达寨教售念, 献瑟覆它瓣文纯形态独舆一种审美的熬力。

 在世界上大多数宗教中, 基督教可以说是最重视音乐,与音乐关系最为紧密的一门宗教, 它的音乐比其他任何宗教都更为普及, 鼹具有影响力。

 两教会也为誉少音乐家提供了成长的乎台, 如专职为教会工作的暇赫,馥及螫焱教堂疆诗毯演唱过熬海赣、 葵魏特等。

 可敬说基督; 教麸蕤生之醚籁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正如学术界所普遍认同的“西方音乐怒以督教文明为基质发展起来的音乐艺术” 。

 从客观上讲, 宗教势力对西方音乐的澎成与发展起了重要懿推动豫罔, 嚣方啻聚在教会兹蠢壤下褥裂了缀好的滋生移发震, 当然这势j}教会本意。基督教产生于公元l世纪前艏古罗马帝国糸都地区( 今邑勒斯坦)。

 在这以前基督教曾是犹太教的一个宗派, 它承袭了犹太教的一些神论思想, 同时受到§ 种吉代东方茨捧秘主义瓣影翡。

 基餐教音乐莛滚予狻太音乐, 嚣猛太教音幕跫受希腊的影响发展起来的。

 公元4 世纪的时候, 基督教分裂为阻罗马为中心的“罗马公教” ( 即天主教)和以君士坦丁爨( 现在的伊斯坦布尔)为中心的正教( 即东正教)。珍 惜 作 者 成 果, 分 享 人 类 智 慧

 基督教通过教会的活动, 传教士的传道、 圣乐诗音乐的创作和传播、 修道院修士的音乐教育, 保存了古希腊罗马的音乐文化成果, 特别是通过教会的音乐崇拜活动, 继承了希腊圣诗、 拉丁圣诗, 使基督教圣乐日臻丰富、 完美。

 圣乐的创作和表演使大批音乐人才脱颖而出, 最初载入西方音乐史册的对西方音乐文化作过重要贡献的音乐家, 都是教会中的神职人员。教会把音乐作为传播信仰的工具, 使音乐成为礼拜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督教会中, 《圣经》 、 《赞美诗集》 对当时西方音乐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宗教仪式包括所有的节日、 节令、 婚礼、 葬礼、 圣诞、 复活等都有相应的赞美诗。

 《圣经》 上的赞美诗为最初的基督教歌曲提供了丰富的歌词, 各地教会乐师创作了当时很流行的几种赞美诗演唱形式。

 如赞美诗独唱、 应答圣歌( 独唱和合唱)、 应答合唱( 交替的两组合唱)、 无词狂欢曲、 《哈利路亚》 上帝赞美歌。基督教赞美诗的曲调可追溯到公元4 世纪的圣安罗斯圣咏调, 还包括以后历代各国的音乐家所创作的曲调以及各国不同时代的咏歌。

 公元30 6 年, 君土坦丁纳斯升任罗马教皇, 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宗教改革, 规定基督教为罗马国教, 促使音乐有组织地发展。

 在这一时期教会流行一种名为昂的福尼( A n tip h o n y )的唱法,意思是交替合唱。

 这种唱法在巴勒斯坦的寺院里, 做礼拜时由两个合唱队轮流合唱:

 在东方印度的庙宇中表现为独唱与合唱交替出现的形式:

 在罗马寺院, 由众教徒分两组互相应答演唱。

 米兰大教主安布罗修斯采用“四弦” 法写了许多圣咏,定名为“安布罗修斯圣咏” , 还把研制出的由七音组成的四种调式音阶和对唱形式用于教会音乐。

 为了演唱这些圣咏, 他还在罗马各地创办音乐学校, 实行严格地训练来推广它。

 基督教赞美诗的曲调包容了西方音乐发展史中各个阶段的音乐风格, 如古代的圣咏( 安布罗斯圣味、 格里高利圣咏)、 赞美诗、 众赞歌、 经文歌、各国民族的民歌等。

 这样广泛的音乐素材来源拓展了赞美音乐诗的风格, 推动了西方音乐向前发展。在西方音乐早期, 宗教声乐演唱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正如钱康仁为《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 所写前言中说:

 “西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16 0 0 年以前)以声乐为主; 巴洛克时期( 16 0 0 . 17 50 声乐和器乐平分秋色:

 近现代( 17 50年以后)则以器乐为主。

 ” 而这里所说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以声乐为主” 主要是指宗教声乐演唱。

 可以说在18 世纪以前, 欧洲音乐主要以教会音乐为主, 而教会音乐则以圣咏为主, . 18 世纪启蒙时期以后, 音乐开始向世俗化发展, 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 但教会音乐仍然占据着中心地位。中世纪的教会音乐是纯粹的声乐, 器乐的发展受到压制, 教会神父把对器乐珍 惜 作 者 成 果, 分 享 人 类 智 慧

 的否定两瓣俗音乐的答怒结合在一起豹, 因为歌鞠蓠先有反映祭教内容的歌词,鬣能直接抒发久们酶凝诫感情, 又藏棒了教义, 寄稠予宗教鼹务, 丽炫耀技巧的器乐易使人眼花缭乱, 产生世俗的情欲, 所以13懒纪以后, 在教会除了管风琴外,一切乐器都被禁止使用。

 耶酥的大弟子保罗十分糟中音乐的作用, 他坚信歌唱可敬表述舞心寞挚翡{ { 孥惑, 音乐霹鞋滋逶天堂窝入瓣, 爱鞋缝淼《黻弗爨书》 毽告戒教民“鼷用诗篇、 蒸涛、 灵歌对嗡; 要从心地发出音乐, 颂赞主, 向他歌唱。

 ”( 《以弗所书》 第五段第19 句)。

 公元2世纪希腊神学家亚历山大・克雷蒙斯说:“大卫使瘸了没有生螽的琴弦, 但教会使用了有擞命的琴弦——也就是以我们蛉舌头为弦。

 ” ‘暖薅落臻了教会音乐最早楚焉豹楚声乐。教会葛仁常重视歌曲演唱及歌唱人才的培养, 狁太教信赖由神职人员和受过专门训练的歌者主持仪式, 基督教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 组织成立了专门培训神驳入员穰窳教音乐家熬场襞——修邀院纛教堂嚼强班或宗教歌曝学校, “褒熊雩亍瑟教的德国, 加尔文帮路德都认为歌曲是基督教生活静一部分, 、 路德在《盖辫特里奇歌唱巴...

篇七:宗教歌曲在西方声乐发展中的作用

/p>

 Northern Music2017年第8期(总第320期)北 方 音 乐Northern MusicNO.8,2017(CumulativelyNO.320)浅谈中世纪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发展及相互影响李君义(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摘要】中世纪初期,基督教文化作为这一时期精神文明支柱登上历史舞台,宗教音乐占据了主导地位。而由于宫廷势力和教会的分歧斗争,引起了大量的民间诗人和流浪歌手对现实社会和对音乐艺术的追求,让民间艺术音乐得到了释放。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由对立逐渐发展到互相渗透,互相结合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西方音乐的演变。为之后西方音乐的发展和创作打下基础。笔者通过对中世纪时期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知识的归纳与总结,以便更好地认识中世纪时期的音乐发展及他们对于西方音乐发展的启迪。【关键词】中世纪;宗教音乐;世俗音乐【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音乐向来被定义为人类情感表达的最有力的方式,它的源起与发展,可以说是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处于同一节奏的,在人类 还没有完全进入文明社会时,文字也没有出现之前,音乐就已经比语言更先一步。成为了记录人们生活、表达人类思想感情的 方式。然而音乐是如何开始的呢,比如,男女之间情感的抒发,劳动人民在劳作之后情感的释怀,或是人们在兴奋痛苦时的欢 呼与叹息,各种人声中都有着不同的音高,当然在那时人声并没有划定在标准的乐音体系中。一、中世纪音乐综述中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发展中关键的历史时期。随着宗教势力的日益壮大。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政教结合的政体。反科学 ,反人道的统治,使音乐艺术在当时遭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音乐的发展非常缓慢。但教会对音乐教化的作用十分重视。所以 在这个时期宗教音乐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教会多数的音乐形式都是以歌唱圣咏为主,早期的圣咏特征音域不宽,旋律单一。对演唱技能没有太高的限制,但 是它追求人心灵层面的静穆与超脱,演唱圣咏变成了人们精神释放的一种方式。而民间音乐是不被允许的。尽管这样,还是有 许多游吟诗人和流浪歌手在民间存在,他们对音乐的束缚和现实封建社会不满,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表达并宣扬自己的对音乐的 想法,渴望能够表达人类的思想感情。而且逐渐的发展为一种潜在的音乐浪潮,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它却渐渐代替 宗教音乐而一举拿下了音乐艺术主导地位的宝座。当时教会虽然遏制世俗音乐的发展,但由于人们对于音乐的不懈追求,世俗 音乐也在这个时期同步发展,此时的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形成了一组平行线,形成两条中世纪音乐的明显线络。二、宗教音乐的发展(一)题材与体裁在当时教会里,是以罗马天主教会圣咏为核心的,各个领域受到古希腊、古罗马和东方的影响,分成了不同的派别,随之 有了不同流派的名称与地区,礼仪和音乐中都是各具特点。在这个时期声乐是体现宗教音乐的方式。也是欧洲音乐文化的中流 砥柱,同时它也是为宗教服务的附属和工具,教会自然而然就成了声乐发展的重要源头。日课和弥撒是教会圣咏形式中的两个大类别。没有乐器伴奏的单身部的齐唱是罗马教会音乐的特点,它也有独唱、对唱等 其他形式。最为有名并流传最广的就是“格里高利圣咏”了,它俗称“格里高利圣咏”或“速歌”,它是西方封建社会初期的主体音乐,尤其 在理论、记谱法、音乐学校的成立等方面。都涉及到格里高利圣咏,乃至现代的音乐中都有很多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二)特点格里高利圣咏的特点:歌词演唱用拉丁文,无节拍,没有和声无伴奏纯男生的单一旋律。歌词出自于圣经及诗篇,旋律 包括音节式、花唱式、咏叹调式。十到十二世纪时期,附加段、宗教礼仪剧、继叙咏在礼仪歌曲中出现。促使单身部音乐达到了 盛世阶段。主要表现宗教内涵,超脱的、客观的、非个人的性质。排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有意思的是,在此时期乃至中世纪 之后的许多音乐与民谣却都由格里高利圣咏改编而成。附加段和继叙咏是对格里高利圣咏进行了扩展和细致的雕磨。由于这种 对圣咏具有空间想象力的延伸,使西方音乐有了一个飞跃。它促进了节奏和记谱的发展,唤起人们不同的创作思绪。

 从而发展了多声部的复调音乐。在那时教会完善了罗马歌唱学校,这是音乐史记载上正式培养歌唱家最早的学校,训练非常之严格,采用口传心授的模式 ,培养出了一批批有很高圣咏歌唱技巧的歌手。虽然如此,但在当时女子是不允许在教堂内说话的,要唱歌更是不被允许,所 以教会就用男童来代替女声,但又由于歌唱年龄有限,便用假声歌手代替,但是他们的音色不自然,不容易协调,为了适应复 杂多变的圣咏,阉怜歌手由此出现了。弥撤的歌词有许多部分是不可改变的,如慈悲经、荣格经、信经、降福经等。有的可以变化,如进特拉克图斯、台经、哈 利路亚、奉献经和圣餐经等。那些不可改变的部分由唱诗班演唱。这些歌词十四世纪时经常被人编配到复调音乐之中,弥撒后 来便成为作曲家编创作复调音乐的重要音乐素材之一。(三)代表人物格里高利:格里高利圣咏的创始人。在六世纪末,收集和编辑整理了各教会所用的圣咏歌曲,编著成一本对唱歌集,成为 中世纪最为经典性的代表音乐文献。也成为当时教会在教仪中使用的教科书。为了纪念他,人们便用他的名字为他的歌集命名 ,称其为“格林高利圣咏”。

 他任教皇期间开办学校;培养教会人员做亲信;监管罗马的法庭、监狱;惩治罗马城内的贪污、渎职人员;他还行善事创 立慈善相关事业;他在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实行一系列的新政策,在他的统治下,罗马教会不仅在罗马城,甚至在西欧都成为一个独 立的政治力量。三、世俗音乐的发展世俗音乐大多反映生动丰富的民间生活和人们的爱情故事,但他却不是这一时期音乐的主要发展方向。中世纪的欧洲,封建 制度将社会划分了等级,形成了当时的封建军事社会集团。集团要维持社会安定,发展文化学艺术,骑士阶层体现的军人道德 准则:荣誉、忠诚和爱情。骑士艺术在这个时期空前的繁荣,对理想化的女性的赞颂和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让骑士与贵 妇的爱情影响整个时代。中世纪单身部的世俗音乐也孕育在这个时期。(一)题材及体裁游吟诗人起源于法国东南部的普罗旺斯地区,南部游吟诗人被称之为“特洛巴杜尔”。北部游吟诗人被称为“特伦威尔”。大约 (下转第9页)万方数据

  Northern Music

 92017年第8期(总第320期)北 方 音 乐Northern MusicNO.8,2017(CumulativelyNO.320)剧的借鉴,所以音乐剧演唱形式上多样,《剧院幽灵》中有独唱、合唱、齐唱、重唱、轮唱、旁白等,通过对科学系统的美声唱法多方面的借鉴,演唱时呼吸均匀,共鸣丰富、发音吐字圆润清晰等。音乐剧的审美情绪与歌剧不同,歌剧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优美的音色,强调共鸣和掩盖,要求充分打开喉咙,追求“声音集中点”,最大限度地用声音塑造人物;而音乐剧对声乐演唱者的要求似乎要比歌剧更高,要求剧中人物不但要掌握古典科学的发声方法和娴熟的演唱技巧,还得借鉴现代通俗唱法演唱的亲切自然、生活化、有鲜明的个性表演,利用特有的声效处理以及情感的细腻来表现。要求剧中人物精通演唱技巧,善于表演,具有一定的舞蹈功底以及很好的表演知识等等,从而形成音乐剧鲜明的演唱个性。音乐剧的唱法是以美声唱法为基础,兼含有通俗唱法加入流行音乐的演唱风格的一种唱法,音乐剧中的声乐部分是听众最感兴趣的,人们往往会因为一首歌曲来记住音乐剧整体,就像我们听到《memory》就会想到《猫》一样,或许我们已经记不起《猫》中的人物形象和剧情,但是脑子中总会有着这首歌的旋律,可以说声乐演唱部分是音乐剧的灵魂所在,这种声乐演唱方法在音乐剧中的表现力很强,很能打动人,被听众所接受和认可。郑咏在演唱歌曲《在水一方》时候有很饱满的气息和灵活的呼吸控制能力,气息的支点放在横隔膜上,横膈膜的韧性支持力使得声音很有弹性,在高音区采用丰富的头腔共鸣,咬字清晰,声音圆润、明亮、抒情而优美,显得更加亲切和随和,所表达的情感更加鲜活和丰富,更具有艺术内涵。五、结语美声和通俗融合之后所表达的情感更加丰富,艺术性更强,更打动人,没有了美声唱法那般曲高和寡,使声音更为亲切、随和,容易拉近演唱者和大众之间的距离,被大众所接受。在演唱方法上,各种唱法都是相通的,它们之间的融合吸收是一个不断探索、拓展,从碰撞到融合的漫长过程。美声和通俗都要求呼吸具有一定的技巧,尤其在高音区使用美声呼吸方法,爆发力很强,能够较好地表述歌曲奔放、宽广、大气等内涵,给听众带来震撼人心的强烈感觉,弥补通俗唱法的不足。总之两种唱法的融合适应了当今新时代文化多元化的特征,也必然会推动世界声乐艺术的平稳发展,借助音乐剧多元化的特点也给我国音乐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我们也相信美声和通俗的融合是声乐发展的新的趋势。参考文献[1]刘玉洁.音乐剧中美声和通俗唱法的融合[J].大舞台,2013.[2]任冠国.浅谈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的融合互补[J].青年文学家,2012.[3]陈岳琴.简析声乐演唱艺术中的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4]李翔.简述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的异同[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5]王荣.试析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的异同[J].黄河之声,2014.[6]宋丽萍.对我国声乐“三种唱法”的思考[J] 齐鲁艺苑,2014.从1150年到1210年是游吟诗人的盛世时期。游吟诗人的核心人群是骑士阶级的诗人音乐家,他们的艺术一般在贵族圈内流 行,有地位尊贵的帝王,但也不乏有地位卑微的商人、街头艺人不被上流社会所认可。骑士文化为其提供了充实的题材,核 心主题则是讲述骑士与贵妇人的爱情故事,圣母玛莉亚是所有完美女性的杰出代表。(二)代表人物据统计,保留到今天的大约有400位南部游吟诗人的2600首诗歌和260首左右的旋律。其中著名的杰出人物有:博纳尔,马卡布鲁等。最早的游吟诗人是阿坤延公爵纪尧姆九世,北都游吟诗人留给我们的作品大约有400首诗 和1400首旋律。著名人物有:纳瓦拉王帝伯四世亚当·德拉·阿莱。后者被又称为“阿拉斯的驼背”,他的创作标志 着北部游吟诗人中艺术的最高水准。亚当·德拉·阿莱是田园恋歌最杰出的人物,《罗宾与玛丽安的游戏》就是根据田园恋歌发 展而成的音乐短剧,也是法国保存至今最古老的世俗题材的音乐剧,作于1284年左右。四、相互关系及影响中世纪音乐主要特点,是从原来的单身部音乐到复调音乐的一个演变,在理论上也有很大的飞跃,随之创立了线谱记谱法和 对位法。宗教音乐与声乐为主,而教会利用音乐教化的作用,又反对音乐的娱乐性,形成了只能服务于宗教的音乐。当时伴随着教会 歌唱学校的完善,教学方法也突破了过去的模式,课程变得越来越合理,声乐教育理论和训练方法方面的东西也多了起来 ,声乐的教学也因此发展起来。器乐在基督教会中被禁止了,因为会让刚刚皈依教会的教徒回想起在异教的生活。世俗音乐的 出现让人们渐渐挣脱教会的束缚,慢慢显露出人内心中个性的一面,在教会中有人想要改变教会音乐的古板形式,便在作曲中 添加了民间音乐的东西。对于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之间的影响,最显著的是狄斯康特的出现,其打破常规,不再用圣咏 当作主旋律,而是结合平行八度的平行奥尔加农融入节奏模式类型,这一变化让世俗音乐与宗教音乐有了初次的邂逅与融合。中世纪音乐的发展,改革和创新为后来艺术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文艺复兴时期有促进作用,合唱团也延续了宗教音 乐的发展的基础。中世纪音乐的发展影响了整个西方音乐的发展,同时也挑战了以封建神权为核心的封建统治,让人们释放内 心,表达出内心的激情,使人们的思想更加丰富继而使得艺术也变得生机盎然。参考文献[1]余志刚.西方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07).[3][美]保·朗多尔米.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03).[4]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10).[5]修海林,李吉提.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05).[6]陈鹏.略论基督教对欧洲中世纪声乐教育的影响与推动[J].文字生活,2011(11).[7]钟力.论格里高利圣咏在西方音乐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09(01).(上接第6页)万方数据

篇八:宗教歌曲在西方声乐发展中的作用

dquo; 倾听"信仰——论中西方宗教音乐的差异口文/查颖李彬摘要:音乐的形成和发展与宗教是密不可分的,虽然现今的音乐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融合和统一。但剖析中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和节奏技巧后仍能看到很多宗教的影子,宗教的发展在当今时代可以说是众所瞩目。正是由于这些“ 影子” 的存在,才使得中西方音乐在碰撞融合的同时仍能绽放各自的光彩。本文就中西方宗教( 具体为佛教和基督教) 对音乐发展、特征、类型及未来趋势作一个简单的描述,以展示这种音乐类型的独特魅力。关键词:宗教;音乐;中西方一、宗教音乐的定义宗教音乐是以“ 表达信徒对上帝、神等对象的崇敬、赞美、信靠和祈求或是传达宗教信条、思想” 为主要内容的音乐形式。不同的宗教音乐往往运用不同的编曲方法和歌词,由于这些不同使得不同信仰的音乐产生了其独特的词曲特点,散发其独特的魅力。二、宗教音乐的起源音乐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而这个时候的音乐与宗教是浑为一体的,因为那个时期的人类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一个神在主宰的,因此我们现在知道的很多古时候的宗教祭祀活动或者仪式中间都有穿插很多打击乐或者是祭祀者的舞蹈和带有旋律的叫喊声,这些“ 声音” 可以说是音乐的起源,更是宗教音乐的起源。当然音乐也在影响着宗教。随着时间的推移,宗教的一些经典中也出现了诸如“ 赞美诗” 、“ 心经” 这样的艺术形式。由于音乐的广泛传播性,使得很多宗教乐于用音乐作为其宣传教条、福音的道具。音乐的不同形式的发展也使得一些新创作出来的宗教歌曲有意无意的出现一个时代流行的创作手法。马丁· 路德就曾经说过“ 再没有什么能比音乐能同神学更好的结合起来” 。三、中西方宗教音乐的区别( 一) 宗教与音乐的关系说到宗教音乐就不得不提及音乐的产生。目前广泛被认可的说法就是“ 音乐的产生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 ,因为自然界中的一切声音皆可认为是音乐,鸟鸣声、溪流声甚至是风吹树叶的“ 沙沙声” 都可认为是最原生态的音乐。人类可以说是唯一的听悦者,人们借由这些自然的声音,用最自然的乐器将这些声音实体化、节奏化也就有了最早的音乐。那么什么是宗教音乐呢?其实宗教与音乐不乏相通之处,宗教是教化人心的,而音乐是丰满人性的,人性是基础,因此宗教是离不开音乐的。( 二) 中西方的宗教音乐代表中国的宗教音乐以佛教和原生的道教见长,而佛教在中国更是影响颇深,西方则以基督教( 这里所指的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这三大教派及其众多派系) 为主要信仰,这里就仅具体介绍这两种宗教音乐的特点。宗教音乐的特点其实跟传播途径、宗教信条和信仰习惯是密不可分的。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而其传播的主要方式就是音乐这种形式。佛教通常使用的音乐是梵呗( 一般分为咏经与歌赞两部分,咏读佛经的称“ 转读” ,歌唱礼佛的称“ 梵I’ ,搿呗” ①) ,始自三国,源于印度五明之声明,通俗讲就是僧侣念经的声音,起初传入我国,一直存在“ 梵音重复,汉语单奇” 的矛盾,后因陈思王曹植依《太子瑞应本起经》“ 撰文制音,船尾后式” ,才使得佛经在中国唱诵时不显得牵强,从此广为流传。比如佛教音乐中很经典的《大悲咒》,其主要内容是赞美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如何普渡众生、有哪些功绩以及人们的颂扬,即使是经过现代编曲微调后的版本,依然能够听出其中存在大量重复、循环的句式,这主要是由于佛教中诵经的信仰习惯决定的,如果不知道其中的意思,可能听起来会有些抑郁感,不太上口,这其中很大的原因来自信仰对象的神化,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体现在宗教音乐中就是所谓的与神灵对话的语言,那么在普通人听起来就难免会有些不习惯了。基督教出现在西方的中世纪,当时的社会是古罗马社会向基督教世界的过渡时期,之所以将后来的社会称为基督教世界,用德国诗人海涅的话可以解释:“ 物质享乐主义在罗马帝国发展到惊人地步,大有摧毁人类精神的一切辉煌成果之时,基督天主教的世界观作为克制这种物质享乐主义是一剂良药,是必不可少的⋯ ⋯ 在马耳其翁的盛宴之后,是需要一个基督教似的饥饿疗法的。” 比如闻名中外的《马槽歌》。听完后想必会有一个直观感受,即“ 易懂” 一些,而且相对佛教的音乐旋律来说也比较容易接受,这与信仰对象同样关系密切。由于基督教的信仰对象是耶稣,而耶稣是一个“ 不平凡的普通人” ,这样的设定更优化了基督教在当时社会的普及性,因此基督教的音乐会更“ 通俗” 、更上口,为的是实现最大的好处,即让信徒的门槛更低,大部分人更容易接受并信仰。( 三) 演奏宗教音乐的乐器基督教音乐在13世纪以素歌为固定歌调的“ 克劳苏拉” 和经文歌等复调合唱歌曲兴起,但遭到了教会的排斥,被认为是“ 渎圣” 的东西。其后,以经文歌和弥撒曲为主的无伴奏复调声乐作品,在不断发展中终于取得了教会的承认,并逐渐摆脱了固定歌调,成为自由作曲的音乐作品。佛教约在东汉明帝年间( 58~75) 传入中国,使得来自印度与西域的佛教音乐,掺杂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因素,因而中国佛教音乐既含有中国民族音调,又含有印度或西域少数民族音调。从上述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佛教音乐出现的最初都是无伴奏的。随着宗教传播和发展,宗教音乐也逐渐显现一个时代的音乐特征,不过发展至今日,( 下转75页)矗差震器一鹰万方数据

 把握演奏时候手指力度的把握,掌握演奏时候合理演奏强度和速度的拿捏。在弹奏训练中,我们可以采用节拍器来帮助控制弹奏时候节奏和速度的把握,等慢慢熟练之后脱离节拍器。3.倡导学生的钢琴演奏实践,积累和掌握舞台控制能力( 1) 课堂内外结合,丰富学生的表现力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提高,得法与课堂,得力与课外实践。课堂学习方法的把握与课外的实践训练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要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时间远不足够,我们在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并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有交流,促进学生内部成立自己的乐队,积极的参加学校内部与社会文艺活动和公益演出,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建立自己的演奏自信心,不断的加强自己的心理素质,更好的将个人情感融入到音乐表达之中。( 2) 用正确的乐句结构、情绪、语气来表现音乐钢琴音乐表现形式,只有借助正确的乐句结构、情绪和语气来表现,才能使人们提高音乐的表现内容。第一、乐句结构。就像文学作品的表达一样,在钢琴作品中,作曲家会先标出曲目的主题乐句,这个主题乐句就像一条红线贯穿于整个乐曲当中,形成一个最小的单位,我们把它叫“ 动机” 。我们根据这个最小的单位来划分乐句,那么整个曲子的脉络就很清晰了。我们可以采用连线的方法来划分乐句,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连线都能作为分句的根据。要真正把握乐曲的走向与和声的结构,哼唱的办法也不能缺少。通过哼唱可以增加划分乐句结构的准确性。划分好以后,为了弹奏得更清晰和流畅,我们可以采用手腕的提、吊、落、滚的方式,这种简易的弹法可以使弹奏更优雅和完整;第二、起、承、转、合与力度处理。钢琴作品和文学作品具有相通的地方,那就是注意起承转合,一篇好的文学作品注意起承转合总是让人读起来荡气回肠,意犹未尽。音乐的旋律也是这样,我们弹奏的时候要注意各个部分的衔接,从起句到收句的衔接,从发展到高潮到尾声的协调。同时弹奏钢琴又像唱歌和舞蹈那样要注重人的内心的感受和生活的阅历。明白什么地方用合适的力度来表现。结语钢琴教学中对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与锻炼是钢琴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立足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指导方法。积极探索有效的钢琴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规律,采取适应每个学生个体发展的教学策略,将钢琴基本能力的传授、演奏技巧的练习和对音乐的深层理解力、表现力有效的结合,以实现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的可持续性提高。参考文献:[ 1] 刘超.钢琴教学中的音乐表现力研究[ D ] .河北大学2009.[ 2] 刘赓.钢琴教学心理研究[ D] .东北师范大学2003.[ 3] 王源.论高师钢琴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的途径[J ].大家.2010(16).[ 4] 付蓉华.浅谈高师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J ]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 04) .[ 5] 杭丽华.钢琴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J ] .陕西教育( 高教版) .2009( 07) .蒋琴:长沙师范学校( 上接73页)也有了较为确定的演奏特点。这些特点的集中体现之一就是乐器,而其发声特点也体现了一个宗教的信仰特征。基督教相对佛教的建立时间较晚,因此其演奏特点和乐器与现今的西方乐器相仿。基督教音乐的发展历程很多时候也可以界定为教会的发展历程,起初的教会以“ 炼狱” 、“ 制裁” 为基调,强调违抗、起义会带来的痛苦和绝望并以此来控制人们的思想,但到中世纪后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使得一些世俗文化萌芽,于是出现了世俗权威与宗教权威的抗争,宗教的黑暗面被揭露,逐渐被取代的是更为人性化的思想。后来的基督教就扮演起了引导人们向善,向美好未来奋斗的角色。这样温柔、委婉的传教方式与早些时候的钢琴演奏方式( 那时也叫风琴) 相得益彰,例如赞美诗《平安夜歌》,该曲是圣诞节唱诗班常唱到的曲目,描述的是耶稣降生,众生欢喜的场景。钢琴在其中的配合伴奏十分简单,没有什么较高技巧,但这种形式反而衬托了这首曲目温馨、浪漫的主题色彩,让聆听的人们会很自然地认同这种信仰并找到共鸣,这也是钢琴充当基督教伴奏的关键因素之一。佛教自东汉传人中国以来,由于统治者看中了其中“ 因果关系” 、“ 受尽现世苦难,追求来生幸福” 等言论而大加利用∞,使得佛教得到了极高的重视和推崇,古代的皇帝也被认为是神的化身、在现世的“ 代言人” ,因而佛教的音乐听起来相对更庄严、肃穆一些,旨在体现皇权的权威。佛教音乐的经典乐器“ 筹” 就将这种风格演绎得淋漓尽致,由于筹乐年代久远,目前也已经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吹奏这种乐器的人也寥寥无几,而且大部分是寺庙的僧人或者方丈,因此这种乐器现今也很少能耳闻,更别说影音资料了,所以在这里对“ 筹” 这种乐器的风格做一个简单的描述。“ 筹”这种乐器常与笛、笙合奏,“ 筹” 的音色既有笛的清脆,又有笙的厚重,在古代宫廷倍受推崇,特别是佛教音乐需要营造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恰与这个乐器的音色相吻合。如今我们也只能在一些佛事活动、传统婚礼和戏剧中耳闻,常听的曲牌有《抱钟台》、《风入松》和《胖娃歌》等。四、结语宗教音乐是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甚至可以说是音乐的起源。虽然中西方宗教音乐存在着诸多不同点,但由于现在这个全球化时代的特征,很多文化都出现了统一融合的现象,宗教信仰也无法避免。而宗教音乐作为一个兼顾宗教教条的特异性和音乐的广泛性的特殊形态在如今也大放异彩,很多流行歌手也对一些佛教音乐进行独特方式的诠释。这种现象先不论优劣,但至少让音乐领域更加饱满与充实且大放异彩,这才是我们所有音乐人最希望看到的。参考文献:[ 1] 钟小勇.唐代佛教音乐之研究.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朱艳红.中世纪音乐审美心理浅探.艺术百家.2002.[3]张鸿岛.欧洲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4] 孟庆民.白云寺与古代稀有佛教乐器“ 筹” .艺术百家.2011.[5]正兴.佛教音乐资源.佛教文化.1999.查颖李彬: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滁哆一、,泸.一.5乏震琴一庵万方数据

 “倾听”信仰——论中西方宗教音乐的差异“倾听”信仰——论中西方宗教音乐的差异作者:查颖, 李彬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刊名:北方音乐英文刊名:Northern Music年,卷(期):

 参考文献(5条)参考文献(5条)2013(12) 1.钟小勇 唐代佛教音乐之研究 20112.朱艳红 中世纪音乐审美心理浅探[期刊论文]-艺术百家 2002(4)3.张鸿岛 欧洲音乐史 19834.孟庆民 白云寺与古代稀有佛教乐器“筹”[期刊论文]-艺术百家 2011(3)5.正兴 佛教音乐资源 1999

 引用本文格式:查颖.李彬 “倾听”信仰——论中西方宗教音乐的差异[期刊论文]-北方音乐 2013(12)

篇九:宗教歌曲在西方声乐发展中的作用

03 级博士学位论文

 勋伯格的宗教思想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

 作者姓名:王

 婷

 婷 导师姓名:钟子林教授 研究方向:西方音乐史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2007 年 年 4 月 月 10 日

 学位论文提要

  勋伯格的宗教思想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

 作者姓名:王

 婷

 婷 导师姓名:钟子林教授 专业方向:西方音乐史

 奥地利作曲家阿诺尔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 1874-1951)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曾经开创了无调性与十二音作曲法。在这位富于创新精神的作曲家的创作中,宗教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通过全面考察勋伯格的宗教思想在其音乐创作上的影响,试图更清楚地认识勋伯格,更好地理解他的音乐。

 全文由绪言、第一、二、三、四章和结论组成:绪言主要陈述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一章对勋伯格的宗教信仰历程进行回顾;第二章论述勋伯格宗教思想对创作影响的第一个方面“先知意识”,梳理先知意识在技法和作品的体现,并深入研究《四首管弦乐歌曲》和歌剧《摩西与亚伦》中的先知意识;第三章“上帝观念”,在考察勋伯格的上帝观念的内涵之后,以《雅各的天梯》和《现代诗篇》为例做重点分析;第四章“犹太情结”,在分析了作为犹太人后裔,勋伯格一生的宗教思想与犹太情结有密切关系后,着重分析《华沙幸存者》和《三千年》两首作品。结论在综合论文主体论述基础上,在更广泛的背景下,归纳勋伯格的宗教思想的特点,进一步明确这种宗教思想对其创作影响的重要性。

  关键词:勋伯格;宗教思想;先知意识;上帝观念;犹太情结;《四首管弦乐歌曲》; 《摩西与亚伦》;《雅各的天梯》;《现代诗篇》;《华沙幸存者》;《三千年》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Schoenberg’s Religious Thought on His Music

 Arnold Schoenberg (1874-1951) was a major figure in the history of twentieth century music. His most famous innovation was atonality and dodecaphony in music. As a great innovator, Schoenberg maintained a strong connection with religious thought throughout his lif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Schoenberg and his music, the dissertation will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choenberg’s religious thought on his music.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an introduction, four chapters and a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is concerned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as well a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subject. Chapter One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Schoenberg’s religious thought. Next three chapters study three aspects of the influence of Schoenberg’s religious thought on music: prophetic consciousness, God idea and jewish complex, as well as analyze Vier lieder, Die Jakobsleiter, Moses und Aron, A survivor from Warsaw, Dremal tausend Jahre, and Modern Psalm. The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luence of Schoenberg’s religious thought on music.

 Key words:

 Schoenberg; Religious thought; Prophetic consciousness; God idea; Jewish complex; Vier lieder; Die Jakobsleiter;

 Moses und Aron; A survivor from Warsaw;

 Dremal tausend Jahre; Modern Psalm.

 i目

 录

 绪 言

 …………………………………………………………………………………………

 1 一、研究视角与选题意义 ……………………………………………………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第一章

  勋伯格的宗教信仰道路

 …………………………………………………………

 6 第一节 幼年时期的家庭背景

 …………………………………………………………

 6

 一、勋伯格的父母

 ……………………………………………………………

 7 二、“割礼”及其意义 …………………………………………………………

 8 三、少年时的宗教信仰

 ………………………………………………………

 9 第二节 青年时期 —— 改信基督教 ……………………………………………………10

 一、犹太人与基督教…………………………………………………………… 10

 二、勋伯格转信基督教

 ……………………………………………………… 11

 三、勋伯格与神秘学

 ………………………………………………………… 14 第三节 重返犹太教 ………………………………………………………………………18

 一、犹太教与犹太人…………………………………………………………… 18

 二、反犹主义…………………………………………………………………… 19

 三、锡安运动…………………………………………………………………… 21

 四、美国岁月…………………………………………………………………… 24 第二章

  先知意识…………………………………………………………………………… 28 第一节 先知意识概述…………………………………………………………………… 28 一、先知与先知意识…………………………………………………………… 28 二、勋伯格的先知意识………………………………………………………… 29 第二节 《四首管弦乐歌曲》中的先知意识…………………………………………… 40

 一、关于《四首管弦乐歌曲》………………………………………………… 40

 二、《预感》中的先知意识………………………………………………………41 第三节 《摩西与亚伦》中的先知意识………………………………………………… 51 一、关于《摩西与亚伦》……………………………………………………… 51

 ii二、《摩西与亚伦》文本中的先知意识………………………………………… 52 三、《摩西与亚伦》中摩西的音乐……………………………………………… 59 第三章

 上帝观念……………………………………………………………………………… 69 第一节 概述…………………………………………………………………………………69 一、勋伯格的上帝观念……………………………………………………………69 二、上帝观念在作品中的体现……………………………………………………73 第二节 《雅各的天梯》中的上帝观念……………………………………………………80

 一、关于《雅各的天梯》…………………………………………………………80

 二、《雅各的天梯》文本中的上帝观念………………………………………… 82

 三、《雅各的天梯》音乐中的上帝观念………………………………………… 86 第三节 《现代诗篇》中的上帝观念………………………………………………………93

 一、关于《现代诗篇》……………………………………………………………93

 二、上帝观念在《现代诗篇第一首》中的体现………………………………… 93 第四章

  犹太情结…………………………………………………………………………… 102 第一节 概述………………………………………………………………………………102 一、犹太人与犹太情结………………………………………………………… 102 二、犹太情结在作品中的体现………………………………………………… 108 第二节 《华沙幸存者》中的犹太情结………………………………………………… 112

 一、关于《华沙幸存者》……………………………………………………… 112

 二、《华沙幸存者》文本中的犹太情结………………………………………

 113

 三、《华沙幸存者》音乐中的犹太情结………………………………………

 118 第三节《三千年》中的犹太情结…………………………………………………………125

 一、关于《三千年》…………………………………………………………… 125

 二、《三千年》中的犹太情结……………………………………………………126 结 论…………………………………………………………………………………………… 134 附录一:勋伯格的宗教性作品一览……………………………………………………………137 附录二:勋伯格的作品目录……………………………………………………………………139 参考文献…………………………………………………………………………………………157

  1 绪

  言

 本文论题是《勋伯格的宗教思想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题目中所指的“宗教思想”,是勋伯格本人对多种宗教和宗教观念吸收和思考后的产物。这种思想既带着一些特有的宗教特点,又具有作曲家的个人特征,是一种融合的结果。而文中涉及的“音乐创作”,既包括作曲家对无调性和十二音等音乐技法的探索,又包括《四首管弦乐歌曲》、清唱剧《雅各的天梯》、歌剧《摩西与亚伦》、《华沙幸存者》、合唱《三千年》及《现代诗篇》等多部宗教性作品。本文对勋伯格的宗教思想在其创作中的影响归结为三个方面:先知意识、上帝观念和犹太情结,然后分别加以阐述。

 一、研究视角与选题意义 宗教几乎是与人类诞生起就相伴的最悠久的社会和文化现象,是人类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一种寻求。西方社会是一个有着深厚宗教传统的社会,宗教的影响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谈到文化必谈宗教,而谈宗教也必会谈及文化。

 在西方音乐的历史中,音乐与宗教的关系始终结合紧密。这种关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作曲家中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在欧洲中世纪,基督教会对音乐起到了巨大作用,也为西方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后世的许多音乐家与宗教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虔诚基督新教徒的巴赫,认为音乐是“赞颂上帝的和谐声音”① ,可以说其一生创作都是这种观念的体现。亨德尔在作完清唱剧《弥赛亚》中的“哈利路亚”合唱后泪如泉涌,并且说:“我确实认为我实实在在地看见整个天国就在我面前,我看见了伟大的上帝本人。”②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作曲家海顿曾说道:“想到上帝时,我的心因欢乐而跳跃,我情不自禁地让我的音乐也欢欣跳跃。”③ 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后来的作曲家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柏辽兹、李斯特、勃拉姆斯、古诺、罗西尼、多尼采蒂、布鲁克纳、圣桑、福列等等,都毫无例外地创作了宗教题材或宗教体裁的作品。西方文化中音乐和宗教的密切关系由此可见一斑。因此,从宗教角度来研究西方音乐,考察作曲家及他们的创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①

 转引自[美]马克利斯,《西方音乐欣赏》,刘可希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年,第 418 页。

 ②

 同上,第 457 页。

 ③

 同上,第 222 页。

 2具体到个别的作曲家,宗教对他们的影响都可能有所不同,也有的作曲家完全不受宗教的影响。就勋伯格来说,他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勋伯格出身于奥地利犹太家庭,青年时期接受基督教洗礼,1933 年又重新皈依犹太教。勋伯格的宗教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是反映其创作及作品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勋伯格对艺术的态度本身就带有着某种宗教情感。勋伯格在思想上认定自己是“上帝所拣选的人”① ,肩负着寻找艺术永恒真理的使命。他勇敢地开创了无调性和十二音作曲法,开创了二十世纪作曲的新天地。我们从已经出版的勋伯格的信件和相关传记中,可以看出宗教思想对他的影响。勋伯格大量的宗教性作品更是宗教影响的鲜明例证。勋伯格中后期的声乐合唱作品中,有将近一半是采用宗教题材创作的。尤其在生命的最后两年,勋伯格几乎只创作宗教主题的作品。根据现有的材料来看,勋伯格至少有一部清唱剧、两部歌剧、一部弦乐四重奏、三部声乐独唱、十一部合唱作品具有宗教性特点。清唱剧《雅各的天梯》和歌剧《摩西与亚伦》是其中较为典型的大型作品。

 因此,对于这样一位有着浓厚宗教意识的作曲家,要想更全面的了解其人其乐,我们就必须深入探究作曲家思想深处的宗教信仰问题。通过研究勋伯格的宗教思想,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勋伯格,更好地理解他的音乐。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勋伯格的研究起步较早,始于 20 世纪 10、20 年代。20 世纪下半叶以来,对勋伯格的研究,包括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逐渐开始全面深化。研究著述涉及多部传记、音乐创作风格、技法和美学观念等多种方面。《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辞典》中,所列的有关勋伯格的英德文专著和论文集有 150 余部,各种论文更是高达 260 余篇。此外,勋伯格本人被结集出版的大量论文、评论和演讲词,勋伯格的音乐理论专著,以及勋伯格与学生和朋友等的通信集都为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对勋伯格的宗教和音乐的专项研究,最初集中在勋伯格宗教题材的音乐作品。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相继有一些介绍和研究这些宗教题材作品的成果问世。其中,以色列音乐学家彼得·格拉登维茨(P. Gradenwitz)② 的文章《勋伯格的宗教作品》(Schönbergs religiöse

 ...

推荐访问:宗教歌曲在西方声乐发展中的作用 声乐 宗教 作用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