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民主党派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的作用

民主党派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的作用

时间:2023-05-30 19:0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政治角色理论是分析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有价值的理论工具。角色认同历史、政治角色期望、社会角色扮演和角色科学评价,分别决定了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有力坚持者、坚定维护者、切实贯彻者和着力发展者。

关键词:政治角色;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民主党派

中图分类号:D6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1)05-0014-04

政治角色理论是现代西方政治学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不同的政治主体在政治系统中处于不同的政治地位,每一政治地位都有一定的政治行为模式,当政治主体按照与自身政治地位相对应的政治行为模式进行活动时,就在扮演一定的政治角色。政治角色理论的基本范畴包括角色认同、角色期望、角色表演与角色评价等。政治角色理论的基本范畴为深入探讨政治关系、政治行为、政治功能和政治过程提供了方向与可能。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民主党派的政治地位是社会主义参政党。这一地位意味着各民主党派按照参政党的政治行为模式进行活动,扮演与参政党相匹配的政治角色,即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是其基本职能。从民主党派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所发挥的作用来看,民主党派政治角色的基本状况决定了它们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有力坚持者、坚定维护者、切实贯彻者和着力发展者。

一、角色认同历史决定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有力坚持者

角色认同是指主体的态度、行为与所扮演的角色保持一致。政党成员的角色认同是政党的一种内化型防御机制,维系着政党的生存和发展。我国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制度既合乎时代发展潮流,又体现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行正确的政治方针,各民主党派对自身在社会中扮演的政治角色有着高度认同。这种认同历史决定了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有力坚持者。

在近代,政党这种全新的组织形态和政治参与主体逐渐融入到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中。多党竞争模式、两党合作模式、一党专政模式都曾被先后引进和尝试,但都行不通。创新政党模式的历史重担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肩上。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毛泽东说:“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员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1]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所规定的政治角色给予认同,在实践上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与中国共产党一道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奔走呼号;在理论上发表各种言论积极响应、支持共产党的多党合作主张。1949年1月,各民主党派代表人士联合发表意见宣布:“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以期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2]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受“左”倾关门主义影响,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一度遭受挫折。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没有放弃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主张民主党派不仅不能解散,而且还要继续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中国共产党全面开展民主党派工作,积极帮助民主党派加强建设。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明确方针。1982年,又增加“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内容。这一方针的确立表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一种平等、合作与团结的友党关系。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和对己方针表示满意和拥护,并为之鼓舞。在1957年,时任中国致公党第六届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的黄鼎臣说:“从去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后,我们都感到兴奋和光荣”[3]。正是由于这种角色认同,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提出了大量的批评和建议。这对于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高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与坚持和推动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各民主党派的努力下得到巩固和发展。1989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该文件作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新的里程碑,有力地促进了民主党派发挥参政党的作用。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正式写入宪法。特别是在2007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进一步确立了民主党派在多党合作制度中的政治地位:“参政党的地位和参政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4]。民主党派“合法”地位的确定极大地提高了民主党派的政治热情。他们积极表达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坚持。如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说:“《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的发表,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发展方向,极大调动了民主党派有序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热情。”[5]

二、政治角色期望决定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坚定维护者

政治角色期望是指政治成员对某一政治角色所应具有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的期望。政治角色期望在多数情况下都是明确的,在扮演某种政治角色之前就已经规定好了,合理并适度的政治角色期望可以带来前进的动力。政党成员的政治角色期望是政党的一种内化型驱动机制,促进着政党的生存和发展。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政党的政治角色地位决定了民主党派的政治角色期望——必须较为全面地考虑社会政治成员的愿望和期待去履行基本职能。民主党派的政治角色期望主要体现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参政的民主党派的政治角色期望、民主党派对自身的政治角色期望和人民群众对民主党派的政治角色期望上。民主党派对这些政治角色期望的满足决定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坚定维护者。

随着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演变与历史任务的变动,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政治角色期望有所不同。在当前形势下,它主要表现为民主党派两种基本职能的履行,即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是多党合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坚持与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广泛集中各界人士的智慧,充分反映它们的意愿和各方面的合理要求,使之制定的方针政策更加科学、更加民主,对于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能力,推进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6]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内容是国家宪法和法规的实施情况,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情况,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的工作和中共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的主要内容,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坚持和完善中也有重大意义。“民主党派的监督,对于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健全社会主义监督体系,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7]

民主党派对自身的政治角色期望是建立与参政地位相吻合的政治角色。它们在不同时期制定的章程和纲领都明确了其性质、指导思想、主要任务、组织制度、党派成员的权利、义务和纪律等,特别是明确了自身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的期望与应该努力的方向。章程和纲领是民主党派整体意志的表现,是贯穿民主党派一切活动和规范民主党派成员思想行为的最高准则。民主党派在章程和纲领中明确的政治期望表明民主党派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坚定维护。如目前的中国农工民主党章程总纲规定:“本党遵循多党合作的政治准则: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8]。

人民群众对民主党派的政治角色期望是要求民主党派为社会各阶层的政治参与和政治诉求提供合法的表达渠道。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社会新阶层和利益群体不断涌现。但我国公民社会尚处在不发达阶段,他们的政治愿望和政治利益诉求经常处于个性化的未经整理的状态,特别需要一个媒介加以整理和消化,然后输入各级政府。民主党派作为各自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无疑是有效媒介或表达渠道。“在我国现有的政治架构内,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是特定社会阶层和群体进行利益表达的重要渠道之一,而且它们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就是进行利益表达和综合。”[9]各民主党派通过反映社情民意、开展调研活动和进行政治协商等多种形式传递公民社会的政治意愿。人民群众对民主党派政治角色期望的高低折射出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坚持与完善程度。民主党派只有坚定地维护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他们的政治角色期望。

三、社会角色扮演决定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切实贯彻者

角色扮演是指角色表演,即按照角色规范和角色期望所表现出来的角色形象、行为。参政党要树立好自身的角色形象,角色扮演非常重要。政治行为主体扮演一定的政治角色,实质上就是按照与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相对应的行为模式去进行政治活动。政党成员的社会角色扮演是政党的一种外化型力量机制,扮演得好坏直接影响着政党地位的确立、巩固和发展。民主党派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是参政党,在参加国家政权、人民政协与现代化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种重要社会角色扮演决定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切实贯彻者。

民主党派广泛参加国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合作关系在国家政权组成上的充分体现,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发挥作用和民主党派扮演社会政治角色的主要表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加快,民主党派人士担任各级政府部门实职已日益普遍,正职干部的比例也逐年上升。他们在参与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在参与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和政府领导人或参与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方面已经拥有了实质上的决策参与权和监督权。民主党派有职有权,不仅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和国家事务管理科学化,也改善了干部队伍的结构,强化了决策的专家思维,使行政管理更科学。民主党派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的政治价值也得到确认与彰显。“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权中肩负神圣使命,拥有崇高地位,是国家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重要、健康而又稳定的政党力量。”[10]

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有量的规模,同时有质的体现。在人民政协组织构成中,民主党派是重要的界别。其成员在各级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和政协领导成员中占有较大比例,在政协各专门委员会负责人和委员中,甚至在政协机关中,均占有一定比重。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发挥参政党作用,他们积极参与政协的大会发言、委员提案和专题调研,就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课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深入调研,提出建设性意见,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及时反映社会情况和民众意愿,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各民主党派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民主党派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或就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或反映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的那部分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或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或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等。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体现了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以这种作用切实贯彻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四、角色科学评价决定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着力发展者

政治角色评价是指社会政治角色对另一政治角色或政治角色对自身角色扮演状况进行评论与估价。政党政治角色评价是政党内化型和外化型力量机制的结合,具有鉴定、导向、激励、诊断、调节、监督与管理等功能。一般来说,政党实践的有效性、合理的价值理念和道德底线是其科学的评价标准。关于我国政党制度的科学衡量标准,江泽民曾系统而完整地提出过。他说:“衡量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最根本的是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效果着眼,一是看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二是看能否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与优势;三是看能否保持国家政体的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四是看能否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11]。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各民主党派以这些衡量标准严格要求自身,得到了执政的共产党、社会公众及各民主党派自身的中肯评价。相应地,民主党派在这些评价中受到鼓舞,在坚持中国共产党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领导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推动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给予了高度评价。毛泽东形象地把民主党派比喻为“一把头发”,认为“不可藐视”。邓小平则对民主党派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有着简明扼要的概括。他说:“在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斗争中,各民主党派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推动和帮助各自的成员以及所联系的人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参加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斗争,也都作出了宝贵的贡献”;“他们是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12]。江泽民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合作经验时也说:“多年来,各民主党派与我们党亲密合作,风雨同舟”[13]。而对于民主党派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新贡献,中国共产党认为民主党派“为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发挥了独特作用”,“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历史作用和重大贡献的评价,调动了广大民主党派成员的积极性,扩大了多党合作制度的群众基础,增强了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多党合作的思想共识,巩固和发展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社会公众对民主党派也给予了高度赞扬。民主党派开展专题调研、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与进行社会服务等工作是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是新时期新阶段民主党派的重要工作,也是畅通言路、服务社会的有效举措。民主党派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在社会公众中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社会公众对民主党派的高度赞扬表明民主党派的社会担当与责任深入人心。同时,这也表明正是因为这些社会担当与责任促使和激励着它们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进入新时期以来,各民主党派成员数量有了一定幅度的增加,总体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组织活动方式也日益多样化,成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受到重视;民主生活走向正常化、经常化;组织纪律性得到加强,自身建设得到推动;参政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他们在多个层面、多个领域通过多种渠道发挥作用,对国家政治文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日趋增强。对民主党派的这些显著作用,各民主党派自身都有着较高的评价。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高低影响和决定着多党合作的水平。民主党派对自身发展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肯定评价促使他们在克服所存在问题的同时,也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35.

[2] 陈竹筠.中国民主党派历史资料选辑: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533.

[3] 黄鼎臣.把反右的斗争深入下去[G]//中国致公党文件选编.中国致公出版社,1995:232.

[4]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政党制度[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9-10.

[5] 刘维涛.同舟共济创伟业 薪火相传向未来[N].人民日报, 2007-12-22.

[6] 如何理解既要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又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EB/OL].中央统战部网站, (2006-11-29).https:///zytzbwz/ztlm/ tongzhan20/wjjd/80200611290001.htm.

[7] 中共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EB/OL]. 中国新闻网,(2007-11-15).https://www.chinanews. com/gn/ news/2007/11-15/1078144.shtml.

[8] 中国农工民主党章程[R].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2007-12-14.

[9]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中心.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499.

[10] 高贤芳.试论马克思主义是民主党派的指导思想[N].贵州政协报,2010-04-06.

[1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12.

[12]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3-204.

[13] 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6-02-17.

责任编辑:林华山

推荐访问:民主党派 政党 中国 作用 特色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