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时间:2023-06-02 18:0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收入分配格局决定社会是否稳定,橄榄型社会结构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收入分配格局;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呈现出收入渠道不断增多、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态势。在收入分配差距激励效率的观念和体制被逐渐认同的过程中,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也开始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现状

收入分配格局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分配比例关系。一个国家主体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合理,会对该国的投资消费比例、居民收入差距、区域协调统筹发展等产生重要影响。

一个稳定的社会,收入结构应该是“橄榄型”的,富人和穷人都比较少,而中等收入者最多,占总人口的一大部分,这样的社会是一个财富分配较为合理、政权稳定,执政基础牢固的社会。

而中国的收入分配结构,不是橄榄型,而是金字塔型,富人人口最少,中产阶级人口较少,而穷人人口最多。

2012年我国收入低于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人群比例高达62%,这部分低收入人群主要在农村。而中等收入者也偏少,金字塔最顶层的富人比例更少。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当中等收入者群体弱小无力并且组织很差时,国家就会分裂为穷人和富人,由于二者是天然的敌人,在政治上往往互相排斥,很难妥协,就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如果一个社会的结构是“橄榄型”,也就是说,富豪与穷人、权贵与弱者都是少数,而作为既有秩序之基础的中等收入者在社会中占据主流,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变得稳定、理性、建设、务实,有利于建立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公平、公正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

对于中国社会来说,“橄榄型”分配格局是我们正在追求的目标。也就是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现在,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中有48.5%的家庭财产在15万至 30万之间,如果考虑到我国农村除极少数农民收入较高外,大多数收入偏低的现实,可以推测出目前我国的中等收入者人数大约为2亿,占全国人口的18%左右。所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占人口大多数的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使更多的低收入者逐步进入到中等收入者行列,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困境

目前,我国形成“橄榄型”收入结构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具体说来,有这样几点:

(一)城乡二元结构

这是历史遗留的老问题,我国城市和农村的人均收入之比,1978年是2.6倍,到了2012年是3.3倍,这说明城乡差距还在继续扩大。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

以人均GDP衡量,上海最高,贵州最低,1978年相差14倍,2008年仍然相差8倍。地区差距既有自然地理条件、原有经济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市场潜力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经济体制、政策选择和发展战略等方面的主观原因。

(三)行业收入差距

据人社部统计,当前中国工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10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70146元;最低的农林牧渔业,16717元。最高与最低之比为4.2:1。而在发达国家,日本、英国、法国的最高和最低行业工资差距约为1.6-2倍左右,德国、加拿大、美国、韩国则在2.3-3倍之间。从目前的资料看,中国的行业收入差距已跃居世界之首。

(四)中等收入者比重增加缓慢

国家的中等收入者包括银行职员、政府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公司白领,还有大量的中小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从我国中等收入者的构成来看,主要是中小企业的投资者和经营者比较少。中小企业没有充分发展起来,根源在于税费负担重、融资困难。按照国家工商局的数据推算,我们大概每一千人口企业的数量是12个,而像韩国、台湾等地可以达到每一千人口50个企业,我们和他们的差距非常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主力是中小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我们的中等收入群体正是在这方面比较缺乏。如果我们达到一千人口有五十个企业的话,假设一个企业有两个人投资经营,一千人口里面就有一百个中等收入者,达到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再加上其他职业的中等收入者,就能够形成一个橄榄型的分配结构。

三、怎样才能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一)缩小城乡差距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高二、三产业就业机会,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在农村建立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二)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通过产业结构的转换实现中等收入阶层的发展扩大。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实行职业结构的调整,使以蓝领为主体的职业结构变为以白领为主体的职业结构,从而让多数人成为中等收入阶层。

(三)完善社会保障

当前,在城市,住房、教育、医疗和养老等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使工薪阶层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制约了中等收入群体的增长。应加强房价调控,深化教育、医药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使人们从“住房难”“看病贵”等困境中解脱出来。

总之,日益扩大的中等收入阶层,将成为中国社会经济上的消费主体,社会的稳定器和推动力,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郑云.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的经济学分析[J].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5,(1).

[2]刘吉.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是当务之急[J].每日经济新闻,2005.04.29.

[3]纪玉山等.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的扩大及“橄榄型”财富结构的达致[J].社会科学研究,2005,(2).

[4]李亚.提高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J].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5,(3).

[5]刘建民.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构建小康社会结构[J].理论探讨,2005,(2).

推荐访问:比重 收入分配 收入 调整 关系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