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低碳交通引导下我国商贸流通立体空间布局模式及优化策略

低碳交通引导下我国商贸流通立体空间布局模式及优化策略

时间:2023-05-23 10:30:08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馐#gngngniMx-im5ըky制度、政策和管理机制所形成的控制和管理体系。

(一)我国城乡商贸流通行业的空间布局

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客观环境,作为连接城乡商品和服务流动的大动脉,流通业需要结合我国城乡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和空间布局。如图2中的流通产业布局所示,城乡区域分别建立了工业品和农业品的产地和销地市场,这一举措的确减少消费者往返于城乡之间的交通成本,但由于零散的物流模式造成了重复运输和社会资源的无谓损失,所以传统物流模式并未实现降低碳排放总量的社会目标。再者,由于工业品和农产品在物品特性和储藏条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流通业应区别对待两者在物流过程中两者在效率和运输工具方面的选择。此外,目前在我国城乡的双向流通领域存在着如图2所示的两条流通渠道而非一体化配送体系,这也是造成物流行业对资源和运输工具需求量较大、能耗量较高的主要原因。

(二)城郊农业生产空间布局

现代流通产业在涵盖了传统流通业的运输职能的基础上,其产业链向上游延长至生产领域的规划和管理范围,向下游延伸至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市场领域。所以工厂和农业生产基地与市场的相对位置在降低交通成本和减少碳排放总量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大额度的物流吞吐量不仅需要合理的流动模式相互配合,同时物流量的增加对于生产过程的空间布局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城郊农业生产空间布局为例,由于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存在保质期和特性方面的差异,如:牛奶和乳制品的保质期较短,而木材、棉花的保质期较长,所以如果将牧场和种植业安排在远郊,林业和经济作物种植业安排在近郊就会造成易腐农产品储存成本和交通运输成本的增加,反应在物流行业就是资源能耗量和总体碳排量的大幅度上升。由于历史遗留因素和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健全,导致我国城郊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的不合理,这种由于管理和产业布局造成的较高物流成本,需要从相关制度和政策方面进行宏观调整。

低碳交通引导下我国商贸流通空间布局模式的优化策略

(一)形成以综合交易为主、多种零售业态为辅的市场布局

低碳交通的发展和低碳经济理念的贯彻实施所影响的不仅仅是流通领域中的物流运输过程,从长远角度和整个流通业体系考虑,所有对物流距离和运输工具使用结构产生影响的因素及其市场空间布局均会对整个流通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产生影响。其中交易市场的商品结构和零售业态的完整性是影响交易和运输成本的关键因素。假设存在A、B两个相邻的消费者聚集区域,A区域中的交易市场众多、商品种类完全,同时该区域包含的零售业态较为丰富,其类型基本涵盖了消费者对于工农业产品的需求;但是情况在B区域中恰恰相反,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和政策缺失所导致的零散市场状态,使得B区域的居民在商品需求无法满足的前提下,只能通过批发渠道或者直接到达A区域市场进行消费,这个过程不仅会造成居民个人通勤成本的上升,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所以从上述A、B两区域市场假设的案例中可以得到,产品类型和零售业态的完善程度对于流通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和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根据产品和市场特性进行组织结构设计

对于整个流通产业的空间布局模式的组织和优化不仅要从区域位置的角度进行安排,同时低碳交通的实现也要从管理方法和物流组织结构设计方面进行适应性改革。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管理费用为8619亿元,占到了社会物流总费用的12.1%。从广义的碳排放渠道来讲,物流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制冷设备、照明设备和信息化监管系统也是流通产业过程CO2排放的间接来源。所以改进管理机制和组织结构也是低碳交通背景下整个流通行业进行布局优化的实现途径。具体方法可以根据产品和业务的特性和具体要求,设定不同的监督管理方法和管理幅度。针对易腐变质的农产品需要设立管理幅度较小的组织结构,这是因为该种产品需要进行追踪决策和实时监管,如果采取锥形管理结构则会造成中间管理过程过多而造成的成本提高和效率下降的结果,这样一来不仅耽误了农产品高效、迅速地配送到消费者手中,同时也增加了物流管理过程中的碳排放。所以管理结构的优化和改革就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三)建立一体化流通体系以实现各部门无缝对接

针对于我国流通行业特别是与我国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城乡双向商贸流通行业现有空间布局中的问题,应采取生产、物流和市场布局方面的调整以实现低碳物流的社会目标。首先在某些远郊地区取消农产品产地市场,转而用这部分资金发展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这一措施的原因在于远郊和城市间的物流成本较高,发展产地市场难以吸引消费者,把这部分资金用于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的发展可以实现低碳经济和粮食增产的双向目标。此外在城乡之间建立工业品和农产品的一体化配送体系,这种一体化是有序前提下专业物流产业的集合,传统零散状态下的物流行业往往与多个零售商和批发商建立合作关系,从而导致重复运输和资源的无谓损失。一体化配送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减少无序状态下对于资源的消耗量,从而保证了我国流通业中低碳交通的实现(见图3)。

(四)优化农业生产布局降低运输过程的碳排放量

我国是农业大国,城郊周围所形成的农业生产区域是城市不断发展的源动力,对于这一部分不同生产过程和商品种类生产的安排和规划影响了整个物流环节的成本。所以如图4中所示应以城镇为中心,根据不同的产品特性进行合理的产业布局。在A、B、C三个区域中分别进行易腐农产品、畜牧业和林业的生产。其原因在于易腐产品需要及时快速地运输到城镇消费市场,将其安排在C区域会增加其储藏和运输距离,增加了整个过程的碳排放。B区域进行畜牧业的原因在于该类型产品相对于易腐产品来说具有较长的保质期。林业和经济作物种植业安排在C区域是因为木材等作物经过加工和人工处理后具有很强的耐腐性,若将A、C区域的作物进行对换,其结果往往是增加了C区域的物流频率而A区域的木材和经济作物却无人问津,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无谓损失以及增加了整个过程中使用石油资源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同时不仅应在区域间进行农业生产圈的安排,还应在相应农业生产区域内部进行产业集聚,将原本不同部门间的交易成本内部化,实现整个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此外,整个产业布局的安排要在国家土地流转制度和物流企业之间的协调下进行,保证资源有效利用的前提下也要考虑制度和政策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忻红,吴清萍.河北省城乡一体化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2,26(3)

2.杨洁.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下连锁经营网络体系的结构研究[J].商业时代,2014(18)

3.何大安.流通产业组织理论的构建思路及框架设计[J].商业时代,2014(19)

4.孟雷.我国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机制探讨[J].中国流通经济,2013(6)

5.高煜,曹大勇.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中农产品流通组织:失衡与纠偏[J].求索,2011(2)

推荐访问:流通 引导 优化 策略 模式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