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内蒙古草原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内蒙古草原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时间:2023-05-27 12:4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内蒙古地区作为草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承载地,多年来高度重视开展草原文化研究,特别是2004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开始实施“草原文化研究工程”以来,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研究提出的一系列具有重大原创性的学术观点,得到学术界的充分肯定。特别是“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三大主源之一”的论断,被誉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我国文化史在进入21世纪最具突破性的理论成果”,并认为草原文化“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核心理念,必将产生无法估量的时代活力。这些都标志着草原文化的学术研究取得了突破性和开创性进展。

可以说,内蒙古草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被区内外媒体和民众广泛宣传认知,作为一种文化概念和学科研究对象,也被学术界广泛接受和深入研究。本文对基于检索条件“主题:内蒙古草原文化”的2584条检索结果进行了分析,为内蒙古草原文化研究成果的进一步对外宣传,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特别是在参与“草原丝绸之路”建设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向外传播草原文化,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参考。

一、内蒙古草原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

从内蒙古草原文化对外传播的角度来说,中国知网检索条件为“主题:内蒙古草原文化”的检索结果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四类:

一是通过辨析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中原文化等文化的关系,阐述内蒙古草原文化独有的传播方式。如吴团英通过分析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在内涵、分布、起源和建构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提出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只能从具体区域分布和历史时期去分析和认识,而不能笼统地将之混为一谈。李晓杰认为,一部中华文化发展史,就是北方草原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交互作用、融会贯通、共同进步的历史。只有正確揭示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作用、特征以及草原文化与文化全球化关系,才能深刻认识和把握开展草原文化研究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叶舒宪通过对发端于草原文化的玉石之路和黄金之路的分析,认为草原文化对华夏文明的形成与传播,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意义。周竞红则从不同时代草原文化发展特征入手,讨论了草原文化转型与现代化的几个关键问题,认为内蒙古草原文化现代化选择已经成为提升本区域竞争力和中华现代文化创新力的选择。

二是探讨草原文化的学术话语体系、学理建构、创新发展等,构建内蒙古草原文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有代表性的如包斯钦通过对草原文化概念、定义的不同观点进行梳理和辨析,试图将草原文化研究的“学术性”“实践性”上升为“学术理性”“实践理性”。吴团英认为,要进一步彰显草原文化的影响力,就应当从讲好草原文化故事、唱响草原文化声音、参与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深化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学术批评等方面,积极构建草原文化话语体系,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草原文化作出努力。吴团英还认为,草原文化的创新表现在各个方面,既有内容上的也有形式上的;既有宏观领域的也有微观领域的,有的方面还有很强的历史超前性。在从游牧文化到草原文化的研究课题中,应对范式转换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努力从范式转换的逻辑和学理要求入手,推进草原文化创新发展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建设。

三是分析内蒙古草原文化传播机制以及如何更好地充分利用传播媒介。如刘艳、高炜通过对内蒙古主流媒体民族文化传播的框架分析,提出可以考虑从突破民族文化传播的宣传范式、提高民族文化传播的议程设置能力和丰富民族文化传播的方式及手段等方面来优化内蒙古草原文化的传播效果。和珏运用扎根理论研究发现“地域文化认知、媒介传播态度、媒介传播行为、公众对文化传播的认知、媒介传播理念、文化传播的前瞻性”这6个因素对草原文化传播存在显著影响,通过分析它们之间典型的关系结构,提出了“态度—行为—理念”的草原文化传播概念模型,为内蒙古草原文化传播力的提升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建议。

四是将内蒙古草原文化与内蒙古形象相结合,提出加强对外传播的建议。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是自治区领导在重要场合的发言以及在期刊上公开发表的署名文章。认为草原文化是内蒙古文化的卓越代表,对塑造内蒙古文化品牌,加快内蒙古由民族文化资源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深刻认识草原文化的重要地位、作用和价值,不断提高草原文化研究的学术水平,让内蒙古草原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第二类是研究草原文化在塑造、宣传内蒙古形象及盟市形象城市形象中的作用。第三类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研究内蒙古草原文化的传播。

总体来看,这些研究成果从学理建构、学科体系建设、传播媒介、传播能力等多个角度为内蒙古草原文化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和传播能力问题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思考和借鉴,推动了内蒙古草原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对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地区的文化互通、民心相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内蒙古草原文化对外传播的对策建议

加强内蒙古草原文化对外传播能力建设,不仅有利于形成自治区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格局,向世界展现一个独特魅力、独特韵味、独特优势的内蒙古文化形象,而且对促进内蒙古文化走出去,推进“草原丝绸之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要继续为建立成熟的草原文化学科而努力。一般来说,成熟的学科有三个体系:一是目标体系;二是工具体系;三是应用体系。就内蒙古草原文化研究来说,其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已经明确,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也已得到广泛认同,下一步要在建立草原文化学科语言体系方面着力,以更加清晰和丰满的姿态得到其他学科的认可。

二要建设一支高水平、覆盖全国的科研队伍。从成果数量上看,内蒙古草原文化研究不缺乏后备力量,而是缺少一批有影响力、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带头人。要充分利用并主动参与文化学界的前沿研究和不同意见的讨论,从而赋予草原文化学科更加活泼的生命力。在研究中要注重不同文化层面的专家学者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以此开展不同视角不同层面的探索与讨论,这是草原文化学科作为一门年轻学科研究拓展领域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科研队伍的必由之路。

三要加强内蒙古草原文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目前,草原文化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还不是很理想,在传播过程中,没有充分展示和体现草原文化的丰富内容和独特魅力,影响了其对外传播的效果。因此,如何将内蒙古草原文化的研究优势、研究成果转化为对外话语体系,从而为加强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基础性、长远性甚至是决定性的资源储备;如何立足内蒙古草原文化特色,建立起符合区情实际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机制,是下一步要重点解决的事情。同时,进一步了解和适应世界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普遍规律,在找准草原文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主要着力点的同时,继续对草原文化进行提炼和概括,赋予其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这是建设草原文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树立草原文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独特风格的落脚点。

四要充分利用内蒙古草原文化与欧亚草原文化的契合点,推动草原文化走出去。蒙古高原草原文化是欧亚草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游牧民族的积极探索促进了文化互动。历史上,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及其文化对欧亚大陆的文明进程产生过巨大影响,草原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特征影响了欧亚文化,草原文化的精神特质影响了欧亚大陆文化形貌的构成。因此,在欧亚文化、欧亚草原文化的大背景下研究内蒙古草原文化,不仅可能而且必要。

推荐访问:内蒙古 草原 对外 传播 研究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